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資料2_第1頁
第四單元資料2_第2頁
第四單元資料2_第3頁
第四單元資料2_第4頁
第四單元資料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感。2.認識“寸、益”等生字。會寫“寸、落”等字。3.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產生收集成語的興趣。重點難點1.學習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書寫生字。2.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理解成語的意思,體會其中的韻律感。教學課時兩課時識字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段導讀:這四個成語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要學會“取長補短”。管中窺豹坐井觀天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段導讀:這四個成語告訴我們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拔苗助長徒勞無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段導讀:這四個成語告訴我們做事應該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不能急于求成。字 詞 導 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2、:尺有顯得短的時候,寸也有顯得長的時候。比喻每個人或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取長補短:吸取長處來彌補短處。相得益彰:兩者之間互相幫助,互相補充,更能顯示各自的長處和優點。相得,互相配合;映襯。管中窺豹:從管孔中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個斑點。比喻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未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坐井觀天:坐在井里看天。比喻見識有限,眼光短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一片小小的樹葉擋住了眼睛,就看不見遠處高大的泰山。比喻被眼前細小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質或全體。障,遮擋。拔苗助長:把禾苗拔高,幫助它生長。比喻不顧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徒勞無功:白費力氣,沒有成就或好處。瓜熟蒂落

3、:瓜熟了,瓜蒂自然脫落。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能自然成渠。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渠,溝渠。1.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理解成語的意思。2.在朗讀中體會成語的韻律感。成語故事錄音,課前查找的相關資料。一以故事引入,激發興趣1.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放錄音拔苗助長。說說你聽懂了什么。(用手去拔禾苗,想讓它快點兒長高,沒想到卻害死了禾苗。比喻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就會把事情弄糟。)2.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有些成語是有典故的,必須知道了這個故事的來源和典故才能懂得這個成語的意思。今天,我們再學習一些成語,看看你能學到什么。二初讀成語1.出示“識字4”中的成語。

4、(1)聽老師范讀。(2)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3)邊讀邊想想成語的意思。2.指名讀成語,老師正音。三理解成語的意思1.小組合作學習。(1)互相交流自己所查找到的資料,說說成語的意思。(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2.匯報學習成果。(1)學生自愿上臺交流。學生甲:我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是說尺比寸長,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尺有顯得短的時候,而寸也有顯得長的時候。這個成語告訴我們每個人或事物都各有長處和短處。學生乙:我能講“管中窺豹”這個故事。(2)請聽的同學說說,聽了同學的介紹,自己知道了什么。3.再讀成語。說說自己記住了哪個成語。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或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5、把你喜歡的成語記錄下來。1.小組合作讀書,由學生自己設計合作方法,這是將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實踐證明,這樣的做法,學生的積極性是很高的,他們不僅讀得正確通順,而且饒有情趣。學生在唱一唱、跳一跳、動一動、笑一笑中學習了語文,發展了情感,培養了合作學習的能力。2.贊科夫認為:“課堂上應該創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欲、積極地探求知識的心理氣氛。”這種心理氣氛是與開課伊始教師努力營造的一種精神振奮的、生機勃勃的“情調”分不開的,更是在融洽的師生交往互動中不斷生成和發展起來的。正如一位教育專家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全程,讓孩子始終處于

6、積極的狀態。教師應適時地點撥、熱情地鼓勵,讓每個孩子樂于嘗試,積累成功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1.指導學生正確書寫本課生字。2.相互交流自己找到的成語故事。生字、新詞卡片。一交流自己找到的成語故事在小組內互相交流,積累成語。二學習生字1.小組交流會寫的字,并說說識記的方法。2.歸納。(1)用“減一減”的方法:村寸。(2)用“加一加”的方法:工功、力助、耳取、斤所。(3)用“換一換”的方法:撲補。3.你最喜歡和哪個生字交朋友,為什么?(我最喜歡和“功”字交朋友,因為只有用功學習,才能把功課學好。)4.看生字說成語,如,寸寸有所長。5.指導書寫。(1)認真觀察,分析字形。(2)重點指導。補:第四、五

7、筆要短,右邊不過豎中線,左邊不要寫成“礻”。拔:左窄右寬,右邊不要寫成“發”。助、功:右邊都是“力”字,“橫折鉤”的“折”筆要往左斜,不能寫垂直。(3)描紅,仿寫。6.用生字口頭組詞。7.齊讀成語。1.“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是新課標中一個重要的理念。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說過這樣一句話:“學校中知識的目的,不在于知識本身,而在于使學生自己獲得求知識的方法。”本節課我力爭改變教師是課堂主宰的局面,使語文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由淺入深地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精神,樹立學習的主人翁意識。本節課在識記生字、鞏固識字、朗讀韻文、課外識字、學寫生字、課后延伸等各個環節,都體現了學生的

