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小學生茶文化教案的
茶文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目前有好多的小學開展了茶文化的活動。下面是我用心為你整理的小學生茶文化教案的范文,一起來看看。
小學生茶文化教案的范文篇1
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茶藝》教案
教材分析:
《茶藝》是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一個主題。"茶藝'這一主題,以"茶'為載體,通過識茶、泡茶、飲茶等活動,激發學生查看生活、察覺與探究問題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體驗和創造中學習,培養和開發學生多方面的聰慧潛能。"實踐與探究'環節安置了"走進茶葉'"健康飲茶'"學會沏茶'3個活動,讓學生熟悉常見茶葉,了解人們的飲茶習慣,掌管沏茶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加深學生對茶的了解和熟悉。通過這些活動,提高學生的熟悉,加深學生對我國悠久茶文化歷史的了解。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查閱資料、收集整理以及動手實踐的才能,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動和體驗活動,提高學生關注生活意識,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通過簡樸地操作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才能,獲得問題探究的初步閱歷。
教學目標:
1.學識與技能目標:知道茶葉的種類、飲茶的好處,激發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才能以及提高動手實踐才能。
2.過程與方法目標:持續通過查閱資料、方案設計、實踐探究、總結交流等活動,激發學生對茶的研究興趣,逐步形成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持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加深對我國茶文化的了解。
教學重點:
熟悉幾種常見的茶葉的種類、健康飲茶的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茶葉的悠久歷史,探究飲茶的方法。
教學方法:
課件演示和學生探究相結合。充分崇敬學生已有的閱歷,引發學生的活動和探究欲望。
學習方法:
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教學環境:
綜合實踐活動教室
教師打定:
多媒體課件、活動探究表格、常見的幾種茶葉、玻璃杯、開水。
學生打定:
專心填寫記錄表、將資料舉行整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5分鐘)
學習指導語:中國是最早察覺并利用茶葉的國家,茶葉主要產自我國的南方地區,茶葉的品種有好多,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特點,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體會中國悠久的茶文化。(板書課題:泡茶)
1.播放課件一:茶農采茶的場面。
學生賞識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2.師分別從五個玻璃杯中各拿出少量茶葉分別放入另五個玻璃杯中倒開水沏上。(提示:倒開水時留神安好)
(設計意圖:賞識采茶場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先沏上茶,為后面熟悉、了解茶葉做打定。)
二、探究交流,評價指導(33分鐘)
1.走進茶葉(20分鐘)
學習指導語:課前讓同學們通過自己熱愛的方式以"走進茶葉'為主題舉行收集,并舉行了資料的整理,相信同學們確定會有很大的收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共享一下你們的調查結果。
出示課件二:我的記錄表
我的記錄表
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茶藝》教案
(1)組內同學交流我的記錄表。
(2)各組代表匯報交流我的記錄表,師生舉行評價或補充。
學習指導語:通過方才的表示匯報,我察覺同學們切實舉行了專心的調查,現在老師想知道在家中你們是怎樣保存茶葉的?
(學生交流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做的。)
學習指導語:想不想知道專業人士是如何做的,還有哪些保存茶葉的方法?
出示課件三:學識窗
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茶藝》教案
(3)深入體驗,感受識別
學習指導語:方才同學們分小組表示了自己的調查結果,老師從中也學到了不少學識,今天老師也打定了幾種生活中常見的茶葉。(出示課件四:不同種類茶葉)
教師分別表示龍井茶、祁門紅茶、鐵觀音、茉莉花茶、普洱茶等茶葉和方才沏好的茶水。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等方法舉行現場推測、分辯,并進一步了解屬于哪種茶等有關學識。學生專心查看茶葉的茶色、湯色、底色,聞茶香,品茶味。
龍井茶、祁門紅茶、鐵觀音、茉莉花茶、普洱茶這幾種常見的茶分別屬于綠茶、紅茶、青茶、花茶、黑茶。師對這幾種常見茶的種類、特點舉行總結概括。適時板書:綠茶、紅茶、青茶、花茶、黑茶。
課堂總結:我們知道了中國有大量名茶,它們的顏色、味道、功能各不同,茶作為一種自然養生保健飲料,對多種疾病有確定的預防和輔佐作用,有益于人們的身體健康。
2.健康飲茶(13分鐘)
學習指導語: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茶醋'。可見,茶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茶是一個學問很深的話題,要想進一步了解它,我們務必舉行深入地探討與研究,同學們,你們想當一回茶博士嗎?這節課,我們就圍繞"健康飲茶'(板書)這個主題持續開展研究活動。
出示課件五:"飲茶處境調查問卷'
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茶藝》教案
指名匯報交流飲茶處境調查問卷,師生適時評價。
學習指導語: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整理,相信同學們對健康飲茶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熟悉。
問題:關于"健康飲茶'你都了解到哪些方面的學識?
