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有限公司* II目錄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0 1、傾斜攝影基本原理1 HYPERLINK l bookmark2 2、技術依據2 HYPERLINK l bookmark4 3、軟硬件配置3 HYPERLINK l bookmark6 飛機3 HYPERLINK l bookmark8 相機4 HYPERLINK l bookmark10 備用設備5 HYPERLINK l bookmark12 4、總體技術方案7 HYPERLINK l bookmark14 技術流程7 HYPERLINK l bookmark16 主要工序作業方法8 HYPE
2、RLINK l bookmark18 航飛方案設計8 HYPERLINK l bookmark20 航高設計8 HYPERLINK l bookmark26 航線設計9 HYPERLINK l bookmark28 像控測量9 HYPERLINK l bookmark30 像控布設9 HYPERLINK l bookmark32 像控點聯測10 HYPERLINK l bookmark34 航空攝影11 HYPERLINK l bookmark36 空三加密12 HYPERLINK l bookmark38 全自動三維建模13模型修飾14三維測圖16 HYPERLINK l bookmark4
3、4 新建工程17數據轉換17 HYPERLINK l bookmark48 模型加載18三維立體測圖19 HYPERLINK l bookmark52 5、效率評估20 HYPERLINK l bookmark54 6、質量管理21 HYPERLINK l bookmark56 質量檢查內容21 HYPERLINK l bookmark58 航空攝影21 HYPERLINK l bookmark60 像片重疊度21 HYPERLINK l bookmark62 像片傾角21 HYPERLINK l bookmark64 像片旋角21 HYPERLINK l bookmark66 攝區邊界覆蓋保
4、證21 HYPERLINK l bookmark68 航高保持22 HYPERLINK l bookmark70 漏洞補攝22 HYPERLINK l bookmark72 飛行記錄資料22 HYPERLINK l bookmark74 影像質量22 HYPERLINK l bookmark76 像控測量22 HYPERLINK l bookmark78 布設方案23 HYPERLINK l bookmark80 像控選點23 HYPERLINK l bookmark82 聯測結果23 HYPERLINK l bookmark84 桿高處理23 HYPERLINK l bookmark86 空
5、三加密23 HYPERLINK l bookmark88 三維實景模型23 HYPERLINK l bookmark90 空間參考系24 HYPERLINK l bookmark92 位置精度24 HYPERLINK l bookmark94 表達精細度24 HYPERLINK l bookmark96 三維測圖24 HYPERLINK l bookmark98 數學精度24數據及結構正確性24 HYPERLINK l bookmark100 地理精度25 HYPERLINK l bookmark102 整飾質量25 HYPERLINK l bookmark104 質量保證措施25 HYPER
6、LINK l bookmark106 7、成果提交27 1、傾斜攝影基本原理通過傳統攝影測量的飛機飛行方式,增加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的傳感器鏡頭,同時拍攝一組正攝和四個傾斜等五個不同角度的像片,拍攝像片時,同時記錄航高,航速,航向重疊,旁向重疊,坐標等參數,然后對傾斜影像進行分析和整理。在一個時段,飛機連續拍攝幾組影像重疊的照片,同一地物能夠在多張像片上被找到,這樣內業人員可以比較輕松地分析建筑物的結構,并且可以選擇最為清晰的一張照片制作細部紋理。圖1-1無人機傾斜航攝示意圖2、技術依據CH/T3006-2011數字空攝影測量控制測量規范;CH/Z3003-2010低空數字航空攝影測量內業規范;