8、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生看作語文學習的主人,徹底改變老師的“全盤授予”,放下教者的架子,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2.老師和學生做“找朋友”的游戲,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更多的生字,體現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是他們的學習伙伴。此時,教師站出來,給他們做了個示范,使他們明白了游戲的任務,知道了游戲的玩法,啟發了思維的靈感,初步習得記認生字的方法。在游戲的過程中,有的孩子還教好朋友怎樣記住自己的名字。他們在記認生字的同時既發展了識字能力,還發展了他們的交際能力、語言能力、合作能力,培養了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3.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以生動有趣、自然和諧的課堂情境來調動學生

9、的情緒,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充分利用漢字的構字特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識字,培養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體現了不把學生看成知識的容器,而把他們作為發現的主人。識字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坐井觀天拔苗助長講故事談啟發1.填成語。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拔苗助長取長補短坐井觀天水到渠成徒勞無功穩 如泰山 2.你還知道哪些成語,寫下來。  成語成語是語言詞匯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漢語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例如:言簡意賅勇往直前相反相成實事求是誨人不倦經年累月千鈞一發緣木求魚成語釋義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尺比寸長,但運

10、用的場合不同,尺有顯得短的時候,寸也有顯得長的時候。比喻每個人或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出自楚辭·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坐井觀天:坐在井里看天。比喻見識有限,眼光短淺。出自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管中窺豹:管,竹管。窺,從孔隙看。從竹管孔中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未能看到事物的全貌。有時與“可見一斑”連用,則比喻從觀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測全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障,遮擋。一片小小的樹葉擋住了眼睛,就看不見遠處高大的泰山。比喻被眼前細小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質或全體。相得益彰:相得,互相配合、映襯。益

11、,更加。彰,顯著。原指君臣之間相互配合更能發揮各自特長。后泛指兩者之間互相映襯,更能顯示各自的長處和優點。拔苗助長:把禾苗拔高,幫助它生長。原為“揠苗助長”,出自孟子·公孫丑上。這是個寓言故事,寓意是不顧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結果只會把事情弄的更糟。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脫落。比喻條件或時機成熟,事情自然就會成功。出自宋代張君房云笈七簽:“瓜熟蒂落,啐(cuì)啄同時。”水到渠成:渠,溝渠。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教學要求1.理解課文內容,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坐井觀天”這則成語的寓意。2.認識“沿、際、信”等生字。會寫“信、沿、抬、際、蛙、

12、錯、答、還”等生字及其組成的詞語。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對話。重點難點1.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書寫。2.讀懂有關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揭示“坐井觀天”這則成語的寓意。教學課時兩課時13坐 井 觀 天􀀋青蛙坐在井里。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青蛙和小鳥爭論的地點。􀀌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小鳥回答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段導讀:小鳥回答青蛙的問話,并告訴青蛙自己來到井沿上的原因:飛了很遠,口很渴,想找點水喝。􀀎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

13、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段導讀: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說的“飛了一百多里”是在吹牛。􀀏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段導讀:小鳥見多識廣,知道天很大,想說服青蛙。􀀐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句導讀:青蛙有些盲目自大。段導讀:因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沒有到過井外,所以青蛙非常自信地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句導讀:這句話比前一次說“你弄錯了”多了一個“是”字,可以看出小鳥很有耐心。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句導讀:這句話寫小鳥勸青蛙跳

14、出井口看天空,到時就不會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了。段導讀:因為青蛙坐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一塊天,所以小鳥勸青蛙,讓它跳出井口看一看。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寫青蛙和小鳥通過對話爭論天地大小。字 詞 導 讀蛙w(青蛙)娃wá(女娃)洼w(水洼)井沿:井邊。答dá(回答)d(答應)里:長度單位,一里等于500米。渴k(干渴)喝h(喝水)大話:夸大的話;吹牛。無邊無際:沒有邊際,形容非常廣闊。(舉例)一眼望去,大海無邊無際,仿佛沒有盡頭。hn很(很多)狠(狠心)跳tiào(跳遠)挑tio(挑水)桃táo(桃花)逃táo(逃跑)1.認識本課生字,在

