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地質學第一章第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樣性,一部分物質以電磁波、星際物質(氣體、塵埃)等形式呈連續狀態彌散在廣漠的空間;另一部分物質則積聚、堆積成團,表現為各種堆積形態的積聚實體。 通常將包括星際物質和各種積聚態實體在內的所有宇宙星體通稱為天體。 恒星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體。恒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夠自身發光的球形或類似球形的天體。 構成恒星的氣體主要是氫,其次是氦。第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銀河系(milky way system) 是一個大約由400億顆恒星和大量星際物質組成的龐大的天
2、體系統。側面看呈中間厚邊緣薄的扁餅形,正面看呈旋渦形。第3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太陽系(solar system) 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受太陽引力支配的天體系統。 太陽是其中唯一的一顆恒星,其質量占整個太陽系的9987,能發出強烈的光和熱。 圍繞太陽旋轉的是一個行星體系,主要有九大行星(由里向外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天星、冥王星)及眾多的小行星(主要分布于火、木星之間)、衛星、慧星和隕星等。 太陽系目前以冥王星軌道為邊界,直徑為 l1.8109 km。第4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太陽系的主要特
3、征1、運行軌道的規則性 行星的公轉軌道都是橢圓形的,并分布在與黃道面交角約為7的同一平面內(冥王星除外179)。2、運轉方向的一致性 全部行星都以同一方向繞日運行,還各自以同一方向繞軸自轉。3、行星距離的規律性 各行星與太陽間的距離具有近似幾何級數遞增的規律,經驗公式為:d=0.4+0.3*2n 。d為天文單位,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n值依次取:-、0、1、2、(3)、4、5、6、6.63和7。第5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4、行星分為兩大類: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l) 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距太陽近
4、,體積小,質量小,密度大,重元素多,自轉慢,衛星少。(2)類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距太陽遠,體積大,質量大,密度小,輕元素多,自轉快,衛星多。 冥王星:具有類地行星的某些特征。5、角動量(動量矩) 是角速度和轉動慣量的乘積(角速度*質量*轉動半徑2),因此,太陽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但其角動量只占1-2%。6、太陽同行星的物質組成有差別 太陽組成的99為氫、氦這兩種元素,而行星則主要由較重元素組成。在類地行星中鐵、氧、硅、鎂占90左右。第6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二、太陽系和地球的起源天體是怎樣形成的?以后又歷經過什么樣的發展過程?18世
5、紀以來,科學家們先后提出過30多個地球起源假說,因為限于當時的科學水平,加以有些立論無據,不能圓滿解釋太陽系存在的客觀規律,因而一個個相繼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其中有些在促進天體演化學發展上卻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有的對當代科學特別是地質學的發展有極大影響。第7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星云假說-拉普拉斯第8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微粒假說-康德第9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俘獲假說-施密特第10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流行的太陽和地球的起源假說簡介如下: *大約在五、
6、六十億年前,在銀河系所在位置存在一個巨大的氣體“塵埃”星云-太陽云(solar nebula)。*太陽云一開始不穩定地自轉著,在自身引力作用下進行收縮,使大量物質聚集于中心部位。*根據角動量守恒定律,體積縮小將導致自轉速度加快,于是,離心力隨之加大,太陽云逐漸變扁,成圓盤狀。*太陽云收縮,密度壓力加大,導致溫度急劇上升,使原來寒冷的太陽云內部的溫度上升達數百萬度,產生氫聚變為氦的核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向外產生強烈的輻射,于是,光芒四射的原始太陽就此誕生。第1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原始太陽處于一個不穩定階段,不斷拋射出大量物質,這些拋出物質參加到圍繞
7、太陽旋轉的圓盤中,旋轉速度加快,角動量也增加到很大。*在這個圍繞太陽旋轉的盤狀星云赤道面上,離心力和吸引力可以達到相對平衡狀態,而內部卻發生激烈分化,塵埃物質作為氣體凝聚的核,形成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團塊,并逐漸形成一圈一圈的有規律間隔的塵環。 *環內物質在不均勻引力作用下,相對運動速度逐漸增加,相互碰撞粘合的機會大大增加,于是,大團塊吸引小團塊,聚集成為行星胚胎。第1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原始行星的直徑較現在要大幾百倍,但是密度很小,因為它們在開始階段含有大量的氫、氦,而只有少量重元素。一方面隨著重力場加強,不斷收縮而變得有較大的密度。同時,由于內部產生重
