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 測量單元教學計劃執(zhí)教: 備課:周燕一、單元教學內容:1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2質量單位:噸二、單元教材分析:1 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出計量單位,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和質量觀念。(1)從測量教科書的長、寬、厚的活動引出“毫米”。(2)通過觀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借助1分硬幣的厚度幫助學生鞏固1毫米的表象,并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3)通過量課桌長度的活動引出“分米”,并通過觀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4)用公路上的路標引出“千米”。 (5)用橋梁限重的童話情境引出“噸”,借助學生的體重、動物的體重幫助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并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
2、些物體是以噸作單位。 (6)通過“生活中的數(shù)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這些單位在生活中的應用。三、單元教學目標要求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和1噸的質量觀念。2學會單位名稱間的換算。3經歷測量的過程,發(fā)展測量技能,培養(yǎng)估測意識和能力。四、單元教學重點:1. 注重體驗,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質量觀念。2. 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教材安排了許多先估測再實測的活動,讓學生通過估測結果與精確結果的比較不斷單元課時安排:1、毫米、分米的認識:3課時2、千米的認識:2課時3、噸的認識:3課時課題一:毫米、分米的認識教學內容:P1-6例1、例2
3、及練習一中的習題三維目標; 1、讓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知道其產生的意義。2、使學生通過觀察,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3、在操作中學會用毫米、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和能正確運用毫米、分米表示長度。4認識長度單位計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并能用手勢表示。單任務: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數(shù)一數(shù)、找一找、議一議等教學活動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加強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注重動手操作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
4、米=10厘米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形成表象,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應用概念正確表示物體的長度。教學準備:學生尺、米尺、1分硬幣、電話卡、醫(yī)療卡、線等。教學過程:板塊一、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毫米、分米產生的意義。1導入: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米、厘米),請大家用手勢比劃一下1米、1厘米大約有多長.2、估一估:請同學們拿出數(shù)學書,猜一猜數(shù)學書封面的長、寬、厚各是多少?填寫在發(fā)給你的表格里。估計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數(shù)學書的寬數(shù)學書的厚(1) 學生估測(2) 交流匯報估測結果:3、量一量:師引入:同學們對數(shù)學書封面的長、寬、厚估測出了不同的結果,那么誰估計的結果比較準確呢?我們怎樣來進行
5、驗證呢?(1) 學生分組測量書的長、寬和厚度。(2) 交流匯報測量結果。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用不同的方法敘述測量的結果。4、揭示毫米的產生:由于課本的長、寬和厚不是整厘米數(shù),是否能用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表示呢?從而揭示板書“毫米”。板塊二、探究新知1認識毫米,教學例1。(1)觀察發(fā)現(xiàn):看一看,1毫米究竟有多長呢?請同學們拿出尺子認真觀察,把你發(fā)現(xiàn)的說出來,得出直尺上1厘米中間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出示課件)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1厘米中間(從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2)數(shù)一數(shù)從23、56、910等每一厘米長中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學生在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認真觀察、交流,
6、從而知道每一厘米長度內都有10個小格,都是10毫米。(3)請同學們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可以互相議論一下??偨Y歸納:1厘米=10毫米(4)借助手勢,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老師表示1毫米的長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學生將1分硬幣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夾住,抽去硬幣,觀察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縫隙,理解1毫米的長度觀念。用手勢表示1毫米、1厘米(5)看圖回答:(6)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毫米。2認識分米。教學例2。(1)設疑激思:師讓學生用毫米測量課桌面的長和寬,讓學生談感受,從而揭示長度單位“分米”。A、引導學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長度,出示分米卡,使學生認識1分米。說明有時