15、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句子的意思。2.通過讀議結合,深入體會對話,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寓意。生字卡片,錄音帶,多媒體課件。一解題引入1.板書課文題目,認識“井”,老師簡筆畫“井”,幫助學生理解。2.理解“觀”即“看”的意思,理解“坐井觀天”的字面含義。誰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看故事。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2)初步認識生字、新詞。2.指名認讀生字、新詞。信相信抬抬頭蛙青蛙錯說錯了答回答還還是沿井沿,你知道井沿是哪兒嗎?到黑板上指出來。(井沿就是井邊。)際無邊無際,這個詞是什么意思?(通過查字典理解。)什么可以說是“無邊無際”的?(

16、大海、沙漠、天空等。)3.再讀課文,指名分段讀。集體糾正讀音。三理解課文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和誰的一件什么事?(這篇課文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為天的大小而爭論的事。)2.聽錄音(第二至第七自然段),看動畫課件,思考:小鳥和青蛙一共進行了幾次對話?(一共進行了三次對話,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一次,第四、五自然段是第二次,第六、七自然段是第三次。)3.看插圖,填空:青蛙坐在(),小鳥落在()。過渡:青蛙和小鳥見面了,于是他們聊了起來,誰愿意扮演他們,學著他們的樣子進行第一次對話?分角色讀第一次對話。“一百多里”有多遠?你能說出來嗎?4.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思考。(1)青蛙說小鳥“別說

17、大話了”,這里的“大話”指什么?(指小鳥說的“飛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2)青蛙認為天有多大?它為什么這樣認為?(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因為它住在井里,只看到過井口那么大的天。)(3)小鳥同意青蛙的看法嗎?(不同意。)為什么?怎樣理解“無邊無際”?帶學生體驗: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卷成紙筒再去看天,這時你看到的天有多大。(4)小組分角色再讀第二次對話。(一人引讀,兩人對話,一人擔任評委。)5.分角色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它們倆的笑各有什么含義?(1)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討論上面的問題。(2)朗讀對話,讀出適當的語氣。(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

18、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態度。)6.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小組合作續編它們的第四次對話。7.分角色讀全文。8.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青蛙說點兒什么?學生甲:青蛙,你以后一定不能只靠眼睛去觀察事物,還要聽別人的勸告,千萬不要自以為是了。學生乙:你一定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別再笑話別人了。1.“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鳥。學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表達了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教師摒棄了以前那種刻意去追求“標準答案”,哪兒必須得讀重音,哪兒必須讀拖長音

19、或讀輕聲,而是充分地給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該怎樣讀才會讀好,讓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實踐中自己建構,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2.要注意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自主的有機結合。教師應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同時得注意如何體現教師的“導”。分角色朗讀的訓練,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但從學習的效果看,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準確、恰當地讀出不同角色的特點。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書寫本課生字。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生字卡片。一復習1.分角色朗讀課文。2.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20、1)青蛙和小鳥對天的看法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不一樣?(2)它倆誰說得對?(小鳥說得對。)小鳥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呢?(因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會變得開闊,就會看到無邊無際的天空,就不會再堅持自己原來的錯誤看法了。)二學習生字1.抽讀生字、新詞,老師正音。2.分析、比較字形。(1)認真觀察“信、沿、際”,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寫時應注意什么?(它們都是左右結構,寫時注意左窄右寬。)(2)“還”的筆順規則是先寫“不”,再寫“辶”。(3)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描紅,仿寫。3.口頭組詞。4.讀課后練習“讀讀抄抄”的詞語,再抄寫下來。三朗讀全文1.感悟語言是一種個性化的語言感受,由于學生的知識

21、背景、生活經歷、情感氣質等諸多因素的差異,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區別。因此,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時教師應順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品詞析句,發掘學生的潛力,使學生對語言產生具有個性化的理解與感受。2.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再回答。用“因為所以”談談自己的理解。教師帶學生體驗: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卷成紙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1.看拼音,寫詞語。xio nio(小鳥)qng w(青蛙)péng you(朋友)tái tóu(抬頭)kàn jià

22、n(看見)jng yán(井沿)zuò jng gun tin(坐井觀天)wú bin wú jì(無邊無際)2.讀句子,按句子中加點的字寫詞語。(1)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坐井觀天)(2)小鳥對青蛙說:“天沒有邊,也看不到邊際。”(無邊無際)3.讀句子,給加點的詞語選擇合適的意思,在后面畫“􀳫”。(1)青蛙坐井觀天。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認為天很美。()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認為天很大。()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認為天很小。( 􀳫 )(2)“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大聲說話。()話說得太

