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務職稱考試 TC二、電子專業筆試題及其答案30page_第1頁
機務職稱考試 TC二、電子專業筆試題及其答案30page_第2頁
機務職稱考試 TC二、電子專業筆試題及其答案30page_第3頁
機務職稱考試 TC二、電子專業筆試題及其答案30page_第4頁
機務職稱考試 TC二、電子專業筆試題及其答案30page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子專業筆試題及其答案1. 將二進制數,化為八進制數:( D )A: B: C: D: 2. 在數字計算機資料中,除使用二進制數外,還常使用八進制和十六進制數的原因:( B )A: 便于與二進制數的轉換 B: 便于書寫和記憶 C: 便于數字電路的處理D: 便于用不同編碼形式代表同一數值3. 以下那種電路屬于時序邏輯電路:( C )A: 譯碼器 B: 編碼器 C: 寄存器 D: 全加器4. 若用二進制數表示種信息時至少需要幾位數?( C )A: 位 B: 位 C: 位 D: 位5. 在數字技術中,和可表示:)兩個數碼; )代表兩種不同對立的狀態;)代表兩個邏輯變量;)表示低電平和高電平以上論述:

2、( A )A: ).).).)正確 B: ).).)正確 C: ).).)正確 D: ).)正確6. 對二進制來說:( D )A: 相鄰高位的權與低位的權相差B: 某一位所表示的相當于十進制的數,稱為這一位的權 C: 高位的權是低位權的兩倍D: 相鄰高位的權是低位權的兩倍7. 對于組合邏輯電路而言:()從邏輯功能上看,它的輸出僅決定于該時刻輸入;()從電路結構上看,不包括存貯信息單元;()它的邏輯功能用一個方程即可以描述;()它的邏輯功能可以用真值表描述:( B )A: 以上結論均不正確 B: 以上結論均正確C: 僅有一個正確 D: 有兩個結論正確8. 移位寄存器中的信號傳遞:( C )A:

3、是在輸入信號的驅動下進行的B: 與組成移位寄存器的觸發器的邏輯功能無關C: 是在公共時鐘源的驅動下進行的D: 與時鐘頻率無關9. 異步二進制計數器最高計數脈沖周期:( D )A: 小于每個觸發器的傳輸延遲時間B: 大于每個觸發器的傳輸延遲時間C: 小于全部觸發器的傳輸延遲時間之和D: 大于全部觸發器的傳輸延遲時間之和10. 基本觸發器是由:( C )A: 只能是兩個與非門構成B: 只能是兩個或非門構成C: 兩個與非門或兩個或非門構成D: 與門構成11. 邏輯門電路的開關速度取決于:()組成邏輯門晶體管內部結構;()加到邏輯門電路的數據信號的頻率;()邏輯門所實現邏輯功能的復雜程度;()組成邏輯

4、門晶體管外部電路連接方式;以上結論正確的是:( C )A: (),(),(),()B: (),(),()C: (),(),()D: (),(),()12. 對于二極管來說:( A )A: 從反向截止到正向導通與從正向導通到反向截止相比所需的時間很短 B: 從正向導通到反向截止與從反向截止到正向導通相比所需的時間很短 C: 從正向導通到反向截止與反向截止到正向導通所需的時間相差不大13. 門電路實現:( A )A: 與非邏輯功能 B: 與邏輯功能C: 或非邏輯功能 D: 與或非邏輯功能14. 射極耦合邏輯門電路實現:( C )A: 與非邏輯功能 B: 非邏輯功能C: 或非邏輯功能 D: 與邏輯功

5、能 15. 時序邏輯電路是指邏輯電路某一時刻的穩態輸出,()不只是決定于該時刻的輸入,還依賴于以前各時刻的輸入;()只決定于該時刻的輸入,而與以前各時刻的輸入無關;( A )A: 僅()正確 B: 僅()正確C: ()或()正確 D: (),()均不正確16. 對觸發器來說:( A )A: 是由將觸發器的,連起來做為輸入端 B: 是將觸發器的,連起來做為輸入端 C: 只要來一個時鐘,觸發器就翻轉一次D: 是一個組合邏輯電路17. 微機的內存通常采用:( C )A: 硬盤 B: 軟盤 C: 半導體存儲器 D: 半導體存儲器和硬盤18. 一個微機處理器具有根地址線,根數據線它的內存最大可為:( A