學生在小組內先議論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課堂預設
(1)研究說明:飲茶可止渴、消食、祛痰、瞑目、利尿、提神益思、延年益壽等。
(2)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
(3)不喝頭遍茶:茶葉在栽培和加工過程中會受到農藥等有害物質的污染,茶葉的外觀總會有確定程度的農藥殘留。所以,頭遍茶是用來洗滌茶葉的,應棄掉不喝。
(4)不喝隔夜茶:隔夜茶會有較大量的茶堿,可能產生"脫鈣'的壞作用。
(5)不要空腹飲茶。
(6)茶宜淡不宜濃。
(7)通過調查,我們察覺:沖泡茶葉對水的溫度有講究,沖綠茶的水溫最好操縱在80℃左右。
(8)我們還察覺:綠茶、紅茶、花茶等細嫩茶葉,一天飲用量612克,根據各人身體狀況和習慣分24次沖泡。烏龍茶、普洱茶一天飲用量1220克,分23次沖泡。
全班匯報交流,師生舉行評價或補充。
三、課堂總結(3分鐘)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師總結:同學們,科學飲茶,養生保健。這節課,我們對茶葉和健康飲茶等方面的學識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師夢想同學們把所掌管的健康飲茶的技巧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請同學們課下了解沏茶的學識,下節課我們持續研究。
板書設計:
健康飲茶
綠茶
紅茶
青茶
花茶
黑茶
教學反思:
1.設計理念: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選題要立足學生實際,只要是學生感到好玩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我們都可以把他拿來,作為我們綜合實踐的研究主題。本節課的活動是讓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關于茶葉和健康飲茶的小學識,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
2.設計亮點:通過這節成果表示課我察覺孩子們更加熱愛綜合實踐活動了,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各個小組都做了用心的打定,同學們專心的態度讓我感動。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資料和動手的才能。更重要的是這次活動真正做到了"人人參與'。同時也夢想在今后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孩子們能更好地鍛練自己,進展自己。
3.待提升地方:進一步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指導,裁減對學生的束縛;對學生參與理財的喜悅體驗挖掘不夠,還有所欠缺。
小學生茶文化教案的范文篇2
大班主題活動:《中國茶文化》教案
一、主題說明: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來源于勞動人民,既可反映勞動人民的勤勞和聰慧,又能讓幼兒在參觀、收集等活動過程中對中國茶文化有一個領會的熟悉,從而使孩子們從小對我國的民間文化有深刻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
我們山觀盛產茶葉,茶,幼兒熟悉,然而,幼兒對茶的熟悉是一種模糊的,混沌的知覺,它需要我們引導幼兒舉行有意義的學習。茶一旦作為貫穿整個活動的情境脈絡,當幼兒以一種知覺重組的方式去了解茶文化時,他們會特別興奮地察覺茶文化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與自己的生活竟如此的緊密。
通過主題探索,孩子們可以從家長、同伴、書本、網絡等多種途徑來獲取有關中國茶文化的學識,并在參觀、實踐、親子論壇等活動中,培養幼兒細致查看、大膽表達等多方面的才能,萌發幼兒喜歡大自然、養護大自然的情感,并能掌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其終身奠定根基。
二、環境創設:
1、請幼兒收集各種茶具(茶壺、茶盒等),在活動室布置"茶苑'。
2、與幼兒一起收集的各種茶葉布置成茶葉展,標上名稱,相互介紹熟悉。
三、家園共育:
1、家長園地:介紹主題網絡及主要活動安置。
2、建議家長扶助孩子收集有關中國茶文化的資料。
3、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茶具。