23、多了。()夸(ku)大的話。( 􀳫 )天文學天文學是研究宇宙空間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學科,內容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規律等。天文學主要是通過觀測天體發射到地球的輻射,發現并測量它們的位置,探索它們的運動規律,研究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內部結構、能量來源及其演化規律的科學。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2.認識“葫、蘆”等生字。會寫“言、每”等生字。3.使學生懂得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的道理。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變化。教學課時兩課時14我要的是葫蘆􀀋從前,有

24、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句導讀:這幾句話寫出了葫蘆的長勢喜人:藤兒細長,葉子碧綠,花兒雪白,葫蘆可愛。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句導讀:種葫蘆的人很喜歡小葫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那個人很喜歡新長出的小葫蘆。􀀌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爬著一些蚜蟲,心里想,有幾個蟲子怕什么!句導讀:葉子上生了蚜蟲,可種葫蘆的人卻一點兒也不在意。 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句導讀:連用了兩個感嘆句,說明種葫蘆的人盼望葫蘆長得快,長得大。 ⣵

25、89;一個鄰居看見了,對他說:“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句導讀:鄰居勸他趕快治蚜蟲。 那個人感到很奇怪,他說:“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句導讀:這句話用了一個反問句:葉子上的蟲子還用治?也就是說葉子上的蟲子不用治。從他的態度可以看出他不懂葉子跟果實間的聯系,不知道葉子生病,葫蘆也就長不好了。這句話起到了點題的作用。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葫蘆葉子上長蟲子了,可那個人不理會也不聽鄰居勸告。􀀎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句導讀:蚜蟲繁殖(fán zhí)、生長得很快。 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句導讀

26、:蚜蟲增多了,葫蘆開始變黃,最后一個個都落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沒有葉子,葫蘆也長不好。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寫葫蘆都落了。字 詞 導 讀雪白:像雪那樣的潔白。謝:葉或花脫落。蚜蟲:一種昆蟲,身體卵(lun)圓形。吸食植物的汁液,是害蟲。自言自語:跟自己說話。光:只、單。奇怪:出乎意料;難以理解。治zhì(治病)抬tái(抬水)更gèng(更加)便biàn(方便)變biàn(變化)彎wn(彎曲)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由生字組成的新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生字卡片及掛圖。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老師在黑板上畫出幾個可愛的小葫蘆,問

27、:老師畫的是什么呀?你們見過嗎?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一位種葫蘆的人,他一心想讓自己的葫蘆長得又快又大,我們去看看他的愿望最后有沒有實現吧。2.板書課文題目:我要的是葫蘆3.齊讀課文題目,指導“蘆”讀輕聲。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看圖,這幅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仔細看這棵葫蘆的各部分,有什么變化?(用自己的話說說。)我們看看課文是怎么說的。2.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3.標出自然段序號,指4名學生分別朗讀,師生共同評價。4.討論:每幅圖畫指的是哪個自然段的內容?5.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什么事。(講一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結了小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他也不管,結果小葫蘆全落了。)三

28、學習本課生字1.讀讀下面的詞語。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葫蘆花可愛的小葫蘆2.出示生字卡片。言每治棵掛哇怪慢3.說說自己的記字方法。4.分類識字。(1)相同結構的字有哪些?請你找一找。(治、棵、掛、哇、怪、慢。)(2)相同偏旁的字有哪些?(怪、慢。)(3)相同部件的字有哪些?(掛、哇。)5.指導書寫。(1)觀察老師范寫,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2)描紅,仿寫。看誰寫得好。1.閱讀教學應立足于培養孩子閱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孩子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從而發展他們的語言,達到自主讀文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始終把語言的學習、體會、感悟作為重點,注重學生的個人感受,且能結合各自生活的實際賦予其不同的內涵

29、。2.對語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讀”。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讀”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多讀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感,多讀可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多讀可以豐富孩子們的想象。1.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2.通過看圖和學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詞語的能力。課前準備有關葉子的作用的資料及其他資料。一看圖導入1.出示課文兩幅插圖,看看有什么不一樣,用自己的話說說。(1)人的表情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2)葫蘆的葉子不一樣:一是綠綠的葉子,一是枯黃的葉子,有的還有小孔。(3)葫蘆不一樣:

30、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2.小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呢?我們快讀課文,去找找答案吧!二朗讀感悟1.自由讀課文。他種的葫蘆長得怎么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這么令人喜歡的小葫蘆多好哇,你能讀出來嗎?指名讀。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可愛的小葫蘆是怎么長出來的。(先長出嫩綠的葉子,然后開出雪白的小花,等花謝了,小葫蘆就長出來了。)再讀第一自然段。過渡:看著這可愛的小葫蘆,種葫蘆的人多想得到葫蘆哇,那他最后得到葫蘆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3.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質疑。4.小組合作學習第二、三自然段。(1)小葫蘆為什么會落呢?找出課文中

