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探究(新課標)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信息傳遞及穩定性課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頁
優化探究(新課標)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信息傳遞及穩定性課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頁
優化探究(新課標)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信息傳遞及穩定性課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頁
優化探究(新課標)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信息傳遞及穩定性課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頁
優化探究(新課標)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信息傳遞及穩定性課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觀考情考綱考頻觀考情考綱考頻1.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3年年6考考2.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3年年3考考3.生態系統的穩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定性()3年年3考考4.探究水族箱探究水族箱(或魚缸或魚缸)中群落的演替中群落的演替(實驗實驗)3年年1考考第第2講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信息傳遞及穩講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信息傳遞及穩定性定性一、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一、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1物質循環物質循環(1)概念: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元素在概念: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元素在 與與 間不斷間不斷地循環的過程。地循環的過程。(2)特點:特點: 、反復

2、利用、反復利用、。(3)與能量流動的關系:二者同時進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與能量流動的關系:二者同時進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4)意義:通過意義:通過 和和 使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組成使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組成成分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整體。成分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整體。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無機環境無機環境全球性全球性循環流動循環流動能量流動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物質循環2碳循環碳循環(1)碳在無機環境中的存在形式:碳在無機環境中的存在形式: 和碳酸鹽。和碳酸鹽。(2)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的循環形式: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的循環形式:(主要主要)。(3)循環過程:碳從無機環境到生

3、物群落是通過循環過程:碳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是通過 作用、作用、_ _ _ _ _ _ _ _ _ 作 用 實 現 的 ; 從 生 物 群 落 到 無 機 環 境 則 通 過作 用 實 現 的 ; 從 生 物 群 落 到 無 機 環 境 則 通 過_和和實現的。實現的。3溫室效應溫室效應(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大氣中的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大氣中的含量迅速增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加,打破了生物圈中 的平衡。的平衡。(2)影響:導致影響:導致,加快極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導致,加快極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進而對人類和其他許多生物的生存構成威脅。海平面上升,進

4、而對人類和其他許多生物的生存構成威脅。CO2CO2光合光合化能合成化能合成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O2碳循環碳循環氣溫升高氣溫升高二、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二、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1信息的種類和實例信息的種類和實例2.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應用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應用(1)個體:個體: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2)種群:生物種群:生物 ,也離不開信息的傳遞。,也離不開信息的傳遞。(3)群落與生態系統:信息還能調節生物的群落與生態系統:信息還能調節生物的 關系,以關系,以 維持維持_的穩定。的穩定。(4)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

5、中的應用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提高農產品和畜產品的產量。提高農產品和畜產品的產量。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概念:概念: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 相對穩相對穩定的能力。定的能力。2形成原因:形成原因:生態系統內部具有一定的生態系統內部具有一定的 能力;其調節能力;其調節機制為機制為調節。調節。生命活動生命活動種群的繁衍種群的繁衍種間種間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結構和功能自我調節自我調節負反饋負反饋3類型類型(1)抵抗力穩定性:抵抗力穩定性:概念:生態系統概念:生態系統_的能力。的能力。規律:生態系

6、統中的組分越多,營養結構越規律:生態系統中的組分越多,營養結構越,其自我調,其自我調節能力就越節能力就越 ,抵抗力穩定性就越,抵抗力穩定性就越 ,反之則越低。,反之則越低。特點: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特點: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 能力就遭能力就遭到破壞。到破壞。(2)恢復力穩定性恢復力穩定性概念:生態系統概念:生態系統 的的能力。能力。規律:干擾程度不同,其恢復速度和時間也不一樣。規律:干擾程度不同,其恢復速度和時間也不一樣。與抵抗力穩定性的關系:二者存在著與抵抗力穩定性的關系:二者存在著 的關系,抵抗力穩的關系,抵抗力穩定性較高的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定性較高的生態系統,恢復

