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肺通氣功能檢查及臨床意義第1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肺的主要功能是氣體交換。肺功能包括O2、CO2交換,防御免疫和代射分泌等功能,現主要介紹一下通氣功能。
一、肺功能發展:起初只能做VC,采用浮筒式肺量計,現在根據各地經濟情況,有浮筒,電子肺量計,體積描記儀進行測定。但是就儀器方面來說,隨著不斷更新,已由浮洞式肺量計發展到比較大型肺功能儀,檢查項目不斷發展增多,如時間肺活量,流速容量、肺順應性、氣道阻力、肺泡膜彌散功能等。儀器密度也提高了,檢查的解釋結果也比以前明確。幾乎將外呼吸和內呼吸中許多檢查項目都能測定并付諸實現。
第2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二、肺功能測定意義:
1、對呼吸系統疾病預測,早期發現和功能診斷;
2、手術適應癥的選擇;
3、病情演變和治療監測及療效判斷;
4、預后估計與藥物療效研究;
5、航天和深海醫學研究。第3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三、肺通氣功能
(一)肺容積(lungvolume):呼吸道與肺泡的總肺量,為具有靜息意義指標,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潮氣量(tidlevolumeVT):平靜呼吸時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正常值500ml)。
2、補吸氣量(inspiratoryresrvevolumeIRV):平靜吸氣時所能繼續吸入的最大氣量(正常值,男性2000ml,女性1500ml),
3、補呼氣量(expiratoryreserveERV):平靜呼氣后能繼續呼出的最大氣量(正常值男性約900ml,女性約560ml)。第4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
4、殘氣量(residualvolumeRV):補呼氣后肺內不能呼出的殘氣量,(正常值男性1500ml,女性1000ml)其值與肺總量的比值是判斷肺內氣體潴留的主要指標。以上四種為基礎容積,互不重疊。
5、深吸氣量(inspiratorycapacityIC):平靜呼氣后能吸入最大氣量,由VT+IRV組成,判斷吸氣代償的功能。(正常值男性約2600ml,女性約2500ml)。
6、肺活量(vitalcapacityVC):最大吸氣后能呼出的最大氣量,由IC+ERV組成。判斷肺擴張能力的主要指標,(正常值男性約3500ml,女性約2500ml)。
7、功能殘氣量(functiomresidualcapacityFRC):平靜呼氣后肺內含有的氣量,由ERV+RV組成,是判斷肺內氣體潴留的主要指標,(正常值男性約2300ml,女性約1500ml)。
8、肺總量(totallungcapacityTLC):深吸氣后肺內所含的總氣量,由VC+RV組成,(正常值男性約5000ml,女性約3500ml)。第5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二)肺通氣量定義:單位時間內進出肺的氣量,顯示時間與容量的關系,與呼吸幅度、用力大小有關。是一個較好反映肺通氣功的指標。1、每分鐘通氣量(minuteventilatiom,VE):靜息狀態下每分鐘所呼吸的氣量,即維持基礎代謝所需的氣量,正常值(男性:6700ml女性:4200ml)。2、肺泡通氣量(alveolarventilation,VE):靜息狀態下每分鐘所吸入氣能達到肺泡進行氣體交換的有效通氣量,為潮氣量(VT)與生理死腔量(CD)之差。測定意義:當肺泡通氣量不足時,可產生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呼吸性酸中毒,而肺泡通氣過高則產生低碳酸血癥和呼吸性鹼中毒。3、最大通氣量(MVV)定義:以每分鐘最快速度和最大幅度的深呼吸測得的通氣量,因多數病人不易耐受,故以12秒或15秒乘5或乘4得出每分鐘最大通氣量。第6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
最大通氣量實測值最大通氣量百分比=×100%
最大通氣量預計值
4、用力呼氣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FEV)