31、的句子讀一讀。(2)看圖,聽錄音。聽聽種葫蘆的人和他的鄰居說了什么,各自的表情怎樣。(3)分角色讀讀他們的對話。從對話中,你感覺到什么?(4)從鄰居勸告那個人的過程中,想一想種葫蘆的人錯在哪里,你懂得了什么?討論:蟲葉子葫蘆之間的關系。(5)小結板書。5.配樂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種葫蘆的人錯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葉子和果實的關系,所以葉子長了蟲子,他認為沒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聽鄰居的勸告。)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么?三啟發引導1.那個種葫蘆的人由于不知葉子與果實的關系,還不聽鄰居勸告,沒有得到可愛的小葫蘆。假如他明年又種了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他會怎么做呢?2.在我們的生活中也

32、有這樣的例子,你能說說嗎?(事物與事物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千萬不要犯這樣的錯誤。)3.你能畫出長大后的葫蘆嗎?畫好后把你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看誰想得好,畫得好。1.結合課文的插圖讓學生在觀察中走進課文描寫的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葫蘆的可愛,從而發自內心地對小葫蘆產生喜愛之情,朗讀時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后文的感情朗讀就可以水到渠成,不用再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學生也能掌握并熟練運用朗讀技巧來傳遞感悟到的文字間包含著的思想感情。2.除了運用課文形象的插圖外,教師的范讀也起到不小的作用。教師范讀時的情感就直接調動了學生的情感,一些朗讀的技巧滲透到教師的讀中,學生在無意的模仿中就學會了

33、朗讀的技巧,在多次的練習里形成朗讀的技能。這樣做比純粹地教給學生空洞的朗讀技巧的效果要理想得多。14我要的是葫蘆1.看拼音,寫詞語。mi tin(每天)zhì yi zhì(治一治)zì yán zì y(自言自語)qí guài(奇怪)màn mn de(慢慢地)2.如果這個人在第二年又種了小葫蘆,他會怎樣做呢?  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互生,心臟形,花白色。果實因品種不同而形狀多樣,大多像兩個球連在一起。嫩時作蔬菜用,長老后硬殼可作器皿。蚜蟲昆蟲,身體卵圓形,喜歡聚集在植物嫩芽上吸取植物的

34、汁液,對植物危害極大。蚜蟲種類很多,有麥蚜、高粱蚜、棉蚜、菜蚜、桃蚜等。有關謙虛的諺語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不自知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虛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驕傲的人,常夸己之長。自贊就是自輕。自滿是智慧的盡頭。成就是謙虛者前進的階梯,也是驕傲者后退的滑梯。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2.認識“棗、淺”等生字。會寫“怎、思”等生字。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重點難點1.在朗讀中識字,正確書寫本課生字。2.抓住小柳樹和小棗樹的語言進行朗讀、比較、體會,明白要多看別人的長處。教學課時兩課時15小柳樹和小棗樹&#

35、1048587;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樹和一棵小棗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院子里有兩棵樹:分別是小柳樹和小棗樹。􀀌小柳樹的腰細細的,樹枝綠綠的,真好看。句導讀:小柳樹的樣子真漂亮。小柳樹看看小棗樹,樹枝彎彎曲q曲的,一點兒也不好看。句導讀:小棗樹的樣子遠遠不如小柳樹那么漂亮。小柳樹說:“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句導讀:小柳樹嘲笑小棗樹長得不好看。你看我,多漂亮!”句導讀:小柳樹得意地向小棗樹夸耀(yào)自己。段導讀:小柳樹嘲笑小棗樹長得不好看。􀀍春天,小柳樹發芽兒了。過了幾天,小柳樹的芽兒變成小葉子,她穿上一身淺綠色的衣服,真美!她看看小棗

36、樹,小棗樹還是光禿禿的。句導讀:小棗樹還沒有發芽。小柳樹說:“喂,小棗樹,你怎么不長葉子呀?句導讀:小柳樹嘲笑小棗樹的短處。你看我,多漂亮!”段導讀:小柳樹嘲笑小棗樹發芽晚。􀀎又過了好些日子,小棗樹才長出了小小的葉子。句導讀:這句話用了一個“才”字,說明小棗樹比小柳樹發芽晚。這時候,小柳樹的葉子已經長得又細又長了。句導讀:從“已經”可以看出小柳樹的葉子長得非常快。她在微風里得意地跳起舞來。句導讀: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小柳樹很驕傲。段導讀:小柳樹的葉子已經又細又長了,小棗樹才長出小小的葉子。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寫小柳樹多次嘲笑小棗樹。􀀏到了秋天,小棗樹結了許

