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分析兒童欺騙行為及矯正從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分析兒童說謊行為摘要:兒童說謊行為研究是道德發展和兒童社會認知研究關注的焦點,通過對有關兒童說謊行為研究文獻的梳理,概括介紹了有關兒童早期說謊概念的界定、說謊與欺騙的關系。通過對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的學習,應用其理論來理解兒童說謊行為,并對其進行矯正。關鍵詞:皮亞杰認知發展 兒童說謊道德行為一、研究目的從小學開始學習狼來了,我們就知道存在著說謊行為,人們對它的研究源遠流長,20世紀80年代以前,人們主要是從道德、哲學的角度研究人類的說謊,近二、三十年來人們轉向了單純的心理理論角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道德認知發展在研究兒童的欺騙行為中的重要性。本文則是以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為基點來分析兒童的欺騙行為,并就此對兒童欺騙行為的矯正提出了設想。兒童在學校的任務就是學習,諸如說謊等這一類行為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了,兒童應該怎樣進行道德學習的呢?學校的老師應該怎樣教他們呢?就傳統的觀點而言,學習就是吸收。兒童被視為是無知的孩子,他們就像一只只空空如也的容器,等著被填滿知識,即使是道德學習也是如此。在這種傳統的教育體制下,兒童需要的僅是相1宜的社會行為,但他們不需要反思。就進步論的觀點而言,學習就是構建,兒童要通過他們自己的活動和經驗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相比較起來,在進步教育體制下,兒童需要的是相宜的社會理解力,即兒童需擁有關于信念的信念,如兒童可以認為自己的某些行為所產生的后果,他們是否可以這樣做,需要一定的反思。然而,在皮亞杰的發展理論中,兒童的道德發展是隨著認知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如果可以很好的認識并應用這一理論,將會有效地矯正兒童說謊及其他不良道德行為。二、相關研究綜述(一)兒童說謊行為發生的研究隨著20世紀80年代心理理論的興起,發展心理學者重新開始聚焦兒童的說謊行為,尤其關注2-8歲兒童說謊的發生和發生率。無論說謊成功還是失敗,2-3歲的幼兒已出現說謊行為,并且在學前期得到迅速發展,成為兒童一種比較普遍和頻繁的現象。很多研究者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探討兒童的說謊行為。Lewis等人在1989年運用了一種抵制誘惑情境:讓一個3歲兒童進入一個房間內,此房間中有一個吸引人的玩具。當實驗者離開此房間時,指示兒童不能偷看此玩具。通過單相玻璃觀察兒童的行為,并用攝像機進行記錄。研究結果發現,33個3歲兒童中有4個沒有偷看并說了真話;29個被試偷看了,其中38%的說了真話;38%的說沒有看,即說謊;還有224%的沒有進行言語反應。這說明3歲的兒童已經會說謊了。[1](二) 關于兒童說謊認知的研究心理學家Clara和WilliamStern最早系統研究了謊言。他們通過觀察自己的孩子以及根據其他孩子父母的報告來系統研究兒童的謊言。他們曾列舉了許多兒童早期謊言的事例,但他們認為這些事例并不是真正的欺騙,他們把這種“欺騙”界寧為“前謊言”。[2]皮亞杰是研究兒童說謊認知的代表人物。他在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的過程中運用“對偶故事法”考察了兒童對說謊概念的理解。他發現,7歲以前的兒童在作出判斷之前根本不考慮說謊者的動機,他們所關注的只是錯誤陳述本身與事實之間有多遠的距離,卻幾乎不對說謊者歪曲事實的動機提出質疑。同時,7歲以前的兒童把所有與事實不[3]符的陳述統稱為謊言,哪怕陳述者只是無意間犯了一個簡單的錯誤也不例外。在這一時期,兒童主要根據謊言所造成的具體后果對說謊者進行評判,他們認為,說謊之所以屬于不良行為,是因為它會使說謊者受到懲罰。皮亞杰認為,兒童直到10-11歲才有力認識到有關謊言真正的道德問題是它的欺騙意圖,他把這一變化解釋為兒童在具有了把自己從自我中心立場中擺脫出來的能力后所產生的結果。(三) 關于兒童說謊與心理理論關系的研究無論是對兒童說謊認知還是對兒童說謊行為發生年齡和發生概王衛星〃,幼兒說謊認知與行為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21.劉秀麗.幼兒欺騙發展的研究:從心理理論的視角透析學前兒童欺騙的發展〔D].長春:吉林大學,2021.3皮亞杰.兒童的道德判斷(M].傅統先,陸有銼,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160-171.3率的研究,都涉及事實、情景、意圖和信念等幾方面,不僅體現了兒童的道德認知水平,也反映了兒童對他人心理狀態的理解水平。