4、帶孩子參觀茶葉店,查看茶葉店的室內布置。
四、活動區提示:
1、角色嬉戲區:供給茶具、茶盒等,開展采、摘茶葉,買茶葉的嬉戲。
2、生活區:供給茶葉、茶壺、水,讓幼兒學習沏茶。
3、美工區:供給橡皮泥,學做茶壺。
五、教學活動籌劃表:
第一周參觀茶園
1、讓幼兒知道茶葉是茶樹上摘下來制成的。
2、喜歡大自然,并具有環保意識。
社會:訪問茶農
1、了解茶農的一些活動。
2、通過訪問,學習采茶的技能。
熟悉茶葉知道茶葉有不同的種類,茶葉的名稱有好多。
參觀茶廠通過參觀讓幼兒了解制茶葉的幾道工序。
韻律活動:采茶
1、重點練習采茶的動作。
2、能聽好音樂有節奏地采茶。
其次周看茶藝表演通過看表演,讓幼兒了解工夫茶的幾道工序,加深幼兒對茶文化的熟悉。
繪畫:茶盤學習在茶盤的中心和邊緣,用已學過的或自己想象出的花紋對稱、平勻地組織排列,用繪畫表現出來。
賞識:茶壺賞識茶壺的各種造型,能從茶壺的形狀、圖案中感受美。
體育嬉戲:去采茶學習在有間隔的物體上行走,要求幼兒走穩,上身保持平衡。
親子論壇:中國茶
1、通過與同伴、老師、家長的交流,進一步了解有關茶文化。
2、能夠大膽提問,積極議論,踴躍參與論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的喜悅。
小學生茶文化教案的范文篇3
小學茶文化教案:難忘"普陀佛茶'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課前的調查收集資料和課內的匯報交流,讓他們了解佛茶的成果與加工程序,以及佛茶的知名度。
2、通過課堂上學生的鑒茶、泡茶、品茶、說茶,讓學生在實踐中初試茶道藝術,浸濡佛茶文化。
二、教學重難點:茶道初試環節學生"看聞品說'探究實踐。
三、課前打定:課前組織同學們查找普陀佛茶的相關資料,有條件學生現場參觀佛茶種植地或佛茶加工場地;教師查閱相關資料,制作課件;上課前,教師給每小組打定茶杯,少量佛茶,一瓶熱水。
四、教學流程:
導入:課前放一段視頻《采茶舞曲》,老師引入:歡快的采茶舞曲把我們帶到了美觀的茶園,凝聽了勤勞的采茶姑娘動人的歌聲,賞識了她們的美好舞姿,這節課老師還要帶著同學們一起走近我們家鄉的名茶"普陀佛茶'。
(一)茶史追溯:
1、"佛國'普陀,有名遐邇。我們為出世在這么美觀的地方而感到驕傲!普陀佛茶因生長在"海天佛國'普陀山的最顛峰佛頂山而得名,又稱佛頂山云霧茶。普陀佛茶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史書中就有記載,清代被列為貢品,是我國的名茶之一。
誰還知道"普陀佛茶'的歷史?
2、學生自由交流后,派代表匯報。
3、課件出示小資料:
普陀佛茶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普陀僧人在寺廟周邊開發山地為茶園,由僧侶栽種采制,用來敬佛和待客。明代史書就有記載,清代被列為貢品,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二等獎。后經當地山僧和居民用心培植,佛茶以其獨特的風味而更享盛名,1984年獲得浙江省名茶稱號,1998年10月獲"中華文化名茶'銀獎,普陀佛茶不愧是中華茶文化與佛教文化完備結合的杰作。普陀佛茶還曾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二等獎,已遠銷歐、美、非、東南亞。
4、學習書上的相關鏈接:
關于普陀佛茶,還有一個好玩的小典故:相傳,唐朝時,日本僧人惠萼來中國留學,在朝拜五臺山時得到一尊觀音佛像。后來,他帶著觀音佛像乘船回國,經過普陀山東邊的新羅礁時,突然海上展現數百朵鐵蓮花,攔住船的去路,雖經多方努力,鐵蓮花頂住船只,行駛不得。惠萼和尚領會觀音不愿離開中國,于是說:"使我國眾生無緣見佛,當以所向建立精舍。'惠萼遂舍船登岸,在此留觀音像造寺。此后,普陀山成為供奉觀音的道場,俗稱"南海'。山上寺廟眾多,有普濟寺、法雨寺、長生禪院、盤陀庵、靈石庵等。山上土地歸寺廟全體,茶葉又為僧侶采制,并為寺僧祭佛和敬客之物,故名"佛茶'。
(二)工藝調查:
1、我們班有幾個普陀山人,利用假期回家的機遇為我們帶來了嶄新的沒有制作過的茶葉,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留心查看,與已制作成品的佛茶對比一下,有什么不同?填好表格:
顏色
氣味
外形
嶄新茶葉
成品佛茶
2、匯報調查到的資料(課件出示):
顏色
氣味
外形
嶄新茶葉
碧綠蒼翠
樹葉的味道
嫩芽伸張
成品佛茶
白毫顯露
幽香
條索緊結、卷曲
3、交流: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呢?原來是佛頂山的茶葉經過加工才成了"普陀佛茶',你知道佛茶的加工程序嗎?