37、多又大又紅的棗子。大家把棗子打 下來,坐在院子里,高高興興地吃起來。段導讀:小棗樹在秋天給人們帶來了好吃的果子。􀀐小柳樹看看自己,什么也沒結 。她想:從前我總是 說棗樹不好看,這回 她該說我啦!句導讀:這句話是小柳樹的心理活動。可是過了一天又一天,小棗樹什么也沒說。小柳樹實在忍不住了,她問小棗樹:“你怎么不說我呀?”小棗樹不明白,問道:“說你什么呀?”句導讀:從她倆的對話能看出小柳樹斤斤計較,小棗樹心胸寬廣。小柳樹低下頭,說:“說我不會結棗子唄”句導讀:這句話用了一個省略號,省略了前面小柳樹嘲笑小棗樹,夸耀自己那樣的話。段導讀:小柳樹看

38、到了小棗樹的長處。􀀑小棗樹溫和 地說:“你雖然不會結棗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發芽長葉,比我綠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葉晚。再說,你長得也比我快,等你長大了,人們在樹陰 下乘涼 ,那有多好啊!”句導讀:從“雖然可是再說”可以看出小棗樹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段導讀:這段寫小棗樹夸小柳樹。􀀒小柳樹聽了,不好意思 地笑了。句導讀:當小棗樹結了又大又紅的棗子后,小柳樹以為小棗樹會嘲笑她,沒想到小棗樹卻夸獎了她。小柳樹知道自己錯了。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寫到了秋天,小棗樹結了許多棗子,小柳樹通

39、過與小棗樹交談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字 詞 導 讀曲q(彎曲)q(歌曲)難nán(難看)推tu(推車)堆du(堆積)漂pio(漂浮)piào(漂亮)淺:(顏色)淡。服:“服”的本音是二聲,在這里讀輕聲。光禿禿:形容沒有草木、樹葉、毛發等蓋著的樣子。這里指小棗樹一片葉子也沒有。些xi(這些)此c(從此)候hòu(等候)侯hóu(王侯)微風:輕微的風。得意:稱(chèn)心如意。多指驕傲自滿。(舉例)他考試得了滿分,很得意。打:文中指用竹竿、木棍等把棗敲下來。結ji(結果)jié(打結)總是:一直。回:量詞,指事情、動作的次數。溫和:(性情

40、、態度、言語等)不嚴厲,不粗暴,使人感到親切。樹陰:樹木、枝葉在日光下所形成的影子。乘涼:熱天在涼快通風的地方休息。不好意思:難為情。1.在朗讀中識字,正確書寫本課生字。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柳樹和棗樹的圖片。一看圖導入1.出示柳樹和棗樹的圖片。你認識這兩種樹嗎?說出名字來。2.小柳樹和小棗樹這兩個鄰居之間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去看看。二初讀課文1.自由讀課文,讀準“雖、思、乘、忍、棗”的字音。2.再讀課文,想一想小柳樹和小棗樹有什么特點。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描寫小柳樹和小棗樹的詞句。3.讀出你勾畫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過渡:小柳樹和小棗樹除了長得不一樣,還有什么不一樣

41、的地方嗎?三朗讀感悟1.小柳樹和小棗樹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性格不一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她們的語言。)找出來讀一讀。2.讀小柳樹和小棗樹說的話,體會她倆有什么不一樣。“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喂,小棗樹,你怎么不長葉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樹怎么樣?(她覺得自己很漂亮,而小棗樹卻很難看,因此,她非常得意、驕傲,還不懂禮貌。)用這樣的語氣讀一讀。“你雖然不會結棗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發芽長葉,比我綠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葉晚。再說,你長得也比我快,等你長大了,人們在樹陰下乘涼,那有多好啊!”你覺得小棗樹怎么樣?(她寬宏大量,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3.小柳

42、樹前后的表現有什么不一樣?說說你的根據。(開始,小柳樹看到小棗樹光禿禿的樣子,就嘲笑她,并且夸耀自己的美麗,可是當她看到小棗樹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棗子時,她認為小棗樹肯定會嘲笑自己的,沒想到小棗樹不僅沒有嘲笑她,還夸獎她的優點,小柳樹聽了很不好意思。)4.分角色讀課文。5.你喜歡誰?為什么?學生甲:我喜歡小棗樹,因為她為人們做了好事,送來了香甜的果實,卻不驕傲。學生乙:我也喜歡小棗樹,因為她不和小柳樹計較,而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動為人們做事。6.你現在想對小柳樹說點什么?四實踐活動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你能找到別人的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嗎?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同學交流。1.這是一篇充