事實上,許多研究者把說謊或欺騙行為的發生看作兒童獲得心理理論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是Leekam(1992)。她認為,兒童說謊能力的發展依賴于他人信念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許多研究者試圖通過對說謊和欺騙行為的研究達到在兒童日常生活或社會活動中研究其心理理論能力發展的目的,以期解決目前心理理論研究中存在的關于研究方法、內容與結果等方面的爭論。張文靜、徐芬等(2021)通過創設“講故事問問題”的情境,對兒童說謊認知與其心理理論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證實了兒童對說謊的理解水平能夠反映其對他人心理的認識水平這一結論。她們認為,心理理論能力不僅與說謊認知有關,而且應該是說謊認知發展的前提。[4]徐芬、王衛星等(2021)以3-4歲兒童為研究對象,通過創設“抵制誘惑情境”,考察其說謊行為與心理理論能力的關系。結果發現,無論是3歲還是4歲兒童,說謊組與誠實組在錯誤信念任務上的得分均無顯著差異。這說明說謊行為的發生與兒童心理理論發展水平無關,說謊行為可能更多的是一種反射性行為,與日常的教育或行為習慣有關,更取決于當時的情景(如涉及的人物、事件等)。他們同時[5]發現,不同說謊水平的兒童在錯誤信念任務上的得分具有顯著差異。4張文靜,徐芬,王衛星.幼兒說謊認知的年齡特征及其與心理理論水平的關系[J].心理科學,2021,28(3):606-610.5徐芬,王衛星,張文靜幼兒說謊行為的特點及其與心理理論水平的關系[J]心理學報,2021,379(1):73-78.4這一結論進一步證明了Leekam(1992)的觀點,即在兒童能夠理解他人的錯誤信念之前,他們已經會為了影響他人的行為而不是他人信念而說謊;正是兒童不斷提高的錯誤信念理解水平,使其說謊能力隨之不斷發展。總之,對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為我們研究兒童的說謊開辟了新的途徑。三、皮亞杰心理發展理論皮亞杰(JeanPiaget)一直是過去幾十年中兒童發展領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從理論內容的廣延性和對實際研究的啟發性來看,皮亞杰的心理發展理論在認知發展領域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皮亞杰的心理發展理論包含認知發展理論和道德發展理論兩部分,也是其理論的核心。本文的目的則是將這兩種理論應用在兒童教育中,可以真正認識兒童的欺騙行為并矯正。(一)認知發展理論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又稱作機能理論。在他看來,生命孕育著變化。人是一個有機體,他的活動是內發的,他由于自身內部的動因促進自身的發展,因而人的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淡水魚類資源保護與恢復技術考核試卷
- 2025年中考數學沖刺滿分計劃壓軸集訓測試二含答案
- 玻璃復合材料的界面設計與優化考核試卷
- 箱包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考核試卷
- 社區食堂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合作合同
- 北美數據中心建設監理與進度控制補充協議
- 網紅面包區域代理合作協議及客戶服務協議
- 企業員工情感賬戶管理與競業禁止協議
- 環保材料研發工程師崗位聘用協議
- 油田鉆井現場勞務派遣及安全培訓合同
- 2024年煙臺海陽市衛生健康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真題
- 2025四川巴中市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神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批校園招聘17人(山西)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快手、抖音、淘寶)主播兼職合同10篇
- 砍木伐木合同協議范本
- 延邊大學教師崗位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前廳服務與管理課件 處理客人投訴
- (二模)咸陽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擬檢測(二)物理試卷(含答案)
- 科舉制度的演變及認識 論文
- (2025)漢字聽寫大會競賽題庫(含答案)
- 20類重點場所火災防范指導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