(1)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指最大吸氣至TLC位以后最大的努力、最大的速度呼氣至RV位的呼出量,正常情況下與肺活量一致。意義:FVC正常者3秒內呼完。一秒鐘內呼完提示有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若4秒以上呼完有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常見COPD、支哮等。(2)一秒鐘用力呼氣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指最大吸氣至TLC位后,一秒內的最大呼氣量。意義:若FEV1>正常值,可能有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如胸膜廣泛增厚、粘連、胸廊崎型等。若FEV1<正常值則有氣道阻塞。第7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
(3)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aximalmidexpiratongfowmMMEF75/25)將FVC分為四等份,第一秒呼氣流量快,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第四部分肺組織彈性低接近殘氣位,故流量明顯減少,中間兩部分最能反映氣道通暢情況,意義:對于識別小氣道阻塞較為敏感。
(4)最大呼氣流量——容積曲線測定(MEFV)
1)最高呼氣流速(PEF)峰值點約位于肺總量位至75%肺總量之間,是反映氣道通暢及呼吸肌力量的一個重要指標,與FEV1呈高度直線相關。
2)用力呼氣25%肺活量的瞬間流量(余75%肺活量的最大呼氣流量FEF25V75),反映呼氣早期的流速指標。
3)用力呼氣50%肺活量的瞬間流量(余50%肺活量的最大呼氣流量,FEF50V50),反映呼氣中期的流速指標。第8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四、氣速指數(AYI)
正常值為1左右,氣速指數<1,表明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與氣道阻力增加、肺泡彈性降低有關。氣速指數>1,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主要肺擴張受限至肺活量百分比降低,但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由于最大通氣量百分比及肺活量百分比均降低,氣速指數可在正常范圍,必須結合臨床各項指標考慮。4)用力呼氣75%肺活量的瞬間流量(余25%肺活量的最大呼氣流量,FEF75V25)反映呼氣末期流速指標數,V50、V25的下降反映有氣道阻塞或小氣道病變等。第9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五、通氣功能障礙的判斷:
通氣功能障礙可分為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三種類型。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是氣道阻塞引起,其表現為FEV1/FVC<70%,FEV1、MMEF、MVV顯著減低,RV、FRC、TLC和RV/TLC%增高,氣速指數<1,流速-容量曲線的特征性改變為呼氣相降支容量軸的凹陷越明顯,氣道阻塞越重;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是指肺擴張受限制引起的通氣障礙,主要表現為:VC,IC(深吸氣量)TLC減少,RV/TLC%可以正常,增加或減少,氣速指數>1;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兼有阻塞性及限制性兩種表現,氣速指數>1或<1。綜合上述各項結果。第10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第11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各類型通氣功能障礙的鑒別
注:↓輕度降低,↓↓明顯降低;↑輕度升高,↑↑明顯升高。
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病因呼吸阻塞性疾病如COPD、哮喘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肺肉芽腫、肺水腫、腹腔或胸廊疾病兼有阻塞性、限制性因素通氣功能特征呼氣流量降低肺活量↓呼氣流量↑呼氣流量降低、肺活量降低VC%
正常或↓↓--↓↓↓--↓↓MVV%↓--↓↓正常或↓↓--↓↓FEV1%↓--↓↓正常或↑↓--↓↓MMEF↓--↓↓正常或↑↓--↓↓RV/TLC%↑↑正常,↓或↑↑--↑↑TLC%預計值↑或正常↓--↓↓-不定AVI<1>1正常,大于或小于1第12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通氣功能障礙分級