7、力穩定性 ,反之亦然。,反之亦然。抵抗外界干擾并使自身結構和功能保持原狀抵抗外界干擾并使自身結構和功能保持原狀復雜復雜強強高高自我調節自我調節受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后恢復到原狀受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后恢復到原狀相反相反較低較低4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措施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措施(1)控制對生態系統控制對生態系統 的程度,對生態系統的利用應適度,不的程度,對生態系統的利用應適度,不應超過生態系統的應超過生態系統的。(2)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實施相應的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實施相應的_投入,保證生態系統內部投入,保證生態系統內部的協調。的協調。干擾干擾自我調節能力自我調節能力物

8、質和能量物質和能量結構和功能結構和功能1判斷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敘述的正誤。判斷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敘述的正誤。(1)光合作用推動碳循環過程,促進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環光合作用推動碳循環過程,促進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環(2013年高考天津卷年高考天津卷)()(2)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CO2的形式進行的形式進行()(3)植物可通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參與生態系統的碳循環植物可通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參與生態系統的碳循環()(4)由于過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碳平衡,導致大氣由于過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碳平衡,導致大氣中

9、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并引起全球氣候變化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并引起全球氣候變化()2判斷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敘述的正誤。判斷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敘述的正誤。(1)擬水狼珠是稻田中卷葉螟、褐飛虱兩種主要害蟲的天敵,害蟲擬水狼珠是稻田中卷葉螟、褐飛虱兩種主要害蟲的天敵,害蟲與擬水狼珠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與擬水狼珠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2013年高考四年高考四川卷川卷)()(2)當食草動物看到青草明顯減少時,部分個體會另覓取食地,這當食草動物看到青草明顯減少時,部分個體會另覓取食地,這體現了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體現了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2012年高考山東卷年

10、高考山東卷)()(3)成年大熊貓經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巖石或樹干上進行標成年大熊貓經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巖石或樹干上進行標記,這種行為傳遞的信息類型屬于化學信息記,這種行為傳遞的信息類型屬于化學信息()(4)蜘蛛在蜘蛛網上捕食昆蟲所利用的信息種類是物理信息蜘蛛在蜘蛛網上捕食昆蟲所利用的信息種類是物理信息()3判斷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穩定性相關敘述的正誤。判斷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穩定性相關敘述的正誤。(1)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試驗區進行菌根真菌接種,提高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試驗區進行菌根真菌接種,提高了該試驗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其原因是物種豐富度升高,生態系統了該試驗區生態系統的穩定

11、性,其原因是物種豐富度升高,生態系統營養結構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升高營養結構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升高(2013年高考天津卷年高考天津卷)()(2)某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中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數量的某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中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數量的變化是一種正反饋調節變化是一種正反饋調節(2012年高考浙江卷年高考浙江卷)()(3)與自然池塘相比,人工養殖池塘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高與自然池塘相比,人工養殖池塘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高()(4)生態系統中的組成成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恢復力生態系統中的組成成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就越強穩定性就越強() 1物質循環概念分

12、析物質循環概念分析(1)物質: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如物質: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如C、H、O、N、P、S等。等。(2)循環范圍循環范圍(兩個支點兩個支點):和和 之間。之間。(3)循環特點:具有循環特點:具有、循環性。、循環性。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無機環境無機環境全球性全球性2碳循環過程分析碳循環過程分析由圖可知:由圖可知:(1)碳的存在形式與循環形式碳的存在形式與循環形式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間:主要以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間:主要以 形式循環。形式循環。在生物群落內部:以在生物群落內部:以形式傳遞。形式傳遞。在無機環境中:主要以在無機環境中:主要以 和碳酸鹽

13、形式存在。和碳酸鹽形式存在。(2)碳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生產者的碳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生產者的 和化能合成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CO2含碳有機物含碳有機物CO2光合作用光合作用(3)碳返回無機環境的途徑有三個:一是碳返回無機環境的途徑有三個:一是 的分解作用;二的分解作用;二是動、植物的是動、植物的;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燒。;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燒。(4)碳元素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傳遞時,只有生產者與無機碳元素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傳遞時,只有生產者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傳遞是相互的,其他成分之間的傳遞都是環境之間的傳遞是相互的,其他成分之間的傳遞都是 的。的。由以上分析,碳循環過程可歸納為:由以上分