6、 )A: B: C: D: 19. 微處理器與外設備連接采用接口的原因:)外部設備種類繁多; )外部設備的輸入信息多種多樣;)外部設備的輸入信息速度不同( D )A: ).)正確 B: ).)正確C: ).)正確 D: ).).)正確20. 動態的特點:()集成度高,容量大;()功耗比靜態低;()易于用電池作為后備電源;()不需要刷新;以上論述正確的是( C )A: (),(),()B: (),(),()C: (),() D: (),()21. 動態的刷新是指:( D )A: 刪除中以前存入信息,以便重新寫入信息B: 從中讀出數據的過程C: 向中存入數據的過程D: 給存儲信息的電容補充電荷的過

7、程22. 和的本質區別:() 是一種屬于時序邏輯電路,是屬于組合邏輯電路;()用來存放應用程序,用來存放系統程序:( A )A: ()正確 B: ()正確C: (),()均不正確 D: (),()均正確23. 對于而言,在工作過程中:()只能讀出信息而不能寫入信息;()即可讀出信息,又能寫入信息;()斷電后不會丟失新存儲的信息上面論述中正確的是:( B )A: () B: (),()C: (),() D: (),()24. 在微處理器中,程序計數器是:( C )A: 保存放在數據總線上的數據B: 保存正在被譯碼的操作碼C: 裝有將要執行的下一條指令的地址D: 保存執行了多少條指令的數25. 半

8、導體存貯器與的連接應注意:)速度的配合; )相應控制信號的連接;)總線的負載能力以上:( D )A: 只有)正確 B: 只有).)正確C: 只有).)正確 D: ).).)均正確26. 微型計算機系統的主要基本組成是:( A )A: 微機,外設,系統軟件和程序設計語言B: 微處理器,總線,存貯器和外設C: 微處理器,外設和軟件D: 微處理器,總線和外設27. 微機的外部結構特點:( A )A: 主要體現在總線方式的采用上B: 主要體現在的內部結構上C: 主要體現在微處理芯片的特點上D: 主要體現在接口電路上28. 由微處理器產生的控制信號主要有:( C )A: 讀寫控制,中斷請求,等待和直接存

9、貯器存貯請求B: 讀寫控制,總線請求,等待和中斷響應C: 讀寫控制,中斷響應,等待D: 讀寫控制,中斷響應,等待請求29. 在微機中的指令周期:( D )A: 指完成某一明確規定的基本操作的時間B: 指定時振蕩器產生信號的周期C: 它是微處理器完成一個微操作的最小時間單位D: 為一條指令的取出和執行所需的時間30. 在微機中,數據信息的含義是:( D )A: 表示數據,操作數 B: 表示指令C: 表示地址D: 即可表示數據,操作數,也可表示指令和地址31. 將十進制數,變為進制數則為:( B )A: B: C: D: 32. 下列數中哪一個不等于():( C )A: () B: () C: (

10、)D: ( )33. 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數為:( D )A: B: C: D: 34. 數據在移位寄存器中的移位速度:( C )A: 只取決于數據的位數B: 取決于數據的位數和寄存器的位數C: 取決于時鐘的頻率D: 取決于時鐘的頻率和寄存器位數35. 對于 而言,在設備工作過程中:()只能讀出信息不能存入信息;()在讀出其全部數據后才能重新存入信息;()讀出部分信息后的空白存儲單元可隨時存入新的信息;()當發生電源中斷時不會丟失所存儲的信息上述論述中正確的是:( D )A: (),(),()B: (),(),()C: (),(),(),()D: (),()36. 以下哪種電路是時序電路中具有記

11、憶功能的最基本單元:( C )A: 與門,與非門 B: 或門,或非門C: 觸發器 D: ,場效應管37. 對二進制計數器而言:()既可進行加計數,又可進行減計數;()既可同步計數,也可異步計數;()計數器可用作數字分頻器或倍頻器以上論述中正確的是:( A )A: (),() B: (),()C: (),() D: (),(),()38. 中央處理單元( )是由組成的:( C )A: 運算器和存儲器 B: 存儲器和控制器C: 運算器和控制器 D: 外設和運算器39. 設一個二端邏輯電路的邏輯運算關系為(為輸出,為輸入),則該邏輯電路為:( D )A: 與非門 B: 異或門 C: 或非門 D: 或