8、力分異,也可使重元素沉向中心。在距離太陽較近的類地行星中,H、He受太陽風的輻射壓力而被驅散,導致類地行星主要成分是Si、O、Mg、Fe等。第13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第二節 地球的形態一、地球的形狀與大小通常所說的地球形狀是指大地水準面(是指由平均海平面所構成并延伸通過陸地的封閉曲面。)所圈閉的形狀。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1980年公布的地球形狀和大小主要數據為:赤道半徑: 6378.137 km兩極半徑: 6356.752 km平均半徑: 6371.012 km扁 率: 1/ 298.257赤道周長: 40 075.7 km子午線周長: 40 00
9、8.08 km表 面 積: 5.101108 km2體 積: 10 832108km3第14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地球的外形是內部狀況的反映,總的來看,地球十分接近正圓球體,扁率很小,相對地球半徑而言,表面起伏不大。然而,正是這樣“微小的”偏差,卻表明了地球物理方面的一些重要問題: 其一、地球為扁球體(旋轉橢球體)顯然是自轉離心力造成的。表明地球具有一定的塑性;同時,也表明自轉離心力對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其二、地球表面并不與理想的扁球體重合,質量增虧產生的應力,必須由內部某種不均勻性所支持,或者表明地球內部有大規模的物質對流。第15頁,共
10、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二、固體地球表面的形態現代陸地大地測量和海洋測深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數據,可以提供有關全球地勢的基本情況。大陸平均高875米,珠穆朗瑪峰最高,為8 848米;海洋平均深3 729米,最深為馬里亞納海溝,深度超過 ll 000米。封l、2、3圖是三大洋的海底地勢圖,為了醒目,垂直比例已適當放大,這些圖表明了占地表十分之七左右的海底形態特征,配合大陸的類似圖封4,可以看出地表形態在宏觀上最重要的兩個特點:第16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第一、地表最大的地形區劃是海、陸的劃分。大陸和海底不僅僅是高度不同,從宏觀上看
11、,都具有平面的特點,分別代表了兩個高低不同的平臺。大陸平臺大致高800米左右,海底則以深4000多米的深海底為平面主體。兩者相差約5000米左右。這個高差遠遠超過海、陸內部的一般相對高差。這宏觀的特征表明,大陸和海洋的深部地質一定有著重要的區別。第17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第二、海底、陸地,都有許多線狀的地形,如大陸和水下的山脈、海底的深溝等。它們之間則是相對較平坦的地塊。地表形態是由特高或特低的“條條”與相對平坦的“塊塊”鑲合而成。這種“條條塊塊”實際上反映了地下地質情況的基本格局。這些線狀地帶,是地質構造最復雜、地殼最不穩定的地帶,而它們之間的地塊則相對
12、較穩定,地質構造也較簡單。第18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三、大陸的地勢特征 大陸上按形態和成因最具典型意義的地形單元為呈線狀延展的山脈和呈面狀展布的:平原、高原等。第19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一)山地 海拔較高(500米),地形起伏較大的地區稱為山地。一般海拔500一1000米者為低山;10003500米者為中山;3500米者為高山。 除了個別孤立的火山外,絕大多數山地呈線狀延展,稱為山脈。山脈主要是地殼運動使地表隆起的結果,大致可分為: 褶皺山 巖層劇烈褶曲,一般認為是地殼受擠壓、縮短的部位,如喜馬拉雅山、秦嶺、祁連山
13、等以及阿爾卑斯山等都是著名的山脈。 斷塊山 山脈兩側或一側為高角度大斷裂,使整個山脈作為斷塊抬升形成,如沂蒙山、太行山等山脈。第20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二)平原 平原是較大的平坦地區,一般海拔200米,其內部相對起伏多不超過數十米。 典型的平原一般為沖積平原,如華北平原、松遼平原等。主要為巨厚的松散沉積物覆蓋,其下伏基巖表面有時有較大起伏,表明原來是個低洼下沉的地區,以后被沉積物填平成平原。 還有少數不很典型的平原,其上面的松散層很薄,許多地方基巖直接出露。如加拿大東部廣闊的低地,我國淮河中下游。第2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
14、,星期三(三)高原 高原是海拔較高(500600米),表面較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高原為近期大面積整體隆起上升的地區。如我國西北的黃土高原,東、南、西三面均為地震較多、活動性較強的地帶,地表被新生代的黃土覆蓋,表面平坦,但由于地勢高,被地表水系沖刷出許多很深的溝谷,實際上是一個上升了的平原。高原這個術語在地形和成因上不十分嚴格,如青藏高原內部還有唐古拉、念青唐古拉等山脈,實際上是密集并排的活動帶。第22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四)裂谷系 大陸上有一些宏偉的線狀低地,許多地質和地球物理證據表明,這些地帶是地球表面的巨型裂隙,地殼在這些地方被拉張而裂開,