7、CH/Z3004-2010低空數字航空攝影測量外業規范;CH/Z3005-2010低空數字航空攝影規范;GB/T23236-2009數字航空攝影測量空中三角測量規范;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RTK)技術規范;GB/T7930-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內業規范;GB/T7931-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外業規范;GB/T20257.1-2017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18316-
8、2008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2435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CH/T9024-2014三維地理信息模型數據產品質量檢查與驗收。3、軟硬件配置目前公司主流傾斜航測設備清單如下。表3-1設備清單分類設備名稱型號數量用途測繪設備RTKAshtechZXtreme13像控測量無人機大疆DJIM300RTK1航攝相機睿鉑DG31航攝計算機類臺式機組裝機4傾斜建模筆記本DELL10航飛、像控移動硬盤2T10數據拷貝交通工具SUV3航飛、像控實景建模軟件ContextCapture4空三、建模三維測圖軟件EPS8三維測圖3.1飛機飛行平臺采用DJIM300RTK。該款飛機是大疆最
9、新發布的旗艦級四旋翼飛行平臺,該平臺具有長續航(55min)、高精度(實時差分)、強載重2.7Kg)、多用途(傾斜、熱紅外監測、正射、視頻)等特點,是目前市面上性能最強的旋翼平臺。示意圖及詳細設備參數如下。圖3-1DJIM300RTK表3-2DJIM300RTK設備參數DJIM300RTK產品類型四軸飛行器產品定位專業級飛行載重2.7kg懸停精度垂直:0.1m,水平:0.1m旋轉角速度俯仰軸:300/s,航向軸:100/s升降速度最大上升速度:6m/s最大下降速度:5m/s飛行速度23m/s(無風環境)飛行高度5500m軸距895mm3.2相機航攝相機采用睿鉑DG3。該款是目前睿鉑全系列傾斜攝
10、影相機里綜合性能較好的一款設備,具有重量輕、體積小、焦距合理、兼容性高、維護成本低等一系列優點,且DG3內置散熱和除塵系統,能夠保證相機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作業。DG3幾乎能被市面上所有的工業級無人機掛載,既可以搭載于小型電動固定翼做大面傾斜數據采集,也可以安裝在各種多旋翼無人機上做高精度傾斜數據采集,其鏡頭針對測繪要求經過特殊工藝打磨,性能完全滿足各類測繪項目需求。圖3-2睿鉑DG3相機具體性能參數如下所示。表3-3睿鉑DG3設備參數相機外形尺寸170*160*80mm相機整體重量690g傳感器尺寸23.5X15.6mm相機總像素三1.2億最小曝光間隔:W0.8s相機曝光方式等時/等距曝光相機
11、供電方式統一供電數據預處理SKYSCANNER(GPS/IMU)存儲器總容量5*128GB=640GB焦距28mm3.3備用設備除以上常規作業設備外,公司還具有類型多樣、功能豐富、性能良好、數量充足的備用設備,可按需隨時抽調使用,如下表所示。表3-4備用設備清單序號類型名稱數量用途1無人機ZT-3VS(自主研發)2傾斜航攝2大疆S10001傾斜航攝3天途TTAM8A1傾斜航攝4大疆精靈4PR01傾斜航攝5相機京航傾斜三號(五鏡頭集成相機)1傾斜航攝GoProHERO41全景相機6索尼a7R3傾斜航攝7索尼a7R22傾斜航攝4、總體技術方案技術流程傾斜航測的主要階段包括測區踏勘、航飛方案設計、像