12、門40. 在移位寄存器中:( C )A: 數據只能串行輸入,也只能串行輸出B: 數據只能串行輸入,但可以并行輸出C: 數據既能并行輸入,也能并行輸出D: 數據可以并行或串行輸入,但只能串行輸出41. 在工作過程中, ( A )A: 既可以存入,又可以讀出信息B: 不可以存入,但可以讀出信息C: 只可以存入,不可以讀出信息D: 可同時進行讀出和存入信息42. 計數器中:( C )A: 為置位端而為復位端B: ,端分別為,的輸入端C: 為置位端而為復位端D: ,端分別為,的輸入端43. 二十進制碼:( B )A: 只能是 碼B: 可以是余三碼C: 是四位二進制碼 D: 是無權碼44. 對格雷碼來說

13、:( C )A: 是一種有權碼B: 任兩個碼組之間僅有一位不同C: 是一種無權碼 D: 是數的二進制表示45. 計算機在進行算術運算中:( C )A: 兩個原碼進行加法運算時,符號位可直接參與運算 B: 兩個反碼進行加法運算時,符號位可直接參與運算 C: 兩個補碼進行加法運算時,符號位可直接參與運算 D: 兩個補碼進行加法運算時,符號位不能直接參與運算46. 的存貯單元是由:( C )A: 觸發器記憶信息 B: 雙極晶體管構成C: 管柵極電容記憶信息 D: 掩模技術制做的47. 某一靜態 單元中存放有一個數據,將其取走后,該單元的內容為:( A )A: B: C: D: 不確定48. 對而言:

14、( B )A: 雙極型集成度高B: 型集成度高C: 雙極型存取速度慢D: 功耗大49. 對 而言,( C )A: 它是靠電路中的柵極電容來存貯信息B: 它是靠觸發器來貯存信息C: 它是靠電路中的柵極電容或觸發器貯存信息D: 它是靠電路中的漏極電容來貯存信息的50. 的基本組成是:( C )A: 存貯矩陣,地址譯碼器,讀寫控制電路B: 存貯矩陣,地址譯碼器,讀寫控制電路和片選電路 C: 存貯矩陣,地址譯碼器,讀寫控制電路和刷新電路D: 存貯單元,地址譯碼器,刷新電路51. 所謂方位角是指:( A )A: 以經線北端或其它基準線為基準,順時針測量到水平面中某方向線之間的夾角B: 以機頭方向為基準,

15、測量到磁北的角度C: 從機頭方向測量到航跡線之間的角度D: 在地面臺處,從經線北端測到地面臺與飛機連線之間的角度52. 目前業已裝備飛機的飛機無線電設備可用于:( A )A: 測高,測角,測距,測速,傳遞語音或傳送數據B: 通信,廣播,測磁航向,測距,測高C: 測地速,測水平速度與垂直速度,測高D: 測角,測地速,測高,測縱高加速度53. 發射機的輸出功率是指:( B )A: 天線所輻射的信號功率 B: 末級輸往天線的信號功率C: 電源電路所提供的總功率 D: 輸出級所消耗總功率54. 一個完整的飛機無線電系統,必須包含下列組成部分:( A )A: 發射機,接收機,天線,控制盒,終端設備B:

16、收發電路,天線,耳機或揚聲器,電源C: 發射機,接收機,終端設備,天線,電源D: 接收機,天線,指示器,電源,發射機55. 飛機磁航向是指:( B )A: 機身縱軸線前端與磁北之間的夾角B: 磁北順時針測量到機身縱軸線前端的角度C: 磁北順時針所測量到飛機航跡線之間的角度D: 地速向量與磁北之間的夾角56. 下列飛機無線電設備屬于自主(備)式設備:( D )A: 氣象雷達,多卜勒雷達,應答機B: 氣象雷達,奧米伽導航系統C: 應答機,無線電高度表,氣象雷達D: 無線電高度表,多卜勒雷達,氣象雷達57. 一種無線電設備的頻率范圍是指:( D )A: 該設備所工作頻率的總和B: 該設備最高頻率與最

