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節 第1課時_第1頁
第2章 第2節 第1課時_第2頁
第2章 第2節 第1課時_第3頁
第2章 第2節 第1課時_第4頁
第2章 第2節 第1課時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第二節第1課時基 礎 鞏 固一、選擇題1下列裝置中四塊相同的Zn片,放置一段時間后腐蝕速率由慢到快的順序是(B)ABCD解析:中的鋅作負極,腐蝕速率最快;中的鋅與外界不接觸,腐蝕速率最慢;中的鋅作正極,腐蝕速率比中的鋅要慢,因此腐蝕速率由慢到快的順序為,故B正確。2(2019·河南開封高一期中)下列裝置中,不能構成原電池的是(B)解析:A、C、D項都具備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電解質溶液、閉合回路和能自發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條件,都構成了原電池;B項,蔗糖溶液不是電解質溶液,不能構成原電池。3(2019·濟南高一檢測)某原電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則下列

2、說法正確的是(D)A硝酸可能為電解質溶液B鋅可能為原電池正極C鐵的質量不變D銅可能為原電池正極解析:由原電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知,電池的負極為鐵,則正極應是比鐵不活潑的金屬或能導電的非金屬;在反應中負極不斷被消耗,由于反應中放出了氫氣并生成了Fe2,故知電解質溶液不是硝酸。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確選項為D。4如圖所示的8個裝置屬于原電池的是(C)ABCD5(新編題)如圖所示的M和N均為原電池,四個金屬棒的長度和橫截面直徑、導線的長度和橫截面直徑、溶液溫度完全相同,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D)AM和N的正極都是鐵棒BM和N的負極反應式不同C反應進行相同時間時,M中c(Fe2)是N中的3倍D用兩塊鐵棒替換兩

3、塊銅棒,M和N中均有化學能轉化為熱能解析:M中發生化學反應:Fe2Fe3=3Fe2,N中發生化學反應:FeCu2=Fe2Cu,則M和N的正極都是銅棒,負極都是鐵棒,負極反應式相同。M和N中溶液體積、電解質溶液濃度是否相等均未知,則反應進行相同時間時,不能確定M中c(Fe2)一定是N中的3倍。M和N中的原電池反應均為釋放能量的反應,用兩塊鐵棒替換兩塊銅棒之后,Fe2Fe3=3Fe2和FeCu2=Fe2Cu仍發生,但都不是原電池反應,故能量轉化均為化學能轉化為熱能。二、非選擇題6(2019·咸寧高一檢測)理論上講,任何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設計成原電池。請利用反應“Cu2Ag=2AgC

4、u2”設計一個化學電池(正極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問題:(1)該電池的負極材料是_Cu_,發生_氧化_反應(填“氧化”或“還原”),電解質溶液是_AgNO3溶液_。(2)正極上出現的現象是_碳棒上出現銀白色物質_。(3)若導線上轉移電子1 mol,則生成銀_108_g。解析:(1)根據電池的總反應,可知負極一般是失電子的物質,所以負極材料應該是銅,發生氧化反應,電解質溶液是一種可溶性的銀鹽溶液,所以是AgNO3溶液。(2)正極上是溶液中的銀離子得到電子變成銀單質,所以正極上的現象是碳棒上出現銀白色物質。(3)當導線上轉移1 mol電子的時候,正極上會析出1 mol銀單質,所以正極上生成的銀的質

5、量是108 g。7(2019·南寧高一檢測)某同學為了探究原電池產生電流的過程,設計了如圖實驗。(1)打開K,觀察到的現象為_鋅棒上附著有紅色固體_。(2)關閉K,觀察到的現象是_碳棒上附著有紅色固體_。此電池的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Zn2e=Zn2_。總反應式為_ZnCu2=Zn2Cu_。(3)關閉K,溶液中陽離子向_C_(填“Zn”或“C”)極運動,外電路中,電子流動方向是_ZnC(或負極正極)_。解析:(1)打開K,鋅與硫酸銅接觸,置換出銅,所以可以看到鋅棒上附著有紅色固體。(2)關閉K,形成原電池,鋅作負極,碳作正極,溶液中的銅離子在碳棒上得到電子生成銅,看到碳棒上附著有紅色固

6、體;其正極反應為Cu22e=Cu;負極反應為Zn2e=Zn2;總反應為ZnCu2=Zn2Cu。(3)關閉K,溶液中的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即向碳棒移動,電子從鋅出來經過導線流向碳。8A、B、C三個燒杯中分別盛有200 mL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1)分別寫出B、C裝置中鐵片表面發生反應的電極反應式:B_Fe2e=Fe2_,C_2H2e=H2_。(2)一段時間后,C中產生3.36 L(標準狀況下)氣體時,硫酸恰好消耗完。此時,三燒杯中液體質量最大的為_C_(填字母),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0.75_mol·L1。解析:(1)A中是金屬鐵和硫酸發生置換反應,反應方程式為Fe2H=Fe2

