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新建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_第1頁
杭州市新建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_第2頁
杭州市新建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_第3頁
杭州市新建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_第4頁
杭州市新建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杭州市新建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技術標準導則20150601 發布 20150701 實施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發布 前 言根據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印發2014年課題研究的通知的要求,課題研究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市內已建、在建的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基本情況和運行經驗,依據國家有關標準和參考國內有關省市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導則。本導則主要技術標準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水質、水量、水壓;5系統設計;6設備設施;7泵房;8控制、保護及安防系統;9調試與驗收。本導則由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杭州市城鄉建設設計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

2、。本導則編制單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審查人:編 制 單 位:杭州市城鄉建設設計院有限公司杭州杭水水業建設設計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康 平 蔡光輝 姚 政 劉升彧 章 峰江中偉 任利榮 廖 靜 洪青鵬 王海洋 呂圣波 江 莉主要審查人:陳國祥 吳 軍 代 榮 劉 靜目 次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15180 1 總 則 1 總 則1.0.1 為保障居民供水安全、衛生和社會公眾利益,規范高層住宅二次供水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制定本導則。1.0.2 本導則適用的地域范圍為杭州市主城區:含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和濱江六個區。1.0.3 本導則適用于新建和擴建高層住宅生活

3、飲用水二次供水工程的設計、安裝調試及驗收。1.0.4 已建的高層住宅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可參照本導則執行。1.0.5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設技術標準除應符合本導則的規定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1.0.6 本導則規定高層住宅二次供水工程范圍為:從市政引入管至高層用戶進戶水表出水閥門止,不含進戶水表出水閥門至用戶的管道和用水設施。2 術 語2.0.1 二次供水當市政給水管網不能滿足用戶對水壓、水量的要求,通過儲存、加壓等設施經管道供給用戶的供水方式。2.0.2 二次供水設施為二次供水設置的泵房、水池(箱)、水泵、閥門、電氣、自控裝置、消毒設備、壓力水容器、 供水管道等。2.0

4、.3 疊壓(無負壓)供水利用市政供水管網壓力直接增壓的二次供水方式。2.0.4 疊壓(無負壓)供水設施由管道、壓力傳感器、水泵機組、雙向補償器及穩壓補償罐、閥門、電氣和自控裝置等組成。2.0.5 氣壓供水 由水泵和壓力罐以及一些附件組成,水泵將水壓入壓力罐,依靠罐內的壓縮空氣壓力,自動調節供水流量和保持供水壓力的供水方式。2.0.6 水池(箱)、增壓泵供水市政供水管網進入水池(箱)后,由水泵機組增壓的二次供水方式。2.0.7 水池(箱)、增壓泵供水設施由管道、水池(箱)、水泵機組、閥門、氣壓罐、電氣、自控裝置等設施組成的一套供水設施。2.0.8 豎向分區建筑給水系統中,在垂直向分成若干供水區。

5、2.0.9 并聯供水建筑物各豎向給水分區有獨立增(減)壓系統供水的方式。2.0.10 串聯供水建筑物各豎向給水分區,逐區串級增(減)壓供水的方式。2.0.11 引入管由市政供水管網引入至二次供水設施的管段。3 基 本 規 定3.0.1 當高層住宅生活飲用水用戶對水壓、水量要求超過市政供水管網的供水能力時,必須建設二次供水設施。 3.0.2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不得影響市政供水管網正常供水。3.0.3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3.0.4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3.0.5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應獨立設置系統,并應有相

6、應的建筑圍護結構。3.0.6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應具有防污染措施。3.0.7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應有運行安全保障措施。3.0.8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中的涉水產品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17219 的有關規定。3.0.9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備應有銘牌標識和產品質量相關資料。同時應具有省級以上(含)衛生管理部門頒發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許可批件及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檢驗報告。4 水質、水量、水壓4.0.1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水質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 的有關規定。4.0.2 高層住宅二次

7、供水水量應根據小區規模、用水范圍、服務人數、用水器具、設備用水量進行計算確定。用水定額及計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5、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GB50555、浙江省用水定額(試行)的有關規定。4.0.3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系統的供水壓力應根據最不利用水點所需的工作壓力確定。5 系 統 設 計5.1 一般規定5.1.1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系統的設計應符合城市供水管網現狀和規劃供水體系的要求并應與市政供水管網的供水能力和用戶的用水需求相匹配。5.1.2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系統的設計應滿足安全、衛生使用和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要求,并應符合環境保護、施工安裝、操作管理、維

