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語段綜合練習02(察今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_第1頁
文言語段綜合練習02(察今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_第2頁
文言語段綜合練習02(察今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_第3頁
文言語段綜合練習02(察今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_第4頁
文言語段綜合練習02(察今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文言文閱讀三、文言文閱讀(2323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 3分,翻譯題分,翻譯題9 9分,簡答題分,簡答題5 5分)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91313題。題。察察 今今呂氏春秋呂氏春秋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時也。時不與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時也。時不與法俱在,法雖今而在,猶若不可法。

2、故釋先俱在,法雖今而在,猶若不可法。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先王之所以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魚鱉之藏也。嘗一脟脟(同(同“臠臠

3、”。切成塊的肉)。切成塊的肉)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澭水。水。澭澭水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今世之主法先王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為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為治,豈不悲哉!治,豈

4、不悲哉! 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故凡舉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是故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務相反也,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務相反也,時勢異也。故曰: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時勢異也。故曰: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铘;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夫成功铘;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

5、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是吾劍之所從墜。”舟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為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此為治,豈不難哉! 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此其父善游。父善游。”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其父雖

6、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荊國之為政,有似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荊國之為政,有似于此。于此。9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不正確確的一項是的一項是A故審堂下之陰故審堂下之陰 審:察看審:察看B軍驚而壞都舍軍驚而壞都舍 都:都城都:都城C守法而弗變則悖守法而弗變則悖 悖:背謬悖:背謬D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惑:糊涂惑:糊涂 9B(都:大。)(都:大。)10.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法相同的一組是A.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 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7、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B.荊國之為政,有似于此荊國之為政,有似于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C.故察己則可以知人故察己則可以知人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D.有過于江上者有過于江上者 乃設九賓禮于廷乃設九賓禮于廷 10B(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獨立性。A,語氣詞,用在判斷句中;代,語氣詞,用在判斷句中;代詞,詞,的人。的人。C,連詞,就;副詞,加強判,連詞,就;副詞,加強判斷語氣。斷語氣。D,介詞,從;介詞,在。),介詞,從;介詞,在。)11.11.下列各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下列各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不正確的一的一項是

8、項是 A.作者從先王之法本身的變化和其已不適用于今時這兩個角度,對“先王之成法”與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據予以了否定。 B.“循表夜涉”“刻舟求劍”“引嬰投江”三個故事,從不同角度諷刺了墨守成規、拘泥古法的人,從反面論證了中心論點。 C.本文運用寓言故事形象說理時,在寫法上都是先敘述一個寓言故事,然后評論故事本身,最后引出要諷喻的事理。 D.本文圍繞“察今”這一中心論點,多方說理,反復論證,闡述了制定法令制度必須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的道理。A原文并未對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據予以否定原文并未對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據予以否定.12.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

9、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成現代漢語。(9 9分)分)(1)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譯文:譯文:即使人們沒有增補刪減它,(也)即使人們沒有增補刪減它,(也)還是不能取法它。還是不能取法它。(2)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譯文:譯文:楚國人還是順著原來的標記渡水,楚國人還是順著原來的標記渡水,這就是他們失敗的原因。這就是他們失敗的原因。(3)遽契其舟,曰:)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是吾劍之所從墜。” 譯文:譯文:(他)急忙在船上刻個記號,說:(他)急忙在船上刻個記號,說:“這里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這里是我的劍掉

10、下去的地方。”13.13.第第自然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闡述自然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闡述“世易時移,變法宜矣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一觀點?請簡這一觀點?請簡要分析。要分析。 13比喻論證。以良醫的比喻形象地闡明時與法的關系,從正反兩方面說明 “變法者” 應“因時而化”;又以良劍與良馬的比喻形象地闡明不要追求“先王之法”的虛名,而要追求法令制度的實際效果,從而證明“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3分) 舉例論證。以七十一位帝王的法令制度都不相同的事例有力地證明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2分)?四、文言文閱讀四、文言文閱讀(2222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 3分,翻譯題

11、分,翻譯題9 9分,斷句題分,斷句題4 4分)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15 5題。題。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蘇轍蘇轍 元豐三年,余得罪遷高安。夏六月,過元豐三年,余得罪遷高安。夏六月,過廬山,知其勝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廬山,知其勝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陽,入棲賢谷。谷中多大石,岌之陽,入棲賢谷。谷中多大石,岌嶪嶪(y)相倚。水行石間,其聲如雷霆,如千乘車相倚。水行石間,其聲如雷霆,如千乘車行者,震掉不能自持,雖三峽之險不過也。行者,震掉不能自持,雖三峽之險不過也。故其橋曰三峽。渡橋而東,依山循水,水故其橋曰三峽。渡橋而東,依山循水,水平如

12、白練。橫觸巨石,匯為大車輪,流轉平如白練。橫觸巨石,匯為大車輪,流轉洶涌,窮水之變。院據其上流,右倚石壁,洶涌,窮水之變。院據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橫生倒植,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橫生倒植,蔥蔥蒨蒨相糾。每大風雨至,堂中之人疑將壓相糾。每大風雨至,堂中之人疑將壓焉。問之習廬山者,曰:焉。問之習廬山者,曰:“雖茲山之勝,雖茲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矣棲賢蓋以一二數矣。” 明年,長老智遷使其徒惠遷謁余于高安,明年,長老智遷使其徒惠遷謁余于高安,曰:曰:“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瓦敗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

