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_第1頁
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_第2頁
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_第3頁
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_第4頁
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在分析化學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種類很多,按用途大體可分為(1)容器類,如燒杯、燒瓶、試劑瓶等,根據它們能否受熱又可區分為可加熱的和不宜加熱的器皿;(2)量器類,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3)其他玻璃器皿,如冷凝管、分液漏斗、干燥器、分餾柱、標準磨口玻璃儀器等,其中標準磨口玻璃儀器主要用于有機實驗。第一節常用的玻璃儀器的洗滌與烘干 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有很多,一般來說,應根據實驗的要求、玻璃儀器受污染的程度以及所用的玻璃儀器的種類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洗滌。 實驗中常用的燒杯、錐形瓶、量筒、量杯等一般的玻璃器皿,由于測量精度較差,可用毛刷蘸水直接刷洗,能去掉儀器上

2、附著的塵土、可溶性的雜質和易脫落的不溶性的雜質;如果玻璃器皿上附著有機物或受污較為嚴重,可用毛刷蘸去污粉或合成洗滌劑刷洗,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然后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潤洗三次,去掉自來水帶來的一些無機離子。 帶有精確刻度的容量器皿如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等,為了保證容積的準確性,不宜用刷子刷洗,應選擇合適的洗液來洗滌,先用自來水沖洗后,瀝干,再用洗液處理一段時間(一般放置過夜),然后用自來水清洗,最后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沖洗3次。具體操作如下: 滴定管洗滌:選擇合適的洗滌劑和洗滌方法。一般用自來水沖洗,零刻度線以上部位可用毛刷蘸洗滌劑刷洗,零刻度線以下部位如不干凈,則采用洗液洗 (堿式

3、滴定管應除去乳膠管,用乳膠頭將滴定管下口堵住)。少量的污垢可裝入10mL洗液,雙手平托滴定管的兩端,不斷轉動滴定管,使洗液潤洗滴定管內壁,操作時管口對準洗液瓶口,以防洗液外流。洗完后,將洗液分別由兩端放出。如果滴定管太臟,可將洗液裝滿整根滴定管浸泡一段時間。為防止洗液漏出,在滴定管下方可放一個燒杯。最后用自來水、去離子水(或蒸餾水)洗凈。洗凈后的滴定管內壁應被水均勻潤濕而不掛水珠。 容量瓶的洗滌:先用自來水刷洗內壁,倒出水后,內壁如不掛水珠,即可用蒸餾水刷洗備用,否則必須用洗液洗。用洗液之前,將瓶內殘留的水倒出,裝入約15mL洗液,轉動容量瓶,使洗液潤洗內壁后,停留一段時間,將其倒回原瓶,用自

4、來水充分沖洗,最后從洗瓶擠出少量蒸餾水刷洗23次即可。 移液管、吸量管的洗滌:為了使量出的溶液體積準確,要求管內壁和下部的外壁不掛水珠。先用自來水沖洗,再用洗耳球吹出管內殘留的水,然后將移液管尖插入洗液瓶內,左手拇指或食指慢慢放松,洗液緩緩吸入移液管球部或吸量管約1/4處。移去洗耳球,再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把移液管橫過來,左手扶住移液管的中下部(以接觸不到洗液為宜),慢慢開啟右手食指,一邊轉動移液管,一邊使管口降低,讓洗液布滿全管。洗液從上口放回原瓶,然后用自來水充分沖洗,再用洗耳球吸取蒸餾水,將整個內壁洗三次,洗滌方法同前。但洗過的水應從下口放出。每次用水量:移液管以液面上升到球部或吸量管全

5、長約1/5為度。也可用洗瓶從上口進行吹洗23次即可。 另外,光度法中所用的比色皿,是用光學玻璃制成的,絕不能用毛刷刷洗,通常合成洗滌劑或(11)硝酸洗滌后,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然后用蒸餾水潤洗23次。 凡是已經洗凈的器皿,決不能用布或紙擦干,否則,布或紙上的纖維將會附著在器皿上。 洗凈的一般玻璃器皿常需要干燥,通常都是用電烘箱或烘干機在110120 ºC進行干燥,放進去之前應盡量把水瀝干。放置時應注意使儀器的口朝下(倒置不穩的儀器應平放)。可在電烘箱的最下層放一個搪瓷盤,來接收儀器上滴下的水珠。 定量的玻璃儀器不能加熱,一般采取控干、自然晾干或依次用少量酒精、乙醚刷洗后用溫熱的電吹風

6、吹干。 下面介紹洗液的配制和使用方法: 1重鉻酸鉀洗液 重鉻酸鉀洗液也稱鉻酸洗液,常用來洗滌不宜用毛刷刷洗的器皿,可洗油脂及還原性污垢。5%的鉻酸洗液的配制方法是稱25g工業用重鉻酸鉀置于燒杯中,加水50mL,加熱溶解后,冷卻至室溫。在不斷攪拌下緩慢地加入工業硫酸450mL,溶液呈紅褐色,冷卻后放置棕色磨口瓶中密閉保存。新配制的洗液為紅褐色,氧化能力很強,腐蝕性很強,易燙傷皮膚,燒壞衣服,所以使用時要注意安全。注意事項如下: (1)使用洗液前,必須先將玻璃儀器用自來水沖洗,瀝干,以免洗液稀釋后降低洗液的效率。 (2)用過的洗液不能隨意亂倒,應倒回原瓶,以備下次再用。殘留在儀器中的少量洗液,先用