17、低頻率之差C: 該設備工作頻率的最大偏移值D: 該設備的最低頻率至最高工作頻率58. 所謂偏流角是指:( C )A: 機身偏離預定航跡的角度B: 機頭偏離正北的角度 C: 航向與航跡線之間的夾角D: 實際航跡與飛行計劃所選定的航跡的夾角59. 對周期性脈沖信號來說:在其他參數不變時,()脈沖寬度越寬,則高次諧波衰減越快;()頻率越高,則各諧波分量間隔越大;()幅度越大,則高次諧波的幅度越大;()諧波分量的多少與脈沖幅度無關上述論述中正確的是:( D )A: 僅(),(),()B: 僅(),(),()C: 僅(),(),()D: (),(),(),()60. 當其它參數都相同時,調幅信號的:()

18、載頻越高,信號的頻譜就越寬;()調制系數越大,信號的頻譜越寬;()調制音頻越多,信號的頻譜越寬;()調制頻率越高,信號的頻譜越寬以上論述中錯誤的是:( A )A: (),(),()B: (),(),()C: (),(),()D: (),(),(),()61. 在其它參數都相同時:()調頻指數可以遠大于;()調頻系數越大,通信效果越好;()調幅系數不能大于;()調幅系數可以大于上述論述中正確的有:( B )A: (),(),()B: (),(),()C: (),(),()D: (),(),(),()62. 假設某調頻設備調制頻率為,頻偏為,那么,調制信號帶寬為:( A )A: B: C: D:

19、63. 數據字位用于:( B )A: 源目的識別 B: 識別傳遞信息的內容C: 奇偶校驗 D: 64. 數據字中,數據編碼:( A )A: 為碼或碼 B: 只能是碼C: 只能是碼 D: 為八進制65. 調幅發射設備必須滿足下列技術參數的要求:( C )A: 輸出功率,總效率,信噪比,頻率范圍B: 頻率范圍,頻率穩定度,輸出功率,靈敏度 C: 輸出信號的頻率范圍,總功率,頻率穩定度與輸出功率D: 總效率,動態范圍,輸出功率,頻率范圍66. 功率放大器中:( D )A: 負載阻抗越大,輸出功率越大但效率越低B: 負載阻抗越大,輸出功率越小但效率越高C: 負載阻抗越大,輸出功率越大且效率越高D: 負

20、載阻抗變化時,輸出功率與效率隨之改變67. 功率放大器中,當放大器工作于 ( C )A: 臨界狀態時輸出功率不是最大但效率最高B: 弱過壓狀態時效率與輸出功率均下降C: 弱過壓狀態時效率最大但輸出功率略有下降D: 臨界狀態時,效率與輸出功率均最大68. 射頻功率放大器的阻抗匹配是指:( D )A: 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入阻抗等于前級的輸出阻抗B: 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出阻抗等于天線阻抗C: 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入阻抗等于輸出阻抗D: 使功率放大器獲得最佳阻抗,以向天線提供所需的功率69. 當發射機輸出回路的諧振頻率略高于信號工作頻率時,該發射機的:( B )A: 輸出功率增大,輸出信號頻率也高于工作

21、頻率B: 輸出功率降低,輸出信號的頻率不變C: 輸出功率降低,輸出信號的頻率也偏離工作信號頻率D: 輸出信號頻率不變輸出功率增大70. 調幅接收機通常采用二次變頻,這是因為:( C )A: 只有在不同的頻率上進行兩次放大,才能提高接收機的增益B: 可同時兼顧靈敏度,動態范圍和提高信噪比的要求 C: 有利于兼顧抑制鏡像干擾和鄰道干擾的要求,并有利于獲得高增益D: 只有通過二次變頻才能將信號頻率逐漸降低71. 下列論述中正確的是 ( A )()變頻的目的通常是為了降低接收信號的頻率;()混頻器可以產生新的頻率成分;()利用分頻器可以分離幾種不同的頻率成分;()發射機中利用倍頻器,可選用較低的主振頻

22、率,有利于提高頻率穩定度A: (),(),()正確B: (),(),(),()均正確C: (),(),()正確D: (),(),()正確72. 無線電接收機中的中頻放大器()主要用以保證接收機所需的高增益;()決定了接收機抑制鏡像干擾的能力;()對接收機的頻率穩定度具有直接的影響;()影響接收機的頻率范圍以上論述中正確的有:( C )A: 個 B: 沒有一個 C: 個 D: 個73. 接收機高頻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 D )提高接收機輸出信噪比; )提高接收機的選擇性;)防止本振信號反饋到天線上向外輻射A: ).)正確 B: ).) 正確C: ).).)正確 D: ).)正確74. 鎖相環路頻

