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學獨特審美場域與文學人口?與文學終結論者對話 (1) “文學終結”近幾年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從文學評論2001年第1期發(fā)表了美國知名學者希利斯?米勒的文章全球化時代的文學研究還會存在嗎?以后,這種討論就開始了。米勒先生在這篇不長文章中說: 新的電信時代無可挽回地成為了多媒體的綜合應用。男人、女人和孩子個人的、排他的“一書在手,渾然忘憂”的讀書行為,讓位于“環(huán)視”和“環(huán)繞音響”這些現(xiàn)代化視聽設備,而后者用一大堆既不是現(xiàn)在也不是非現(xiàn)在、既不是具體化的也不是抽象化的、既不在這兒也不在那兒、不死不活的東西沖擊著
2、眼膜和耳鼓。這些幽靈一樣的東西擁有巨大的力量,可以侵擾那些手持遙控器開啟這些設備的人們的心理、感受和想象,并且還可以把他們的心理和情感打造成它們所喜歡的樣子。因為許多這樣的幽靈都是極端的暴力形象,它們出現(xiàn)在今天的電影和電視的屏幕上,就如同舊日里潛伏在人們意識深處的恐懼現(xiàn)在被公開展示出來了,不管這樣做是好是壞,我們可以跟它們面對面、看到、聽到它們,而不僅是在書頁上讀到。我想,這正是德里達所謂的新的電信時代正在導致精神分析的終結。i 米勒相信:這是電信時代的電子傳播媒介的“幽靈”,“將會導致感知經驗變異的全新的人類感受”,并認為“正是這些變異將會造成全
3、新的網絡人類,他們遠離甚至拒絕文學、精神分析、哲學的情書”,從而導致文學的終結。文學終結了,“那么,文學研究又會怎樣呢?文學研究時代已經過去了。再也不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時代為了文學自身的目的,撇開理論的政治的思考而單純去研究文學。那樣做不合時宜。”ii 中國的年輕或不太年輕的學者對于米勒的關于文學的終結論深信不疑,以至于產生一種恐慌,有人相信文學在電子圖像時代必然終結,而文學研究的合法性也受到根本的威脅,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有的學者就提出,文藝學的邊界如果不越界不擴容,文藝學豈不要自取滅亡嗎?趁現(xiàn)在的“文學性”還在那里“蔓延”,在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中
4、蔓延,在城市規(guī)劃、購物中心、街心花園、超級市場、流行歌曲、廣告、時裝、環(huán)境設計、居室裝修、健身房、咖啡廳中蔓延,趕快抓住這些“文學性”的電信的海嘯中的稻草,茍延殘喘,實現(xiàn)所謂的“文化轉向”,去研究城市規(guī)劃、購物中心、街心花園、超級市場、流行歌曲、廣告、時裝、環(huán)境設計、居室裝修、健身房、咖啡廳吧!文學已經在電信王國的海嘯中頻臨滅亡了。 米勒先生篤信德里達的解構主義,他的文學和文學研究終結論,并不是他自己的獨創(chuàng),也是從德里達那里販賣來的。雅克?德里達在明信片一書中說:在這個電信技術時代王國中,“整個的所謂文學的時代(即使不是全部)將不復存在。”“電信時
5、代的變化不僅僅是改變,而且會確定無疑地導致文學、哲學、精神分析學,甚至情書的終結。”iii 我讀了米勒先生的文章,很不以為然。我當時讀完他的論文的感覺是,也許他提出了一個問題,但過分夸大電子圖像的影響,文學的終結根本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2001年8月我們北師大文藝學研究中心召開了題為“全球化語境中文化、文學與人”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米勒也應邀來參加這次我們的會議。在會上我作了題為全球化時代的文學和文學批評會消失嗎與米勒先生對話的發(fā)言。米勒就坐在我的面前靜靜地聽了我的發(fā)言,在他的答辯中并沒有跟我辯論,他認為我的看法也許是有道理的。佛克馬則完全贊同我的
6、意見,認為文學終結論是一個奇怪的問題。米勒自己在這次會上作了全球區(qū)域化的文學研究,他的主要論點是文學研究既包含全球性因素,也包含地域性因素。他認為來自一個地域文化的文學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處于另一個地域文化的人們所接受呢?這里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他不但沒有否定文學和文學研究的存在,而是在探討處于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文學如何實現(xiàn)相互理解的問題。他似乎把他發(fā)表在中國那篇文章的主要論點忘記了。順便說一句,2004年米勒又一次來中國,他在接受文藝報編審周玉寧的采訪時,說:文學是安全的。意思是文學不會終結。米勒改口了,可是他的文學終結論的中國支持者拒絕改口。這就使我為什么還要來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
7、#160; 我在那次國際會議上的文章在刊物發(fā)表后,被好幾個刊物一再轉載。在那篇文章里,我一方面承認電信媒體的迅猛發(fā)展必然會引起文學的變化,我說:“的確,舊的印刷技術和新的媒體都不完全是工具而已,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影響人類生活面貌的力量,舊的印刷術促進了文學哲學的發(fā)展,而新的媒體的發(fā)展則可能改變文學、哲學的存在方式。”iv另一方面,我認為無論媒體如何變化,文學是不會消亡的,我提出“文學和文學批評存在的理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是存在于媒體的變化?還是人類情感表現(xiàn)的需要?如果我們把文學界定為人類情感的表現(xiàn)形式的話,那么我認為,文學現(xiàn)在存在和將來存在的理由在后者,而不在前者。誠然
