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省陽江二中學中考四模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廣東省陽江二中學中考四模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廣東省陽江二中學中考四模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廣東省陽江二中學中考四模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廣東省陽江二中學中考四模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

2、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注音或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就連日月也躲開了,任風云勾勒秋的形容,惴惴地醞釀(ling),不承望竟淅淅瀝瀝地下起一場秋雨來,雨滴宛若跌落凡塵的精靈,漫舞輕歌,卻又縹緲(pio)無著。B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顆璀璨奪目的珍珠,最早的詩歌可追朔到沒有文字的遠古時期,馳騁(chn)于詩的原野,我們可以喜看草長鶯飛,可以靜聽潺潺(chn)流水。C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yn),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jing)挺立的種樹,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札枝。D享受春天,坐在臥室的窗前,聽鳥兒第一聲靦腆的啼鳴;坐在園圃

3、(p)的柵欄邊,看如云般緋紅(fi)的櫻花:坐在大都市的立交橋上,凝望穿梭人群中神采奕奕的面孔。2下面兩副對聯,第(1)副是關于岳陽樓的對聯;第(2)副是關于杜甫的對聯。根據你的積累,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 到心頭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 三五里,春水群鷗 心。A歡喜 草堂 野老 B歡喜 陋室 青蓮C憂樂 陋室 青蓮 D憂樂 草堂 野老3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遒勁(jng) 慰藉(j) 祈禱(q) 莘莘學子(shn)B狡黠(xi) 倔強(ju) 解剖(pu) 駭人聽聞(hi)C綽號(chu) 熾痛(zh) 星宿(xi) 迥乎不同(jin

4、g)D頃刻(qng) 羸弱(li) 迸發(bng) 氣沖斗牛(du)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隨著蘇寧集團成為有著108年歷史的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的大股東,使我國球迷對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產生了無限的聯想。B表面上看,創新是科技人員的事情;但從本質上講,創新是一個從基礎科研到應用科研,再到產品市場化、技術產品化的復雜過程。C制作上的硬傷并沒有影響歡樂頌收視率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它貼近女性視角、貼近現實和年輕人的生活。D真正的幸福不是做驚天動地的事,而是懂得發現生命中的“小美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5根據提示補寫名句或填寫課文原句。 盛名之下,_。 _,恒兀兀以窮年。窈窕淑女,_。 _

5、,雞犬相聞。時間都去哪兒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中;它在晏殊“_,_”(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的惋惜與欣慰中;它也在范仲淹實現“_,_”(岳陽樓記)的政治抱負的努力中。6名著閱讀。_一進了號,見兩塊板擺得整整齊齊;不覺眼晴里一陣酸酸的,長嘆一聲,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只因這一死,有分教:累年蹬蹬,忽然際會風云;終歲凄涼,竟得高懸月旦。(節選自儒林外史第二回)(1)這段文字的主人公是_,在書中和他經歷最相似的人物是_。(2)關于此人的經歷,有人說是喜劇,有人說是悲劇,請結合你的閱讀,談談你的看法。_二、閱讀7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為學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

6、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1選文作者是_(朝代)文學家_(姓名)。2翻譯下列的句子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_3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學”即“求學”“做學問”。B文章開頭闡述了“難”與“易”之間的關系是相對的。C貧僧與富僧的故事

7、是事實論據,二者對比闡明了道理。D作者告誡我們只要有“志”,就能獲得成功。8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列小題。(一)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威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同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廷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

8、也。”(陶淵明桃花源記)(二)乃瞻衡宇,栽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做,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消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注)衡宇,簡陋的房子。三徑,院中小路。眄,斜看。這里是“隨便看看”的意思。審,覺