7、H2;B中Sn、Fe、硫酸構成原電池,金屬鐵較活潑。作負極,電極反應為Fe2e=Fe2,C中Zn、Fe、硫酸構成原電池,金屬鋅較活潑,作負極,金屬鐵作正極,該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2H2e=H2。(2)A中是金屬鐵和硫酸發生置換反應,進入的是鐵(設1 mol完全反應),出去的是氫氣,質量增重是54,B中Sn、Fe、硫酸構成原電池進入的是鐵(設1 mol完全反應),出去的是氫氣,質量增重是54,C中Zn、Fe、硫酸構成原電池,進入的是鋅(設1 mol完全反應),出去的是氫氣,質量增重是63,所以三個燒杯中液體質量最大的為C,C中電池總反應為H2SO4Zn=ZnSO4H2,n(H2SO4)n(H2)3

8、.36 L÷22.4 L·mol10,15 mol,則c(H2SO4)0.75 mol·L1。能 力 提 升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裝置中,可觀察到電流計指針偏轉,M棒變粗,N棒變細。下表所列M、N、P物質中,可以組合成該裝置的是(C)選項MNPA鋅銅稀硫酸B銅鐵稀鹽酸C銀鋅硝酸銀溶液D鋅鐵硝酸鐵溶液2.如右圖所示,燒杯中盛的是水,鐵圈和銀圈直接相連,在接頭處用一根絕緣細絲吊住,并使之平衡。小心地從燒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反應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象是(D)A兩圈仍保持平衡B有氣泡產生,兩圈搖擺不定C鐵圈向下傾斜D銀圈向下傾斜3(2019·上海高考)圖1

9、是銅鋅原電池示意圖。圖2中,x軸表示實驗時流入正極的電子的物質的量,y軸表示(C)A銅棒的質量Bc(Zn2)Cc(H)Dc(SO)解析:圖2顯示,在銅鋅原電池中,隨著流入正極的電子的物質的量(x)的增加,y表示的意義逐漸減小。該銅鋅原電池中發生變化:負極(Zn):Zn2e=Zn2;正極(Cu):2H2e=H2;隨著流入正極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的增加,銅棒質量不變、c(Zn2)增加、c(H)減小、c(SO)不變。二、非選擇題4利用生活中或實驗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知識和電學知識,自己動手設計一個原電池。請填寫下列空白:(1)實驗原理:Fe2H=Fe2H2。(2)實驗用品:電極(_鐵釘或鐵條

10、_、_銅釘(其他的惰性電極如鉛筆芯、石墨等)_)、稀硫酸、_燒杯、導線_(填寫所缺的實驗用品)、耳機(或者電流計)。(3)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4)原電池設計及注意的問題。按如圖所示連接好實驗儀器,注意觀察(耳朵聽)耳機是否有聲音發出,如果沒有,可將原電池的兩個電極中的一極接觸耳機插頭上的一極(注意:接觸的同時耳機的另一個極是連接在原電池的另一個電極上的),這時可以聽見耳機發出“嚓嚓嚓”聲音。其原因是:在原電池中,化學能轉化為_電能_。如果將裝置中的耳機改為電流計,則鐵釘應該接電流計的_負_極,電極反應式是_Fe2e=Fe2_;另一極應該接電流計的_正_極,電極發生了_還原_(填“氧化”或

11、“還原”)反應。5(1)原電池原理的應用之一是可以設計原電池裝置。請利用反應Cu2Fe3=2Fe2Cu2設計一個原電池,在方框內畫出原電池的裝置圖,標出正、負極,并寫出電極反應式。正極反應:_2Fe32e=2Fe2_;負極反應:_Cu2e=Cu2_。若外電路中轉移的電子為1.5 mol,則溶解銅的質量是_48_g_。(2)實驗室在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備氫氣時,可向反應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銅溶液,其作用是_形成ZnCu原電池,增大化學反應的速率_,這體現了原電池原理的另一個應用。6將純鋅片和純銅片按圖示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濃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時間,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BD_(填序

12、號)。A甲、乙均為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B乙中銅片上沒有明顯變化C甲中銅片質量減小、乙中鋅片質量減小D兩燒杯中H的濃度均減小(2)在相同時間內,兩燒杯中產生氣泡的速率:甲_>_乙(填“>”“<”或“”)。(3)當甲中產生1.12 L(標準狀況)氣體時,理論上通過導線的電子數目為_0.1_NA(或6.02×1022)_。(4)當乙中產生1.12 L(標準狀況)氣體時,將鋅、銅片取出,再將燒杯中的溶液稀釋至1 L,測得溶液中c(H)0.1 mol·L1。試確定原稀硫酸中c(H2SO4)_1.0_mol·L1_。7有甲、乙兩位同學均想利用原電池反應檢測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兩人均用鎂片和鋁片作電極,但甲同學將電極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學將電極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圖所示。(1)寫出甲中正極的電極反應式:_2H2e=H2_。(2)乙中負極為_Al_,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2Al2OH2H2O=2AlO3H2_。(3)若甲與乙同學均認為“構成原電池的電極材料如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