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液壓缸的緩沖裝置_第1頁
再談液壓缸的緩沖裝置_第2頁
再談液壓缸的緩沖裝置_第3頁
再談液壓缸的緩沖裝置_第4頁
再談液壓缸的緩沖裝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再談液壓缸的緩沖裝置3陳升331設置的意義當液壓執行器驅動質量較大和速度較快的工作部件,在運動狀態下突然停止或換向時,由于運動部件具有較大的動能,因此在液壓回路中將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和振動,從而影響運動部件的定位精度,嚴重時還將妨礙機器的正常工作,甚至損壞機件。工作部件質量愈大,運動速度愈快,問題將表現得愈為突出。特別是在液壓缸的活塞行程終點,將會因慣性而使活塞與缸底發生碰撞、引起沖擊、產生噪聲,以致損壞液壓缸或被驅動件。為消除或減小液壓沖擊,必須設置緩沖裝置。2解決緩沖的方法緩沖裝置通常是由節流作用產生內壓來抵抗液壓推力、慣性和負載力,從而達到降低液壓缸運動速度的目的。實現液壓缸的緩沖可以有多

2、種途徑,如利用行程節流閥或比例節流閥等所組成的緩沖回路均可達到緩沖的目的。但由于該種設置位于系統中無疑將會增加系統管理的復雜性,給使用、維修帶來一定的不便。另外,該種設置作為緩沖回路常用于液壓缸行程不在臨近終點時的換向回路中。對于液壓缸行程終點的緩沖則在液壓缸本身結構上采取措施,以使結構簡單緊湊,便于維修保養,同時又可達到升壓降速的目的,如液壓缸端部設置的緩沖裝置。3現有緩沖裝置的缺陷現有教科書中介紹的和常用的節流緩沖裝置,雖然緩沖效果較為理想,但緩沖活塞與緩沖腔須在加工和使用中確保其具有良好的同軸度,否則,將會由于二者的別勁,而造成液壓缸緩沖行程中的低速爬行或緩沖失效現象。另外,在活塞返回時

3、,由于緩沖節流孔達到最小閉合狀態,此時將會造成推力不足、活塞起動緩慢等現象,同時,外界條件的影響(如油液黏度、油液污染程度等也將上升到最為敏感的階段。4新型緩沖裝置為解決上述缺陷,文獻1中曾介紹了一種新型的組合式節流緩沖裝置,其結構如圖1所示。由于該種結構外型尺寸較大,使其僅適用于液壓缸的無桿端緩沖裝置中,且出于維修保養的方便,液壓3收稿日期97122933徐州筑路機械廠,221004徐州市銅山路248號缸缸底與缸體又必須以非焊接式連接。由于上述因素的制約,使其推廣使用性能大為降低。現再介紹一種新型的組合式液壓緩沖裝置,其結構如圖2所示 。11螺母21缸底31導向桿41彈簧51孔用彈性擋圈61

4、緩沖滑套71缸體81活塞圖1 組合式節流緩沖裝置11缸底21緩沖缸體31緩沖活塞41緩沖桿51缸體61活塞71活塞桿81缸蓋91彈簧101緩沖頭圖2組合式液壓緩沖裝置該緩沖裝置的工作原理為:當活塞推動緩沖桿向左移動時,A腔中的油液將通過緩沖桿上一系列交錯布置且直徑由左至右逐漸減小的節流小孔排至B、C 腔。由于C腔中的油液直接進入油箱,故在緩沖桿左移的過程中,A腔經節流小孔排出的油液除一部分填充不斷增大的B腔容積外,其余的將經C腔流回油箱,從而達到節流緩沖的目的。同時,與不斷受到壓縮的彈簧9一起完成變節流緩沖的全過程。由于彈簧9的作用,故可以克服節流小孔直徑過小、易于堵塞且緩沖壓力過高等缺點。而

5、在活塞右移時,由于泵源提供的壓力油液直接作用在活塞端面,從而又可克服活塞起動速度緩慢、推力不足等缺點,同時,在彈簧力的作用下,緩沖桿右移,A腔形成負壓,油液將通過節流小孔直接進行填充,從而為下次緩沖做好準備。當然,當22液壓與氣動該緩沖裝置用于缸無桿端緩沖時,也可直接在緩沖缸體上設置節流小孔。 11缸底21活塞桿31活塞41缸體51緩沖裝置圖3直接加設在液壓缸活塞上的緩沖裝置由于該緩沖裝置體積小,設置方便,故在大直徑的液壓缸需要進行雙向緩沖時,可將該裝置直接加設在液壓缸的活塞上,此時的緩沖小孔則只能設置在緩沖桿上。緩沖裝置的數量可根據系統壓力進行交錯對稱布置,同時,在緩沖行程中也不易對活塞造成

6、緩沖傾翻力矩,以免使活塞別勁而造成磨損不均,縮短使用壽命。其結構如圖3所示。同理,該緩沖裝置加設在活塞的單面,則可滿足液壓缸單方向上的緩沖要求。另外,對于該緩沖裝置與活塞的裝配方式,可采用壓入式,即將緩沖缸體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壓入活塞孔中,也可采用螺紋連接法,即在緩沖缸體外表面車削成螺紋,旋入活塞相應的孔中。5結論該緩沖裝置不僅可滿足各種形式的緩沖要求,而且克服了常用節流孔緩沖形式的不足,而安裝方式上的靈活多變又給其使用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所以,當該緩沖裝置形成標準及系列后,即可滿足各種壓力及緩沖形式下的工作要求,具有更重要的推廣使用價值。參考文獻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鄭重推薦具有權威性的科學

7、技術名詞叢書和軟盤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原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簡稱全國名詞委于1985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是經國務院授權,代表國家進行科技名詞審定、公布和管理的權威性機構。現任主任委員為著名科學家,中科院院士盧嘉錫教授。國務院1987年8月12日明確批示:“經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名詞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全國各科研、教學、生產、經營以及新聞出版等單位應遵照使用。”為認真貫徹國務院這一指示精神,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1990年6月23日發出聯合通知,提出三項明確要求:各新聞單位要通過各種宣傳媒介宣傳名詞統一的重要意義,并帶頭使用已公布的名詞。各編

8、輯出版單位今后出版的有關書刊、文獻、資料,要求使用公布的名詞。特別是各種工具書,應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規范詞,作為衡量該書質量的標準之一。凡已公布的各學科名詞,今后編寫出版的各類教材都應遵照使用。這一通知精神,極其有力地促進了規范名詞的推廣和應用工作。迄今全國名詞委共組建了理、工、農、醫和交叉學科的名詞審定分委員會51個,1700多位科學家參加了名詞審定工作。經全國名詞委審定的科技名詞遵循各學科框架,具有縝密、完整的系統性,并且非常嚴謹、準確、規范,既保證科學性,又兼備實用性,對科研、教學、新聞出版和學術交流起到很好的作用,對提高各類人員的工作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在1995年進行的中國辭書評獎活動中,即把各類辭書是否使用全國名詞委公布的規范名詞作為能否獲獎的重要條件之一。目前,全國名詞委已公布出版了41個學科的名詞。已公布的41個學科名詞均可提供數據庫軟盤。即將公布的名詞有機械工程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