14、析,碳循環過程可歸納為:分解者分解者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單向單向3溫室效應的形成原因、影響及緩解措施溫室效應的形成原因、影響及緩解措施(1)大氣中大氣中CO2含量持續增加是形成含量持續增加是形成 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工廠、汽車、飛機、輪船等對工廠、汽車、飛機、輪船等對的大量使用,向大氣的大量使用,向大氣中釋放大量的中釋放大量的CO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積的破壞,大大降低了對大氣中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積的破壞,大大降低了對大氣中CO2的的調節能力。調節能力。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化石燃料化石燃料(2)影響影響氣候變暖會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這樣就使沿海城市氣候變暖會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這樣

15、就使沿海城市和國家面臨滅頂之災。和國家面臨滅頂之災。由于氣候變化,也改變了降雨和蒸發機制,影響農業和糧食資由于氣候變化,也改變了降雨和蒸發機制,影響農業和糧食資源的生產。降雨量的變化使部分地區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澇,并使病蟲源的生產。降雨量的變化使部分地區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澇,并使病蟲害增加。害增加。(3)緩解措施緩解措施 ,增加綠地面積。,增加綠地面積。減少減少的燃燒。的燃燒。開發清潔能源。開發清潔能源。植樹造林植樹造林化石燃料化石燃料4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區別與聯系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區別與聯系知識拓展知識拓展(1)富集作用概念:指環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富集作用概念:指環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屬、

16、如重金屬、化學農藥化學農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大量積累的過程。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大量積累的過程。(2)富集物特點: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體內積累而不富集物特點: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體內積累而不易排出。易排出。(3)富集作用過程: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不斷加強,即營養級越高,富集作用過程: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不斷加強,即營養級越高,富集物的濃度越高。如有機氯農藥在水中的溶解度雖然很低,但是通富集物的濃度越高。如有機氯農藥在水中的溶解度雖然很低,但是通過過“浮游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浮游動物小魚小魚肉食性魚肉食性魚”這樣一條食物鏈,可以這樣一條食物鏈,可以千萬倍地富集起來。千萬倍地富

17、集起來。(4)富集作用危害:有害物質的濃度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增加,會對富集作用危害:有害物質的濃度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增加,會對人體或動物造成危害。人體或動物造成危害。1(2015年山西四校聯考年山西四校聯考)物質循環屬于生態系統的功能之一,下物質循環屬于生態系統的功能之一,下列與物質循環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列與物質循環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綠色植物同化無機碳轉變成有機碳綠色植物同化無機碳轉變成有機碳B在生物群落內,碳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內,碳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C乳酸菌可將有機碳分解為無機碳乳酸菌可將有機碳分解為無機碳D化石燃料的燃燒打破了碳循環的平衡化石燃料的燃燒打破了碳循環的平衡解析

18、:解析:綠色植物可通過光合作用把自然界中的無機碳轉變成生物綠色植物可通過光合作用把自然界中的無機碳轉變成生物體內的有機碳,體內的有機碳,A正確;在生物群落內,碳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正確;在生物群落內,碳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B正正確;乳酸菌是厭氧型細菌,進行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故不能將有確;乳酸菌是厭氧型細菌,進行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故不能將有機碳分解為無機碳,機碳分解為無機碳,C錯誤;化石燃料的燃燒會導致空氣中的二氧化錯誤;化石燃料的燃燒會導致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溫室效應,打破了碳循環的平衡,碳增多,引起溫室效應,打破了碳循環的平衡,D正確。正確。答案:答案:C2如圖為生態系統中碳循

19、環示意圖,如圖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aj為相關生命活動或生理為相關生命活動或生理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圖中A是生產者,是生產者,B、D為消費者為消費者B碳元素在碳元素在A和和C之間以之間以CO2形式循環形式循環C增加圖中生物的數量可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增加圖中生物的數量可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D伴隨能量散失有關的箭頭是伴隨能量散失有關的箭頭是b、e、f、j解析:解析:題圖中題圖中A是生產者,是生產者,B、D為消費者,為消費者,E為分解者,為分解者,C為無機為無機環境;碳元素在生產者和無機環境之間以環境;碳元素在生產者和無機環境之間以CO2形式循環;