23、率合成器中通常必須包括:( A )A: 壓控振蕩器,晶體振蕩器,鑒相器,分頻器,環路濾波器B: 晶體振蕩器,混頻器,壓控振蕩器,鑒頻器,環路濾波器C: 倍頻器,鑒頻器,壓控振蕩器,晶體振蕩器,環路濾波器D: 環路濾波器,倍頻器,晶體振蕩器和分頻器75. 在發射機中,進行調制的目的是為了:( B )A: 提高發射功率 B: 使天線制做較為容易C: 增加信號的傳播距離 D: 防止信號失真76. 對信號而言,()是一高頻頻帶信號;()包絡隨調制信號頻率的變化規律而變化;()載波功率約占總功率的以上以上結論正確的是:( B )A: (),(),() B: (),()C: (),() D: (),()7

24、7. 下面論述中正確的是:( A )A: 高頻功率放大器是在輸入信號控制下將電源直流能轉換成所需的交流能B: 低頻功率放大器是將輸入的信號功率放大后輸出C: 單管高.低頻功率放大器均可以工作在丙類工作狀態D: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通常大于低頻功放78. 對高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回路而言,()簡單輸出回路濾波特性不好,電路簡單,阻抗匹配易調整;()使負載阻抗能與放大器所需要的最佳阻抗相匹配;()將高頻功率盡可能無損耗地傳輸給 發射機的實際負載以上論述正確的是:( D )A: (),(),() B: (),()C: (),() D: (),()79. 接收機的靈敏度是指:)接收機輸出端在滿足額定

25、輸出功率時,天線上所需的最小電動勢;)接收機在保持一定的輸出信噪比時,天線上所需的最小電動勢;)接收機對多個頻率干擾的有效抑制能力 以上論述不正確的是( D )A: ).) B: ).) C: ).) D: ).).)80. 對于調頻信號而言,調制信號的 ( D )A: 頻率越高,調頻信號的頻率也越高B: 頻率變化時,調頻信號的頻率隨之變化C: 幅度變化時,調頻信號的幅度隨之變化D: 幅度為零時,調頻信號的頻率等于載波頻率81. 設變容二極管的控制電壓為,結電容為 ,則:( D )A: 正偏時, 隨增大而增大B: 反偏時, 隨的減小而減小C: 正偏時, 隨的增大而減小D: 反偏時, 隨的減小而

26、增大82. 對于調頻發射機來說,( C )A: 調頻只能在射頻振蕩器中實現;B: 調頻是在末級功率放大器中進行的;C: 除了可利用變容二極管實現調頻外,還可利用其它方式實現調頻;D: 調制信號頻率變化時頻率信號的頻帶寬度不變83. 調頻接收機電路中通常包含:( C )A: 混頻器,調頻電路,倍頻器和具有限幅功能的電路B: 變頻器,變容二極管調頻電路,倍頻器C: 具有限幅功能的電路,鑒頻器和變頻電路D: 變容二極管混頻器,限幅器和鑒頻器84. 平衡鑒頻器中:( C )A: 有二個調諧于信號中心頻率的并聯回路B: 有三個調諧于信號中心頻率的并聯回路C: 有一個調諧于信號中心頻率的并聯回路D: 所的

27、關聯回路都是偏離中心頻率的85. 接收機 電路的功用是:( C )A: 自動調節發射機的主振頻率,以選擇發射頻率B: 在選定工作頻率后,自動調諧接收機高放和中放回路的諧振頻率 C: 調節接收機的本振頻率以穩定中頻信號頻率D: 自動調節接收機的頻率,以搜索所需發射信號頻率86. 傳輸線的特性阻抗:( D )A: 決定于傳輸線的分布電感.分布電容和終端負載B: 決定于傳輸線的分布電感.分布電容和信號頻率C: 決定于分布電容.分布電感.信號頻率和終端負載D: 與信號頻率無關87. 在傳輸上并聯一段理想短路線時:( B )A: 將會改變傳輸結的分布電感.分布電容和終端負載B: 對傳輸線上的信號傳輸無影