9、察。容膝,只能容下雙膝的小屋,極言其狹小。園日涉以成趣,天天到園里行走,自成一種樂趣。策,拄著。扶老,手杖。憩,休息。景,日光。息交,意思是不再同官場有任何瓜葛。復駕言兮焉求,還能努力探求什么呢?事,這里指農事。疇,田地。巾車,有車帷的小車。善,歡喜,羨慕。行休,行將結東。1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得林盡水,便得一山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B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予作文以記之C聞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陶后鮮有聞D間遂與外人間隔 又何間焉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3請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描述語段(一)所展現的桃花源圖景。4從語

10、段(一)和語段(二)可以看出作者陶淵明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是怎樣的?9文言文閱讀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隱天蔽日 夕日欲頹B絕巘多生怪 柏哀轉久絕C素湍綠潭 可以調素琴D故漁者歌曰 溫故而知新2下列句

11、子加點詞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則素湍綠潭 戰則請從B春冬之時 求之下流C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D飛漱其間 其真無馬邪3下列對選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作者先總體描繪三峽概貌,再按照特點的不同,具體描繪三峽四季的不同景象。B“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一句運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寫出夏季水流的湍急。C“素湍綠潭,回清倒影”一句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寫出春冬之時的清幽景色。D最后寫漁人歌謠,間接表達了三峽景物帶給人們的感傷情緒,更突出了秋天的凄涼冷。4把文言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清榮峻茂,良多趣味。10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生態系統和

12、生態平衡(節選)侯學煜每一個生態系統總是時刻不斷地進行著能量交換和物質循環,因此任何生態系統的各個因素或成分之間都是動態的。但是,在一定時間和相對穩定的條件下,生態系統本身也總是趨向穩定的狀態,也就是在動態中維持平衡;即該系統中的綠色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之間,或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之間,存在著相對平衡的關系。當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過程,較長時間地而不是暫時地保持平衡狀態時,該生態系統的有機體種類和數量最大,生物量最大,生產力也最大。這就是衡量生態平衡的指標。如果一個生態系統受到外界的干擾,超過它本身自動調節的能力,結果就會使有機體數量減少,生物量下降,生產力衰退,從而引起其結構和功能

13、的失調,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受到阻礙,最終導致整個生態平衡的破壞。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樹木靠吸取土壤營養物質生活,而樹葉落下后經微生物分解腐爛變為可利用的營養物質,歸還給土壤又供植物取用,這樣物質就可循環不止,森林自己養活自己。但如把落葉取走,那就破壞了生態平衡。森林中昆蟲數量一般能夠維持正常,正是由于有鳥類和其他動物吃它,受到自動控制,才不致繁殖過多而發生災害。但如大量消滅鳥類等食蟲動物,昆蟲繁殖過多就會危害森林,造成生態平衡失調。就草原生態系統來說,田鼠是草原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自應研究掌握其消長規律,以便控制其數量,不使其過多地增長,危害草原。在一般情況下,因草原上有它的天敵老鷹、

14、黃鼠狼,所以平時田鼠維持一定數量,不致成災。作為皮毛獸的黃鼠狼就是靠鼠為食料;草原上沒有鼠就沒有黃鼠狼。鼠還能吃草原上的蝗蟲,對某些類型的草原(如羊草草原)還起著松土作用,能促其生長繁茂。在鼠害猖狂時,固然需要消滅,但如用毒藥,草原本身就會被污染,吃鼠的老鷹和吃蟲的鳥類也會被毒死,有的地方牛羊也有被毒死的,以致破壞草原的生態平衡。總而言之,在自然界中不論森林、草原、荒漠、湖泊、沼澤,都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氣、熱等非生物成分所組成。而且每一個成分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著,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地形成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自然綜合體系。這是一個生態平衡總體。單獨地孤立看一個成分