禁忌癥:1、高熱、耗氧最大的患者。
2、劇咳患者。
3、兩周內有大咯血患者。
4、嚴重缺氧、紫紺患者
正常輕度中度重度VC,FVC、MVV≥80%60-79%40-59%39%以下FEV1、MMEF75/25≥80%70-60%40-59%39%以下第13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六、肺功能檢測及結果判斷:
肺功能檢查項目繁多,但臨床上常用的為通氣及換氣,可對大多數肺部疾病作出診斷。常規肺功能檢查一般先做通氣功能檢查,若通氣功能正常,需排除氣道高反應性時可作支氣管激發試驗;若通氣功能異常,為氣道阻塞性病變,可作支氣管舒張試驗,若陽性且氣道阻塞是可逆的(如哮喘);可作彌散功能測定;彌散功能減退者可判斷為阻塞性肺氣腫;若彌散功能正常者考慮過度充氣(如哮喘);若通氣功能異常為限制性改變;可作彌散功能測定;彌散功能正常可考慮肺外疾病(胸腔積液,胸廓崎形等),彌散功能下降則為肺間質或肺實質病變(如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毀損肺,大葉性肺炎等)。第14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第15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第16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第17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氣道反應性測定
——支氣管激發試驗梁國容
第18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一、氣道反應性的定義:
是指支氣管平滑肌對各種物理、化學、藥物或其他抗原刺激作用下所引起不同程度非特異性的刺激反應,這種反應引起管腔狹窄,稱為氣道高反應性(BHR)。
二、氣道高反應性測定方法:各種刺激物大致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類。
1、誘發劑;(1)非特異性激發劑
1)藥物如乙酰甲膽堿、組胺等。
2)物理性刺激:如運動和干冷空氣,誘發至過度通氣。
3)其他:如化學物質、二氧化硫、檸檬酸、CO2、蒸溜水、高滲鹽水。
第19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2)特異性激發劑:免疫有關的特異性刺激物,如花粉及其特異變應原。我們主要采用非特異性激發劑乙酰甲膽堿及組胺。目前常用的有潮氣吸入法和計量法:采用測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與其基礎值比較,為了在基層開展氣道反應性流行病調查,亦可用最高呼氣流速(PEF)的方法(采用微型呼氣峰值儀)來代替FEV1,但因PEF是用力依賴性,其重復性較差,需對受試者較好訓練。潮氣呼吸法:采用Wright或DeViibissNO..624霧化器,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5升/min,受試者休息15分鐘,先測FEV1基礎值2次,取高值霧化吸入生理鹽水2分鐘,測FEV1,若下降<5%、休息5分鐘,重測FEV1-從最低濃度開始,順序吸入組織胺或乙酰甲膽堿,用潮氣呼吸法,每一濃度吸2分鐘,吸入后60秒鐘測FEV1,再吸入下一濃度,至FEV1較基礎值減低20%以上,試驗終止,吸入適量支氣管擴張劑,由最末兩次吸入藥物濃度的對數標度求出PC20-FEV1值,作為氣道反應性指標。PC20-FEV1<8mg/ml,為氣道反應性增高。第20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計量法:采用DeViibissNO.40霧化器對氣溶膠排出量加以校準,每撳平均排量0.003l,一次用5個霧化器,分別加入生理鹽水和四種不同濃度的藥物。激發前先測基礎用力肺活量,以FEV1為基礎,然后吸入生理鹽水,若基礎值變異率<5%,休息5分鐘,再測FEV1,吸入由低濃度開始,由操作者手控霧化器給藥,由功能殘氣量(FRC)位開始緩慢吸氣1-2秒至肺總量(TLC)位,屏氣3秒后呼氣。60秒后,再測FEV1,繼續吸入下一濃度的激發劑和測FEV1值,至FEV1指標達到陽性標準、出現咳嗽、胸悶、氣喘、哮鳴音等癥狀、體征,或吸入最高濃度的激發劑仍呈陰性時,停止激發劑吸入。陽性者可吸入適量支氣管擴張劑。
