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分歧而發(fā)疑翳桑_第1頁
觀點分歧而發(fā)疑翳桑_第2頁
觀點分歧而發(fā)疑翳桑_第3頁
觀點分歧而發(fā)疑翳桑_第4頁
觀點分歧而發(fā)疑翳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翳桑?楊琳新探p220杜預(yù)注:“翳桑,桑之多蔭翳者?!鞭o源(修訂本,商務(wù)印書館1984)“翳桑”條釋為“猶言桑陰”。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卷十八春秋左傳中舍于翳桑、翳桑之餓人認為:“翳桑當是地名。僖二十三年傳曰:謀于桑下。以此例之,若是翳桑樹下,則當日舍于翳桑下、翳桑下之餓人,今是地名,故不言下也?!睏畈呵镒髠髯?修訂本,中華書局1995)、漢語大詞典從之。呂氏春秋報更陳奇猷注:“翳桑謂枯死之桑也?!焙握邽槭?首倡清江永(比王念孫大63歲)春秋地理考實卷二“案,當是首山間地名。” 1趙盾救餓人的事不少先秦西漢的典籍都有記載。如:子某時所食,活我于暴桑下者也。(公羊傳宣公六年)昔趙宣孟將上之絳,見骫

2、桑之下有餓人臥不能起者。(呂氏春秋報更)趙宣子活饑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稱仁焉。(淮南子人間)趙宣子將上之絳,見翳桑下有臥餓人,不能動。(說苑復(fù)恩第十二則)初,盾常(嘗)田首山,見桑下有餓人。(史記晉世家)2這些記載中都有“下”字,都是指桑樹下,可見“翳?!辈皇堑孛?,王引之的說法未可信從。左氏茍簡,省略了“下”字而已。上文既云“田于首山”,則其地為首山已明,不當首山中另有地名翳桑。3根據(jù)這些異文,判斷“翳”的含義。公羊傳作“暴桑”,“暴”即“暴樂”之暴。爾雅釋詁:“毗、劉,暴樂也。”郭璞注:“謂樹木葉缺落蔭疏?!毙蠒m疏:“木枝葉稀疏不均,爲爆樂大雅桑柔云:捋采其劉。毛傳云:劉,爆爍而希也?!鼻辶?/p>

3、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字音假借:“剝落二字可作暴樂。爾雅:毗、劉,暴樂也?!北┑谋咀之斒?tu蘀)。說文:“,木葉眵也。讀若薄?!标w(du墮)是脫落的意思。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許云讀若薄,蓋即暴樂二字之合音。緩言之為暴樂,急言之則為矣。”“暴?!绷x為樹葉凋零的桑樹。4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崔錯癹骩(骫)”裴駰集解:“古委字。郭璞曰:骩(骫)音委?!睗h書淮南厲王劉長傳“皇帝骫天下正法而許大王”顏師古注:“師古曰:骫古委字,骫謂曲也?!焙鬂h書文苑傳下趙壹傳引趙壹書信:“昔原大夫贖桑下絶氣,傳稱其仁?!碧评钯t注:“原大夫謂趙衰之子盾,謚曰宣,呂氏春秋曰:趙宣孟將之絳,見骫桑之下有臥餓人,宣孟與脯二朐(朐q

4、,1屈曲的肉脯。4.量詞。猶挺。用于條狀的干肉等。),拜受之,不敢食,問其故。曰:臣有母,持以遺之。宣孟更賜之脯二束,遂去。贖即續(xù)也。骫古委字也?!薄绑]?!本褪恰拔!保强菸5囊馑肌?詩經(jīng)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zi1)其翳”傳:“木立死曰菑,自斃為翳。”陳奐詩毛氏傳疏:“翳即殪之假借字?!贬屆寙手疲骸伴?,翳也?!蔽脑酚⑷A卷六百七十八唐蕭穎士贈韋司業(yè)書:“當路者既不能人人有許郭之見,亦因依左右惑而客之。致令待士者不能備其禮,懷才者無以表其誠,混淆委翳,良足嘆也?!睗h語大詞典【委翳】萎謝。委,通“萎”。宋王安石芝閣記:“於是神奇之産,銷藏委翳於蒿藜榛莽之間?!彼瓮醢彩屯砭赵姡骸拔杷?/p>

5、甘終草莽,栽培空欲傍藩籬?!?楊琳:“委翳”就是枯萎 “翳?!?,枯死的桑樹?!氨┥!薄ⅰ绑]?!?、“委?!?、“翳?!币馑枷嗤际侵敢呀?jīng)枯萎的桑樹。如果沒有異文參照,很容易把“翳?!崩斫獬蓾馐a覆蓋的桑樹。6爾雅釋木:木自弊,柛(shen1,注:弊,踣 b跌倒);立死,椔(zi1,注:不弊頓);(椔)弊者,翳(注:樹翳覆地者。詩云:其椔其翳。)。註疏本有“椔”字。多謂衍文。釋文:翳音殪,注同。,於禁反。疏:此別死、頓、相磨、皮甲棤櫂之異名也。云木者,總在下之稱也。自弊踣者名柛,立死不弊頓者名椔,枝葉蔽覆地者名翳。木兩枝相切磨名槸,木皮甲粗錯者名棤,亦名皵,木無枝柯長而殺者名梢。一名棤櫂。小爾雅曰抜

6、根曰櫂。注。詩其椔其翳者,詩大雅皇矣篇文也。毛傳云,木立死曰椔,自弊爲翳。說者引李廵曰。以當死害生曰菑,斃,死也。然則以立死之木妨他木生長爲木之害,故曰菑也。自斃者,生木自倒枝葉,覆地爲隂翳,故曰翳也。爾雅直云斃者,詩傳以其非人斃之,故曰自斃,其文與此不同者。所見本異也。7楊伯峻春秋左傳注660-661頁轉(zhuǎn)述清江永及王念孫的觀點,并進一步依照左傳文例證明。晉侯圍曹,門焉,多死。曹人尸諸城上,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謀。曰:“稱舍於墓?!?(僖公二十八年 )舍于昌衍之上(僖公29)出舍于睢上(成15年)退舍于夫渠(成16年)寧子出舍于郊(襄26)而諸侯舍於隸人(注:舍,如隸人舍)門不容車(襄公31年 )欲使得罪於鄰國,舍於豚澤(定5)舍于五交之衢(定8年)舍於五梧,明日,舍于蠶室(哀8年)舍于庚宗(哀8年)子行舍於公宮(哀14)成子出舍于庫(哀14)良夫與大子入舍於孔氏之外圃(哀15)8齊人不納,卻,反舍于汶水之上(公羊僖公元年)君舎于君室,大夫舎于大夫室(公羊定4年)弒不成,郤,反舍于郊(公羊定8)9春秋地名或取諸草木若公會齊侯、鄭伯于老桃(隱公10傳)齊侯、宋人、陳人、蔡人、邾人會于北杏(莊13)晉師軍于廬柳(僖24年)戰(zhàn)于大棘(宣2年)諸侯之師至于棫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