12、控測量、航空攝影空三加密、全自動三維建模、模型修飾、三維測圖等。整體流程圖如下。圖4-1整體技術流程圖4.2主要工序作業方法421航飛方案設計航飛方案設計主要包括航飛高度設計和航線設計。方案設計應明確任務范圍、影像分辨率、航攝方法、技術參數、成果類型及精度、航攝時間等基本內容,制定實施計劃。4.2.1.1航高設計航飛高度與選用的傾斜相機焦距、項目要求的地面分辨率直接相關。航高設計示意圖如下。圖4-2航咼設計示意圖航高計算公式為:afGSI)h式中:hE行高度f鏡頭上距包一像元尺寸GSD-地麗分辨率根據以往項目經驗,地面分辨率宜設計為所成模型精度中誤差要求的1/3。因本次航飛選用的相機為睿鉑DG
13、3型號,焦距為28毫米,若當項目要求垂直攝影地面分辨率為1.5cm,依照公式計算可得航飛高度約為95米。4.2.1.2航線設計航線設計應根據現場建筑物的高度、分布、測區形狀等因素綜合考慮,航線應根據攝區走向按直線方法敷設,平行于攝區邊界線的首未航線必須確保側視鏡頭能獲得測區有效影像。采用雙鏡頭布設航線時需東西航線布設后再進行往返飛行,保證多角度獲取傾斜攝影影像。航線敷設應滿足下列要求:航向覆蓋超出攝區邊界線至少3條基線(攝影進點與攝區邊界距離應大于HX(2tg。前視+tg。后視),攝影出點與攝區邊界距離應大于HX(2tge后視+tge前視)。分區邊界覆蓋應滿足分區模型生產的要求。像片航向重疊度
14、一般設計為70%80%,旁向重疊度一般設計為50%80%。航攝中出現的相對漏洞和絕對漏洞均應及時補攝,應采用前一次航攝飛行的數碼相機補攝,補攝航線的兩端應超出漏洞之外的兩條基線。按照設計航高飛行,實際航高與設計航高之差不應大于50米。同一航線上相鄰像片的航高差不得大于30米,最大航高與最小航高之差不應大于50米。同一分區內的地形高度差在保證影像地面分辨率及相鄰像對正確連接的情況下,一般不大于1/4航攝航高。4.2.2像控測量4.2.2.1像控布設像片控制點是航測內業加密和測圖的依據。一般情況下像片控制點采用基于CORS網絡RTK技術施測,所有點位均布設為平高點。像片控制點按區域網布設,由于傾斜
15、攝影重疊度高、有多視角影像,計算機密集點云數據匹配功能強等,外業布設像控點位基線跨度可適當放寬,但在加密過程中檢查點精度需滿足相關精度指標。鑒于目前使用的軟件在空三加密區域網平差計算上已具備先進完善的功能,區域網大小根據航攝飛行情況、地形情況、計算機運算能力等進行綜合劃分,區域網之間的像片控制點應盡量選擇在上、下航線重疊的中間,相鄰區域網盡量公用像控點。(4)像控點應選擇刺于影像清晰,易于判別的位置,如交角良好的細小線狀地物的交點、明顯地物拐角點等,同時應是高程變化較小的地方,易于準確定位和量測。(5)像控點采用統一編號,平高像片控制點冠以“P”,流水進行編號。如:P001、P002等。(6)
16、像控點的布設宜采用地面噴漆的方式進行,在短時間內不易被破壞、磨損及變形。噴漆顏色應地面有較大反差,在影像上易于判別。(7)根據項目經驗,像控點以2萬像素至4萬像素布設一個為宜。圖4-3像控標志示意圖4.2.2.2像控點聯測(1)像控點聯測采用采用基于CORS網絡的RTK作業方式聯測。利用似大地水準面數據直接求定像控點高程。(2)利用GNSS網絡RTK作業模式進行像控測量時,應聯測測區內高等級控制點,以提高成果的可靠性。(3)GNSS網絡RTK作業時應遵循以下要求:1)衛星截止高度角15;2)觀測可用衛星個數三5;3)PDOP值W6;4)RTK觀測前應設置平面收斂閾值不應超過2cm,垂直收斂閾值
17、不應超過3cm;觀測次數三2,每次觀測應重新初始化;5)采用三角支架對中整平,每次觀測歷元數應不少于10個;6)各次測量的平面坐標分量較差不應大于2cm,高程較差不應大于3cm,各次結果取平均數作為最后成果。(4)像控點聯測結束后的坐標應及時展點檢查,防止出現粗差,確保下工序的空三加密能得以順利進行。4.2.3航空攝影航空攝影即航飛方案的執行階段。(1)飛行前對使用的設備、材料進行認真檢查,確保設備安裝和各項設置正確無誤;(2)航攝現場負責人要嚴格掌握天氣情況,確保符合航飛方案設計要求;(3)飛機及人員抵達測區后,立即安排試飛試照工作,為正式作業做好準備工作;(4)航攝時間宜控制在上午10:0