7、少量的自來水洗一次,首次廢水最好修倒入廢液缸中。當洗液久用變為綠色時(K2Cr2O7被還原成Cr3+離子),則已無氧化洗滌的能力,應重新配制。而失效的洗液絕不能倒入下水道,只能倒入廢液缸內,另行處理,以免造成環境的污染。 2. 12硝酸鈉濃硫酸溶液:取硝酸鈉2g,用少量水溶解后,加入濃硫酸100ml即得。本品用于玻璃垂熔漏斗等洗滌用。 3. 高錳酸鉀的氫氧化鈉洗滌液:取高錳酸鉀4g溶于少量水中,緩緩加入10氫氧化鈉溶液100mL即成。本液用于洗滌油膩或有機物。洗后在儀器上留有二氧化錳沉淀,可用鹽酸或草酸溶液洗之,因本液堿性較強,因此洗滌時間不宜過長。 4醇制氫氧化鉀液:稱量氫氧化鉀10g,溶于

8、50mL水中,放冷后加工業酒精稀釋成100mL即得。本液用于洗滌油膩或有機物,洗滌效果較好。 5堿性洗液:常用碳酸鈉液、碳酸氫鈉(5左右),對于那些有難洗油污的器皿也用氫氧化鈉。用于洗滌油污的非容量玻璃儀器,一般采用長時間浸泡法或浸煮法。 6酸性洗液:如濃鹽酸、濃硫酸、濃硝酸等,可根據器皿污垢的性質用酸浸泡或浸煮器皿,注意溫度不宜太高。 7酒精與濃硝酸的混合溶液(體積比為3/4):本液最適合于洗凈滴定管用,在滴定管中先加3mL乙醇,然后慢慢加入4mL相對密度1.4gmL的硝酸,蓋住滴定管口,利用所產生的氧化氮洗凈滴定管。此洗滌操作宜在通風柜進行。 8有機溶劑:如氯仿、乙醚、乙醇、丙酮、二甲苯、

9、甲苯、汽油等有機溶劑可用于油脂性污物較多的儀器。 第二節常用玻璃儀器的使用 在分析化學實驗中,經常用到不同的玻璃儀器,不同的儀器有不同的用處,下面介紹幾種常用滴定分析儀器。 一、燒杯 燒杯主要用于配制溶液、溶解試樣等,加熱時應置于石棉網上,使其受熱均勻,一般不宜燒干。 二、量筒、量杯 常用于粗略量取液體體積, 沿壁加入或倒出溶液,它們是測量精度較差的量器,不能加熱,不能用作反應容器。 三、稱量瓶 稱量瓶可分為矮形(扁形)和高形,前者用于在烘箱中烘干基準物,后者用于稱量基準物樣品,磨口塞要原配。 四、試劑瓶、滴瓶 試劑瓶分為細口和廣口,細口的主要用于存放液體,廣口瓶用來裝固體試樣,棕色瓶用來存放

10、見光易分解的試劑,滴瓶用來存放需要滴加的溶液。試劑瓶和滴瓶都不能加熱,不能在瓶中配制有大量熱量放出的溶液。不要長期存放堿性溶液,存放時應使用橡皮塞。 五、  錐形瓶 錐形瓶是反應容器(經常用于中和反應和氣體的制備),振蕩很方便,適合滴定操作,一般在石棉網上加熱,盛裝液不超1/2。 六、滴定管 滴定管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下端帶有玻璃旋塞的稱為酸式滴定管,用于盛放酸類溶液或氧化性溶液;另一種是堿式滴定管,用于盛放堿類溶液,不能盛放氧化性溶液,如K2MnO4、I2、AgNO3等,滴定管的下端連接一段乳膠管,內放一個玻璃珠,以控制溶液的流速,乳膠管下端再連接一個尖嘴玻璃管。實驗室常用的為容積

11、50.00 mL的滴定管,此外,還有容積為25.00 mL,10.00 mL和5.00 mL等容量規格的滴定管,它們的構型各異。 七、容量瓶及其使用 容量瓶是一種細頸梨形的平底玻璃瓶,帶有磨口玻璃塞,玻璃塞要保持原配,漏水的不能用,可用橡皮筋塞子系在容量瓶的頸上。頸上有標度刻線,一般表示在20ºC時液體充滿刻度線時的體積。有5、10、25、50、100、250、500和1000mL等各種規格。 容量瓶是用于配制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和標準體積的待測溶液。 圖2-2-2 移液管和吸量管     八、移液管和吸量管及其使用 移液管是用來準確移取一定體積溶液的儀器