15、稱為裂谷( rift valley)或大陸裂谷系。 裂谷一般寬3050公里,兩壁或一壁多為陡峻的斷崖,中間為低凹下陷的谷地。最著名的為東非大裂谷,為系列湖泊和峽谷,(莫桑比克附近向北經尼亞薩湖、坦噶尼喀湖、維多利亞湖、阿法爾、紅海、卡巴灣至死海附近),全長約6500公里。兩側為高出谷底數百至一、二千米的大斷崖,其兩側的地形凸凹可以很好地拼合。第23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五)丘陵 丘陵為有一定起伏的低矮地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差只有幾十米而不超過200米。如我國中、南部的許多地區。丘陵的特點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間。從成因上看,可以是山地發展的晚期,向
16、平原方向轉化;或者是正在向山地轉化的平原。總之,是山地-平原的過渡產物。第24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四、海底的地勢特征 大量海洋考察證實,海底同樣具有廣闊的平原、高峻的山脈和深陡的裂谷,而且比大陸更為宏偉壯觀。最重要的地形單元有以以下幾種第25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一)洋脊( oceanic ridge或洋中脊mid-oceanic ridge) 海底的山脈泛稱海嶺( range),其中最主要的是那些現在經常有地震、正在活動的海嶺,稱為洋脊或洋中脊。 洋脊在地形上為一系列平行的魚鰭狀山脈,兩側較低,中間最高。而且在中
17、心最高部位常有一條巨大的裂谷。各大洋都有分布,而且互相連接,太平洋的洋脊中央裂谷不明顯,又稱為洋隆( rise)。第26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洋脊經常被一系列斷裂錯開,這些斷裂在地形上表現為深溝。表明海底有大規模的水平運動。但是,到目前為止,從宏觀上看,還沒有發現有褶皺山,這是海底與大陸不同的地方,根據海底取樣的結果,洋脊的基巖都是玄武巖,表明它們是火山作用形成的海底山脈。 洋脊的中央裂谷在形態上與大陸裂谷極為相似,而且有些地方互相連接,構成了全球的裂谷系統。紅海的洋脊實際上是東非裂谷系的一段。大西洋洋脊到了冰島,轉為陸上的裂谷。第27頁,共36頁,202
18、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二)海溝( trench) 海底的長條形洼地,泛稱海槽( Trough),其中較深且邊坡較陡者稱海溝。海溝的深度一般超過6,000米,是地球表面最低的地段。 海溝一般較其附近的海底深幾千米,延長可達數千公里,但寬度通常不超過100公里。海溝多位于深海邊部,其橫斷面多呈不對稱的 V形,陸側坡度較陡,洋側較緩。海溝顯然是另一類型的巨型裂隙,大多數海溝的兩壁是不平整的,有一系列平行主溝的次級槽和脊,從地形上看,很象是次一級平行的裂隙。第28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三)大洋盆地 ( ocean basin ) 大洋盆地是海
19、底的主體,約占海底面積45,由洋脊兩側向外展布,一般深4,000一5,000米。大洋盆地比較平坦,有一些低緩起伏。分為深海丘陵和深海平原兩種單元。 深海丘陵一般分布于靠近洋脊的部位,在太平洋最為發育,占深洋底的8085。深海丘陵的特點是在低平的海底有許多饅頭狀小丘,這些小丘高50一1000米,底寬 l10公里,為圓形或橢圓形彎丘。一般認為是火山成因。第29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 深海丘陵向大陸方向逐漸轉為平原,即深海平原,在大西洋比較發育。深海平原的表面極平,其坡度只有萬分之幾,最多不超過千分之一,是固體地球表面最平的平面。深海平原表層均為松散沉積物。一般認
20、為,深海平原是被來自大陸的沉積物填平的,而深海丘陵則代表了洋底的本來面目。第30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四)島嶼和海山 ( seamount ) 海洋中的島嶼有的是微型的大陸,如日本列島;有的則是被海水淹沒的大陸露在水上的殘留部分,如海南島及許多大陸架上的島嶼;然而為數眾多的還是在大洋盆地的島嶼,如夏威夷群島等,這些島嶼無例外都是火山島。 大洋底還有許多比較孤立的水下山丘,稱為海山,絕大部分海山是火山。有的海山頂部為較寬的平臺,稱平頂海山或蓋約特( Guyot), 島嶼和海山呈線狀排列,稱為島鏈,靠近大陸邊緣,在海溝的陸側也經常有一般呈凸向海洋的弧形排列,稱島弧( island arc),島弧總是與海溝伴生,所以通常總稱之為島弧一海溝系。第31頁,共36頁,2022年,5月20日,17點47分,星期三第32頁,共36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寡核苷酸DNA微陣列(oDNA)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家用中央空調行業市場深度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嬰幼兒營養品行業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浴室暖空調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4年全球及中國共封裝光學(CPO)模塊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導熱硅膠市場調查報告
- 租賃合同版模板
- 2025年中國鋼鐵行業用耐火材料行業研究報告
- 2025年熱力公司實習報告
- 修建承包合同范本5篇
- 暗黑2裝備出處及爆率(全身)
- 畢業設計(論文)-混凝土泵車臂架液壓系統設計
- SAP軟件FICO模塊常用增強之一:固定資產的屏幕增強
- 醫院門診登記本
- 如愿二聲部合唱簡譜文檔
- GB/T 1531-2020銅及銅合金毛細管
- GB/T 12785-2002潛水電泵試驗方法
- 機械制圖國家標準
- 汽車吊起重吊裝方案-
- 陰囊疾病超聲診斷課件
- 信息資產及分級管理程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