43、滿童趣的課文,并通過課文讓小朋友們明白一個道理,具有很強的育人意義。老師應明確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對比中體會小柳樹和小棗樹的不同之處,初步感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2.在這個過程中,因二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一些小朋友能比較全面概括地回答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出問題:她們真的一樣漂亮嗎?請說說你的理由,如果不同意也說說你們的理由,進而啟發學生的思考。1.在朗讀中識字,正確書寫本課生字。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生字卡片。一復習1.分角色朗讀課文。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二識字寫字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說說自己認識了哪個生字

44、,是用什么辦法記住的。2.你最喜歡和哪個生字交朋友。3.鞏固識字。(1)聽讀音,出示字卡。(2)組字。如:禾+幾=禿。4.指導書寫生字。(1)怎、思:寫好“心字底”。(2)穿:上寬下窄,上短下長。(3)彎:上寬下窄,下面比上面略長一些。5.老師示范書寫,學生認真觀察。6.學生仿寫生字。7.抄寫課后“讀讀抄抄”中的詞語。三再讀課文學生多種形式讀課文。1.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讓學生在接受學習之外,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在本堂課中教師應當努力遵循了這一理念。2.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想象:假如你是小柳樹,聽了小棗樹的話后又會怎么想,會對她說些什么?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探究,隨后針對重點、

45、難點,設計一個合作學習的內容:你覺得小柳樹和小棗樹誰可愛?為什么?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在合作中共同探究,解決疑難。3.可以說,在這堂課中,教師應做到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呵護學生獨特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1.看拼音,寫詞語。zn me(怎么)chun y fu(穿衣服)piào ling(漂亮)wn wn q q(彎彎曲曲)shn rù qin ch(深入淺出)2.照樣子,寫詞語。光禿禿亮晶晶紅彤彤淚汪汪彎彎曲曲形形色色三三兩兩3.當小柳樹與小棗樹再次對話時,你想小柳樹會說些什么?  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枝條柔嫩。其種類有垂柳、旱柳

46、等。垂柳在河流、池塘、水渠邊較常見,可作綠化樹及行道樹。旱柳耐旱、耐寒,可固沙、保土及作為綠化樹。棗樹落葉喬木,葉子卵形或長圓形,花黃綠色,屬核果類果樹,品種很多。結核果,暗紅色,卵形、長圓形或球形,味甜,可以吃。棗木堅硬,紋理細致,是雕刻、車船、家具用的上等材料。有關謙虛的名人名言鉆研然而知不足,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虛偽的謙虛,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步。華羅庚無論在什么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2.認識“抽、續”等生字。會寫“夫、表”等生字。3

47、.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重點難點1.學習本課出現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本課生字。2.圍繞“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理解課文。教學課時兩課時。16風娃娃􀀋風娃娃長大了。風媽媽說:“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幫人們做許多事。”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風娃娃長大了,風媽媽讓他去幫人們做事。􀀌風娃娃來到田野,看見一架大風車正在慢慢轉zhuàn動,抽上來的水斷斷續續地流著。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使勁向風車吹去。句導讀:風娃娃非常愿意幫助風車,從“深深地”“使勁”兩個詞可

48、以看出來。風車一下子轉得飛快!抽上來的水奔跑著,向田里流去。句導讀:這句話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秧苗喝足了水,笑著不住地點頭,風娃娃也高興極了。句導讀:這句話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秧苗很高興。從“也”字可以看出風娃娃因為幫助別人而快樂。段導讀:這段話寫風娃娃做的第一件好事吹風車。􀀍風娃娃又來到河邊,看見許多纖夫 正拉著一艘船。他們彎著腰,流著汗,喊著號子,船卻走得很慢。句導讀: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纖夫很辛苦。他急忙跑過去,對著船帆吹起來。句導讀:從“急忙”“跑”可以看出風娃娃很熱情地為人們提供幫助。船在水面上飛快地行駛。纖夫們笑了,一邊收起纖繩 ,一邊向風娃娃表示感謝。段導