20、增加生物的形式循環;增加生物的種類可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能量散失的途徑是呼吸作用,種類可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能量散失的途徑是呼吸作用,圖中表示呼吸作用的箭頭有圖中表示呼吸作用的箭頭有b、e、f、j。答案:答案:C1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1)作用:決定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作用:決定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和和 。(2)表現:信息傳遞存在于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之間,把生態系統表現:信息傳遞存在于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之間,把生態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聯系成一個整體,而且具有調節生態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聯系成一個整體,而且具有調節生態系統 的的作用。作用。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生態系統的

21、信息傳遞 方向方向狀態狀態穩定性穩定性2信息傳遞的特點信息傳遞的特點信息傳遞的方式不像物質循環那樣是循環的,也不像能量的流動信息傳遞的方式不像物質循環那樣是循環的,也不像能量的流動是單向的,而往往是雙向的,有從輸出者向輸入者的信息傳遞,也有是單向的,而往往是雙向的,有從輸出者向輸入者的信息傳遞,也有從輸入者到輸出者的反饋。從輸入者到輸出者的反饋。3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1)調控生物體調控生物體 的正常進行和的正常進行和 的繁衍。的繁衍。(2)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的穩定。的穩定。生命活動生命活動種群種群生態系統生態系統4信息傳遞在農

22、業生產中的應用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1)提高農產品和畜產品的產量:養雞業在增加營養的基礎上延長提高農產品和畜產品的產量:養雞業在增加營養的基礎上延長光照時間可以提高產蛋率;用一定頻率的聲波處理蔬菜、谷類作物及光照時間可以提高產蛋率;用一定頻率的聲波處理蔬菜、谷類作物及樹木等的種子,可以提高發芽率、獲得增產;模擬動物信息吸引大量樹木等的種子,可以提高發芽率、獲得增產;模擬動物信息吸引大量傳粉動物,就可提高果樹的傳粉率和結實率。傳粉動物,就可提高果樹的傳粉率和結實率。(2)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黏蟲成蟲具有趨光性,對蠟味特別敏感,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黏蟲成蟲具有趨光性,對蠟味特別敏感,生產上就

23、利用這一點,在殺菌劑中加入蠟類物質誘殺黏蟲;人們還可生產上就利用這一點,在殺菌劑中加入蠟類物質誘殺黏蟲;人們還可以利用性引誘劑以利用性引誘劑“迷向法迷向法”防治害蟲。防治害蟲。5信息傳遞與生態系統其他功能的比較信息傳遞與生態系統其他功能的比較3下列有關生態學原理或規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下列有關生態學原理或規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蜜蜂找到蜜源后,通過跳圓圈舞向同伴傳遞信息,這屬于物蜜蜂找到蜜源后,通過跳圓圈舞向同伴傳遞信息,這屬于物理信息理信息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C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都是單向的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

24、信息傳遞都是單向的D森林生態系統具有調節氣候的能力,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森林生態系統具有調節氣候的能力,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使用價值接使用價值解析:解析:A項屬于行為信息,項屬于行為信息,C項信息傳遞是雙向的,項信息傳遞是雙向的,D項森林生態項森林生態價值屬于間接使用價值。價值屬于間接使用價值。答案:答案:B4(2015年淮安模擬年淮安模擬)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的是()A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只能來源于同種或異種的生物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只能來源于同種或異種的生物B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調節屬于信息傳遞中的化學信息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調節屬

25、于信息傳遞中的化學信息C動物可通過特殊的行為在同種或異種生物間傳遞信息動物可通過特殊的行為在同種或異種生物間傳遞信息D牧草生長旺盛時,為食草動物提供采食信息,這對食草動物牧草生長旺盛時,為食草動物提供采食信息,這對食草動物有利,對牧草不利有利,對牧草不利解析:解析:生態系統中的信息不僅可來自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種生物,生態系統中的信息不僅可來自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種生物,還可來自于無機環境,例如濕度、光照等,還可來自于無機環境,例如濕度、光照等,A錯誤;生態系統的信息錯誤;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可發生在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之間或不同物種之間以及生物與傳遞,可發生在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之間或不同物種之間以及生