2、激發試驗(PD20-FEV1)是使FEV1下降20%時累積量吸入刺激物的劑量;(PC20-FEV1)是使FEV1下降20%時吸入刺激物的濃度。(見下圖)第21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X1:使FEV1下降20%的前一個激發的累積劑量Y1:X1累積劑量時FEV1下降百分率X2:使FEV1下降20%的后一個激發劑的累積量Y2,X2:累積劑量時的FEV1下降率X:使FEV1下降2%時激發劑的累積劑量PD20-FEV1圖PD20-FEV1計算方法第22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如果肺功能機沒有激發程序,用計算FEV1下降百分率:
基礎FEV1值一激發后FEV1值FEV1下降百分率=×100%
基礎FEV1值BHR:依PD20-FEV1(組胺)可分為4級。(PC20---FEV1相同)(1)<0.1umol(0.03mg)為重度BHR。(2)0.1-0.8umol(0.03-0.24mg)為中度BHR。(3)0.9-3.2umol(0.25-0.98mg)為輕度HBR。(4)3.3-7.8umol(0.99-2.2amg)為極輕度BHR。當FEV1下降15%-19%,無氣促,喘息診斷為可疑陽性,應2-3W復查。當FEV1下降<15%,判斷為陰性,可排除氣道高反應性因素。氣道反應性注意事項
1、影響氣道反應性的藥物及其他因素應避免,如β受體興奮劑(舒喘靈等),停12小時以上。緩釋劑24h以上,茶堿類普通型12h以上,緩釋型24小時以上,抗膽堿類藥(阿托品)停用12h以上,抗組胺類藥停用48h以上,皮質激素口服停服24h,吸入停12h。避免劇烈運動,冷空氣刺激2h以上。
第23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第24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2、氣道反應性測定的意義(1)診斷:BHR是診斷支氣管哮喘的重要指標之一,其劑量反應曲線比正常人敏感2-100倍,與支氣管炎等有很大區別,對隱匿型哮喘的診斷,測定氣道反應性是診斷哮喘主要條件之一,對不能解釋的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為排除或明確有無哮喘作出診斷。(2)評估疾病嚴重度及預后,BHR的嚴重程度一哮喘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重度BHR哮喘癥狀明顯,易引起哮喘重度發作,為輕度BHR病情一般穩定。(3)評價疾病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比較,為治療效果評價提供準確依據。(4)研究哮喘的發病機理(5)流行病學調查3、適應癥(1)不能解釋的咳嗽、呼吸困難、喘鳴、胸悶或不能耐受運動等,為排除或明確哮喘的可能性。(2)因臨床征象不典型或不能取得預期療效未被確診的哮喘病人。(3)對臨床診斷哮喘病人提供客觀依據及作隨訪療效的評價。
第25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4、禁忌癥,對肺功能嚴重損害(FEV1/FVC<70%,FEV1少70%預計值,FEV1<1.5升;心功能不穩定,血管神經性水腫、妊娠。注意事項:測定過程中可能有咳嗽、胸悶、喘息、通氣下降等癥狀,則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實驗時應備有氧氣及其他復蘇藥物。第26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第27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支氣管舒張試驗梁國容
第28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對于已有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病人,為了了解其障礙的可逆程度,即是否可恢復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常用吸入藥物為β激動劑,如沙丁胺醇等。吸藥后FEV1—吸藥前FEV1值肺功能改變率=——————————————×100%
吸藥前VEV1值舒張試驗判斷標準:陽性:FEV1增加率≥15%,絕對值增加≥0.21L
陰性:達不到上述標準。舒張試驗陽性說明氣道阻塞是因氣道痙攣所致,經用舒張藥物治療可以緩解,對臨床治療有重要指導意義,也可作為診斷哮喘的條件。陰性原因:①氣道阻塞是不可逆的;②病者對該種舒張藥物不敏感,但對其他舒張藥物有效;③病者在舒張試驗前已使用了支氣管舒張劑,痙攣的氣道已得到部分緩解或已達到病者的最好值,此時再作舒張試驗可能表現為陰性結果,因此,作舒張試驗前4小時內應停用β激動劑吸入,12小時停用普通型的茶堿或β激動劑口服,24小時內停用長效或緩釋劑型的舒張藥物。第29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謝謝!第30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彌散功能梁國容