(1)學生介紹
(2)課件出示佛茶制作工藝錄象片段
教師介紹:普陀佛茶在每年"清明'以后三至五天開頭采摘,采摘標準要求分外嚴格,鮮葉為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并要求勻、整、潔、清。采摘回的鮮葉薄攤于墊中。制法需經過殺青、揉捻、起毛、搓團、枯燥等多道工序。炒制時還要留神茶鍋清白。每炒一次茶,需洗刷一次茶鍋。
佛茶制成后,風貌特殊,形狀緊細,卷曲呈螺狀形,色澤綠潤顯毫;沖泡后湯色黃綠亮堂,芽葉成朵;飲后,頓感香氣幽香高雅,滋味鮮美濃郁。
(3)各小組交流并完善書上的調查作業:
佛茶的采摘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茶的加工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茶的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茶的知名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校對。
4、了解茶的成果:提神益思,提高效率;降脂降壓,保持健康;保肝明目,防輻射抗癌變;抗衰弱以延年益壽等。茶道是人類的最正確養生之道。但"天人合一'理念說明,只有順應自然的變化規律,因時而宜,因人而宜,留神某些飲茶禁忌,才能健康長壽,更好地養生。"品茶者,獨品得神',一人品茶,能進入物我兩忘的奇異意境。兩人對品"得趣',眾人聚品"得慧',茶的心理成果成為保持人身心健康的靈丹妙藥。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是人的天性,茶那么是對這份天性的最好得志。
(三)茶道初試
1、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馥郁而甘醇。茶道是以修行悟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我們今天這節課只是初次接觸茶道,請閱讀書上的茶道初試:
在無色通明的玻璃杯內放入三克左右的茶葉,用8085攝氏度的水沖泡。沖泡時先轉動手腕,回轉再沖入四分之一杯的水量,浸潤2040秒,使干茶吸水伸張。然后,提壺高沖,將茶壺下傾接近杯口然后上提,水不能斷,就這樣,反復三次(沖水量應為茶杯容量的70%左右),一杯芳香沁人的茶就泡好了。
2、請同學們先賞識一段茶藝表演。(播放錄象)
3、第一邊放完讓學生說說看到的茶藝表演的步驟,在放其次邊錄象前匯報步驟(老師板書要點)。
4、沖泡佛茶
(1)明確任務:
A、看一看茶葉沖泡前后的樣子和水色的變化。記錄表格(二)
樣子
顏色
香氣
水色
味道
沖泡前
沖泡后
B、聞一聞茶葉和茶水的香氣。
C、品一品佛茶的味道。
D、說一說佛茶的妙用。
E、讀一讀佛茶的詩句。
(2)沖泡佛茶:同桌合作邊沖泡邊記錄,然后互換角色。
課件出示溫馨提示:茶水很燙,留神安好。
5、匯報交流:
樣子
顏色
香氣
水色
味道
沖泡前
條索緊結、卷曲
白毫顯露
幽香襲人
無色
略澀
沖泡后
翠芽玉立,似白云翻滾
嫩芽翠綠
馥郁馥郁
嫩綠亮堂
清醇爽口
看、聞、品過后請同學們說說有關佛茶的妙用和詩句。
妙用:雨前采葉,用普陀山泉水、仙人井水沖飲,可醫治肺痛、血痢。
詩句:明屠隆住山纂《普陀山志》時,把在寺中飲茶,列入普陀山十二景目之一:"靜室茶煙',并賦詩一首:"蕭蕭古寺白煙生,童子烹茶煮石鐺。門外不知飄急雪,海天低與凍云平。'在寺院中清間地品評幽香的熱茶,連門外的天寒地凍都忘卻了,說明在當時,寺中用佛茶待客已成貫例。
茶詩:
普陀佛茶(當代詩人、浙江省詩詞學會會長戴盟)
仙既可以散花,佛亦可以名茶。一盞清茗在手,難忘普陀珞伽。
小白華山茗(清汪士慎)
我昔東游渡滄海,波濤洶涌難形容,一山孤峙出鮫室,四時神颶搖危峰。
峰頭有樹毓靈秀,屈干蟠根臥云霧。春來葉葉如槍旗,衲子提筐摘朝露。