26、物與無機環境之間,而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起作用,所以無機環境之間,而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起作用,所以B錯誤;動物可錯誤;動物可通過特殊的行為在同種或異種生物間傳遞信息,通過特殊的行為在同種或異種生物間傳遞信息,C正確;一定限度內,正確;一定限度內,食草動物吃草有利于草的更新與分蘗,食草動物吃草有利于草的更新與分蘗,D錯誤。錯誤。答案:答案:C1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的關系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的關系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2.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條件、表現和調節機制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條件、表現和調節機制(1)穩定性前提條件穩定性前提條件只有當生態系統發展到一定階段,它的生產者、消費者和

27、分解者只有當生態系統發展到一定階段,它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類群齊全,能量的輸入保持穩定,物質的輸入和輸出相對平三大功能類群齊全,能量的輸入保持穩定,物質的輸入和輸出相對平衡時才表現出來。這一階段就是生態系統的成熟階段。衡時才表現出來。這一階段就是生態系統的成熟階段。(2)穩定性表現穩定性表現結構相對穩定:生態系統中動植物種類及數量一般不會有太大結構相對穩定:生態系統中動植物種類及數量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一般相關種群數量呈現周期性變化,可用如圖曲線表示:的變化,一般相關種群數量呈現周期性變化,可用如圖曲線表示:功能相對穩定:生物群落的能量輸入與輸出相對平衡,物質的功能相對穩定:生物

28、群落的能量輸入與輸出相對平衡,物質的輸入與輸出保持相對平衡。輸入與輸出保持相對平衡。3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辨析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辨析(1)實例:實例:河流:河流:森林:森林: (2)基礎:負反饋調節,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基礎:負反饋調節,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3)特點: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外界干擾因素的特點: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外界干擾因素的強度超過一定限度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迅速喪失,生態系統強度超過一定限度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迅速喪失,生態系統難以恢復。難以恢復。4反饋調節的種類反饋調節的種類易錯易混易錯易混(1)對于極地苔原對于極地苔原(凍原

29、凍原),由于物種組分單一、結構簡,由于物種組分單一、結構簡單,它的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都較低。單,它的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都較低。(2)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與自我調節能力的大小關系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與自我調節能力的大小關系(3)增加物種豐富度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對自然生態系統增加物種豐富度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對自然生態系統應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而對人工生態系統可適當增加物種的多樣性。應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而對人工生態系統可適當增加物種的多樣性。5天然牧場的一小片區域被作為牧草留種區,為了防止鳥啄食天然牧場的一小片區域被作為牧草留種區,為了防止鳥啄食草籽,人們用網把留種

30、區罩了起來。后來發現留種區的草幾乎被蟲吃草籽,人們用網把留種區罩了起來。后來發現留種區的草幾乎被蟲吃光,而其他區域卻安然無恙。此現象給我們的啟示是光,而其他區域卻安然無恙。此現象給我們的啟示是()A食草昆蟲具有超強的繁殖能力食草昆蟲具有超強的繁殖能力B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賴于完整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賴于完整的營養結構C草原鳥類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昆蟲草原鳥類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昆蟲D牧草的種類單一會導致害蟲的大發生牧草的種類單一會導致害蟲的大發生解析:解析: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取決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取決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大小,而自我調節能力依賴于完整的營養結構

31、。題干中的實例人為地大小,而自我調節能力依賴于完整的營養結構。題干中的實例人為地縮短了食物鏈,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影響了生態系統的穩定縮短了食物鏈,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影響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性。答案:答案:B6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錯誤的是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錯誤的是()A抵抗力穩定性弱的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一定強抵抗力穩定性弱的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一定強B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C適當增加草原生態系統的物種豐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穩適當增加草原生態系統的物種豐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穩定性定性D“野火燒不盡,春

32、風吹又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性解析:解析:抵抗力穩定性弱的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不一定強,如極抵抗力穩定性弱的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不一定強,如極地苔原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少,抵抗力穩定性弱,但由于溫度極低,地苔原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少,抵抗力穩定性弱,但由于溫度極低,條件惡劣,恢復力穩定性也很弱,條件惡劣,恢復力穩定性也很弱,A錯誤。錯誤。答案:答案:A實驗二十八設計并制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實驗二十八設計并制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1實驗流程實驗流程2實驗設計要求實驗設計要求3.生態缸穩定性觀察與分析生態缸穩定性觀察與分析(1)觀察穩定性,可