第31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肺臟主要功能為外呼吸:將大氣中的氧攝入及轉送到肺毛細血管,并從肺毛細血管中排除多余的二氧化碳。概括分二部分: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彌散功能是肺換氣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O2和CO2通過呼吸膜(肺泡一毛細血管膜)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稱為彌散。這是氣體被動進行擴散的過程。通過彌散O2從肺泡進入肺毛細血管,而CO2則從肺毛細血管排出到肺泡。本節從以下四個方面討論:一、氣體彌散的決定因素
(一)呼吸膜兩側氣體分壓差:O2和CO2在肺泡和肺毛細血管間經呼吸膜進行交換的彌散過程,首先取決于膜兩側O2和CO2的壓力梯度,同任何氣體總是由高分壓處向低分壓處轉移(彌散)一樣,肺泡氧分壓(PaO2)為13.3KPa(100mqHg),而混合靜脈血氧分壓(P-VO2)為53kPa(46mmHg),肺泡二氧化碳分壓(PaCO2)為5.3kPa(40mmHg),其壓力差為6.1-5.3=0.8kPa(46-40=6mmHg),故CO2呈反方向從肺毛細血管向肺泡內彌散。第32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保證這種壓力梯度的因素包括:(1)正常的通氣功能,即有效肺泡通氣量,以維持PaO2和PaCO2在正常范圍;(2)正常的氣體分布,因氣體分布不均會影響PaO2和PaCO2;(3)時間常數:為氣道阻力和肺順應性的乘積,其中任何一個因素改變,即可影響時間常數,結果影響氣體分布,使“可接近”(accessible)血紅蛋白的彌散氣體的容積改變,導致氣體彌散的壓力改變。(二)氣體的溶解度:氣體彌散與其溶解度成正比。在氣體(如肺泡氣里)中CO2彌散率<O2彌散率,因為氣體彌散的相對速率與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Graham定律),即:第33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但氣體在肺內經呼吸膜交換時,是發生于氣體與組織之間的過程,即氣相與液相之間的交換。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是氣體在液體中彌散的重要因素。根據H
enry定律:標準溫度與壓力下,氣體溶于液體中的容積與其分壓成比例(氣體與溶媒不發生化學結合時)。CO2的溶解度大,在液體中濃度高,造成液體中與其在氣相接觸面濃度梯度大,故彌散快。CO2和O2在水中的相對溶解度(36℃,760mmHg大氣壓的1ml水中所溶解的氣體的ml數)為:第34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所以,肺泡氣與毛細血管間,CO2比O2彌散要快得多。考慮到在肺泡氣內的彌散率,應將Graham與Henry兩定律合并計算。結果為:
即CO2的彌散能力比O2大20倍。臨床上非至疾病終未期不會發生CO2彌散障礙,故彌散實際上是指O2的彌散是否正常。(三)彌散距離:在通氣功能和氣體分布正常,又有穩定的“可接近”血紅蛋白的氣體容積時,呼吸膜的厚度對彌散功能有重要作用呼吸膜的結構是:肺泡上皮細胞及其基底膜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及其基底膜,在進行氣體交換處,這兩層基底膜融合在一起,使呼吸膜成為致密而薄的膜,平均厚度為0.2um。因此幾乎不影響O2的彌散,所以PaCO2為13.3kPa(100mmHg),而肺靜脈端毛細血管內氧分壓為13.298kPa(99.99mmHg)。在O2與血紅蛋白分子結合前,還要經過毛細血管內的血漿層和紅細胞膜的彌散過程。呼吸膜還有結構比較疏松的部分,即較厚的部分,主要進行營養物質的交換。
第35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病理情況下,呼吸膜任何部位產生病變(增厚、滲液等)均可使彌散距離增加,形成所謂“肺泡—毛細血管阻滯”。
(四)彌散面積:彌散面積不是單位肺泡總面積或毛細血管總面積,而是指與有血流通過的毛細血管相接觸的具有功能的肺泡面積。正常人約70m2。如此巨大的面積則由肺泡壁將其細分成小的氣腔。肺氣腫時,肺泡、毛細血管均有破壞,氣體彌散面積減少;肺泡、肺小葉不通氣也可使彌散面積減少;肺栓塞時,彌散面積減少是由于毛細血管無血流。運動時開放的毛細血管數增加,通氣量也增加,使彌散面積增加。二、肺的氣體彌散量
