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電信學院專業課考試范圍_第1頁
西安交大電信學院專業課考試范圍_第2頁
西安交大電信學院專業課考試范圍_第3頁
西安交大電信學院專業課考試范圍_第4頁
西安交大電信學院專業課考試范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信息與通信工程080904電磁場與微波技術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301數學一 815信號與系統(含數字信號處理)復試說明:復試科目電磁場與波或通信原理。加試說明:參考書: <電磁場與波>西安交大出版社1999,馮恩信; <現代通信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羅新民等。<通信原理>國防工業出版社,樊昌信等。  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301數學一 815信號與系統(含數字信號處理)復試說明:復試科目通信原理。碩博連讀生可選擇高等代數與線性代數。加試說明:參考書: <現代通信原理>

2、(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羅新民等。<通信原理>國防工業出版社,樊昌信等。 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301數學一 815信號與系統(含數字信號處理)復試說明:復試科目通信原理。碩博連讀生可選擇高等代數與線性代數。加試說明:參考書: <現代通信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羅新民等。<通信原理>國防工業出版社,樊昌信等。 電子科學與技術碩士生復試考試范圍電磁場理論靜電場,靜電場邊值問題,恒定電流場,恒定磁場,電磁感應,時變電磁場,平面電磁波,導行電磁波(矩形金屬波導和矩形金屬諧振腔)。固

3、體物理考試范圍: 晶體結構和空間點陣理論,晶體X射線衍射理論,晶體互作用勢和結合能,晶格振動理論和熱學性質,晶體中的缺陷,金屬自由電子理論和電學性質,固體能帶理論信號與系統考試范圍:信號與系統基本概念:信號基本運算,典型信號,系統模型及主要特性;LTI系統時域分析:卷積積分、卷積和、卷積性質與計算,用微分/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系統的經典解法,零輸入/零狀態響應;確定信號頻譜分析:周期信號的傅立葉級數及周期信號的頻譜表示,非周期信號的傅立葉變換及其性質,傅立葉級數與傅立葉變換的關系,抽樣定理; LTI系統頻域分析:頻率響應,傅立葉分析法,無失真傳輸條件,理想濾波器; LTI系統復頻域分析:拉氏變換

4、及其收斂域,Z變換及其收斂域。變換性質以及典型信號的變換對。用單邊拉氏變換和Z變換求解微分/差分方程。系統函數。系統方框圖;狀態方程: 狀態方程的建立,狀態轉移矩陣的求解;半導體物理考試范圍: 1、應熟練掌握課本中所闡明的半導體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各種關系。2、理解和掌握本征半導體和非本征半導體的載流子濃度、費米能級以及載流子的漂移和擴散等運動規律。3、理解和掌握非平衡載流子,特別是非平衡過剩載流子的產生、復合、漂移和擴散等運動規律。4、掌握重要半導體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結構和設計方法。5、熟悉影響器件特性的主要因素和一些常見非理想效應。6、熟悉pn結、雙極性晶體管和MOSFET等器件的模型。光

5、電子學考試范圍:1. 光電子學與光電子技術領域發展歷程及典型事件,信息光電子系統的構成及典型器件,2. 光學基礎知識與光場傳播規律,3. 激光的產生與傳播及激光器,4. 平板光波導與光纖中光導波分析,5. 光在晶體中的傳播及光調制,6. 光電探測物理效應及典型光電探測器結構及工作原理,7. 典型光電顯示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8. 典型光通信無源器件結構及工作原理9. 典型光盤存儲機理及光信息存儲新技術電介質物理考試范圍:1、  靜電場中電介質的極化2、 變化電場中電介質的極化3、 電介質中的電導4、 電介質的擊穿5、 晶體的壓電性質6、 晶體的自發極化與鐵電性質7、 電介質的光學性質微電