28、響C: 將會使傳輸線短路 D: 其影響無法確定88. 傳輸線的輸入阻抗與特性阻抗:( C )A: 均與線長有關,且與負載有關B: 均與線長無關,且與負載無關C: 輸入阻抗與線長有關而特性阻抗與線長無關D: 特性阻抗與線長有關而輸入阻抗與線長無關89. 天線的波瓣張角是指:( C )A: 主波瓣與最大的旁瓣間的夾角B: 水平面內波瓣與垂直面內波瓣間的夾角C: 主波瓣上兩個半功率點之間的夾角D: 主波瓣上兩個功率點之間的夾角90. 理想的開路線的輸入阻抗 ( B )A: 等于無窮大 B: 等于零 C: 是一個有限值的純值的純電阻 D: 等效于確定值的純電抗91. 關于天線的方向性中()波瓣張角越小

29、,方向性越好;()增益系數越大,方向性越好;()方向系數越小,天線的方向性越好;()旁瓣的幅度越接近主瓣則方向性越好上述論述中錯誤的是:( C )A: (),() B: (),()C: (),() D: (),()92. 天線的互易性是指:( C )A: 只要工作頻率相近(同一波段),一種無線電設備的天線可提供另一種設備使用B: 同一個無線電系統的地面設備可以使用機械設備的天線 C: 發射天線用作同一頻率信號的接收時其方向性不變D: 兩部甚高頻通信設備的天線可以互換93. 為了較好地完成傳輸能量的要求,應使發射機與天線間的高頻饋線的駐波系數 ( C )A: 盡可能接近于 B: 略小于 C: 略

30、大于 D: 盡可能地減小絕對值且為負值(表示不消耗能量)94. 波導中進水時:( C )A: 增強了導電能力,利于能量傳輸B: 容易引起銹蝕但短期內不會影響工作C: 可能導至跳火擊穿,影響正常工作D: 可放入干燥劑以在工作過程中隨時吸收掉水分95. 下列關于電離層高度變化規律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B )A: 電離層隨季節,地面導電狀況,晝夜而變化B: 電離層隨晝夜,季節,緯度而變化C: 電離層隨季節,緯度,電波頻率而變化D: 電離層隨晝夜,季節,信號強弱而變96. 目前應用的飛機無線電設備中,其信號:( B )A: 以天波方式傳播的設備最多B: 以空間波方式傳播的設備最多C: 以地波方式傳播的

31、設備最多D: 不同廠商生產的同一種無線電設備所選用的電波傳播方式可以不同97. 理想傳輸線的負載為純電抗元件,則傳輸線上電流,電壓為:( A ) A: 駐波 B: 復合波 C: 行波D: 由電抗元件的參數決定波的形狀98. 在調幅發射機中,為獲得高效率,在功放中;( A ) A: 集電極電流必須是脈沖序列B: 集電極電流即可以是脈沖序列,也可以是連續的C: 應工作在欠壓區D: 盡量提高集電極電源電壓99. 在單音正弦調幅信號中,當調幅指數時,上邊帶功率是載波功率的:( C )A: B: C: D: 100. 對高頻功率放大器來說,()從負載方面來看,放大器相當于一個負電阻;()它相當于交流電能

32、發生器;()負載阻抗越大,集電極電流的振幅越大;正確的是:( A )A: (),() B: (),()C: (),() D: (),(),()101. 對于調幅信號的檢波電路:()峰值包括檢波器是利用二極管的開關特性;()平方律檢波器是利用二極管的非線性;()峰值包括檢波器需要本地載波;()平方律檢波器不需要本地載波;以上結論正確的是:( B )A: (),(),() B: (),(),()C: (),() D: (),(),()102. 對超外差接收機來說:()它具有高增益的優點;()具有很好的選擇性;()本振信號頻率必須高于接收信號頻率 ( A )A: (),()正確 B: (),()不正

33、確C: (),()正確 D: (),(),()正確103. 決定整個接收機噪聲性能的主要因素為:( A )A: 高放級 B: 頻率合成器 C: 中放的增益和選擇性D: 輸入信號幅度104. 在接收機中采用高中頻的原因有:( A )A: 為了減少組合頻率干擾,克服互調干擾B: 有利于抑制鄰道干擾 C: 有利于提高信噪比D: 有利于提高增益105. 對于調頻制而言:()調制過程只是改變載頻與邊頻分量之間能量分配關系,而沒有改變總能量;()調頻發射機整機的效率一般高于調幅發射機;( C )A: ()正確 B: ()正確 C: (),()均正確 D: (),()均不正確106. 調頻信號的總功率:)

34、等于載波功率與邊頻功率之和;) 等于未調載波功率;) 是恒定不變的;以上論述中:( D )A: 僅).)正確 B: 僅).)正確C: 僅).)正確 D: ).).)正確107. 在直接調頻電路中,()一個場效應管可以起到一個電抗元件的作用;()只能通過變容二極管實現調頻;()電抗管是一個電抗元件;()電抗管調頻的突出優點是便于做成集成電路以上正確的是:( C )A: (),(),(),()B: (),(),() C: (),()D: (),(),()108. 在鑒頻器中:().比例鑒頻器不但具有鑒頻功能,且具有抑制寄生調幅的能力;().相位鑒頻器具有鑒頻功能,同時具有抑制寄生調幅的能力;().