15、很容易產生片面性,必須把各種成分聯系起來,看作一個綜合的整體。如果破壞自然生態平衡,必然要受到一系列的懲罰。在自然界中,不論是天然的森林、草原、荒漠、沼澤,還是人工營造的森林、飼料基地、水庫,都要注意保持其本身的生態平衡。1根據選文內容概括填空。衡量生態平衡的指標;_;用森林中發生的事,來說明“綠色植物”“動物”“微生物”之間,“物質和能量”是如何“輸入和輸出”的;_;_;我們要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2生態系統的特點是什么?3生態系統常常會受到外界的干擾,請寫出文中的三個例子。4保持森林生態平衡并不等于說森林不能采伐。如何采伐森林呢?請提出一條具體建議。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流凌的黃河單

16、振國(1)站在數九寒天的黃土高原上,站在大雪紛飛的穹宇下,我看黃河。黃河,像一條蜿蜒浩蕩的銀色巨龍,正靜靜地、靜靜地流動著,在雪花無聲無息里流動,在冰凌悠悠漂浮中流動。(2)沒有浮躁的喧嘩,沒有煩囂的不安,沒有輕薄的浪花,甚至連一點兒腳步聲都沒有。有的,只是雄渾磅礴的氣勢,泰然自若的風骨,沉著穩健的向前,戰勝一切的自信!(3)滿河滿河的冰凌,一塊又一塊,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擠擠挨挨、滿滿當當,鑲著深冬的凜冽,披著大雪的晶瑩。鋪天蓋地,浩浩蕩蕩。冷流暗卷,冰水回湍。深不可測,清冽無底。沒有鳥鳴蟲吟、紅塵碎語,沒有爭鋒斗狠、狂放潑野,唯有靜靜地流動。漂浮著滿河滿河浩闊壯觀的北方冬天。滿河的冬天在滿

17、河冰凌如朵朵蓮花般的簇擁中,仿佛停止了季節呼吸,收斂起三九風霜,好像是一條蟄伏入眠的巨龍。(4)啊,雪落黃河靜無聲。(5)靜無聲的黃河蓄積著體能,儲存著力量,淬煉著膽魄,又慢慢蘇醒,慢慢在蟄伏中蠕動,一直向前蠕動。恍然,唰地徹底醒來,鼓起排山倒海般巨大膂力,騰空飛旋,以四兩撥千斤的手臂,輕輕一攬,迅疾帶走一大堆一大堆企圖阻遏她前進的冰壩。這不,遠遠地,咔嚓一聲,猶如霹靂橫空、巨崖崩塌,令人驚心動魄、寒毛悚立。嚴寒精心高壘起的一座冰山訇然碎裂,沒入寬闊深邃的河水中。冬天頃刻驚飛四散,朔風黯然銷聲匿跡,一切的寒冷已不叫凜冽的寒冷,所有的冬天不再喧嘩自己是冬天。唯有流凌的黃河,包容天地,包容山川,

18、包容冷暖,包容這壁立千仞的晉陜峽谷,再一次沉浸在那空懸高天的沉沉靜默中。(6)雪是越下越大,白花花的,一朵一朵飄著,漫天漫地,稠稠密密。雪吞咽著山川村落、煙火人間,吞咽著高原大地、日月星辰,仿佛把整個北方的冬天都吞咽到她茫茫的白幕之中。但她吞咽不了黃河,黃河依然靜悄悄地、穩如泰山地流動著。站在高原的更高處看流凌的黃河,又像是一條從天而落的銀河,舒緩而下,連接天地。河,睡在天堂之上,天幕混沌、天界迷茫、天地一色,唯有夢是那樣亙古遙遠、瑰麗雄渾,那樣多彩繽紛、近在眼前,只輕輕地飄浮在紛紛揚揚的雪花中,向著無盡的遠方。(7)晉陜峽谷,猶如大地嘩啦扯開的胸膛,在白花花的雪野里,大幅油畫般鋪開,鋪成雪原

