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精煉: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_第1頁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精煉: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_第2頁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精煉: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_第3頁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精煉: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_第4頁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精煉: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一、日常生活的變化1背景: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明顯改善。2變遷項目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衣買衣服憑_布票_,色彩和樣式單調衣著豐富多彩。服飾成為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食飲食結構比較單一,有些農村尚未解決_溫飽_問題人們不僅能“吃飽”,還要“吃好”,講究_營養均衡_、粗細搭配住住房比較擁擠,室內設施也很簡單人均居住面積擴大,居住環境明顯改善休閑娛樂居民收入低,休閑娛樂少開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種休閑生活 易混易錯有人認為,過去人們吃的粗糧今天吃起來味道仍然不錯,所以說過去生活不好的說法是不對的。

2、(×)提示:過去食物匱乏,只能吃粗糧,人們為解決溫飽別無選擇。現在食品供應豐富,人們不但要“吃飽”,還要“吃好”,人們今天吃粗糧是為了營養均衡?!締栴}思考】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其主要表現是什么?(1)對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多。(2)文化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在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大幅增長。(3)身心健康、醫療保健受到重視。(4)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展現了生活的多樣性與個性化。提前消費、休閑生活等也正成為新的時尚。二、交通、通信的不斷發展1交通的發展(1)變遷:新中國成立前,我國交通條件很落后。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投入巨額資金改善交通條件,并取得巨大成就。(2)表現:截

3、至2010年底,中國的鐵路營運里程已居世界第_二_位。我國 高速公路 里程已居世界前列。我國與世界許多國家的大城市設有直通航線,已成為世界民航大國。(3)影響: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長途旅行時,人們可以選擇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等多種交通工具。2通信的發展(1)概況:新中國成立后,國家不斷增加對電信事業的投資,逐漸形成全國電信網絡。(2)表現:我國的電信網絡規模和用戶數均居全球第_一_,發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固定電話早已進入千家萬戶, 移動電話 的使用十分普遍。(3)影響:通信事業的發展和通信方式的變遷,使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和簡便,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練w納總結】1

4、活動課上,小明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張購糧券(如圖),并配上了說明文字,其中表述錯誤的一項是(C)A發行這種票證是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商品供應匱乏B這是當時人們購糧所需的票證C這張票證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發行的D票證退出歷史舞臺表明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2野菜和粗糧如今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對于這種現象的理解不正確的是(B)A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B人們在憶苦思甜C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D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3人民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新中國時代的變遷。如圖中的時裝表演,最有可能出現在(C)A三大改造時期 B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C改革開放新時期 D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4我國首

5、條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運行地鐵線路北京燕房線已正式開通運行。它采用最高運行等級的全自動運行技術。它的研制表明我國在治理交通擁堵方面的根本出路是(D)A實行“公交優先”B加強交通管理C減少汽車數量D發展道路、地鐵、輕軌等硬件設施5下列哪一項成果最能體現中國古代“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說法變成了現實(D)A書本 B電視C報紙 D計算機網絡620世紀70年代,中國城鄉居民的衣著主要是單調的“灰藍黑”。進入90年代,人們的服飾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日益多元化、個性化。這一變化反映的實質是(A)A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解放B西方文化影響深遠C人們的服飾品味逐漸提升D服裝產業迅猛發展7(2019·安徽滁

6、州期中)下列關于新中國社會生活變遷的說法,錯誤的是(C)A改革開放前,人民的生活由于受到計劃經濟和平均主義的束縛,發展比較緩慢B改革開放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得到解放C我國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不斷增加對電信事業的投資,逐漸形成全國電信網絡8(2019·北京期末)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下面一組圖片反映了(B)A居住環境的變化B交通設施與出行方式的變化C電信事業的發展D衣著服飾與審美意識的變化9下列表述,符合改革開放后我國人民生活總體狀況的是(D)衣著單一,質量較差吃飽吃好,追求營養住房短缺,狹小擁擠交通發展,出行

7、便捷A B C D10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面表格中的內容對應錯誤的是(B)A衣服飾豐富多彩,日益多元化、個性化B食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費比例不足C住城鎮中低收入的職工能以成本價買到合適的住房D行出行坐飛機、動車,開私家車越來越普遍11.下列能夠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生活變化的是(B)人們瀏覽網頁、發電子郵件人們使用糧票、布票購買東西20世紀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樓房A B C D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必須憑借各種票證才能購買到物品。糧票、煤票、肉票、糖票、布票各種票證讓人眼花繚亂。如今

8、,票證已經退出我們的生活。走進商店、超市,多種多樣的商品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摘編自百年中國材料二20世紀60年代,每人每月僅供應3兩左右的油和肉。在當時,一些機關工作者,常成群結隊到山區和郊外挖野生植物的塊莖,把它們磨成粉末,來彌補糧食定量的不足。材料三近幾年,吃野菜成了一種時髦。很多天然草地上的野菜,都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特別是高維生素含量的野生植物,這些植物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常有藥用功效,食療兼宜,這幾年不斷被開發利用,而且具有很廣闊的前景。(1)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憑借票證購買物品的原因是什么?當時物質匱乏。(2)材料二與材料三的“吃野菜”的含義有什么不同?材料二中人們“吃野菜”是為

9、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為糧食不足的補充;材料三中人們“吃野菜”是為了講究粗細搭配和營養均衡。(3)以上材料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變化,請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分析變化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我國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實行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發生巨大變化。 素養解讀歷史圖片和史料展覽都是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下題以“改革開放前后中國的社會變化”為主題,滲透了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觀念,目標是考查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1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家庭收入,到居住條件、交通設施、城市(村莊)的變遷你的家鄉也一定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請你和同學們共同籌辦一期“改革開

10、放成就展”,介紹一下我們身邊的變化。【文字篇】(1)請你從衣食住行中舉例說明我國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至少兩個方面)簡述發生這些變化的根本原因。項目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衣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單調不僅滿足御寒,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食飲食結構單一,甚至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不但吃好,還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概念也深入人心住住房比較擁擠,室內設施簡陋人均住房面積擴大,室內裝修和環境明顯改善行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火車等地鐵、出租車、私家車、飛機、輪船等改革開放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圖片展】(2)同學們從網上下載了四幅反映改革開放后我國人民衣食住行狀況的圖片,請你挑選出與史實不符的圖片,并簡要說明原因。A圖是改革開放前人們的穿衣風格。改革開放前,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