(一)定義:呼吸膜兩側某氣體的分壓差為1mmHg時,在1分鐘內能通過該氣體量(ml)。即:第36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
(二)彌散量的測定:要求測定彌散量的氣體必須是在血液中溶解度遠遠大于在肺泡—毛細血管膜的溶解度。O2及CO2符合這種要求,因為它們能與Hb進行化學結合,使毛細血管內PaO2和PaCO2
遠低下肺泡內各該氣體分壓,從而能反映呼吸膜的彌散能力。肺的氧彌散量(DLO2)應為:
[注]PC1`O2
毛細血管血氧分壓實際上,測定DLO2較困難,因為:(1)肺毛細血管靜脈血內也有O2
,當Pc`O2與PaO2平衡時,O2
的彌散減少;(21)從動脈端(靜脈血)到靜脈端(動脈血)的毛細血管內氧分壓與肺泡內相應部位的差不相同,要獲得這一瞬間的分壓差極困難,上式中只能是二者平均數的差。
第37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
CO與O2相比較,不存在上述問題,因為CO與Hb的結合力比O2大210倍,使從肺泡內進入毛細血管的CO濃度正常幾乎為零,即Pc`CO可以忽略不計算,故CO彌散量(DLCO)可接下式計算:
DLO2與DLCO的換算:根據Graham及Henry定律為:(三)DLCO的測定的方法及其正常值:
1.一口氣法(Singlebraethmethcd,sb,或Breath-holdingmethod):目前應用廣泛,操作迅速,病人易合作,不需要動脈血標本不易受通氣不均的影響。缺點為使用非生理性氣體CO,屏氣10秒對呼吸困難病人難以配合,且需VC>1~1.5L,第38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難于在運動時進行。但多數作者認為使用0.3%CO,僅進入肺內10mlCO,10秒鐘全部彌散到5L血中,每100ml血中只有0.2mlCO,對身體無影響。如圖,令病人呼氣至殘氣位,然后吸入混合氣體到肺總量,屏氣10秒后呼氣,棄去開始呼出的750ml呼出氣(含有死腔氣),然后收集呼出氣(為肺泡氣部分)進行CO及He分析。He用于計算肺泡氣量及屏氣前CO濃度。一口氣法DLCO的測定
第39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計算公式如下:
[注]:FfinalCO=屏氣末CO濃度
F1CO=吸入氣CO濃度
F1He=吸入氣He濃度
FEHe=呼出氣He濃度
PB=大氣壓力
STPD=標準狀態(0℃,760mmHg)干燥氣體
第40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正常值:北京首都醫院為男性31.93±5.14(ml/mmHg/min)
女性22.18±4.64(ml/mmHg/min)
2.穩態法(Steady-statemethod,Ss):適用于呼吸困難、不能屏氣者,不需要大VC,運動時可進行。方法:在平靜潮氣量呼吸時,吸入含01%CO的氣體,呼吸數分鐘,收集呼出氣體,算出每分鐘呼出氣量。
第41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3.重復呼吸法(Rebreathignmethod,Rb):與ss和sb比較Rb的優點是不需抽血樣本,病人不需訓練,很快進行測試,低VC者也能應用。但其缺點是重復呼吸時呼吸肌運動的氧耗量與肺泡PO2的降低和PaCO2的升高。計算公式為:[注]Vs肺和袋的容量Vb重復呼吸袋容量Fb氣袋開始復重呼吸時氦濃度Fs氣袋重復呼吸末氦濃度Pb肺袋干燥氣體的壓力Fst1肺和袋t1時CO濃度(干燥)Fst2肺和袋t2時CO濃度(干燥)t2-t1=重復呼吸時間(分)
第42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正常值:與一口氣法值近似。Lewis報告男性平均27.3ml/mmHg/min女性19.7mlmmHg/min
三、影響彌散量的生理因素(一)體積大小:體積大,DL增加,男性體積大,所以男性DL>女性DL。體重大,DL也增加,但不成比例。身高大,DL增加。(二)年齡:老年人彌散面積減少,DL降低,但兒童較青年人DL小,因為兒童體積小。綜合體積及年齡因素,可求出DL的回歸方程:第43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
Comroe的歸方程:肺最大彌散量=0.67h(cm)-0.55y-40.9(三)體位:仰臥位比坐位大14~20%,坐位比立位大13%,由于仰臥位肺血流量增加,且血流分布均勻,增加了有效彌散面積。