49、讀:這段話寫風娃娃做的第二件好事吹帆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風娃娃做好事,受到人們表揚,他感到很高興。􀀎風娃娃想:幫助人們做好事,真容易 ,只要有力氣就行。段導讀:風娃娃用力氣幫助了人們,看到人們很高興,所以他認為只要有力氣就可以幫人們做好事。􀀏他這么想著,來到一個廣場上。那里有幾個孩子正在放風箏 。風娃娃看見了,趕緊過去使勁吹風。風箏在空中搖搖擺擺 ,有的還翻起了跟頭。句導讀:風大了,風箏都不能平穩地飄在空中了。段導讀:幾個孩子在放風箏,風娃娃好心來幫忙,可是風太大,風箏無法在空中保持平穩了。􀀐不一

50、會兒,風箏被 吹得無影無蹤 ,孩子們傷心 極 了。句導讀:風大,風箏都被吹跑了,孩子們很不高興。段導讀:風娃娃好心卻辦了一件壞事。􀀑風娃娃卻一點兒也不知道,他仍然 東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們曬 的衣服,折斷了路邊新栽的小樹人們都責怪 他。句導讀:風娃娃的熱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麻煩。段導讀:風娃娃好心卻做了壞事。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寫風娃娃以為有力氣就能做好事,結果給人們帶來了麻煩。􀀒風娃娃聽了,很傷心,心想:我幫人們做事,為什么他們還責怪我呢?句導讀:風娃娃不明白人們不高興的原因

51、。段導讀:風娃娃不知道人們為什么責怪他。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寫風娃娃想知道人們為什么責怪他。字 詞 導 讀zuò做(做工)作(工作)架jià(書架)賀hè(祝賀)轉zhuàn(轉動)zhun(轉身)抽chu(抽水)油yóu(綠油油)斷斷續續:時而中斷,時而繼(jig)續。跑po(跑步)抱bào(擁抱)纖夫:拉船的人。號子:集體勞動中為協(xié)同使勁、統一步調、減輕疲勞等所唱的歌,大都由一人領唱,大家應和。急忙:連忙。sh駛(行駛)使(使勁)纖繩:拉船用的繩子。容易:做起來不費力。風箏:一種玩具。搖搖擺擺:向相反的方向

52、來回移動。被bèi(棉被)披p(雨披)坡p(山坡)無影無蹤:沒有一點兒影子和蹤跡,形容完全消失或不知去向。傷心:由于遭受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舉例)她因為心愛的小貓走失了而傷心地哭著。極jí(極其)級jí(年級)吸x(吸取)仍然:表示情況持續不變。曬shài(曬衣服)灑s(灑水)責怪:責備;埋怨。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2.在朗讀中認識本課生字。生字卡片。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猜謎語:云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你們猜出這是什么了嗎?(謎底:風。)2.板書:風娃娃我們平時說到

53、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風娃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看課文。二初讀課文1.自由讀課文。(1)借助課后的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2)標出自然段。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三通讀全文,理清線索1.通讀全文,想想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板書:(1)吹大風車;(2)吹船帆;(3)吹風箏;(4)吹衣服、吹小樹。2.以上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壞事呢?再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找出能說明風娃娃做好事和好心辦壞事的段落及重點詞句,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3.小組合作填表。段落重點詞語、句子感受做好事做壞事4.匯報小組討論結果。(1)做好事:第二、三自然段。(2)好心辦壞事:第五至第七

54、自然段。四分塊研讀,反饋交流1.研讀“做好事”板塊。(1)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風娃娃吹動風車快速地轉動,使秧苗喝足了水。風娃娃幫著纖夫吹帆船,船飛快地行駛,纖夫們笑了。)(2)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指名讀第四自然段。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了什么?(風娃娃認為幫人們做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氣就行了。)你覺得風娃娃這樣想對嗎?(不對。)我們再去看看風娃娃又做了什么事情,結果怎樣。2.研讀“好心辦壞事”板塊。(1)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風娃娃吹跑了小朋友的風箏,孩子們傷心極了;風娃娃還吹跑了人們曬的衣服,折斷了路邊新栽的小樹,人們都責怪他。)看到這樣的情景,如果你在場,你會怎么

55、責怪風娃娃呢?(2)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讀第八自然段。(3)讀讀學習伙伴的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什么。(風娃娃,做好事,光有力氣是不行的,還要動腦筋想一想我這樣做是不是正確的。)3.總結。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1.首先明確風娃娃是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教材是圍繞“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個主題安排了一些給人啟迪的成語和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的哲理。2.教學時,教師應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風娃娃做了哪些事情。通過閱讀課文,學生能很快找出風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風車、吹帆船、吹風箏、吹衣服、吹小樹等,讓學生整體地了解課文。接著又問:其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事情呢?加深學生對課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