8、修檢測等要求。5.1.3 高層住宅應計量到戶,水表應設置在給水專用管道井內,水表應采用集抄或遠傳水表,水表后安裝防空轉閥。5.2 系統選擇5.2.1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系統應依據市政給水管網條件,綜合小區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分布、設備安裝條件、維護管理方便、節能節水等因素,應盡量利用市政給水水壓,經技術經濟比較后,合理選擇。5.2.2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系統可采用下列供水方式:1 變頻調速供水;2 疊壓(無負壓)供水;3 增壓設備和高位水池(箱)聯合供水;4 氣壓供水。5.2.3 高層住宅給水系統的豎向分區及分區壓力應符合:1 各分區最不利配水點的水壓,應滿足用水器具的用水水壓;2 高層住宅進戶管給

9、水壓力不應大于0.35MPa,且應符合當地住宅的節能要求。5.2.4 高層住宅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的給水系統,宜采用垂直分區并聯供水,必要時輔以分區減壓的供水方式,減壓閥宜采用一用一備;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給水系統,宜采用垂直串聯供水方式。5.2.5 疊壓供水方式應有條件使用:市政管管徑不小于300mm,引入管管徑不得大于市政給水管管徑的1/3,且水壓不小于0.22MPa。采用疊壓供水方式時,必須經供水部門同意,同時不得影響該區域周邊用戶用水。5.3 流量與壓力5.3.1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系統設計用水量計算應包括管網漏失水量和未預見水量,管網漏失水量和未預見水量之和宜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51

10、0計算。5.3.2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系統的設計流量和管道水力計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 的規定。5.3.3 疊壓供水系統的設計壓力應考慮市政供水管網可利用水壓,并應按市政給水管網的最高壓力進行校核。5.3.4 高層住宅采用減壓閥供水方式的系統,減壓閥后配件處的最大壓力應按減壓閥失效情況下進行校核,其壓力不應大于配件的產品標準規定的水壓試驗壓力。5.3.5 高位水池(箱)與最不利用水點的高差應滿足用水點水壓要求,當不能滿足時,應采取增壓措施。5.4 管道布置5.4.1 當使用二次供水的居住小區規模在 7000 人以上時,市政給水引入宜采用兩路進水。二次供水管網應布置

11、成環狀,與小區二次供水管網連接的加壓泵出水管不應少于兩條,環狀管網應分段設置檢修閥門。5.4.2 引入管應從條件許可的市政供水管網單獨引入。并設水表計量,水表后應安裝止回閥,二路進水應設倒流防止器。5.4.3 室外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管道的布置不得造成生活用水污染,當達不到要求時,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的規定。5.4.4 高層住宅內二次供水管道應布置在單獨設置的管道井內,管道井尺寸應滿足安裝與檢修要求,井內應有照明與排水設施。5.4.5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管道的伸縮補償裝置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執行。5.4.6 疊壓供水設

12、備應預留消毒設施接口。6 設 備 設 施6.1 水池(箱)6.1.1 水池(箱)應獨立設置,嚴禁與消防等其它用水合用。6.1.2 水池(箱)的材質宜優先選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不銹鋼材料,焊接材料應與水箱同材質,不銹鋼焊縫應進行抗氧化處理。水池(箱)采用混凝土材質時,應結構合理、內壁光潔、內拉筋無毛刺、不滲漏,且內壁應選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易清潔的材料鋪砌或涂覆。6.1.3 水池(箱)應設置在維護方便、通風良好、不結冰的房間內。為減少二次污染和滿足“安保”要求,不宜在建筑物外設置水池(箱)。6.1.4 水池(箱)距污染源、污染物的距離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

13、50015的規定。6.1.5 住宅低位水池(箱)貯水有效容積,當資料不足時,宜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0%確定。6.1.6 當水池(箱)容積大于30m3時,宜分為容積基本相等的兩格,或設兩座水池(箱),并用管道聯通,且能獨立工作。6.1.7 水池(箱)高度不宜超過3.0m。當水池(箱)高度大于1.5m時,水池(箱)內外應設置爬梯。水箱內爬梯、支撐件及配件等,必須使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不銹鋼材料。6.1.8 建筑物內水池(箱)側壁與墻面間距不應小于0.7m,安裝有管道或外爬梯的側面,凈距不應小于1.0m;水池(箱)與室內建筑凸出部分間距不應小于0.5m;水池(箱)頂部人孔與樓板間距不