33、通過觀察動植物的生活情況、水質變化、基質觀察穩定性,可通過觀察動植物的生活情況、水質變化、基質變化等判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變化等判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由于生態缸中的生態系統極為簡單,自我調節能力極差,所以由于生態缸中的生態系統極為簡單,自我調節能力極差,所以抵抗力穩定性極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極易被破壞。因此,生態缸內抵抗力穩定性極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極易被破壞。因此,生態缸內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時間的活性。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時間的活性。7為觀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設計為觀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設計4個密閉、透明的生態瓶,各個密閉、透明的生態瓶,各瓶內的組成和條件見下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觀測

34、后,發現甲瓶瓶內的組成和條件見下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觀測后,發現甲瓶是最穩定的生態系統。是最穩定的生態系統。注:注:“”表示有;表示有;“”表示無。請回答以下問題:表示無。請回答以下問題:(1)乙瓶中,藻類的種群密度變化趨勢為乙瓶中,藻類的種群密度變化趨勢為_,原因是原因是_。( 2 ) 丙 瓶 比 甲 瓶 有 較 多 的 有 機 物 , 原 因 是丙 瓶 比 甲 瓶 有 較 多 的 有 機 物 , 原 因 是_。( 3 ) 丁 瓶 與 甲 瓶 相 比 , 氧 氣 含 量丁 瓶 與 甲 瓶 相 比 , 氧 氣 含 量 _ _ _ _ _ _ _ _ , 原 因 是, 原 因 是_。(4)根

35、據觀測結果,得出結論:根據觀測結果,得出結論:_;_。解析:解析:(1)甲瓶穩定的原因分析:甲瓶穩定的原因分析: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取決于該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和數量的合理搭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取決于該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和數量的合理搭配。在光照條件下,水草、藻類為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在光照條件下,水草、藻類為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同時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為消費者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同時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為消費者浮浮游動物游動物(小魚小魚)提供氧氣和食物,泥沙中含有微生物提供氧氣和食物,泥沙中含有微生物分解者,可將分解者,可將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實

36、現瓶內物質循環。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實現瓶內物質循環。(2)準確分析表中的信息:準確分析表中的信息:乙瓶與甲瓶相比缺少光照,不久穩定性被破壞,說明光照是維乙瓶與甲瓶相比缺少光照,不久穩定性被破壞,說明光照是維持該生態系統的必要條件;持該生態系統的必要條件;丙瓶與甲瓶相比缺少分解者,不久穩定性被破壞,說明分解者丙瓶與甲瓶相比缺少分解者,不久穩定性被破壞,說明分解者是維持該生態系統的必要條件;是維持該生態系統的必要條件;丁瓶與甲瓶相比多小魚,消費者過多,也造成穩定性被破壞,丁瓶與甲瓶相比多小魚,消費者過多,也造成穩定性被破壞,說明生態瓶中消費者不能過多,過多會因氧氣供應不足,造成生態系說明生

37、態瓶中消費者不能過多,過多會因氧氣供應不足,造成生態系統崩潰。統崩潰。答案:答案:(1)減小缺乏光照,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減小缺乏光照,無法進行光合作用(2)沒有微生物的沒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分解作用(3)低小魚呼吸要消耗部分氧氣低小魚呼吸要消耗部分氧氣(4)分解者是生態系統分解者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的重要組成成分光照是維持該生態系統長期穩定的必要條件光照是維持該生態系統長期穩定的必要條件 例例1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是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是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B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

38、的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C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弱,恢復力穩定性強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弱,恢復力穩定性強D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體現了其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體現了其間接價值間接價值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解析解析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

39、。生物多樣性對維持內部結構與功能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體現了其間接價值,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體現了其間接價值,A、B、D正確。正確。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弱,恢復力穩定性也弱。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弱,恢復力穩定性也弱。答案答案C例例2(2015年廣州模擬年廣州模擬)圖甲為部分碳循環示意圖,圖乙為我國圖甲為部分碳循環示意圖,圖乙為我國北方某地北方某地20年間年間CO2濃度變化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濃度變化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A圖甲中成分圖甲中成分A在碳循環中的

