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套過盈量確定_第1頁
紅套過盈量確定_第2頁
紅套過盈量確定_第3頁
紅套過盈量確定_第4頁
紅套過盈量確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銅套熱套前的檢驗        內徑應加工到圖樣或工藝規定的尺寸(須考慮熱套時過盈量),外徑每邊應放12mm的加工余量。加工后,用內徑千分尺測量銅套內徑尺寸,應符合圖樣要求。        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0.2MPa,并在此壓力下至少保持5分鐘,軸套不得有任何裂紋或滲漏現象。        測軸套與軸的配合過盈量,具體見表6-11所示數值,并做好原始記錄。        測量時使用的內、外徑千分尺應相互核對,并消除誤差。表

2、6-11  軸套與軸配合的過盈量    單位:mm順號        軸頸直徑D        平均過盈量(按軸頸%)        備  注1                 100        0.080.12        2

3、60;       100200        0.070.11        3        200300        0.060.10        4        300400        0.050.09        5 

4、       400500        0.040.08        6        500600        0.0350.075        7        600800        0.030.065        8 

5、                8001000        0.0250.05                (2)銅套熱套后的檢驗        復精加工后,軸套接縫處應進行油壓試驗,試驗壓力不得低于0.2MPa,并在該壓力下至少保護5分鐘,軸套接縫處不得有任何裂紋或滲漏現象。試驗結束后,應將泵油空間用紅粉白漆或環氧化樹脂等捻沒封死,泵油孔用螺

6、塞或其他辦法悶死。        檢驗軸頸直徑、跳動量等數據,驗收要求測量方法同前。測量記錄見表6-9(其中的圖形改為銅套結構,其余相同)。一般300-400度熱壓合過盈量的簡化計算劉逸民設計熱壓合時,可以按選定的材料求得若干過盈量,較好地發揮材料的強度性能,且可一次計算求得最佳設計尺寸;避開常規過盈量的煩瑣計算。這樣,熱壓合技術就容易普及和推廣。一、按材料求得過盈量的簡化式推導熱壓合大部分是鋼,且是實心軸(d1=0),配合面間壓強pmax與過盈量max的傳統式為:(1)強度校核式為:把包容件的外內徑d2/d之比值m,過盈量max換算為過盈量比n=103

7、max/d,取鋼彈性模量E=21×104MPa,代入上式,得無量綱式為:若在(1a)式添加,可改為提出計算,結果是無單位的量,且是小數,其表達式為:(4)過盈量(5)把式(4)代入(1a)、(2a)、(3a)式得:(1b)(2b)2max=xSS=(0.60.7)S,MPa(3b)式中t2max最大切應力,MPa2max最大剪應力,MPa當然,可用(4)式把過盈量比n改寫成103=Sx/105。顯然,配合面間壓強值pmax與過盈量max的關系(式1)改為壓強值pmax與材料的屈服強度值S的關系(式1b),其計算結果相等。二、常數x的特性和范圍常數x不可以任意選取,必有一定范圍。常數x

8、是由選定的材料(鋼)的屈服強度值S、彈性模量E和過盈量比n三結合求得的。但在設計時,首先確定常數x;但要選取多大才能達到保證強度安全、傳遞載荷可靠。這個問題,決定熱壓合聯接的成敗。當取常數x0.5,根據彈性定律(虎克定律),求得配合面間的壓強值,只能使內表面產生彈性階段(范圍內)的變形;若是卸去載荷,立即恢復原樣。當常數x=0.5時,作用在配合面間的壓強值,能使內表面剛開始產生流動,即屈服階段的變形;這一現象,根據最大剪應力理論(第三強度理論):只要最大剪應力值2max=S/2時,內表面產生流動。當取常數0.5x0.7時,首先使內表面進入彈性極限變形后而進入塑性變形一小部分,由于軸對稱緣故,此

9、塑性區域成圓環狀;但厚壁筒的大部分仍處在彈性變形范圍內,所以仍能保持正常工作。根據第四強度理論的流動條件:當剪應力=S÷30.58S時開始流動;但試驗結果發現:剪切限S=(0.550.6)S;手冊介紹:2maxS=(0.60.7)×S時配合部位的強度也是安全的。所以,把常數x定在0.7范圍內,即極限值x=0.7。經過現場實踐驗證:設計熱壓合時,取常數x0.5和x=0.5時,不管包容件的外內徑d2/d之比值m如何變化,均可滿足強度條件式,即:t2maxS;2maxS=(0.60.7)S,當然強度校核可省略。若是,取常數0.5x0.7時,由下式求得常數x,亦可省略強度校核,即:

10、(6)若是取較大的常數x,由(5)式求得比常規還大的過盈量max,且又可以滿足強度條件式(2)和(3);這樣,就可以避開常規過盈量故有的弊病,較好地發揮材料的強度性能,突破了常規過盈量的束縛。設計熱壓合時,把選定的材料(鋼)劃分為:彈性階段(范圍內)的變形;其條件是:x0.5,是彈性變形到屈服變形(流動)關節點;屈服流動變形階段,其條件是:x=0.5,內表面由剛開始小變形到大變形關節點;彈塑共存狀態時,其條件是0.5x0.7,是彈塑共存到全部流動的關節點。現將前列簡化式,歸整為常數簡化式如下:上列順序式可知,設計熱壓合時,與采用傳統公式(1)(3)式相比大為簡便;根據選定的材料(鋼),可求得若

11、干過盈量和壓強值供選用;可以突破常規過盈量的束縛,充分地發揮材料強度性能。圖1三、實例驗證實例驗證之一我礦1500mm×3000mm球磨機的減速器的圓弧齒輪軸(圖1)在滾動軸承部位斷裂,但齒面嚙合性能良好,因無備件,決定采用熱壓合修復。已知條件:1.齒頂圓直徑da=161.339-0.08mm。2.齒根圓直徑df=144.278,取d2=144mm。3.工作扭矩T=1 326 530 N.mm。設計尺寸:1.材料調質鋼40Cr,S=800MPa。2.配合公稱直徑d常取(見德G.尼曼 機械零件(第一卷),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P.324),這里取d=d2/1.8=80mm;配合

12、長度L=0.75d=60mm一般取L=(12)d。3.安全系數S,為了克服有時逆轉中啟動,因此,偏大選取:S=6。4.包容件外內徑之比m=d2/d=144/80=1.8;比壓值pn的確定:由簡化(1b)式求常數x為:式中f摩擦因數;鋼對鋼取f=0.12S材料屈服強度過盈量壓裝后,齒頂圓(161.339-0.08mm)的脹大量2,由彈性理論推導的徑向變形量的公式為:此計算十分煩瑣,可由簡化式替代為:,在公差規定范圍內。加熱溫度可按常規方法(從略)。強度校核計算如下:傳統式為:相差甚微,是因小數取舍造成的。圖2實例驗證之二lt模鍛錘的活塞與錘桿過盈配如圖2。常規最大過盈量為0.140mm,在工作中容易脫落,影響生產嚴重。實踐表明:只有在不使構件破壞的前提下,盡可能增大配合面間的靜摩擦力,才能保證其可靠性;因為,模鍛錘承受的載荷特點是:沖擊頻繁,振動大,受力復雜,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