7、候量物體的長度用分米作單位。(2)小組討論回答:A、 讓學生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剪下1分米的毛線并用手勢表示1分米,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B、 數(shù)一數(shù)1分米中有多少個1厘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3)小組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匯報板書: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4)E、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學生分組互相用手勢表示。3測量,做一做(第4頁)板塊三、鞏固發(fā)展1、選擇合適的長度在( )里打對號。黑板的長是3厘米( ) 3米( ) 3分米( );一條毛巾的長是7毫米( ) 7厘米( ) 7分米 7米( )。2、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房子的高是3( );
8、 一枚5分硬幣的厚度是2( );鉛筆盒的長是22( ); 大拇指的指寬是12 ( )。3、判斷對錯。4、小明的日記(找錯誤)。5、拓展應用:1、 小組合作:從下列活動中任選其一進行測量并記錄。A、 教室中的任意物體B、 小組成員每人的身高C、 小組成員每人一步的長6、全課小結:讓學生談收獲。教學反思:課題二:千米的認識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頁千米的認識,第8頁的例4、例5。三維目標:1使學生在已經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米的方法。2通過教學,培
9、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3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單任務: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1千米的長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關系。教學難點:讓學生親自體會生活中測量1千米的方法。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沒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用投影、掛圖代替)。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板塊一、 復習導入1師問:我們都學過什么長度單位?你們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嗎?1厘米、1米呢?如果測量鉛筆的長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測量教室的長度呢?2小組交
10、流,整理資料(課初,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課外測量的情況)各小組匯報課外測量情況:1測量一下路邊兩根路燈間的距離為多少米?多遠為1000米?2測量一下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幾圈是1000米?(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1 出示課件“認識千米”見課件展示師問: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發(fā)表自己的看法。2 教師小結:通過畫面我們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標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樣,同時板書“千米”;3 設疑:計算比較長的路程,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單位?你們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千米”(把課題補充完整)。板塊二、自主探索
11、,研究問題1各小組匯報課外實際測量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并把有關數(shù)量板書。2教師說明:路邊兩根路燈桿間的距離是50米,二十一根路燈桿的距離長1000米;運動場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結合本校實際)跑兩圈半是1000米。那么,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師問:你們知道1千米和1米之間的關系嗎?(板書; 1千米1000米)3. 估想。(1)師問:,1米有多長?50米有多長?100米有多長?兩個里程碑間1千米的長度?(讓學生閉眼想象)(2)師問: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約是1千米?(小組討論)(3)師問: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猜測的嗎?想一想,你還知道什么物體間的距離大約是
12、1千米,或者是幾千米?4 記憶進率。問:還記得手指游戲嗎?現(xiàn)在請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間有什么秘密?明確: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較遠,正好表示它們之間的進率是1000。板塊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1看下圖,從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遠,把路線畫出來。學生匯報時,說一說想的過程。2把每小時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接起來。(學生訂正時,適時加入交通法規(guī)教育。)3、實踐師問: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覺?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長時間大約是1千米?(組織學生到操場分小組進行)匯報:你們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覺?4、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13、1)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你們有什么收獲?(2)齊背“手指游戲歌”,加最后一句話“大哥二哥有秘密,這個秘密是1000。”教學反思:課題三 千米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教學內容:千米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教材第8頁例5。)三維目標:1、加深學生對千米的認識。2、使學生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并會簡單的單位換算。3、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活動,使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在合作交流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單任務:使學生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并會簡單的單位換算。教學重、難點:使學生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并會簡單的單位換算。教學過程:板塊一、復習1、 1千米 = ( )米 1000