35、在相位鑒頻器的負載兩端并聯一個大容量電容就構成了比例鑒頻器;( A )A: ()對 B: ()對 C: ()對 D: ()()()均不對109. 對 電路來說,()它是以反饋型式構成閉合回路;()它的工作過程實質上是利用相差去消除頻差;()它達到最后穩定狀態時,必須有剩余頻率誤差存在以上論述正確的是( C )A: (),(),() B: (),() C: (),() D: (),()110. 自控系統中實現自控過程的裝置稱為:( D )A: 控制對象 B: 操縱裝置 C: 自控系統 D: 控制器111. 自控系統的組成:( C )A: 操縱臺和伺服機構 B: 放大器和反饋裝置C: 控制器和被控

36、制對象 D: 放大器和執行機構112. 自控系統的輸入信號是指:( B )A: 給定信號和反饋信號 B: 給定信號和擾動信號C: 偏差信號和擾動信號 D: 偏差信號和反饋信號113. 閉環系統能抑制的干擾有().變化規律已知的干擾 ().可檢測的隨機干擾().無法檢測的隨機干擾 ( D )A: () B: () C: ()D: ()()()均可以114. 開環系統能抑制的干擾有:().規律已知的干擾 ().可檢測的隨機干擾().無法檢測的隨機干擾 ( C )A: () B: () C: ()()均可 D: ()115. 所有妨礙控制量對被控量按要求進行正常控制的影響因素為 ( D )A: 控制

37、器的偏差量 B: 控制器的誤差量C: 被控制對象的負載量 D: 控制系統的干擾量116. 按控制系統的輸入信號的變化規律來分類自控系統分為:( A )A: 恒值控制系統程序,程序控制系統和隨動控制系統B: 開環和閉環系統 C: 數字和模擬系統D: 連續和非連續系統117. 判斷下列那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D )A: 被控對象是指被控的物理量所對應的設備B: 對單位負反饋系統來說控制量是被控制量的期望值C: 擾動量是除控制量外影響被控量因素D: 只要系統含積分環節系統的穩態誤差為零118. 自控系統的偏差是:( D )A: 輸出量與控制量之差 B: 輸出量與干擾量之差C: 輸出量與輸入量之差 D

38、: 輸入量與主反饋量之差119. 自控系統的動態特性是:().系統輸入與輸出的關系().被控量在過渡過程中隨時間變化的特性().系統工作特性 ( B )A: ()對 B: ()對 C: ()對D: 三條都對120. 阻尼系數時的二階系統在階躍信號作用下其振蕩的幅值( B )().隨時間作增幅振蕩 ().隨時間作減幅振蕩( 3).隨時間作等幅振蕩 A: ()對 B: ()對 C: ()對D: ()()()三條均可能發生121. 阻尼系數的二階系統在階躍信號作用下過渡過程為 ( C )().隨時間作增幅振蕩 ().隨時間作減幅振蕩().單調上升到穩態值 A: ()對 B: ()對 C: ()對D:

39、 ()()()三條均可能發生122. 慣性環節的時間常數在數值上等于 ( B )A: 輸出從一個穩態值過渡到另一個穩態值所需的時間B: 在階躍作用下輸出按起點速度到達穩定值的時間C: 輸出在單位階躍作用下按平均速度到達穩定值的時間D: 輸出在單位階躍作用下上升到穩態值一半的時間123. 下列那個元件的輸出電壓與輸入電流之間的關系可看作放大環節 ( A )A: 電阻 B: 電容 C: 電感 D: 電機124. 下列那種情況可視為微分環節 ( A )A: 電感線圈上的輸出電壓與輸入電流的關系B: 在電容與電阻串聯電路中電阻上輸出電壓與輸入電流的關系C: 彈簧位移與它的作用力關系D: 電動機的轉速與