(四)運動:肌肉運動時,健康人DL增加25~35%由于:(1)某些肺區通氣量增加;(2)肺血流量增加,通氣/血流比例改善,肺毛細血管容積增加;(3)血紅白蛋濃度增加(擬交感物質增加,脾收縮);(4)混合靜脈血中PO2下降,從而降低了O2與CO對血紅蛋白的竟爭,降低了CO的反饋壓(Backprressure)。
KCO=DLCOVA
(五)肺容量:DL為總肺泡彌散量,常隨VC、TLC不同而不同,故用每升肺泡容量的一氧化碳彌散量表示,即:
則可排除肺容量不同的影響因素,故男、女間KCO差別不大。如DLCO正常,僅VA下降,則KCO升高,如見于脊柱側彎畸形時,肺容量隆低較彌散量降低為著,故KCO升高。
第44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六)屏氣時間:從公式中t大小可影響彌散量。(七)PaO2-:如上述PaO2-直接影響毛細血管內O2與CO對Hb的結合,影響了CO的反饋壓。故吸入氣中O2濃度應恒定,以免影響PaO2-。四、彌散量測定的臨床意義(一)導致彌散量降低的疾病,是由于有效的彌散面積減少和/或彌散距離增加。見于
1.有效彌散面積減少:
(1)肺切除或毀損肺時肺泡容量和毛細血管血流量均減少。
(2)肺不張、區域性氣道阻塞時,使肺泡容量減少。
(3)毛細血管阻塞(如肺栓塞)或區域性血管收縮,使血流量減少。
(4)通氣/血流比例失調,降低了有效的或功能性彌散面積,如肺氣腫時。
2.彌散距離增加:
(1)呼吸膜增厚(如纖維化)除彌散距離增加外,還有區域性肺順應性降低,影響通氣分布,導致有效彌散面積減少。
(2)間質性或肺泡性肺水腫。第45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3)毛細血管內彌散距離增加,如貧血時Hb濃度降低,使彌散距離增加。Hb減少,降低了CO在毛細血管內的結合量,從而促使CO反饋壓的產生,影響了CO的繼續彌散。以ARDS為例,其彌散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是肺泡性和間質性肺水腫,使彌散距離增加以及肺泡群不張減少了有效彌散面積。(二)彌散量測定可有助于鑒別診斷及病情判定。如肺氣腫時即使早期也可有DLCO降低,且較一般通氣功能為敏感,隨病情加重DLCO降低更明顯。但哮喘時由于過度通氣,肺容量增加彌散面積增加,DLCO常不降低。彌漫性間質肺纖維化,如肺原性致纖維化肺泡炎、矽肺、結節病等時,DLCO明顯降低,KCO也明顯降低。且可用于病情觀察和療效判定。第46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肺功能殘氣量和殘氣容積梁國容
第47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一個人用最大的力量呼氣后,肺內所殘留的氣體量稱為殘氣容積(RV)。被檢查者身體放松,平靜呼氣末時殘留在肺內的氣體量,稱為功能殘氣量(FRC)。臨床常以殘氣容積占肺總量百分數作為肺內氣體滯留的指標,以排除體表對殘氣絕對值的影響。功能殘氣量可通過儀器測定,由于受主觀因素影響少,所以重復性較好,殘氣容積可由功能殘氣量減去補呼氣容積而得,也可以測定肺總量來算出。
一、測定方法
(一)
氮沖洗法第48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二)氦稀釋法
(三)體積描記儀測定法
第49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四)一口氣氮試驗
(五)X線胸片計算法
第50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二、臨床意義功能殘氣量增加對于需要肺泡氣成分迅速改變是不利的。當需要迅速提高肺泡氧濃度時,給予高濃度氧,則要達到高肺泡氧濃度,在功能殘氣量大的要較功能殘氣量小的為慢(注:肺泡通氣和通氣不均的程度在決定肺泡濃度改變的速率上較肺泡容積更為重要)。另外,功能殘氣量增加,胸廊必然較正常為大,肋骨水平,影響一些胸部肌肉的呼吸活動,如果此時肺總量不增加,則必然引起吸氣量減少。功能殘氣量增加意味著在平靜呼吸期間,肺充氣過度;殘氣容積增加則意味著在最大呼氣后肺仍充氣過度,未能恢復到正常大小。可見于:①生理性:如老年人,一般無肺功能障礙;②器質性:肺組織結構有破壞,肺泡膨大破裂,肺氣腫,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③功能性:如哮喘急性發作,由于氣道痙攣,粘膜水腫,分泌物增多,形成部分阻塞,為可逆性改變;④胸郭畸形。第51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殘氣容積和功能殘氣量常同時增加。臨床上常以殘氣容積/肺總量(RV/TCL%)表示肺功能情況。RV/TLC%<35%可視為正常,>40%則提示不正常,如果RV絕對值升高,如哮喘或肺氣腫;或TLC降低,如肺限制性疾患或充血,則RV/TLC↑,最后判斷還應結合其它肺功能檢查結果,同時也應考慮年齡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