6、子系方向:080902電路與系統該專業01-02方向初試科目為849半導體物理(含MOS器件), 復試科目為:半導體集成電路。080903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該專業01-04方向初試科目為849半導體物理(含MOS器件), 復試科目為:半導體集成電路085209集成電路工程該專業初試科目為849半導體物理(含MOS器件), 復試科目為:半導體集成電路考試范圍849半導體物理(含MOS器件)考試范圍半導體中的電子狀態 半導體中雜質和缺陷能級 半導體中載流子的統計分布 半導體的導電性 非平衡載流子 PN結 金屬和半導體接觸 半導體表面和MIS結構 異質結基礎概念 半導體的光學性質和光電與發光現象

7、霍耳效應 MOSFET的結構、直流特性、小信號模型、閾值電壓、短溝道效應(小尺寸效應)復試階段半導體集成電路考試范圍 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部分1)單級放大器2)差動放大器3)無源與有源電流鏡4)放大器的頻率特性5) 模擬集成電路中的反饋6)運算放大器結構與設計7)放大器的穩定性與頻率補償數字集成電路設計部分1) CMOS反相器的靜態特性和動態特性,反相器功耗;2) CMOS傳輸門;3) CMOS組合邏輯電路;4) CMOS時序邏輯電路(RS觸發器、鎖存器、邊沿觸發的D觸發器);5) 動態CMOS邏輯電路(預充電-求值(PE)邏輯、多米諾邏輯);6) 數字集成電路連線模型、延時、寄生參數;7

8、) 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流程、設計方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結構與算法考試范圍及要點一、考試范圍算法復雜度分析、線性結構、樹形結構、圖形結構、查找算法、排序算法二、考試要點1.算法復雜度分析的基本概念、漸進表示方法;2.線性表基本概念、線性表的順序存儲、鏈式存儲及其基本操作與應用;3.棧和隊列的概念、順序存儲、鏈式存儲及其基本操作與應用;4.二叉樹的概念、存儲結構、遍歷算法及應用;5.樹與森林的概念、存儲結構、遍歷算法,樹和森林與二叉樹的轉換;6.圖的概念、圖形存儲、遍歷算法及其應用;7.基本的查找算法和排序算法及其算法復雜度;操作系統研究生考試范圍與大綱:一、考試范圍操作系統引論,進程管理,死鎖,

9、存儲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二、考試內容1.操作系統引論:操作系統定義、地位與作用、功能與特征,操作系統的類型及特點(多道批處理系統、分時系統、實時系統、網絡操作系統、分布式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性能(吞吐量,響應時間),操作系統用戶接口,系統調用。2.處理機調度:作業、進程和線程的基本概念、狀態轉換及控制方法,調度的策略和算法,互斥、同步問題及使用P、V原語解決此類問題,死鎖的概念、產生的必要條件及解決死鎖的方法,進程間通信,用戶接口及其使用方式。3.存儲管理:存儲體系,存儲管理的功能,地址轉換,虛擬存儲器,分區、分頁、分段、段頁式管理的實現原理、存儲分配算法,內存保護、共享,覆蓋、交換及請

10、求式分頁技術等內存擴充技術,頁面淘汰算法,局部性原理及工作集概念。4.文件管理:文件、文件系統,文件系統的功能,文件的邏輯結構、物理結構、目錄結構,文件存取與操作,存儲空間的管理,磁盤調度算法,文件共享和保護,文件的主要操作。5.設備管理:設備管理的功能和任務,設備分類,I/O控制方式,通道,緩沖技術,設備無關性,虛擬設備技術,設備分配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考試范圍與要點:1.理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概念;理解指令系統的功能及設計原則,掌握指令格式及尋址方式;2.理解存儲器的組成及存儲系統的工作原理;掌握存儲器、系統總線及輸入輸出接口的原理及相關設計方法; 3.理解并掌握計算機的運算方法和運算器;理