18、0至下午15:00之間,確保有足夠的光照度,攝影時太陽高度角應大于45,陰影不大于1倍。高層建筑物密集區域應在當地正午前后1h內攝影。(5)航攝結束后應及時對像片質量進行檢查。(6)影像成果應當成像清晰,反差適中,顏色飽和,色彩鮮明,色調一致相同地物的色彩基調基本一致。有較豐富的層次,能辨別與地面分辨率相適應的細小地物影像,能夠建立清晰的立體模型。(7)影像上不應有云、煙、污點、大面積反光、大面積陰影等缺陷。部分像片存在少量缺陷但不影響立體模型的連接和三維模型建立,可以用于三維模型生產。(8)航攝影像出現的相對漏洞和絕對漏洞均應及時安排補攝和重攝。漏洞補攝應按原設計要求進行,補攝的設備應采用前
19、一次航攝設備。補攝航線的兩端應超出漏洞之外兩條基線以上。4.2.4空三加密宜采用ContextCaptureCenter軟件或其他適用于多視角航空攝影測量空三加密的專業軟件進行處理。具體流程圖如下。圖4-5空三加密流程圖(1)在空中三角測量前,先對原始影像進行預處理,主要是對原始影像進行色彩、亮度和對比度的調整和勻色處理。勻光勻色處理應縮小影像間色調差異使色調均勻,反差適中,層次分明,保持地物色彩不失真,不應有處理痕跡。(2)將相機參數、預處理后影像、pos文件、像控坐標等數據導入軟件建立工程。(3)軟件自動進行多視角影像特征點密集匹配,并以此進行區域網的自由網多視影像聯合約束平差結算,建立在
20、空間尺度可以適度自由變形的立體模型,完成相對定向。(4)將外業測量的像控點在軟件中轉刺,利用這些點的坐標對區域網模型進行約束平差解算,將區域網納入到精確的大地坐標系中,完成絕對定向。(5)絕對定向結束后應及時查看精度報告,對精度超限的像控點進行原因分析,適當調整像控點位后重新平差計算,直至所有點位結果符合項目精度要求。LtflUh-WAXlLtflUh-WAXl圖4-6特征點匹配完成界面圖4-7空三加密刺點界面425全自動三維建模宜采用ContextCaptureCenter軟件在計算機集群下進行全自動三維建模。在CC軟件中完成空三后,直接提交模型生產,軟件自動執行三維TIN格網構建、白體三維
21、模型創建、紋理映射和三維場景構建等步驟,最終生成實景三維模型。模型格式可選擇osgb、obj、stl等多種類型,以適合后續不同處理軟件的需要。此外,模型生產結束后,還可以導出DOM、DSM等多種成果。生產的模型應滿足以下要求:(1)三維模型是根據傾斜影像匹配確定體塊構模而成,地形、建筑物等模型一體化表示,模型的紋理以獲取的航空影像表現。建筑物三維體塊模型應完整,位置準確、具有現實性,應與獲取的航空影像表現一致。(2)建筑物三維模型應精準反映房屋屋頂及外輪廓的基本特征。在合適的視點高度下瀏覽模型,模型沒有明顯的拉伸變形或紋理漏洞。當所在區域建筑物較為密集,或建筑物高度較高,存在相互遮擋時,則無法
22、獲取遮擋部分建筑物的側視紋理,相應的模型無法表現其全部的細節,允許出現局部位置的拉伸變形。(3)建筑物模型的高度與平面尺寸應與實際保持一致的比例,建筑物模型高度誤差不超過10%,并且完成的三維圖像能夠清晰的分辨重點部位紋理情況。圖4-8三維實景模型示意圖426模型修飾由CC軟件直接生成的實景三維模型可能會存在水面破洞、漂浮物、漏洞、扭曲等問題,因此為了提升美觀度,需要對模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修飾。宜采Geomagic、PhotoScan等模型處理軟件進行修飾。處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這些。(1)3DTIN漏洞、水面破洞、缺失結構修復;(2)粘連結構的分離及模型復原;(3)扭曲結構直線化處理;(4)漂
23、浮物、冗余物體的刪除;(5)錯誤紋理修復編輯;(6)紋理色彩一致性處理。圖4-10缺失結構修復圖4-93D漏洞修復圖4-11扭曲結構線拉直處理42三維測圖宜采用EPS軟件進行三維測圖。EPS軟件最大的特點在于“圖庫一體化”,即同一套數據可導出線劃圖成果,亦可導出庫體成果,極大的減少了內業工作量。利用傾斜模型進行三維測圖的具體流程如下。圖4-13流程圖4.2.7.1新建工程根據項目要求,在新建工程時,選擇所需要的EPS軟件功能模塊,確定合適的測圖比例尺、符號化模板、地物編碼。同時,軟件也支持自定義各類符號和地物編碼,以適應地方的特殊需要。工世臺面帀懐臺面售稱確快選擇二刪倒SSFarestry林北