8、,文學是永遠變化發(fā)展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沒有固定不變的文學。但文學變化的根據(jù)主要還在于人類的情感生活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而主要不決定于媒體的變化。”v并認為米勒的“文學終結”論很難說服人。后來的發(fā)展是,我的文章遭到一些為米勒的“文學終結”論所傾倒的學者的嘲諷,說我提出的觀點根本不在米勒的層次上,言外之意是我的層次低,米勒的層次高。反正你同意米勒的看法層次就高,你不同意米勒的看法層次就低。在這個迷信美國學術霸權的時代,事情就是這樣。 “文學邊沿化”不等于“文學終結” 米勒和他的支持者的意
9、見長篇大論,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的,但他們的觀念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認為現(xiàn)在的社會已經處于電子高科技時代,在文化領域圖像的霸權已經勢不可擋,視覺圖像統(tǒng)治一切、覆蓋一切、吸引一切,那里還會有文學這種非圖像的文字的立足之地呢?文學該到消亡的時候了。(順便說一句,這些人是由文學的乳汁喂養(yǎng)長大成人的,為何現(xiàn)在那么急切地希望文學消亡?這豈非咄咄怪事嗎?) 更有的論者把目前文學的邊沿化與文學終結論混為一談。認為邊沿化就是文學的終結或者是文學終結的預兆。其實,關于文學邊沿化問題,多年前我就我反復說過,文學的確已經邊沿化,并認為這種“邊沿化”與中國上一個世紀的5
10、0、60、70、80年代相比,恰好是一種常態(tài),那種把文學看成是“時代的風雨表”,看成是“專政的工具”,把文學放到社會的中心的時代是一種“異態(tài)”。把文學政治化,把文學放在社會的中心,究竟給文學帶來什么呢?經歷過“文革”的人們,應該都還記得,那時候,幾部“革命樣板戲”處于統(tǒng)治一切,結果把其他的文學都說成是“封資修黑貨”,8億人只能看8個樣板戲,這就是文學“中心化”的結果。這種情況發(fā)展到后來,連毛澤東也受不了,1975年毛澤東對鄧小平說現(xiàn)在大家“怕寫文章,怕寫戲。沒有小說,沒有詩歌。”vi文學中心化的結果是沒有文學,這難道是正常的嗎?這難道不是文學“中心”化的悲劇嗎?就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文學創(chuàng)作動
11、不動就引起“轟動效應”的盛況,也是一種“異態(tài)”。那是因為由于思想解放運動,人們的思想感情空前活躍,文學更多作為一種思想解放的產物而存在,“文學為政治服務”的陰影并沒有散去,這還是反常的,是不能長久維持下去的。果然,到了80年代中后期,文學就失去了“轟動效應”,也即逐漸“邊沿化”,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常態(tài),當時我就說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為什么要把作為文學常態(tài)的文學“邊沿化”理解為文學的終結呢?其實文學“邊沿化”是文學發(fā)展的常態(tài)。一個社會常態(tài)應該是以經濟發(fā)展為中心,只有經濟目標和經濟的實踐真正成為中心的時候,人們才能滿足人的吃喝住穿這第一位的物質需要,這個社會的運轉才處于常態(tài)。當然,我并不是認為
12、經濟發(fā)展就是一切,以經濟文明為中心,同時也要配合文化的、政治的文明的發(fā)展可見才是可行的。不難看出,文學的邊沿化與文學的終結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為什么要把它們混淆起來呢? 仆幼年曾聞人說一笑話;昔一人苦貧特甚,而生平虔奉呂祖感其至心,忽降其家,見其赤貧,不勝憫之。念當有以濟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粲然化為黃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呂祖大喜,謂:子誠如此,便可授子大道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頭耳。仆當時私謂此固戲論耳,若真是呂祖,必當便以指頭與之。今此西廂記便是呂祖指頭,得之者處處遍指,皆作黃金。
13、; 金圣嘆是主張方法論的普遍性的,此處所謂得此指頭,遍指皆作黃金的說法,與他評點水滸傳所說的“真能善得此法”,“即得讀一切書之法”,“便以之遍讀天下之書,其易果如破竹也”,是一脈相通的。破竹、變金之說,未免對方法論有點神化了,即便它能指破迷津,甚至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也須因事因人而變通。世界上沒有兩只指紋相同的指頭,不然,何必要一門指紋學? ?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載1928年lo月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 馮
