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論文和農業環境污染論文區域農業土壤環境質量評價許鳳林_第1頁
土壤污染論文和農業環境污染論文區域農業土壤環境質量評價許鳳林_第2頁
土壤污染論文和農業環境污染論文區域農業土壤環境質量評價許鳳林_第3頁
土壤污染論文和農業環境污染論文區域農業土壤環境質量評價許鳳林_第4頁
土壤污染論文和農業環境污染論文區域農業土壤環境質量評價許鳳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文章源于科技論文發表網: QQ:1003 59168 土壤污染論文和農業環境污染論文:區域農業土壤環境質量評價許鳳林摘要:在桐鄉市境內采集154個土壤樣品進行pH、Hg、As、Cr、Pb、Cd、Cu等項檢測,結果顯示,與中國和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均值相比,桐鄉市土壤環境中Hg、As、Cr、Pb、Cd、Cu均值表現為高Cu,較高Cr,較低Hg、Cd、As含量特征;依據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1200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3912000)以及土壤環境質量(GB156181995)等標準,采用單項和綜合污染指數對全市區域農業土壤環境進行質量評價和分級,在檢測的15

2、4個土壤樣品中,99%以上的土壤適于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85.7%土壤適于發展綠色食品基地;全市土壤綜合污染指數按分級標準:級土壤占85.06%,級土壤占11.69%,級土壤占3.25%,無和級土壤。關鍵詞:區域農業;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桐鄉隨著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污染物質在環境中累積、遷移和轉化導致環境質量惡化,尤其是土壤重金屬污染愈趨突出1。重金屬污染主要來自產地環境,農業環境受到污染必然會帶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已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桐鄉市地處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中部,區域總面積727 hm2,耕地376.33 hm2;農業生產以杭白菊、蔬菜、榨菜

3、、水果、水稻、蠶桑、畜禽和特種水產養殖等為主體;土壤為河流沖積土和湖沼淤積土,主要為水稻土類(占81.99%)和潮土土類(占18.01%)。我們針對桐鄉市區域農業土壤環境進行質量評價,以期對該市特色優勢農產品布局,提升桐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1材料與方法1.1土壤布點和采樣針對桐鄉市農業特點,土壤采樣點的布設以代表整個監測區塊土壤基本特性為原則;優先采取有代表性的農業產業區,一般地區零星采樣,重點地區加密采樣,非種植區或在建規劃工業區少采或不采;每個單元采用梅花點法采集5個以上有代表性的分樣混合組成,每個樣品重量不少于1 kg;采樣深度:水稻田和蔬菜地為0

4、30 cm,果園為040cm。土壤采樣方法按照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NY/T3952000)進行,共采集154個土壤樣品。1.2分析方法pH值:玻璃電極法;Hg:GB/T171361997;As:GB/T171341997;總Cr:GB/T171371997;Cu:GB/T171381997;Cd、Pb:GB/T171411997;六六六、DDT:GB/T145502003。1.3土壤質量評價和分級依據的評價標準: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120012;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39120003;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4等。根據上述評價標準,采用單

5、項和綜合污染指數進行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并根據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NY/T3952000)5中的土壤質量標準進行分級。1.4數據處理由于檢測數據分布在平均值附近的數據頻度偏低,因此,在采用Excel統計計算均值時不以簡單的算術平均值表示其均值,本次分析討論用其算術平均值、中位值和幾何平均值取平均后來表示。2結果與討論2.1土壤pH和重金屬含量在土壤研究中,通常以第環境中元素平均含量作為土壤背景值或本底值,而土壤第環境是指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表層土壤(040 cm)。表1列出了中國、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土壤環境中重金屬元素含量均值及桐鄉市土壤環境中重金屬元素含量均值、變化范圍、變異系數。桐鄉

6、市土壤環境中重金屬與中國和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均值6有一定差異;桐鄉市土壤環境中Hg、As、Cr、Pb、Cd、Cu均值與中國和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均值的比較:桐鄉市土壤表現為高Cu和較高Cr以及較低Hg、Cd、As含量特征,Cu含量均值高于中國和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均值1.592.17倍,Pb含量與中國均值接近,但略低于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均值。2.2土壤環境質量評價與分級2.2.1按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評價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評價技術導則(2001實施)將土壤按耕種方式分為旱田和水田兩大類,各類又根據土壤pH的高低分為3種情況,即<6.5、6.57.5和>7.5,來限制產地環境中土壤污染