40、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氣中的在碳循環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氣中的CO2B圖甲中缺少圖甲中缺少ACO2的過程,圖甲中的過程,圖甲中D為分解者為分解者C每年的冬季每年的冬季CO2濃度變化,從碳循環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圖濃度變化,從碳循環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圖甲中甲中過程大大減少,并且過程大大減少,并且過程增加過程增加D每年夏季每年夏季CO2濃度與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濃度與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濃度濃度的平均值卻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的平均值卻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的吸收量解析解析圖甲中圖甲中A為生產者,為生產者,D為初級消費者,為初級消費者,C為

41、次級消費者,為次級消費者,B為分解者,為分解者,A在碳循環中主要吸收大氣中的在碳循環中主要吸收大氣中的CO2;圖甲中缺少;圖甲中缺少A釋放釋放CO2的過程,但的過程,但B為分解者;冬季由于植物光合作用減弱,植物吸收為分解者;冬季由于植物光合作用減弱,植物吸收CO2的能力降低,且煤、石油的燃燒量增加,導致冬季的能力降低,且煤、石油的燃燒量增加,導致冬季CO2濃度升高;濃度升高;每年夏季每年夏季CO2濃度與前一年冬季相比略有下降,而每年的濃度與前一年冬季相比略有下降,而每年的CO2濃度的濃度的平均值卻逐年增加的原因是每年平均值卻逐年增加的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

42、的吸收量。答案答案B例例3(2015年佛山模擬年佛山模擬)如圖中,兩條虛線之間的部分表示生態如圖中,兩條虛線之間的部分表示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正常范圍:系統穩定性的正常范圍:y表示一個外來干擾使之偏離這一范圍的大小;表示一個外來干擾使之偏離這一范圍的大小;x表示恢復到原狀態所需的時間。請回答下列問題:表示恢復到原狀態所需的時間。請回答下列問題:生態系統的功能及穩定性生態系統的功能及穩定性 ( 1 ) 生 態 系 統 結 構 復 雜 , 各 組 分 間 通 過生 態 系 統 結 構 復 雜 , 各 組 分 間 通 過 _ _ _ _ _ _ _ _ 和和_緊密聯系,形成統一整體;同時,緊密聯系,形成

43、統一整體;同時,_調節著生物種調節著生物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是_。若要保持一。若要保持一個封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必須從外界源源不斷地輸入個封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必須從外界源源不斷地輸入_。(3)對對a、b兩個生態系統施加相同強度的干擾,若兩個生態系統施加相同強度的干擾,若yayb,則這兩,則這兩個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的關系為個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的關系為a_b(填填“”“”“”或或“”);對同一生態系統來說,;對同一生態系統來說,x和和y的關系為的關系為_。(4)環境污染是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

44、之一。研究環境污染物環境污染是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之一。研究環境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可用于生態風險評估。進行生態風險評估時,要計算對生物的影響,可用于生態風險評估。進行生態風險評估時,要計算出一個風險商數出一個風險商數(RQ),若,若RQ1,B內汞的內汞的RQ1,污染物會威脅這些生物的生存,由于,污染物會威脅這些生物的生存,由于A和和C生物體內兩種污染物的生物體內兩種污染物的RQ1,其生存不會受到威脅。該生態系統,其生存不會受到威脅。該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會降低,抵抗力穩定性會降低。的生物多樣性會降低,抵抗力穩定性會降低。 微講座三十三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及穩定性易混點微講座三十三生態系統物質

45、循環及穩定性易混點1物質循環的易錯點物質循環的易錯點(1)物質循環的范圍:物質循環中所說的物質循環的范圍:物質循環中所說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并不是一般并不是一般的生態系統,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的生態系統,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物質循環具生物圈,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有全球性。(2)實現碳循環的關鍵是生產者和分解者。實現碳循環的關鍵是生產者和分解者。(3)碳傳遞的雙向與單向碳傳遞的雙向與單向碳在生產者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傳遞是雙向的。碳在生產者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傳遞是雙向的。碳在其他各成分間的傳遞均是單向的。碳在其他各成分間的傳遞均是單向的。(4)重金屬和重金屬和DDT等農藥的生物富