14、友蘭:三松堂全集第6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12?313頁 金圣嘆:讀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法),金圣嘆全集(三),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4頁。 金圣嘆: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序三,水滸傳會評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11頁。 仆幼年曾聞人說一笑話;昔一人苦貧特甚,而生平虔奉呂祖感其至心,忽降其家,見其赤貧,不勝憫之。念當有以濟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粲然化為黃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呂祖大喜,謂:子誠如此,便可授子大道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頭耳
15、。仆當時私謂此固戲論耳,若真是呂祖,必當便以指頭與之。今此西廂記便是呂祖指頭,得之者處處遍指,皆作黃金。 金圣嘆是主張方法論的普遍性的,此處所謂得此指頭,遍指皆作黃金的說法,與他評點水滸傳所說的“真能善得此法”,“即得讀一切書之法”,“便以之遍讀天下之書,其易果如破竹也”,是一脈相通的。破竹、變金之說,未免對方法論有點神化了,即便它能指破迷津,甚至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也須因事因人而變通。世界上沒有兩只指紋相同的指頭,不然,何必要一門指紋學? ?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載1928年lo月國立
16、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6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12?313頁 金圣嘆:讀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法),金圣嘆全集(三),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4頁。 金圣嘆: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序三,水滸傳會評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11頁。 仆幼年曾聞人說一笑話;昔一人苦貧特甚,而生平虔奉呂祖感其至心,忽降其家,見其赤貧,不勝憫之。念當有以濟之,
17、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粲然化為黃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呂祖大喜,謂:子誠如此,便可授子大道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頭耳。仆當時私謂此固戲論耳,若真是呂祖,必當便以指頭與之。今此西廂記便是呂祖指頭,得之者處處遍指,皆作黃金。 金圣嘆是主張方法論的普遍性的,此處所謂得此指頭,遍指皆作黃金的說法,與他評點水滸傳所說的“真能善得此法”,“即得讀一切書之法”,“便以之遍讀天下之書,其易果如破竹也”,是一脈相通的。破竹、變金之說,未免對方法論有點神化了,即便它能指破迷津,甚至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也須因事因人而變通。世界上沒有兩只指紋相同的指頭,不然,何必要一門指紋學?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診護理科普大賽
- 電商平臺消費者債權轉讓及清收服務協(xié)議
- 植物人離婚監(jiān)護權及子女撫養(yǎng)權共享協(xié)議
- 醫(yī)療資源整合遠程會診項目合作協(xié)議
- 智能停車管理系統(tǒng)租賃與智能停車場運營管理及增值服務合同
- 醫(yī)院潔凈手術部BIM管線施工與運維協(xié)議
- 草原牧場放牧權競標與草原生態(tài)修復協(xié)議
- 世界杯羽毛球賽贊助商協(xié)議
- 家居裝修工程設計與施工合同
- 影視拍攝場地消毒衛(wèi)生保障協(xié)議
-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歷史試卷(含答案)
- 大學班會課件
- 2025年云計算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考試試題及答案
- 納西族文化課件
- 礦石加工中的化學工藝安全技術考核試卷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紀律處分條例試行解讀學習
- 網絡釣魚攻擊防范-第1篇-全面剖析
- 《環(huán)境設計中的天人合一》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人美版(北京)(2024)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
- 采礦管理協(xié)議書范本
- 國家能源集團陸上風電項目通 用造價指標(2024年)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2025年4月高三畢業(yè)班診斷學考試數(shù)學試卷及答案(廣西三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