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中藥飲片的中醫臨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PPT幻燈片_第1頁
毒性中藥飲片的中醫臨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PPT幻燈片_第2頁
毒性中藥飲片的中醫臨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PPT幻燈片_第3頁
毒性中藥飲片的中醫臨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PPT幻燈片_第4頁
毒性中藥飲片的中醫臨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PPT幻燈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概述

毒性中藥是指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效力迅猛,使用不當即可導致中毒或死亡的中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共收載毒性中藥72種,其中大毒中藥10種,有毒中藥38種,小毒中藥24種,列入衛生部“毒性藥品管理品種”范圍,受《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約束的有毒中藥共28種。毒性中藥在臨床使用中主要的不良反應,包括毒性反應、副作用、過敏反應和藥物的依賴性。中醫中藥同生共長,從未分家,從有中醫中藥開始就有了對毒性中藥增效減毒的研究。

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提出有毒、無毒概念之后,歷代醫藥學家結合臨床,對每味毒性中藥的采集、炮制、劑型、劑量、配伍、煎煮、服法等的增效減毒方法進行研究,不斷的改進、補充和完善,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沿至近現代,隨著西方化學、毒理學等現代藥科技術的融入,取得了更加曙目的成就,促進毒性中藥的炮制工藝長足進展。例如,由于精品飲片的開發,解決了藥品的質量(偽劣或以次代好等)、劑量(人工稱藥不準確)等問題。然而,畢竟大多數毒性中藥尚未達到增效無毒的目標,在臨床應用中發生中毒的事件時有所聞,導致不少臨床醫生懼而不用,當用避用。如何應用、研究毒性中藥一、勤求古訓古法

古代醫藥學家,對毒性中藥增效減毒的成就,保證了歷代安全使用,內容十分豐富,其中不乏精湛技巧和科學內涵,是過去幾千年中直接在人體上反復實踐的經驗與智慧的結晶,彌足珍貴。古醫家留下的方法,大多可信度高,屢用不爽,其中頗多啟迪。例如,《傷寒論》所用十棗湯,功效是泄下逐水(現代用以治胸、腹腔積液)。方中大戟、芫花、甘遂均為峻猛的泄下逐水藥,為中等度的毒性中藥。其留給我們如下啟示:二、醫藥結合研究

自古醫藥一家。杰出的藥學大家李時珍,也是精于醫理的醫學家。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對藥物也很有研究,他總結出253種中藥的最佳采集時間,詳述了幾十種中藥的炮制方法。在他的書中用毒性中藥治暴急病證比比皆是。眾所周知,中醫診治疾病的特點是辨證論治,對疾病過程進行個體化的動態干預。“證”是機體對致病因素和病理損傷在當時的內外環境條件下的反應狀態,不同的人體對同一種疾病有不同的反應狀態,即有不同的“證候”表現。“證候”分寒熱虛實……,藥物分溫涼補瀉……,“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泄之”……就是治療大法。

毒性中藥多是大辛大熱或大涼大寒之品,用于不同“證候”其毒性和副作用必定差別很大。例如,有人觀察到,用附子治寒證或熱證時,其毒性反應就大不相同。前面提到用十棗湯“表解者,乃可攻之”。筆者曾經治過若表證未盡解而用之,其毒性反應加重,表現為嘔惡、心煩、腹痛等,表證也久久不得解的案例。

顯然,醫藥結合進行研究,更能觀察到毒副反應的真實情況,而探尋減毒增效的方法,也最為便捷,更有針對性。例如,筆者曾在瘧區四川沐川治療瘧疾,印象中用小柴胡湯加常山15g(涼服)應手取效,未發現有嘔吐等副反應者,又另外用常山、檳榔二味藥煎湯服治療數例,多有惡心欲嘔的表現。據說,常山比奎寧的抗瘧作用大數十倍,是一味高效的抗瘧藥,就因為有引起嘔吐的副作用而未開發。常山治療哪種瘧疾療效最好?什么時間服藥截瘧最有效?瘧疾的不同“證候”對常山的毒副反應有何差別?通過藥物的配伍、服法等,是否有增效減毒的作用等等。顯然,醫藥結合進行研究的思路更加寬廣。而引入中醫的整體觀、動態觀、辨證觀的研究,也更加符合中醫臨床思維特色。三、大力發掘創新

近年來,經常有人呼吁“提高中醫療效!”,這除了努力學習、溫課提高辨證論治水平以外,對毒性中藥的大力發掘、創新與應用,絕對是重要的方面。縱觀古今名醫,善用某些毒性中藥幾乎是其成名的絕招。遠的不說,就說現代四川吧,陳達夫善用常山治外感病熱不解,每收良效;王渭川善用蜈蚣、土鱉蟲、水蛭等蟲類藥治療多種疑難病名噪九州;戴云波用大劑川烏、草烏治風濕痹證等療效很好而聞名海內。一些很有效的中成藥歷久應用不衰,療效卓著,與其含有毒性中藥不無關系,如牛黃解毒丸、安宮牛黃丸、六神丸含蟾酥、雄黃等。毒性越大,藥效越高;沒有毒性,就幾乎沒有藥效了,故有“是藥三分毒”的認識。要提高中醫臨床療效,努力發掘、創新毒性中藥的治療潛力,無疑是最佳選項。

當今世界醫家面臨無藥可治的超級細菌、病毒逐漸逼近的嚴重威脅。此時,正是我中醫藥同仁緊抓機遇,大挖潛力,首先從毒性中藥考慮,快速研發、創制高效、強力的抗菌、抗病毒方藥,以戰勝兇險的超級細菌、病毒的肆虐,為人類社會做出新貢獻的良好時機。我們要看到,在以自主創新為焦點的新一輪全球競爭中,西方醫學正在建立“轉化醫學”模式,聚焦重大疾病防治的突破。中醫藥是中國的,也是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