11、解CPU的組成和功能,掌握數據通路的設計思想和方法,掌握控制單元的設計思想和方法。參考書: 王換招,陳妍,趙青蘋.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計算機系統結構考試范圍與要點:1.熟練掌握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系統設計的定量原則以及計算機系統結構的發展。2.熟練掌握指令集結構、流水線、層次存儲結構和指令級并行等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理解和掌握流水線、層次存儲結構等技術的優化方法。離散數學考試范圍及要點:1.集合: 集合,集合的運算,差集,對稱差,Venn圖與成員表法,叉積,-元組,關系,關系的表示法,特殊關系,逆關系,復合關系,關系的復合冪,關系的閉包,等價關

12、系,等價類,劃分,半序關系,Hasse圖,特殊元素,半序,全序,良序,函數,滿射,單射,雙射,逆函數,復合函數,基數,Cator對角線法。2.代數系統: 代數系統,子代數系統,同態與同構,半群,循環半群,子半群,群,循環群,循環群的同構定理,置換群與Caylay定理,子群,陪集與Lagrange定理,環,無零因子環,整環,除環,域。3.布爾代數: 格, 半序格與代數格的關系,特殊格,有界格,有補格,分配格, 布爾代數,宏運算,原子表示,stone定理。4.圖論: 圖,圖的同構,子圖與補圖, 路與圈,可達性與連通性,帶權圖,Dijkstra算法,Euler圖Euler定理,Hamilton圖,K

13、öing等定理,二分圖,匹配,最大匹配, 平面圖,Euler公式,Kuratowski定理,無向樹,有根樹。計算機網絡原理考試范圍和要點:1.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2.網絡體系結構: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研究方法;ISO/OSI及TCP/IP體系結構。3.數據通信技術: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術;數字編碼技術;多路復用技術;交換術。4.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的基本功能;差錯控制的基本原理;流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數據鏈路層協議HDLC及PPP。5.局域網:局域網的基本特征;體系結構的特點;局域網中廣播式信道的基本特點及介質訪問控制方法;以太網的基本原理;網橋的作用及工作原

14、理;無線局域網的特點及工作原理。6.廣域網技術:網絡層的功能;數據報和虛電路;路由選擇的基本原理;常用路由選擇算法的工作過程;擁塞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網絡互連的基本原理及相關概念。7.Internet基本原理 :Internet的基本原理; IP協議的工作原理及IP組網技術;ARP協議;ICMP協議等網絡層協議的主要作用及工作過程;TCP協議和UDP協議的工作原理。8.Internet應用:應用層協議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常用的網絡應用模式;主要應用層協議的工作原理;包括:DNS;FTP;SMTP;HTTP等。軟件工程考試范圍和要點:1.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模型和方法。2.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瀑布

15、模型,螺旋模型,統一建模過程和敏捷建模等。3.用戶信息獲取與表示:業務信息獲取方法,業務流程描述方法,事件表,ERD。4.需求分析建模:面向對象的需求描述模型,這些模型間的關系,以及建立這些模型的基本方法。5.設計建模:面向對象的分析模型,這些模型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和需求模型之間的關系,如何建立分析模型。6.系統實現的基本步驟和方法。7.軟件測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編譯原理考試范圍與要點:1.編譯原理的基本概念;2.文法、正規式、有窮狀態自動機、屬性文法、符號表、中間表示、運行時存儲管理;3.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法制導翻譯和中間代碼生成;4.重點掌握原理和方法,對應于教材第一章至第

16、九章。教材:程序設計語言編譯原理(第3版),陳火旺等,國防工業出版社,2000年,ISBN7-118-02207-1.數據庫系統原理考試范圍和要點:1.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數據庫系統的構成。 2.數據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數據模型。 3.關系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關系操作和關系代數。4.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5.事務管理、并發控制、故障恢復的基本概念。6.關系數據庫的規范化理論。7.數據庫設計的目標、內容和方法。 8.數據庫應用開發工具。 控制科學與工程數字信號處理考試范圍為:離散時間信號與系統分析基礎;離散傅里葉變換及其快速實現;數字濾波器的設計與實現方法;離散隨機信號的統計分析基礎;隨機信號的