19、莽莽、雪峰巍巍的浩大背景,黃河被襯托得更加氣勢磅礴。看吧!大河上下,好一派雄渾壯觀的景象。此刻,任何華美的辭藻,都沒有力量嵌進這天地無聲卻令人心海咆哮的壯麗詩章中;任何高亢的贊美,都顯得是那么的蒼白微弱、輕如飛羽。只有流凌的黃河,在無聲無息中永恒匯聚著、充盈著、釋放著排山倒海的力量,凜然高聳起不可欺、不可辱、不可侵的血氣,昂然高揚出戰勝一切阻遏、一切對手的霸氣,一往無前,勢不可擋!(8)看,流凌的黃河,我瞬間強大、瞬間雄起,生活中所有的艱難險阻、榮辱得失、恩怨不平,竟然輕盈得像一綹飛散的冷霧,在黃河吞越天地冰霜的宏大氣勢中,滄海一粟般飛進這流凌的河水中,無影無蹤,無聲無息。此時此刻,靈魂驟然震

20、顫,心海更加咆哮,仿佛站在黃河與高原交響曲那最震撼天地的音符上,由不得要往遠看、往大看。我想,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上,被這樣一條裹挾著黃土,磅礴浩蕩、摧枯拉朽、勢不可擋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著與她同樣的優秀基因,同樣的精神力量和膽魂氣魄!我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華民族五千年自強不息、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敢于爭勝的始祖精神。我敬仰黃河,虔誠地跪在黃河冰凍鐵硬的灘頭,深深地磕了一個響頭。(9)就在我抬頭的剎那,太陽撥破云海,紅彤彤、圓潤潤、熱騰騰的,帶著新的春天的勃勃生機,在流動的冰凌上折射出萬道金光。遠遠望去,寥廓的黃河灘上,飛起一圈又一圈絢麗耀眼的彩虹!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21、。A這篇文章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通過對流凌的黃河的形象描繪抒發深沉厚重的情感。B這篇文章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語言極具情感張力,富有感染力。C這篇文章僅從視覺感官的角度描繪流凌的黃河,給人身臨其境之感。D這篇文章以對“彩虹”的描寫結尾,具有強烈的暗示作用,為文章的主題增添了積極意義。2按要求回答問題。(1)第(3)段畫線句子“滿河的冰凌,一塊又一塊,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擠擠挨挨、滿滿當當,鑲著深冬的凜冽,披著大雪的晶瑩”中加粗詞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2)第(8)段兩個“看”含義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3第(3)段至(5)段景物描寫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22、4文章第(8)段作者為什么說“敬仰黃河”并“深深地磕了一個響頭”?請簡要分析。5本文的描寫對象是“流凌的黃河”,為什么要用大量的筆墨描寫“大雪”?請簡要分析。三、應用12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數千年沉淀下來的精華,也是中國人數千年思想和行為的演變史,研究傳統文化,以史鑒今,可以提高我們的思想深度和廣度。為了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學校決定組織同學們開展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1你們小組準備圍繞“傳統文化中的古詩詞”開展研究來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請你從三個不同角度擬寫出具體的研究方向。2從小學到初中,學習并積累過很多古詩詞,請你從九年級語文教材的諸多古詩詞中選擇兩句感受最深的,就創作

23、背景和自己的感受兩方面談談你的看法。要求:能說清楚創作背景和自己對這兩句詩的感受,不少于200字。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13任選一題作文。題目:其實我能行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讀下面材料,然后作文。過去有一個人經常出差,那時火車票還很難買,他經常買不到座票。可是無論車上人多擁擠,他總能找到空座,而不像很多人那樣擠著、站著。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每次,他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后一節車廂的準備,可是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后一節車廂就會發現空位。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聯想或感悟?請任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

24、一篇文章。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參考答案一、積累1、D【解析】A釀(ning)。B騁(chng)。C暈圈(yn)。2、D【解析】試題分析:考查學生的知識積累。由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里面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可以知道,上聯應該填“憂樂”,因此可以排除AB兩項;由杜甫的居住的“草堂”和自號“少陵野老”可知后兩空填寫“草堂”和“野老”。據此可知,答案為D。3、B【解析】A.藉(ji),祈(q); C.綽(chu),熾(ch); D.頃(qng),斗(du);故選B。4、D【解析】試題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A句,缺少主語,去掉“