第52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脈沖振蕩肺功能的應用梁國容
第53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脈沖振蕩(IOS)法測定呼吸阻抗,是用外部發生器產生矩形電磁脈沖,疊加在被檢查者靜息呼吸上,并連續記錄在外加振蕩頻率下自主呼吸時氣道壓力和濾速,即可推算出一系列呼吸阻抗值。脈沖振蕩技術測定呼吸阻抗的應用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近十幾年才開始受到重視并應用于臨床,人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認為可以用其某些指標代替肺功能的指標:監測兒童、成人氣道阻力,如支氣管激發試驗,舒張試驗等等。
一、IOS優點:1、操作簡便、耗時短、整個檢查時間最長1分鐘,少則幾個周期,敏感性高、重復性好;2、受試者只需平靜呼吸;3、適用對象廣泛(對老年人、重癥病人及兒童均可應用);4、可提供多種呼吸生理參數,包括呼吸總阻力,中心及外周氣道阻力,胸、肺及支氣管順應性等等。
第54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
二、IOS的基本原理:呼吸總阻抗(又稱呼吸阻力,Zrs),分三部分,指粘性阻力、彈性阻力和慣性阻力。
粘性阻力(Res:stance,R):分布在大、小氣道和肺組織,但大部分來自氣道,一般臨床指的氣道阻力用紅△表示,中心阻力(Rz),周邊阻力Rp。
第55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彈性阻力:主要分布在肺組織,肺泡和可擴展的細小支氣管,臨床上用順應性來表示,她是彈性阻力的倒數,用綠色表示(Ers)。慣性阻力:主要分布于大氣道和胸廊,用藍色表示(Lz)。三種不同性質的呼吸阻力,在外加壓力信號下,有著不同的表現,經過傅立葉轉換后,可分為實部R和虛部X共同構成有方向性的矢量,粘性阻力R>0,X=0,彈性阻力:R=0,X從負值到0,從零正值,慣性阻力:R=0。
三、IOS的內容(圖2)·Rc中心阻力(包括慣性、粘性)不超過0.25kpa/l/s·Rp(周邊阻力),不超過0.25kpa/l/s·Zrs(呼吸總阻抗),小于0.5kpa/l/s·R(呼吸阻抗中的粘性阻力之和)·X(呼吸阻抗中的彈性阻力和慣性阻力之和)第56頁,共69頁,2022年,5月20日,22點9分,星期五·R5(總氣道阻力),占預計值150%以內正常·R20(中心氣道阻力),占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山電氣系統設計與優化考核試卷
- 畜牧機械質量管理與可靠性考核試卷
- 海底古海洋學研究中心考核試卷
- 海上旅游目的地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遼寧省葫蘆島市高中名校2024-2025學年高三第10次統練數學試題含解析
-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充填理論與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新媒體產品設計與項目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余學院《內外科護理學B(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外國語大學《動畫雕塑》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大學《建筑設計專題實訓III(行業認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鄉村振興戰略儲備人才引進18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12J12無障礙設施圖集
- 【八年級下冊地理中圖北京版】期中真題必刷卷B-【期中真題必刷卷】(北京專用)(解析版)
- 《鐵路技術管理規程》(普速鐵路部分)
- 白細胞疾病及其檢驗(血液學檢驗課件)
- 案例3 哪吒-全球首個“海空一體”跨域航行器平臺
- T-CTSS 3-2024 茶藝職業技能競賽技術規程
- 車隊運營中的司機管理策略研究
- 新生兒臍部出血的護理
- 實驗室的智能化設計與建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