24、處理SSyadnEiMf地團煤舍SELirJcJI4R4立體測圖SSLinkirtuoZaVirkuoZ.j/ft訓恂ISSRkfMttfiuBS天匡最立體SW3Ar-iSDEK匕也E更列處退MiflraQISHict-jCISSSGISB地理信層手純可啟否是nosssnviw三雉京先SSPjiTtCloni百云二錐於囹殆亦乩蟲且攝出二塔ii!國空血Lgua幀斟掲脳三般閩璉右瓊暢2二咋呦詮圖4-14選擇工作臺面4272數據轉換由CC軟件生成的osgb格式的模型并不能直接導入EPS軟件,需要進行數據轉換。利用傾斜三維模型的瓦片數據和metsdata.xml文件生成DSM文件即整個轉換過程。在EP
25、S軟件中選擇osgb數據轉換命令,將源數據路徑制定到傾斜模型數據的data文件夾即可。轉換完成后,會在原路徑下生成一個DSM文件,示意圖如下。圖4-15osgb數據轉換示意圖4.2.7.3模型加載數據轉換完成后,加載生成的DSM文件,即可將傾斜模型加載至三維窗口下,且二、三維窗口場景聯動,可同時定位、放大和縮小,任何操作都會在兩個窗口實時顯示。EPS支持海量傾斜模型數據的加載,讀取速度、拖動瀏覽、采集時縮放等操作均可極速呈現,保證作業的流暢程度。主負垂當糕鑾槻呈羽琲(B5按即頼民冷頸且五點圧:JC虹電壬齡資卸韓云款楣曲畛蟲數ta史Hl返m:卜餐耳-OifL-*阿-呂會亠WEEEffi空境!U過
26、廿匹毗B1utti3圖4-16模型加載過程示意圖4274三維立體測圖在三維窗口加載傾斜模型后,即可在軟件中進行裸眼三維立體測圖,無需佩戴立體眼鏡。EPS提供基礎的繪圖功能包括加點、加線、加面,亦可查詢地物編碼,選擇合適的地物要素進行繪制。通常作業員可切換到俯視視角繪制交通、水系、植被等要素,提高繪制效率;亦可切換到45。視角,沿墻面直接繪制居民地等要素,節省外業調繪工作量。同時,軟件可以自動提取地面高程值信息,用于繪制圖中的等高線、高程點等要素。在三維窗口采集要素的同時,可隨時切換到二維窗口對數據進行編輯。常用的功能有延伸、打斷、復制、移動等等。此外,還有豐富的專業編輯功能,如面分割,符號編輯
27、、快速構面、跟蹤繪制等等,完全滿足各種類型地物的繪制需要。三維立體測圖完成后,可根據需要導出制圖成果或數據庫成果。按照預先制定好的對照表,導出的成果可分別無縫對接CAD、Arcgis等專業軟件,無需再次編輯,實現真正的圖庫一體化。,-r.vuIID13電3Til.J.U1.TrtXlI-I.IA-TMH1警針蒼昂r閘陽:gWrMH1HU-3firaMMWILV.-HI圖4-17三維立體測圖示意圖5、效率評估以下結果為采用大疆M300RTK無人機、睿鉑DG3相機進行航攝,按地面分辨為1.5cm進行作業時的效率評估。表5-1效率評估序號工序效率1航飛約1平(每天每機組)2空三約0.06平(每天每節
28、點)3建模約0.04平(每天每節點)4測圖約0.06平(每人每天)6、質量管理質量檢查內容6.1.1航空攝影航空攝影質量檢查內容應包括以下項目。6.1.1.1像片重疊度像片重疊度應按設計執行,一般情況下航向重疊度設計為70%80%,旁向重疊度一般設計為50%80%。6.1.1.2像片傾角像片傾角一般不大于5,最大不超過12,出現超過8的片數不多于總數的10%。6.1.1.3像片旋角像片旋角一般不大于15,在確保航向和旁向重疊度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個別最大旋角不超過30,在同一條航線上旋角超過20的像片數不應超過3片,超過15的旋角像片數不得超過總數的10%。6.1.1.4攝區邊界覆蓋保證航向覆蓋