25、隨著”或“使”其中一個。B句,語序不當,把“產品市場化”和“技術產品化”位置互換。C句,句式雜糅,去掉“的原因”。D句,沒有語病。據此,答案為D。5、 其實難副; 焚膏油以繼晷; 君子好逑; 阡陌交通;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古代詩文的背記與默寫。試題(1)(5)題為直接默寫,難度不大;(5)題為理解性默寫,難度較大;注意背記要準確,理解要到位,書寫要正確。“難副、膏油、晷、好逑、阡陌、燕歸來”等字容易寫錯。點晴:積累古詩文,要做到熟練背誦,默寫正確,這是得分的前提。對于理解性默寫,要認真分析題干,找出題干中的提示語

26、或是限制語,再依據平時的積累理解分析并篩選,就可以正確地寫出答案。6、 (1)周進 范進 (2)周進先屢試不中,但后來高中的經歷,看似先悲后喜的喜劇一場,但是從儒林外史的主題來看,作者正是通過周進和范進這樣的“腐儒”的人物望造,諷刺熱衷功名的人,作者通過周進的故事寫出了科舉時代的社會環境,寫出讀書人陷入科舉迫害無法自拔的悲劇。 【解析】(1)儒林外史第二回描寫了一個屢試不中一個年過花甲,屢試不第,受盡曲辱,精神失常的周進到省城參觀貢院時的情景。周進一進了號,見兩塊號板擺的齊齊整整,不覺眼里一陣酸酸的。”這句話著實寫活了周進的的內心活動,寫出了周進苦讀幾十年書卻毫無用武之地的痛苦。周進、范進這兩

27、個人物,他們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別著力塑造的兩個年紀老大而沒有考中科舉的可憐蟲,這是兩個腐儒的典型。(2)周進原本是個教書先生,對科舉考試極為熱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來到省城開科取士的考場貢院,觸景生情,傷心欲絕,竟一頭撞到木板上,暈了過去。醒來以后,他滿心悲愴無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滿地打滾。這一幕被幾個商人見到了,他們出于憐憫,湊錢幫這個可憐的老頭兒捐了個監生。周進欣喜不已,向他們叩頭謝恩。后來,借著監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舉人,接著又中了進士,到廣東為官。小說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28、和嘲諷。實則是一場喜劇外衣下的一場悲劇。二、閱讀7、1 清代 彭端淑 2一個人立志為學,還不如四川邊境上的和尚嗎?3D【解析】1該題考核文學常識。為學,收錄于白鶴堂集,為清代彭端淑作品。彭端淑(約1699年約1779年),字樂齋,號儀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縣)人。約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約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員、文學家,與李調元、張問陶一起被后人并稱為“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十歲能文,十二歲入縣學,與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龍山的紫云寺讀書。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舉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進士,進入仕途,任吏部主事,遷本部員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

29、),彭端淑充順天(今北京)鄉試同考官。2該題考核對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文言首先要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顧”“鄙”、辨識該句句式,然后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范,達到詞達句順。顧,難道;鄙,邊遠的地方。3該題考核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D項是錯誤的。文章著重論述做學問的道理,指出只有通過主觀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先講為學的難與易的關系并非一成不變,而可相互轉化,轉化的條件在于人的主觀努力:“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接著講了四川邊境貧富兩僧想去南海的故事,富者一直想雇船而

30、不能實現,貧者苦行一年而返,告誡我們只有“志”,是不可能成功的,還要有自己的主觀努力。參考譯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肯做,那么困難的事情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變得困難了。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肯學,那么困難的學問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學,那么容易的學問也變得困難了。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其中一個富裕。窮和尚對有錢的和尚說:“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樣?”富和尚說:“您憑借著什么去呢?”窮和尚說:“我只需要一個盛水的水瓶一個盛飯的飯碗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要雇船沿著長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沒有成功。你憑借著什么去!”到了第二