17、功率譜估計;數字信號處理的誤差分析等。自動控制原理與信號與系統專業課:自動控制原理100分,信號與系統50分。1. 自動控制原理的考試范圍只包括古典控制理論,不包括線性離散控制系統分析和非線性控制系統分析。具體范圍如下:自動控制系統的分類和基本工作原理;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微分方程、傳遞函數、方塊圖、信號流圖;連續控制系統的基本分析方法:時域分析法、根軌跡法、頻域分析法;控制系統串聯校正裝置設計的基本方法。2. 信號與系統A內容要求如下:說明:考試內容要求分為兩個等級:第一級為基本內容,要求熟練掌握(標為黑色);第二級為擴展知識,考試不會涉及(標為土黃色)。第一章 信號與系統1.0 引言 1.1

18、 連續時間和離散時間信號 1.1.1 舉例與數學表示 1.1.2 信號能量與功率 1.2 自變量的變換 1.2.1 自變量變換舉例 1.2.2 周期信號 1.2.3 偶信號與奇信號 1.3 指數信號與正弦信號 1.3.1 連續時間復指數信號與正弦信號 1.3.2 離散時間復指數信號與正弦信號 1.3.3 離散時間復指數序列的周期性質 1.4 單位沖激與單位階躍函數 1.4.1 離散時間單位脈沖和單位階躍序列 1.4.2 連續時間單位階躍和單位沖激函數 1.5 連續時間和離散時間系統 1.5.1 簡單系統舉例 1.5.2 系統的互聯 1.6 基本系統性質 1.6.1 記憶系統和無記憶系統 1.6

19、.2 可逆性與可逆系統 1.6.3 因果性 1.6.4 穩定性 1.6.5 時不變性 1.6.6 線性 第二章 線性時不變系統2.0 引言 2.1 離散時間LTI系統:卷積和 2.1.1 用脈沖表示離散時間信號 2.1.2 離散時間LTI系統的單位脈沖響應及卷積和表示 2.2 連續時間LTI系統:卷積積分 2.2.1 用沖激表示連續時間信號 2.2.2 連續時間LTI系統的單位沖激響應及卷積積分表示 2.3 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性質 2.3.1 交換律性質 2.3.2 分配律性質 2.3.3 結合律性質 2.3.4 有記憶和無記憶LTI系統 2.3.5 LTI系統的可逆性 2.3.6 LTI系統的

20、因果性 2.3.7 LTI系統的穩定性 2.3.8 LTI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2.4 用微分和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LTI系統 2.4.1 線性常系數微分方程 2.4.2 線性常系數差分方程 2.4.3 用微分和差分方程描述的一階系統的方框圖表示 2.5 奇異函數 2.5.1 作為理想化短脈沖的單位沖激 2.5.2 通過卷積定義單位沖激 2.5.3 單位沖激偶和它的奇異函數 第三章 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表示3.0 引言 3.1 歷史回顧 3.2 LTI系統對復指數信號的響應 3.3 連續時間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表示 3.3.1 成諧波關系的復指數信號的線性組合 3.3.2 連續時間周期信號傅里葉級

21、數表示的確定 3.4 傅里葉級數的收斂 3.5 連續時間傅里葉級數性質 3.5.1 線性 3.5.3 時移性質 3.5.3 時間反轉 3.5.4 時域尺度變換 3.5.5 相乘 3.5.6 共軛及共軛對稱性 3.5.7 連續時間周期信號的帕斯瓦爾定理 3.5.8 連續時間傅里葉級數性質列表 3.5.9 舉例 3.6 離散時間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表示 3.6.1 成諧波關系的復指數信號的線性組合 3.6.2 周期信號傅里葉級數表示的確定 3.7 離散時間傅里葉級數性質 3.7.1 相乘 3.7.2 一階差分 3.7.3 離散時間周期信號的帕斯瓦爾定理 3.7.4 舉例 3.8 傅里葉級數與LTI