46、集:生物富集問題與能量流動相等農藥的生物富集:生物富集問題與能量流動相反,能量沿食物鏈流動時逐級遞減,而農藥或重金屬在食物鏈中則存反,能量沿食物鏈流動時逐級遞減,而農藥或重金屬在食物鏈中則存在在“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即營養級越高,該物質濃度越高。,即營養級越高,該物質濃度越高。2不同類型生態系統圖解不同類型生態系統圖解(1)碳循環過程示意圖碳循環過程示意圖弄清箭頭的方向及代表含義。弄清箭頭的方向及代表含義。(2)將上圖換成字母,并嘗試判斷四種成分將上圖換成字母,并嘗試判斷四種成分(找依據找依據),如下面三種,如下面三種變式圖。變式圖。據圖判斷據圖判斷A、B、C、D各代表哪種成分?各代表

47、哪種成分?圖圖1先根據雙向箭頭確定先根據雙向箭頭確定A和和B應為生產者和非生物的物質應為生產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不能寫和能量,不能寫“無機環境無機環境”,也不能寫,也不能寫“生物類別生物類別”,再根據,再根據AD,確定確定D為分解者,剩下為分解者,剩下C為消費者。為消費者。圖圖2根據根據A與與C之間的雙向箭頭判斷:之間的雙向箭頭判斷:A和和C中一個是生產者,中一個是生產者,一個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根據一個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根據A、B、D的碳都流向的碳都流向E,可進一步,可進一步判斷:判斷:A是生產者,是生產者,B是初級消費者,是初級消費者,C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48、,D是是次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E是分解者。是分解者。圖圖3首先找出相互之間具有雙向箭頭的兩個成分即首先找出相互之間具有雙向箭頭的兩個成分即A和和E,一個為生產者,一個是大氣中的一個為生產者,一個是大氣中的CO2庫。又因為其他各個成分都有箭庫。又因為其他各個成分都有箭頭指向頭指向A,所以,所以A為大氣中的為大氣中的CO2庫,庫,E為生產者。然后觀察剩余的幾為生產者。然后觀察剩余的幾個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頭都指向個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頭都指向C,所以,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則為消費者。整個圖解中,食物鏈是則為消費者。整個圖解中,食物鏈是EFDB。3抵抗力穩定

49、性和恢復力穩定性的判斷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的判斷某一生態系統在徹底破壞之前,受到外界干擾遭到一定程度的破某一生態系統在徹底破壞之前,受到外界干擾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而恢復的過程,應視為抵抗力穩定性,如河流輕度污染的凈化;若壞而恢復的過程,應視為抵抗力穩定性,如河流輕度污染的凈化;若遭到徹底破壞,則其恢復過程應為恢復力穩定性,如火災后草原的恢遭到徹底破壞,則其恢復過程應為恢復力穩定性,如火災后草原的恢復等。復等。1如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如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表示碳的流動方向,表示碳的流動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圖中A是生產者,是生產者,B、D、E是

50、消費者,是消費者,C是分解者是分解者B該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該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C該生態系統中食物網可表示為:該生態系統中食物網可表示為:ADEBDE每增加每增加1 kg的體重,至少需要的體重,至少需要25 kg的的A解析:解析:圖中圖中A是生產者,是生產者,D、E是消費者,是消費者,B是分解者,是分解者,C是大氣中是大氣中CO2庫,庫,A項錯誤;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項錯誤;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所以還必須包括量,所以還必須包括E,B項錯誤;項錯誤;B是分解者,不參與食物鏈的組成,是分解者,不參與食物鏈的組成,C項錯誤;按最高能量傳遞效率計算,項錯誤;按最高能量傳遞效率計算,E每增加每增加1 kg的體重,至少需要的體重,至少需要A為為120%20%25 (kg)。答案:答案:D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生態系統的物理信息都來源于無機環境生態系統的物理信息都來源于無機環境B植物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