31、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到過南海的這件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的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情。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8、1C2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人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3桃花源一派幽美寧靜的田園風光,那里的人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和諧幸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4(1)沒有剝削和戰爭的和平生活;(2)人人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3)遠離官場,親近自然的田園生活。【解析】1A看到/得,通“德”,感激。B類/同“囑”,是“囑咐、吩咐”。C都是“聽說”。D隔開/參與。2本題考查文言文

32、翻譯。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注意以下關鍵詞:率:率領。妻子:指妻子、兒女。(古今異義)。邑人:同鄉的人,鄉鄰。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古今異義)復:再,又。3本題考查描繪句子畫面的能力。描繪句子展示的畫面時,理解文段的內容。抓住詩句中的桃源的“環境、生活狀態、人物精神面貌”等特點。發揮想象,用優美的語言描述即可。4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描繪了武陵漁人偶入桃源的見聞,用虛實結合,層層設疑和浪漫主義的筆法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

33、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及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對黑暗現實社會的否定與批判。乙文,描述了作者在回鄉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設想日后的隱居生活,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當時官場的厭惡和對農村生活的向往。看出陶淵明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沒有剝削和戰爭的和平生活;人人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遠離官場,親近自然的田園生活。【點睛】甲文,(他找到)林子的盡頭,(發現這里)有一座山,就是小河的源頭,山腳下有個小洞,隱約好像有點光亮。(漁夫)于是離開小船,從洞口進去。起初山洞非常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向前走了很多步,(黑暗狹窄的隧道)突然(變得)寬闊敞亮了。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

34、麗的池塘和桑樹竹林之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里)能互相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田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逍遙快樂。村中人見了漁夫,竟然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里來的,漁夫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村中人于是便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其他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和兒女及鄰居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夫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朝,晉朝了。漁夫把知道的事情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的人)都感嘆

35、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來招待他。停留了幾天,就告別離開了。桃花源里的人囑咐他說:“不要對外面的人說(這里的情況)。”乙文,剛剛看到自己簡陋的家門,我心中欣喜,奔跑過去。孩子們歡快地迎接,孩子們守候在門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蕪了,松樹菊花還長在那里;帶著孩子們進了屋,美酒已經盛滿了酒樽。我端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觀賞著庭樹(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著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這狹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獨自)在園中散步,成為樂趣,小園的門經常地關閉著;拄著拐杖走走歇歇,時時抬頭望著遠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從山峰飄浮而出,倦飛的小鳥也知道飛回巢中;日光暗淡

36、,即將落山,我流連不忍離去,手撫著孤松徘徊不已。回去吧!讓我同外界斷絕交游。他們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還要駕車出去追求什么?跟親戚朋友談心使我愉悅,彈琴讀書能使我忘記憂愁;農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訴了我,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有時駕著有布篷的小車,有時劃著一條小船,既要探尋那幽深的溝壑,又要走過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樹木欣欣向榮,泉水緩緩流動,(我)羨慕萬物恰逢繁榮滋長的季節,感嘆自己一生行將告終。9、1A2A3B4(1)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2)水清樹榮,山高草盛,有很多的趣味。【解析】1A項意思同為“太陽”;B項白色的/未加裝飾的;C項極/斷;D項所以/舊的。2A項意思同為連

37、詞“就”;B項助詞,的/代詞,代石獸;C項連詞,如果/介詞,從;D項代詞,代山峰/表加強詰問語氣。3B錯誤,“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一句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注意以下關鍵詞:略無,毫無。闕,通“缺”,中斷。良:實在,的確,確實。【點睛】翻譯在三峽七百里當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一點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時候,是看不見太陽和月亮的。到了夏天水漲