40、控制電壓關系125. 下列那種情況可視為積分環節 ( B )A: 電感線圈上輸出電壓與輸入電流的關系B: 電容輸出電壓與輸入電流的關系C: 電阻上電壓與輸入電流的關系D: 電動機轉速與控制電壓關系126. 振蕩環節的峰值時間是在階躍信號作用后:( D )().第一次進入誤差帶時間 ().最后一次進入誤差帶時間().達到最大值的時間A: () B: () C: 是()()二個時間的平均值 D: ()127. 振蕩環節的上升時間是在階躍信號作用后().第一次達到穩態值時間 ().最后一次進入誤差帶時間().上升時間為 ( A )A: () B: () C: 是()()二個時間的平均值 D: ()1

41、28. 系統中含有一個積分器,系統的控制信號是t2 /2系統穩態誤差為:( C )A: 常值誤差 B: 誤差為零 C: 誤差趨向無窮 D: 誤差變化不定129. 判斷下列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 D )A: 元件的傳遞函數與輸入量有關B: 元件的傳遞函數與輸出量有關C: 元件的傳遞函數與輸入量及輸出量均有關D: 元件的傳遞函數僅與元件的自身特性有關130. 系統在階躍信號作用下,終值誤差為零條件是:( B )A: 系統的開環放大倍數B: 系統具有一個積分環節 C: 系統必須有二個積分環節D: 系統的超調量為零131. 系統在速度信號下作用下終值誤差為零條件下是 ( D )A: 系統超調量為零 B:

42、 系統含有一個積分環節C: 系統開環放大倍數 D: 系統含有二個積分環節132. 在控制信號r(t)t2 2時,為使系統保持常值誤差系統應含有 ( D )A: 一個慣性環節 B: 一個振蕩環節C: 一個積分環節 D: 二個積分環節133. 振蕩環節過渡過程時間是:( B )().第一次進入誤差帶的時間 ().最后一次進入誤差帶的時間().達到最大值時間A: () B: ()C: 是()()二個時間的平均值D: ()134. 欠阻尼振蕩環節輸入量的振蕩次數為:( D )A: 在上升時間內振蕩次數 B: 在峰值時間內振蕩次數C: 在過渡過程時間內穿越誤差帶次數D: 在過渡過程時間內穿越誤差帶次數的

43、一半135. 判斷下列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 C )().開環系統不能抑制干擾 ().開環系統構造復雜().閉環系統能抑制所有干擾A: ()對 B: ()對 C: ()對 D: ()()()均不正確136. 控制系統應滿足的要求是:().穩定性要求 ().穩態誤差要求().過渡過程的品質要求 ( D )A: () B: () C: ()D: ()()()三條均要求137. 在速度控制信號作用下,為使系統的穩態誤差趨于零,系統中應用 ( D )A: 一個放大環節 B: 一個振蕩環節 C: 一個積分環節 D: 二個積分環節138. 系統中含有一個積分器,系統的控制信號是t2 /2系統穩態誤差為:(

44、C )A: 常值誤差 B: 誤差為零 C: 誤差趨向無窮 D: 誤差變化不定139. 航空儀表從功用上分應包括以下哪幾類?()飛行(領航駕駛)儀表;()發動機(動力裝置)儀表;()測量儀表;()其它機載設備(裝置)儀表應該是:( D )A: (),()兩類B: (),(),()三類C: (),(),(),()四類D: (),(),()三類140. 航空儀表的作用:( D )()為飛行員提供駕駛飛機用的各種目視顯示數據;()為機載導航設備提供有關的導航輸入數據;()為機載記錄設備提供有關的記錄數據;()為自動飛行控制系統提供有關的數據以上說法:A: (),()對,(),()不對B: (),()對

45、,(),()不對C: (),()對,(),()不對D: (),(),(),()都對141. 下列哪些屬于飛行儀表?( A )()大氣數據儀表;()姿態儀表;()航向儀表;()發動機儀表;()液壓系統儀表;()增壓系統儀表應該是:A: (),(),()三類B: (),(),(),()四類C: (),(),(),(),()五類D: (),(),(),(),(),()六類142. 航空儀表按工作原理分類應包括以下哪幾類?()測量儀表()指示儀表()計算儀表()調節(控制)儀表應該是:( B )A: (),(),()三類B: (),(),()三類C: (),(),()三類D: (),(),()三類143. 下列哪個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