7、物的含量。桐鄉市土壤以水稻土類為主,本次采集的土壤樣品也大多為水稻土,總計154個,包含在121個土壤區塊,均按照綠色食品水田限量標準計算其單項和綜合污染指數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表明,檢測的土壤樣品中嚴控環境指標Cd、Hg和Cr的單項污染指數PCd、PHg和PCr均<1;嚴控指標PAs>1的有4個樣品:分別為烏鎮南莊橋村和礁坊橋村以及河山鎮王家弄村;一般控制環境指標Pb、Cu的單項污染指數,有6個樣品Pb單項污染指數PPb>1,分別為龍翔街道南王村、烏鎮南莊橋村、礁坊橋村和陳家村以及屠甸鎮萬星村;有45個樣品的Cu單項污染指數PCu>1,集中在烏鎮、屠甸、高橋、崇福、大麻

8、、河山和鳳鳴等地。在檢測的154個土壤樣品中,一般控制環境指標的單項污染指數超標的有51個,分布在47個區塊,占樣品總數的33.12%,主要是Cu超標45個,Pb超標6個;嚴控環境指標超標有4個樣品分布在2個區塊,占樣品總數的2.60%,主要是As超標。在對51個一般控制環境指標的單項污染指數超標樣品采用綜合污染指數法進行評價時,有17個樣品綜合污染指數P綜>1,占樣品所在區塊總數的14.05%。在檢測的154個土壤樣品中,適宜發展綠色食品的樣品數為132個,占樣品總數的85.7%;按土壤區塊劃分,適宜發展綠色食品的土壤區塊104個,占土壤區塊的85.9%。2.2.2按無公害產地環境要求

9、評價采用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所列污染物含量限值,對154個土壤樣品中pH、Hg、AsCr、Pb、Cd、六六六、滴滴涕進行了單項和綜合污染指數法計算與評價。桐鄉市154個土壤樣品中Hg、As、Cr、Pb、Cd、六六六、滴滴涕的單項和綜合污染指數,除洲泉鎮馬鳴村1個樣品的單項污染指數PDDT>1外,其余153個土壤樣品Pi、P綜均<1,全區P綜均值為0.33,土壤質量評價為清潔水平,屬安全等級,表明桐鄉市境內99%以上的區域農業土壤適宜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2.3按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評價與分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是為保障農業生產,維護人體健康的土壤限制值,表2是桐鄉市各鄉鎮

10、土壤以二級標準中水田的污染物限量標準進行的單項和綜合污染指數計算結果,土壤質量分級標準參照農業部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表3)。3小結與建議桐鄉市土壤環境中Hg、As、Cr、Pb、Cd、Cu均值與中國和杭嘉湖平原均值比較,表現為高Cu和較高Cr及較低Hg、Cd、As含量特征。桐鄉市土壤質量基本良好,個別區域土壤有超標。按照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評價技術導則水田限量標準評價,在檢測的154個土壤樣品中,適宜發展綠色食品的土壤樣品占85.7%;按照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標準所列污染物限值進行評價,99%土壤質量評價為清潔水平,屬安全等級,適宜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按照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中

11、水田的二級標準,在檢測的154個土壤樣品中,級土壤占85.06%,級土壤占11.69%,級土壤占3.25%。在本次評價過程中,還對大氣環境和農田灌溉水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桐鄉市區域農業環境的大氣和農田灌溉水質量總體較好;此外,桐鄉市局部區域部分土壤重金屬存在超標,農業環境的總體承載力比較有限,因此,在注重農產品產區環境保護的同時,尤其要注意對工業污染物和農村面源污染物的控制,以保障桐鄉市區域農業環境質量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參考文獻:1呂曉男,孟賜福,麻萬諸.重金屬與土壤環境質量及食物安全性問題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7,15(2):197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T18407.1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