38、,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絕了。有時皇帝的命令要急速傳達,這時白天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到了江陵。中間間隔了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船速度快。到了春、冬兩季時,白色的急流、綠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又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在山峰間。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是趣味無窮到了春、冬兩季時,白色的急流、綠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又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在山峰間。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是趣味無窮。每到天剛晴或剛降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

39、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長叫,甚是凄涼。空蕩的山谷里回聲陣陣,悲哀的嘯聲久久不消。所以漁夫和船夫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0、1 生態系統被破壞的基本原因 以田鼠在草原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為例,說明在具體的生態系統中某個成分或因素的不可或缺 自然界每個成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聯系和制約的(或者“自然界各個成分相互聯系和制約,形成統一的、不可分割的綜合體系”) 2生態系統中各個因素或成分之間都是動態的;在動態中維持平衡(或者“該系統中的綠色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之間,或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之間,存在著相對平衡的關系”)。3例一:把森林中落葉取走,那就破壞了森林生態平衡;例二:大

40、量消滅鳥類等食蟲動物,昆蟲繁殖過多就會危害森林,造成生態平衡失調;例三:用毒藥滅鼠,草原本身就會被污染,以致破壞草原的生態平衡(或“大量消滅田鼠,也會破壞草原生態系統”)。4示例一:應合理采伐森林(或“擇伐”),不要濫砍濫伐。示例二:對采伐后會造成水土流失和森林不能恢復的不采伐。【解析】1考查對文章寫作思路的理解分析。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章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來寫的。第一段說明了衡量生態平衡的指標;第二段“有機體數量減少,生物量下降,生產力衰退,從而引起其結構和功能的失調,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受到阻礙”,說明生態系統被破壞的基本原因;第四段“就草原生態系統來說,田鼠是草原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1、之一。”說明說明在具體的生態系統中某個成分或因素的不可或缺;第五段說明“每一個成分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著,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地形成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自然綜合體系”。最后一段呼吁我們要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2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根據題目要找到相關的段落即第一段,從中梳理出符合題目要求的句子作答,“生態系統的各個因素或成分之間都是動態的。”“生態系統本身也總是趨向穩定的狀態,也就是在動態中維持平衡”;“該系統中的綠色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之間,或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之間,存在著相對平衡的關系。”3“請寫出文中的三個例子”意味著答案在文中,不能另外找,如第三段:如把落葉取走,那就破壞了生態平衡。

42、大量消滅鳥類等食蟲動物,昆蟲繁殖過多就會危害森林,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第四段:用毒藥,草原本身就會被污染,吃鼠的老鷹和吃蟲的鳥類也會被毒死,有的地方牛羊也有被毒死的,以致破壞草原的生態平衡。4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根據題目要求合理作答即可。如,嚴格遵守采伐限額;對采伐后能繼續栽種,便于生長的可以合理采伐。森林采伐要與撫育新苗相結合,要盡量維持原有的生態平衡。11、1C2(1)運用疊詞的寫作手法,生動地寫出了黃河河面冰凌的數量之多和覆蓋面積之大;朗朗上口,增加了音韻美(2)第一個“看”是用眼睛看,看到的是眼前流凌的黃河的實際景象;第二個“看”是“認識”“感悟”的意思,是作者對黃河象征意義的必然聯

43、想。3動靜結合,先描寫雪落時蟄伏的黃河蓄積力量的景象,再描繪黃河驚心動魄地徹底醒來時的景象,突出了黃河摧枯拉朽、勢不可擋的氣勢4流凌的黃河讓作者獲得要看淡榮辱,要往遠、往大看的生活啟示;黃河象征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敢于爭勝的始祖精神深深打動了作者5作者看黃河時正大雪紛飛,雪是眼前實景;大雪與流凌共同點明作者看黃河時的時令,即數九寒天;大雪吞咽天地山川等萬物,但吞咽不了黃河,從而突顯黃河的連接天地的力量;大雪鋪成的雪原、雪峰能把黃河襯托得更加氣勢磅礴。【解析】1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描寫手法的理解。這篇文章主要從視覺、聽覺和人的感覺方面來描繪黃河的。所以,C項所說的“這篇文章僅