14、應小于0.8m;水池(箱)底部應架空,距地面不應小于0.5m,并應具有排水條件。6.1.9 水池(箱)應設進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通氣管(透氣孔)、人孔,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 進水管的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的規定;2 水箱進水管管底應高于溢流管管頂,高差應等于進水管管徑,且不小于0.1m;出水管管底應高于水池(箱)內底,高差不小于0.1m;3 水箱宜優先選擇頂部進水;進、出水管的布置不得產生水流短路,必要時應設導流裝置;4 進、出水管上必須安裝閥門,且進水管除安裝普通閥門外,還應安裝機械或電氣控制的水位控制閥;5 溢流管管徑應大于進水管管徑,宜采用水平

15、喇叭口集水,溢流管出口末端應設置不銹鋼防護網;6 泄水管應設在水池(箱)底部,管徑不應小于DN50。水池(箱)底部應有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泄水管或集水坑;7 溢流管、泄水管嚴禁與排水系統直接連接并應有不小于0.2m的空氣間隙;8 通氣管管徑不應小于DN50,通氣管口應安裝孔徑為40m的不銹鋼微孔過濾器;9 水池(箱)人孔必須加蓋、帶鎖、封閉嚴密,且設置報警裝置,人孔高出水池(箱)外頂不應小于0.1m。圓型人孔直徑不應小于0.7m,方型人孔每邊長不應小于0.7m。6.1.10 水池(箱)應設靈敏有效的液位監測裝置,在水箱水位超高和超低時能自動報警,同時設溢流報警裝置。6.2 壓力水容器6.

16、2.1 壓力水容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制壓力容器GB150及有關標準的規定。6.2.2 壓力水容器應選用不銹鋼材料,焊接材料應與壓力水容器材質相匹配,焊縫應進行抗氧化處理。6.2.3 二次供水應采用隔膜式氣壓給水設備,保證氣水隔離。6.2.4 壓力水容器的設計壓力應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6.2.5 用“水池+變頻泵”供水模式時,應采用“保壓”裝置,減少低峰流量時泵的啟動次數。6.3 水泵6.3.1 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選用的水泵,噪聲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泵的噪聲測量與評價方法JB/T8098中的B級要求;振動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方法JB/T8097中的B級要求。水泵應選用不

17、銹鋼材質。6.3.2 二次供水設施中的水泵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1 安全可靠、高效節能、自動控制、低噪聲、維修方便;2 水泵額定轉速時的工作點應位于水泵高效區的末端(右端),水泵應能自動交替工作,單泵運行應能自動和手動切換;3 用水量變化較大的用戶,宜采用多臺水泵組合供水,同一供水分區,水泵型號不宜超過兩種,生產廠家宜為同一個;4 每個加壓給水系統的水泵機組應設備用泵,備用泵應和主泵相同型號,同時應能自動和手動切換、交替使用。6.3.3 當采用水泵機組時,應采取減振措施。6.3.4 每臺水泵的出水管上,應裝設帶緩沖管的壓力表、止回閥和閥門(也可用多功能閥取代止回閥),必要時應設置水錘消除裝置。6

18、.3.5 水泵應采用自灌式吸水。6.3.6 水泵應設計成自動運行方式。6.4 管道與附件6.4.1 二次供水給水管應選擇耐壓、耐腐蝕的管材,埋地給水管應采用球墨鑄鐵管、有可靠內外防腐的鋼管、不銹鋼管、鋼塑復合管、內襯不銹鋼鍍鋅鋼管;地下室管線、建筑物內給水管道應采用安裝方便的不銹鋼管、鋼塑復合管、內襯不銹鋼鍍鋅鋼管。6.4.2 二次供水管道應涂覆顏色,并標明二次供水。各高、中、低分區管道應在各閥門處和表前立管處涂覆顏色并加以漢字區分。埋地二次供水管道應做好路線標示。6.4.3 嚴禁二次供水管道與非飲用水管道直接連接。6.4.4 二次供水管道應根據安裝位置的需要,采取相應的隔熱、防凍或防結露措施