22、系統 第四章 連續時間傅里葉變換4.0 引言 4.1 非周期信號的表示:連續時間傅里葉變換 4.1.1 非周期信號傅里葉變換表示的導出 4.1.2 傅里葉變換的收斂 4.1.3 連續時間傅里葉變換舉例 4.2 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4.3 連續時間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4.3.1 線性 4.3.2 時移性質 4.3.3 共軛及共軛對稱性 4.3.4 微分與積分 4.3.5 時間與頻率的尺度變換 4.3.6 對偶性 4.3.7 帕斯瓦爾定理 4.4 卷積性質 4.4.1 舉例 4.5 相乘性質 4.5.1 具有可變中心頻率的頻率選擇性濾波器 4.6 傅里葉變換性質和基本傅里葉變換對列表 4.7 由線

23、性常系數微分方程表征的系統 第五章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化5.0 引言 5.1 非周期信號的表示: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 5.1.1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的導出 5.1.2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舉例 5.1.3 關于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的收斂問題 5.2 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5.3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5.3.1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的周期性 5.3.2 線性 5.3.3 時移與頻移性質 5.3.4 共軛及共軛對稱性 5.3.5 差分與累加 5.3.6 時間反轉 5.3.7 時域擴展 5.3.8 頻域微分 5.3.9 帕斯瓦爾定理 5.4 卷積性質 5.4.1 舉例 5.5 相乘性質 5.6 傅里葉變

24、換性質和基本傅里葉變換對列表 5.7 對偶性 5.7.1 離散時間傅里葉級數的對偶性 5.7.2 離散時間傅里葉變換和連續時間傅里葉變換之間的對偶性 5.8 由線性常系數微分方程表征的系統 第6章 信號與系統的時域和頻域特性 6.0 引言6.1 傅里葉變換的模和相位表示 6.2 LTI系統頻率響應的模和相位表示 6.2.1 線性與非線性相位 6.2.2 群時延 6.2.3 對數模和波特圖 6.3 理想頻率選擇性濾波器的時域特性 6.4 非理想濾波器的時域和頻域特性討論 6.5 一階與二階連續時間系統 6.5.1 一階連續時間系統 6.5.2 二階連續時間系統 6.5.3 有理型頻率響應的波特圖

25、 6.6 一階與二階離散時間系統 6.6.1 一階離散時間系統 6.6.2 二階離散時間系統6.7 系統的時域分析與頻域分析舉例6.7.1 汽車減震系統的分析 6.7.2 離散時間非遞歸濾波器舉例第7章 采 樣7.0 引言7.1 用信號樣本表示連續時間信號:采樣定理 7.1.1 沖激串采樣 7.1.2 零階保持采樣7.2 利用內插由樣本重建新號7.3 欠采樣的效果:混疊現象7.4 連續時間信號的離散時間處理 7.4.1 數字微分器7.5 離散時間信號采樣 7.5.1 脈沖串采樣 7.5.2 離散時間抽取與內插第8章 通信系統8.0 引言8.1 復指數與正弦幅度調制 8.1.2 復指數載波的幅度

26、調制 8.1.2 正弦載波的幅度調制8.2 正弦AM的解調 8.2.1 同步解調 8.2.2 非同步解調8.3 頻分多路復用8.4 單邊帶正弦幅度調制8.5 用脈沖串作載波的調制 8.5.1 脈沖串載波調制 8.5.2 時分多路復用第9章 拉普拉斯變換9.0 引言9.1 拉普拉斯變換9.2 拉普拉斯變換收斂域9.3 拉普拉斯反變換9.4 由零極點圖對傅里葉變換進行幾何求值 9.4.1 一階系統9.4.2 二階系統9.4.3 全通系統9.5 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 9.5.1 線性 9.5.2 時移性質 9.5.3 s域平移9.5.4 時域尺度變換9.5.5 共軛9.5.6 卷積性質9.5.7 時域