44、從視覺感官的角度描繪流凌的黃河”的說法是錯誤的。故答案為C。2試題分析:(1)考查對詞語的賞析。對于詞語的賞析,要在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和具體的語句分析作答。可以使描繪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藝術魅力;既可摹聲,又可摹色,使表達的意象更加確切;能使音韻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聲聲悅耳,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受。語句“滿河的冰凌,一塊又一塊,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擠擠挨挨、滿滿當當,鑲著深冬的凜冽,披著大雪的晶瑩”中的“擠擠挨挨、滿滿當當”,運用了疊詞的寫作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河冰凌的數量之多、覆蓋面積之大及聲勢浩大的特點,同時,讀起來朗朗上口,體現了語言的音韻美。(2)考查對語

45、句內容的理解。文章第8段的第一個“看流凌的黃河”的“看”是用眼睛觀看流凌的黃河的實際景象;第二個“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華民族五千年自強不息”中的“看”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感悟,是作者對流凌的黃河的聯想。據此理解作答。3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和寫作手法的理解。文章的35段描繪了流凌的黃河的景色。其中,文章第3段描寫了流凌的黃河靜態的景色,第5段描寫流凌的黃河醒來后動態的驚心動魄的景象,采用了動靜結合和對比的寫法,突出了流凌的黃河摧枯拉朽、勢不可擋的浩大氣勢。據此理解作答。4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本題作答可結合文章內容,概括流凌的黃河的精神品質及對人產生的影響來分析作答。具體可結

46、合文章第8段中的“看流凌的黃河,我瞬間強大、瞬間雄起,生活中所有的艱難險阻、榮辱得失、恩怨不平,竟然輕盈得像一綹飛散的冷霧,在黃河吞越天地冰霜的宏大氣勢中,滄海一粟般飛進這流凌的河水中,無影無蹤,無聲無息。此時此刻,靈魂驟然震顫,心海更加咆哮,仿佛站在黃河與高原交響曲那最震撼天地的音符上,由不得要往遠看、往大看。被這樣一條裹挾著黃土,磅礴浩蕩、摧枯拉朽、勢不可擋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著與她同樣的優秀基因,同樣的精神力量和膽魂氣魄!我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華民族五千年自強不息、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敢于爭勝的始祖精神”等語句概括作答。5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寫作手法和材料的安排。本文敘寫的主要對象是流

47、凌的黃河,而作者看黃河的時候正是在大雪紛飛的冬季,所以雪景下的黃河是真實的情景,點明了作者瀏覽觀看的時間;文章敘寫大雪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大雪覆蓋了世間的萬物,吞噬了大地山川,但卻吞咽不了黃河,運用襯托的寫法,從而突顯黃河的摧枯拉朽、勢不可擋的力量和磅礴的氣勢。三、應用12、1示例:古詩詞中的春夏秋冬、古詩詞中的風花雪月、古詩詞中的離愁別緒、古詩詞中的憂國憂民2能說清楚創作背景,能說清楚自己對這兩句詩的感受。語言簡明、連貫、得體。【解析】1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只要圍繞“傳統文化中的古詩詞”寫出如何能了解古詩詞的三個角度即可。如,有關的古詩詞中的風土人情,古詩詞中的悲歡離合,古詩詞中的山水風

48、光,古詩詞中的名勝古跡等等。2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創作背景當時,詩人是在長安供職,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現今四川省,州府在崇慶縣。兩人一起走出了長安城,來到分手的地點,心中有話,但卻相對無言,只好觀看四周的景致,以克制自己的離情別緒。“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13、其實我能行其實我能行,這幾個字經常被我掛在嘴邊,因為我一直認為我是最棒的的,我是獨一無二的,但是真正讓我讀懂這幾個字的是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