13、年矣。瓦敗木朽,無以待四方之客,惠遷能以其勤力木朽,無以待四方之客,惠遷能以其勤力新之,完壯邃密,非復其舊,愿為文以志新之,完壯邃密,非復其舊,愿為文以志之。之。”余聞之,求道者非有飲食、衣服、余聞之,求道者非有飲食、衣服、居處之求,然使其飲食得充,衣服得完,居處之求,然使其飲食得充,衣服得完,居處得安,于以求道而無外擾,則其為道居處得安,于以求道而無外擾,則其為道也輕。此古之達者所以必因山林筑室廬,也輕。此古之達者所以必因山林筑室廬,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遷之所以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遷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夫士居于塵垢之中,紛紜置力而不懈也。夫士居于塵垢之中,紛紜之變日遘于前,而

14、中心未始一日忘道。況之變日遘于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況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有堂以居,有食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有堂以居,有食以飽,是非榮辱不接于心耳,而忽焉不省以飽,是非榮辱不接于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孔子曰:也哉!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朝聞道,夕死可矣。”今夫騁騖乎俗學,而不聞大道,雖勤勞沒今夫騁騖乎俗學,而不聞大道,雖勤勞沒齒,余知其無以死也。齒,余知其無以死也。茍一日聞道,雖即茍一日聞道,雖即死無余事矣死無余事矣。故余因二遷之意,而以告其。故余因二遷之意,而以告其來者,夫豈無人乎哉!來者,夫豈無人乎哉! 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陽蘇轍記。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陽蘇轍記。1.1.對下列句子

15、中加點的詞的解釋,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不正確的一項是的一項是A.留二日,涉其山之陽留二日,涉其山之陽 陽:陽:(山的)南面(山的)南面B.問之習廬山者問之習廬山者 習:諳習,熟悉習:諳習,熟悉C.完壯邃密,非復其舊完壯邃密,非復其舊 壯:使壯:使堅固堅固D.愿為文以志之愿為文以志之 志:記住志:記住 1.D(志:記述,記載。)(志:記述,記載。)2.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一項是A.流轉洶涌,窮水流轉洶涌,窮水之之變變 欲人欲人之之無惑也難矣無惑也難矣B.以以待四方之游者待四方之游者 不敢興兵不敢興兵以以拒大王拒大

16、王C.而而二遷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二遷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 盈虛者如彼,盈虛者如彼,而而卒莫消長也卒莫消長也D.則則其為道也輕其為道也輕 置杯焉置杯焉則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膠,水淺而舟大也 2.B(均為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A項,均為結構助詞,前者可譯為“的”,后者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均為連詞,前者表并列,后者表轉折。D項,連詞,前者為承接,后者表轉折。)3.3.下列各項對文章的闡述,下列各項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不正確的一項是的一項是 A.本文開篇即點明了游覽的時間、地點和機緣,本文開篇即點明了游覽的時間、地點和機緣,景物描寫生動鮮明,連用多個比喻傳神地寫出了景物描寫生動鮮明,連用多個比喻傳

17、神地寫出了石間流水的巨大聲響和湍急情態。石間流水的巨大聲響和湍急情態。 B.本文在寫景的基礎上發議論,從本文在寫景的基礎上發議論,從“僧僧”追求追求佛理談到佛理談到“士士”追求追求“道道”,引用孔子的話,進,引用孔子的話,進一步闡明了自己對求一步闡明了自己對求“道道”的看法。的看法。 C.蘇轍因獲罪而被貶謫,不免有些悲觀頹廢,蘇轍因獲罪而被貶謫,不免有些悲觀頹廢,但他從二遷身上看到了但他從二遷身上看到了“不懈不懈”的力量,從而發的力量,從而發出出“是非榮辱不接于心耳是非榮辱不接于心耳”的感嘆。的感嘆。 D.本文先敘后議,過渡自然,結構嚴謹;語言本文先敘后議,過渡自然,結構嚴謹;語言淡雅、樸素自

18、然,簡潔暢達,富于文學色彩,體淡雅、樸素自然,簡潔暢達,富于文學色彩,體現了蘇轍散文特有的風格。現了蘇轍散文特有的風格。C 4.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成現代漢語。(9分)分)(1)雖茲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矣。)雖茲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矣。 譯文:譯文:即使這座山的名勝景觀,棲賢(谷即使這座山的名勝景觀,棲賢(谷與寺)大概也是(其中)數一數二的啊。與寺)大概也是(其中)數一數二的啊。(2)明年,長老智遷使其徒惠遷謁余于)明年,長老智遷使其徒惠遷謁余于高安。高安。 譯文:譯文:第二年,長老智遷派他的徒弟惠第二年,長老智遷派他的徒弟惠遷到高安拜訪我。遷到高安拜訪我。(3)茍一日聞道,雖即死無余事矣。)茍一日聞道,雖即死無余事矣。 譯文:譯文:如果某一天明曉真理,即使馬上如果某一天明曉真理,即使馬上死去也沒有什么遺憾了。死去也沒有什么遺憾了。5.用斜線()給下面的文言文斷句。(用斜線()給下面的文言文斷句。(4分)分) 梁梁 丘丘 據據 謂謂 晏晏 子子 曰曰 吾吾 至至 死死 不不 及及 夫夫 子子 矣矣 晏晏 子子 曰曰 嬰嬰 聞聞 之之 為為 者者 常常 成成 行行 者者 常常 至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