我正維舟陟翠微,東風撲面香霏霏。攀援尋到焙茶處,古洞云窩開竹扉。
老僧揖我坐憑幾,自近風爐煎石隨。滿碗輕花別有春,津津舌本涼芬起。
瞥眼歸來過十年,擎甌往往憶芳鮮,齒搖發白不復去,草堂落莫飄茶香。
注:普陀山梵語音譯作"普陀洛迦',或"補陀洛迦'、"普陀羅伽'等,漢語意為"美觀的小白華(花)',故普陀山又名小白華山。
為清代出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嗜茶,有茶仙之稱,晚年雙目失明,著有《巢林集》。
大圜上人惠紫萊補陀茶用山谷集中食筍韻(清厲顎)
平生嗜讀書,枵腹但貯萊。勞勞求益心,屢問市兒賣。
上人空味塵,不羨萬羊宰。掛席割云海,衣色共難壞。
舊來包倭紙,償我清凈債。香山供高禪,詩中費姜芥。
取用及齋盂,毋乃已傷介。雷鳴候石鼎,雋永堪一嘬。
伴以梅嶺春,松濤洗余噫,景純賦已收,鴻漸經未采。
(五)課外拓展
1、在制茶的過程中,由于提防確保茶葉香氣和滋味的探討,通過不同加工方法,從不發酵、半發酵到全發酵一系列不同發酵程序所引起茶葉內質的變化,探索到了一些規律,從而使茶葉從鮮葉到原料,通過不同的制造工藝,制成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征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
2、我國的十大名茶請同學們在課后查找,要搞領會他們分別屬于綠茶、白茶還是紅茶等。(系沈家門小學教師)
附一十大名茶:西湖龍井(綠茶)、碧螺春(綠茶)、黃山毛峰(綠茶)、廬山云霧(綠茶)、六安瓜片(綠茶)、君山銀針(黃茶)、信陽毛尖(綠茶)武夷巖茶(紅茶)、安溪鐵觀音(紅茶)、祁門紅茶。
附二《普陀佛茶--清茶飄香滿佛國》(來源:中國經濟網)
普陀佛茶又稱普陀山云霧茶,是中國綠茶類古茶品種之一,產于中國浙江普陀山。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處浙江省舟山群島,也稱"普陀島'。普陀山頂峰--佛頂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盾構機施工中的隧道工程成本效益分析考核試卷
- 紗線生產過程中的能源節約與減排措施考核試卷
-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考核試卷
- 竹漿制漿過程中能耗與減排措施考核試卷
- 灌溉對土壤環境影響的評估與防治考核試卷
-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全縣2025屆初三第三次質量檢測試題試卷化學試題含解析
- 期海南省海口五中2024-2025學年初三5月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生命倫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晉中學市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6周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日語論文寫作強化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痛經(中醫婦科學)
- 供應商調查表模板及范文大全
- 2021年商品期權開戶測試題庫
- 淺談小學體育課堂引入民間體育游戲的嘗試與創新
- 購車方案格式
- 慢阻肺病人健康宣教課件
- 空調水系統管道沖洗、試壓方案
- 煤礦反三違培訓課件
- 六年級下冊《生命.生態.安全》全冊教案
- 孕婦哮喘的處理與注意事項
- 醫院培訓課件:《體外循環及ECMO》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