19、;裸露在地下室的管道應采取防結露措施。6.4.5 根據管徑、承受壓力及安裝環境等條件,應選用水力條件好、關閉靈活、耐腐蝕、壽命長的銅、不銹鋼或閥體為球墨鑄鐵、閥桿、閥芯為不銹鋼或銅材質的閥門。閥板宜為軟橡膠密封。浮球閥的浮球、連接桿必須為不銹鋼或銅材質。6.4.6 閥門應設置在易操作和方便檢修的位置。6.4.7 二次供水管道應在管道隆起部位和最高點處設置自動排氣裝置。6.4.8 供水管道的過濾器濾網應采用不銹鋼或銅材質,濾網目數應為20目40目。應在如下位置設置供水管道過濾器:1 減壓閥、自動水位控制閥等閥件前;2 疊壓供水設備的進水管處。6.4.9 倒流防止器的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

20、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的規定,宜選用低阻力倒流防止器。6.5 消毒設備6.5.1 二次供水設施的水池(箱)應設置消毒設備。消毒設備應安全、衛生、環保、節能、耐用、便于安裝檢修。6.5.2 消毒設備可選擇紫外線消毒器、臭氧發生器、次氯酸鈉儲存和投加設備、二氧化氯發生器等。其設計、安裝和使用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和產品說明書。6.5.3 紫外線消毒器應具備對紫外線照射強度的在線檢測,并宜有自動清洗功能。6.5.4 采用次氯酸鈉、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泵房必須獨立設置于地面以上,且應配備具有相應專業資質的人員進行管理。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泵房和加氯間設計應執行相關規范的防毒、防火、防爆要求。采用

21、次氯酸鈉消毒應設計漏液儲存和回收裝置,并預留送藥車進入的通道。6.5.5 臭氧發生裝置和次氯酸鈉投加裝置必須設置在室內,且室內應設置必要的通風設備或空調設備,滿足臭氧發生裝置和次氯酸鈉對室內環境溫度的要求。6.5.6 采用臭氧消毒必須設置尾氣消除裝置,所有與臭氧氣體或溶解有臭氧的水體接觸的材料必須耐臭氧腐蝕。在設有臭氧發生器的建筑內,其用電設備必須采用防爆型。6.5.7 次氯酸鈉儲存和投加設施須提供相應的衛生許可批件、符合衛生標準,其余消毒裝置須提供生產廠家的衛生許可證。7 泵 房7.0.1 泵房宜單獨設置,優先選擇設置于地面以上。7.0.2 若不具備上述條件,設置于住宅建筑內部或地下,則應滿

22、足下述規定:1 若設置于住宅建筑內部的泵房,應設置獨立的出入口,也可從公共通道直接進入。 2 泵房不得設置在起居室或臥室的上層、下層和毗鄰的房間內。3 泵房不得設置在廁所、浴室、盥洗室、廚房、污水處理間等下層。4 建筑高度100m時,設置在中間樓層的泵房應采取可靠的減振防噪措施。7.0.3 泵房應安裝鋼制隔聲平開防火防盜門,門應向外開啟,其尺寸應滿足搬運最大設備的需要。窗戶及通風孔應設防護格柵式網罩。7.0.4 泵房環境噪聲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和HYPERLINK /showarticle/1653/30135.html t _blank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J118

23、的要求。7.0.5 泵房內電控系統應采取防水、防潮和消防等安全保護措施,電氣設備的底部應高出泵房地面不小于0.3米。7.0.6 室外泵房內部地面高出外部地面的距離不宜小于0.3m,水泵基礎高出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0.15m。7.0.7 泵房的內墻、地面應選用符合環保要求、易清潔的材料鋪砌或涂覆,泵房內應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蝕及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物品。7.0.8 室外單獨設置的泵房凈高不低于3.5m,設置在地下室內的泵房凈高不低于3.0m,并應滿足設備起吊高度要求。7.0.9 泵房應設置排水設施,泵房內地面應有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排水設施。7.0.10 泵房應設置通風裝置,保證房間內

24、通風良好,確保設備運行環境處于符合規定的濕度和溫度范圍。7.0.11 泵房內應有設施維修的空間,內部主要通道寬度不小于1.2m,根據水泵電機等設備的重量設置起重設備。7.0.12 建筑物內的泵房宜設在專用房間內,不得與消防或其它泵房共用一間。且應有可貿易結算的獨立用電計量裝置。7.0.13 不得間斷供水的泵房,應采用雙電源或雙回路供電方式。如不能滿足時,應設置備用電源,其能力應能滿足發生事故時的用水要求。7.0.14 泵房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的規定設置獨立照明和應急照明。7.0.15 獨立的泵房建筑物應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采取防雷措施。7.0.16 泵