14、米 =( )千米7米 = ( )分米 3分米 = ( )厘米4厘米 = ( )毫米 200毫米 = ( )分米2、提問: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其中最小的長度單位是什么?最大的長度單位是什么?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1千米等于多少米?板塊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5出示:3千米 =( )米(1)學生先獨立思考說出括號里應填什么?你是怎樣想的?(2)教師總結算法:我們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么3000米是3個1000米,就是3000米。(3)出示5000米 = ( )千米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算法。2、比較兩題,總結算法。板塊三、鞏固練習1、完成“做一做”中得題目。2、完成練習二的第3
15、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3、完成練習二的第4題。引導學生觀察圖,分小組討論,匯報交流。4、完成練習二的第5題。 教學反思:課題四:噸的認識教學內容:例6及相應的練習三維目標:1、 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知道1噸是1000千克,能列舉生活中大約重1噸的物品。2、 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以及解決簡單問題的實際問題能力。單任務: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教學難點:通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教學過程: 板塊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估計教師的體重。師:能估計一
16、下老師的體重嗎?學生自由估計。師:同學們在估計老師體重的時候雖然數(shù)值上稍有差別,但使用的單位都是“千克”,你為什么不用“克”作單位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計量比較輕的物體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單位,計量一般物體的重量,通常用“千克”作單位。2、引入“噸”。(1)師:你能估計它的體重嗎?(鯊魚)學生估計后,老師出示它的體重是3000千克。師:還有更重的。出示鯨魚和恐龍大案圖片以及它們的體重。鯨魚:72000千克 恐龍:45000千克師:對這些動物的體重有什么感覺?(2)教師出示輪船、火車、集裝箱圖片,讓學生想象這些物品的重量。提問:計量這些物品的重量如果都用“千克”作單位,將給我們的使用帶來很
17、大的麻煩,怎么辦?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計量比較重的或大宗貨物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一般用t表示。教師揭示課題:噸的認識。板塊二、親身體驗,感受并想象1噸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1、搬一搬。(1)每組一袋10千克的大米,學生輪流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組、班級內交流自己的感受。(2)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學生站著,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并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xiàn)。搬后請“大力士”說說感受。) (3)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引導推算100袋共重 1000千克也就是1噸. 板書: 1噸=1000千克 學生讀,教師提
18、問:2噸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噸?2、抱一抱。(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2)提問:全班學生的體重有沒有1噸?學生猜測,然后計算。(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板塊三、實際應用,深化認識1、舉例說說噸在生活中的應用。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如大象的體重,鯨的體
19、重;坊門街的銅像,斗潭公園的石頭等)(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師:猜一猜,什么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2、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卡車載重5( ) (2)小明體重35( ) (3)一塊橡皮的重量是8( ) (4)我國舉重運動員丁美媛,在奧運會上三破世界記錄以300( )的總成績獲得冠軍。 (5)溫州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3、師:我們在統(tǒng)計農業(yè)、漁業(yè)產量的時候也多用“噸”作單位,例如:鹽城市的農業(yè)生產在全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常年景糧食總產量480萬噸,年產棉花20萬噸,居全省首位。-摘自鹽城市商會網站燕京啤酒廠的一個生產車間的啤酒日產量約是200噸,2005年燕京啤酒的產銷量列世界前十強。我國載人航天飛船神州6號運載火箭,它的起飛質量是480噸。師:看來??!噸在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密2024年Adobe考試試題及答案
- 企業(yè)規(guī)范性課件
- 企業(yè)規(guī)章制度培訓課件
- 平面設計中的技術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考試反饋2024年商務禮儀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見招拆招的質量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電氣工程師資格證書的考試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質量工程師考試內容中的核心邏輯試題及答案
- 質量工程師考試的理論與實踐結合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質量工程師的工作責任與挑戰(zhàn)試題及答案
- 小水滴的訴說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優(yōu)質課比賽一等獎課件
- 第五課滴答滴答下雨了課件
- 新教師崗前培訓講座中小學教學常規(guī)PPT
- 李子奈《計量經濟學》(第5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現(xiàn)澆梁鋼管柱+貝雷片支架驗收表
- 制作自然發(fā)酵酸奶的方法
- 《肖申克的救贖》中英雙語劇本
-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課件
- 護士長管理能力培訓講義課件
- 2023年口腔醫(yī)學(副高)歷年真題
- 主體工程實體質量實測實量檢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