27、微分9.5.8 s域微分9.5.9 時域積分9.5.10 初值與終值定理9.5.11 性質列表9.6 常用拉普拉斯變換對9.7 常用拉普拉斯變換分析和表征LTI系統9.7.1 因果性9.7.2 穩定性9.7.3 由線性常系數微分方程表征的LTI系統9.7.4 系統特性與系統函數的關系舉例9.7.5 巴特沃茲濾波器9.8 系統函數的代數屬性與方框圖表示(注意:只考系統分析,不考系統綜合) 9.8.1 LTI系統互聯的系統函數9.8.2 由微分方程和有理系統函數描述的因果LTI系統的方框圖表示 9.9 單邊拉普拉斯變換 9.9.1 單邊拉普拉斯變換舉例9.9.2 單邊拉普拉斯變換性質9.9.3 利

28、用單邊拉普拉斯變換求解微分方程第10章 Z變換10.0 引言10.1 z變換10.2 z變換的收斂域10.3 z反變換10.4 由零極點圖對傅里葉變換進行幾何求值 10.4.1 一階系統10.4.2 二階系統10.5 z變換的性質 10.5.1 線性 10.5.2 時移性質10.5.3 時域尺度變換10.5.4 時間反轉10.5.5 時間擴展10.5.6 共軛10.5.7 卷積性質10.5.8 z域微分10.5.9 初值定理10.5.10 性質小結10.6 幾個常用z變換對10.7 利用z變換分析與表征LTI系統10.7.1 因果性10.7.2 穩定性10.7.3 由線性常系數差分方程表征的L

29、TI系統10.7.4 系統特性與系統函數的關系舉例10.8 系統函數的代數屬性與方框圖表示(注意:只考系統分析,不考系統綜合) 10.8.1 LTI系統互聯的系統函數10.8.2 由差分方程和有理系統函數描述的因果LTI系統的方框圖表示10.9 單邊z變換 10.9.1 單邊z變換和單邊z反變換舉例10.9.2 單邊z變換性質10.9.3 利用單邊z變換求解差分方程網絡空間安全自動控制原理與信號與系統專業課:自動控制原理100分,信號與系統50分。2. 自動控制原理的考試范圍只包括古典控制理論,不包括線性離散控制系統分析和非線性控制系統分析。具體范圍如下:自動控制系統的分類和基本工作原理;控制

30、系統的數學模型微分方程、傳遞函數、方塊圖、信號流圖;連續控制系統的基本分析方法:時域分析法、根軌跡法、頻域分析法;控制系統串聯校正裝置設計的基本方法。2. 信號與系統A內容要求如下:說明:考試內容要求分為兩個等級:第一級為基本內容,要求熟練掌握(標為黑色);第二級為擴展知識,考試不會涉及(標為土黃色)。第六章 信號與系統1.0 引言 1.1 連續時間和離散時間信號 1.1.1 舉例與數學表示 1.1.2 信號能量與功率 1.2 自變量的變換 1.2.1 自變量變換舉例 1.2.2 周期信號 1.2.3 偶信號與奇信號 1.3 指數信號與正弦信號 1.3.1 連續時間復指數信號與正弦信號 1.3.2 離散時間復指數信號與正弦信號 1.3.3 離散時間復指數序列的周期性質 1.4 單位沖激與單位階躍函數 1.4.1 離散時間單位脈沖和單位階躍序列 1.4.2 連續時間單位階躍和單位沖激函數 1.5 連續時間和離散時間系統 1.5.1 簡單系統舉例 1.5.2 系統的互聯 1.6 基本系統性質 1.6.1 記憶系統和無記憶系統 1.6.2 可逆性與可逆系統 1.6.3 因果性 1.6.4 穩定性 1.6.5 時不變性 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