25、房應采用共用接地網,接地網的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設備接地電阻最小值的要求。泵房接地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50065。7.0.17 動力電纜和通信電纜應引入泵房,滿足電力和網絡接入要求。泵房應配置網絡設備,滿足自控及安防數據實時傳輸。8 控制、保護及安防系統8.1 控制8.1.1 二次供水泵房應設置獨立的水泵自控系統,與泵房電控柜進行通訊,并采集和輸出泵房內設備的開關量、模擬量等信號。8.1.2 泵房必須配置壓力傳感器、流量計(或大口徑遠傳水表),應有水壓、液位、電壓、電流、有功、無功、有功電度、頻率等實時檢測儀表,宜配置濁度儀、余氯儀等在線監測儀表,并實現儀表數據的

26、采集和上傳,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8.1.3 泵房控制柜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執行;2 應具備“自動-手動”和“就地-遠程”功能,并預留通信接口;3 應具有必要的參數、狀態和信號顯示功能;4 備用泵可設定為故障切除自投和定時輪換互投。8.1.4 泵房自控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1 泵房自控系統應采用支持OPC通訊的小型PLC,具備RJ45端口和RS-485端口,支持EtherNet/IP 和Modbus RTU協議。 2 無法以通訊方式采集和輸出的模擬量信號統一采用4-20mA信號。3 泵房累計流量必須以通訊方式采集。8.1.5 變頻調速控制時,設

27、備應能自動進行保壓運行控制,變頻器的設置應符合當地供水部門的要求。8.1.6 疊壓供水設備應能進行壓力、流量控制,并應有進水壓力達到設定值(可能對市政管網造成負壓影響的壓力值)時自動關閉供水系統的控制功能。 8.1.7 檢測儀表的量程應為工作點測量值的1.5倍2倍。8.1.8 泵房自控系統宜設人機界面,界面應漢化、圖標明顯、顯示清晰、便于操作。8.1.9 二次供水泵房應申請專線加入二次供水泵房管理部門的專網,泵房內信號統一采集到二次供水泵房管理部門的監控平臺。可采用有線及無線兩種方案。8.1.10 液位測量應優先選擇超聲波液位儀,設置超聲波液位計有困難時,液位測量可采用投入式靜壓液位計或其他具

28、有電信號輸出的液位計。液位儀測量精度不低于0.5%。8.1.11 進出水流量計應采用分體式電磁流量儀,流量儀測量精度不低于1.0%。其他儀表,如壓力、余氯、濁度等儀表應根據工藝設計要求和環境要求進行選擇;壓力儀測量精度不低于1.0% ,余氯儀測量精度不低于3.0%,濁度儀測量精度不低于2.0%。8.2 保護8.2.1 控制設備應有過載、短路、過壓、缺相、欠壓、過熱和缺水等故障報警及自動保護功能。對可恢復的故障應能自動或手動消除,恢復正常運行。8.2.2 設備的電控柜(箱) 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控制設備GB/T3797的規定。變頻調速供水電控柜(箱)還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微機控制變頻調速給水設備

29、CJ/T352的規定。8.2.3 水池(箱)應設液位保護措施,遇超高液位或超低液位時,能自動報警和停機。8.2.4 外部引入的電源和信號應配置電源和信號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的選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及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8.3 安防系統8.3.1 泵房應設置出入口控制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應提供標準的串行通信接口。出入口控制系統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6。8.3.2 泵房應設置入侵報警系統,入侵報警系統應提供標準的串行通信接口。入侵報警系統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4。8.3.3

30、 泵房應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并能監控到重要部位(入口、水池或水箱人孔等)及設備(控制柜、水泵等),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應提供標準的串行通信接口和網絡接口。人孔處設報警裝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5。9 調試與驗收9.1 調試9.1.1 應嚴格按現行國家標準二次供水工程技術規程CJJ140的要求進行系統調試。9.1.2 水泵應進行點動及連續運轉試驗,當泵后壓力達到設定值時,對壓力、流量、液位等自動控制環節應進行人工擾動試驗,且均應達到設計要求。9.1.3 調試后必須對供水設備、管道進行沖洗和消毒。9.2 驗收9.2.1 二次供水設施驗收應符合以下規定1 工程質量驗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執行;2 設備安裝驗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執行;3 電氣安裝驗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執行。9.2.2 竣工驗收應嚴格按現行國家標準二次供水工程技術規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