29、超出攝區邊界線至少3條基線(攝影進點與攝區邊界距離應大于HX(2tg。前視+tg。后視),攝影出點與攝區邊界距離應大于HX(2tg。后視+tge前視)。分區邊界覆蓋應滿足分區模型生產的要求。航高保持(1)按照設計航高飛行,實際航高與設計航高之差不應大于50米。同一航線上相鄰像片的航高差不得大于30米,最大航高與最小航高之差不應大于50米。(2)同一分區內的地形高度差在保證影像地面分辨率及相鄰像對正確連接的情況下,一般不大于1/4航攝航高。漏洞補攝航攝影像出現的相對漏洞和絕對漏洞均應及時安排補攝和重攝。漏洞補攝應按原設計要求進行,補攝的設備應采用前一次航攝設備。補攝航線的兩端應超出漏洞之外兩條基
30、線以上。飛行記錄資料每次飛行結束,應填寫航攝飛行記錄表。影像質量(1)影像成果應當成像清晰,反差適中,顏色飽和,色彩鮮明,色調一致,相同地物的色彩基調基本一致。有較豐富的層次,能辨別與地面分辨率相適應的細小地物影像,能夠建立清晰的立體模型。(2)影像上不應有云、煙、污點、大面積反光、大面積陰影等缺陷。部分像片存在少量缺陷但不影響立體模型的連接和三維模型建立,可以用于三維模型生產。6.1.2像控測量像控測量質量檢查內容應包括以下項目。6.1.2.1布設方案像控布設方案應科學合理,像控數量、分布均能滿足區域網控制要求。6.1.2.2像控選點(1)像控點的布標應清晰明顯,在像片上呈現應易于判別,顏色
31、銳利,無模糊、圓角等情況;(2)像控選點位置宜能公用,一般布設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疊范圍內;6.1.2.3聯測結果所有像控點聯測結果均應為固定解,且多次測量結果波動不大,取平均值作為最終聯測成果。6.1.2.3桿高處理核對所有像控坐標與照片的對應情況,所有像控坐標結果應已進行桿高處理。6.1.3空三加密空三質量檢查內容應包括以下項目。(1)采用的數據源(相機參數、控制成果等)正確。(2)像控點刺點位置準確、數量充足。在多種鏡頭角度的像片上均有刺點(3)像控點、檢查點的中誤差、最大限差等平差結果符合各項精度要求。6.1.4三維實景模型三維實景模型檢查內容應包括以下項目。6.1.4.1空間參考
32、系三維模型的大地基準、高程基準、地圖投影等空間參考系要素符合要求。6.1.4.2位置精度通過像控點、檢查點、實測特征點位、邊長檢測等多種方法檢查三維實景模型的位置精度,主要包括平面位置精度、高程位置精度、模型自身相對位置精度等。6.1.4.3表達精細度模型表達精細度與像片地面分辨率有直接關系。檢查最終模型成果的細致部位結構(如門窗、井蓋等)表達程度是否清晰可辨、比例協調,是否滿足項目要求;檢查最終模型成果的紋理映射結果是否正確,比例是否協調,是否存在拉花變形等情況。6.1.5三維測圖6.1.5.1數學精度檢查數字線劃圖成果的數學基礎、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是否按項目要求精度執行,是否存在超限情況。
33、一般不能有精度超限、要素遺漏、要素多余、幾何位移、節點錯誤、多邊形錯誤、數字化方向錯誤等。6.1.5.2數據及結構正確性檢查內容包括文件命名、數據組織、數據格式、要素分層、屬性內容及代碼、接邊質量、矢量拓撲關系處理等的正確性和完備性。如等高線和高程點之間的點線矛盾情況。6.1.5.3地理精度檢查內容包括地理要素的完整性、協調性;注記和符號的正確性;地理要素表示時綜合取舍的合理性等等。如行政村名、道路名、雙線河名等名稱注記錯漏;居民地面凹凸小于一定數值時的取直表示;比高在2倍等高距以上,圖上長度超過10cm的陡坎錯漏等。6.1.5.4整飾質量檢查內容包括符號、線劃、色彩的表示合理性和質量;注記質量;圖面要素的協調性;圖面和圖廓外的整飾質量。如圖名、圖號同時錯漏;部分符號、線劃、注記規格不符合圖式規定,壓蓋較多等情況。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執行制度為保證項目的成果質量,我單位在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框架下,嚴格執行“二級檢查和一級驗收”和“項目負責”制度,建立嚴格的成果質量控制,并編寫質量檢查報告。“二級檢查”是指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