12、,因此如圖2-2-2(a)所示。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和50mL等規格。 吸量管是具有分刻度的玻璃管,如圖2-2-2 (b)、(c)、(d)所示。它一般只用于量取小體積的溶液。常用的吸量管有1、2、5、l0mL等規格,吸量管吸取溶液的準確度不如移液管。 第三節  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在滴定分析中,經常要用到三種能準確測量溶液體積的玻璃儀器,這就是移液管、容量瓶和滴定管,上述三種儀器的洗滌及正確的使用的滴定分析最重要的基本操作,也是獲得準確分析結果的必要條件。 一、移液管和吸量管移液管用來準確移取一定體積的溶液。在標明的溫度下,先使溶液的彎月面下緣與移液管標線相切,再讓溶液按一定方

13、法自由流出,則流出的溶液的體積與管上所標明的體積相同(實際上流出溶液的體積與標明的體積會稍有差別。使用時的溫度與標定移液管體積時的溫度不一定相同,必要時可作校正)。吸量管一般只用于量取小體積的溶液。其上帶有分度,可以用來吸取不同體積的溶液。但用吸量管吸取溶液的準確度不如移液管。上面所指的溶液均以水為溶劑,若為非水熔劑,則體積稍有不同。 (1) 使用前,移液管和吸量管都應該洗凈,使整個內壁和下部的外壁不掛水珠,為此,可先用自來水沖洗一次,再用鉻酸洗液洗滌。洗滌方法見前面介紹的移液管、吸量管的洗滌。移取溶液前,必須用吸水紙將尖端內外的水除去,然后用待測溶液潤洗三次。方法是:將待測溶液吸至球部,見圖

14、2-2-3(a)(盡量勿使溶液流回,以免稀釋溶液)。以后的操作,可以按鉻酸洗液洗滌移液管的方法進行,但用過的溶液應從下口放出棄去。           (a) 吸取溶液的操作    (b)放出溶液的操作 圖2-2-3 (2) 移取溶液時,將移液管直接插入待測溶液液面下12cm深處,不要伸入太淺,以免液面下降后造成吸空;也不要伸入太深,以免移液管外壁附有過多的溶液。移取溶液時將洗耳球緊接在移液管口上,并注意容器液面和移液管尖的位置,應使移液管隨液面下降而下降,當液面上升至標線以

15、上時,迅速移去洗耳球,并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左手改拿盛裝待測液的容器。將移液管向上提,使其離開液面,并將管的下部伸入溶液的部分沿待測液容器內壁轉兩圈,以除去管外壁上的溶液。然后使容器傾斜成約45°,其內壁與移液管尖緊貼,移液管垂直,此時微微松動右手食指,使液面緩慢下降,直到視線平視時彎月面與標線相切時,立即按緊食指。左手改拿接收溶液的容器。將接受容器傾斜,使內壁緊貼移液管尖成45°傾斜。松開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由地沿壁流下(見圖2-2-3(b))。待液面下降到管尖后,再等15秒鐘取出移液管。注意,除非特別注明需要“吹”的以外,管尖最后留有的少量溶液不能吹入接受器中,因為在標定

16、移液管體積時,就沒有把這部分溶液算進去。 (3)用吸量管吸取溶液時,吸取溶液和調節液面至最上端標線的操作與移液管相同。放溶液時,用食指控制管口,使液面慢慢下降至與所需的刻度相切時按住管口,移去接收器。若吸量管的分度刻到管尖,管上標有“吹”字,并且需要從最上面的標線放至吸量管尖時,則在溶液流到吸量管尖后,立即用洗耳球從管口輕輕吹一下即可。還有一種吸量管,分度刻在離吸量管尖尚差12cm處。使用這種吸量管時,應注意不要使液面降到刻度以下。在同一實驗中應盡可能使用同一根吸量管的同一段,并且盡可能使用上面部分,而不用末端收縮部分。 (4)移液管和吸量管用完后應放在移液管架上。如短時間內不再用它吸取同一溶

17、液時,應立即用自來水沖洗,再用蒸餾水清洗,然后放在移液管架上。 二、容量瓶容量瓶是一種細頸梨形的平底瓶,它用于把準確稱量的物質配成準確濃度的溶液,或將準確體積及濃度的濃溶液稀釋成準確濃度及體積的稀溶液。一般的容量瓶都是“量入”式的,符號為In(或E),它表示在標明的溫度下,當液體充滿到標線時,瓶內液體的體積恰好與瓶上標出的體積相同。“量出”式的容量瓶很少用。容量瓶的精度級別分為A級和B級。 (1)容量瓶使用前應先檢查: 瓶塞是否漏水; 標線位置距離瓶口是否太近,如果漏水或標線距離瓶口太近,則不宜使用。檢查的方法是,加自來水至標線附近,蓋好瓶塞后,一手用食指按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頸標線以上部分

18、,另一手用指尖托住瓶底邊緣(圖2-2-4(a)),倒立兩分鐘。如不漏水,將瓶直立,將瓶塞旋轉180°后,再倒過來試一次。在使用中,不可將扁頭的玻璃磨口塞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和搞錯。操作時,可用一手的食指及中指(或中指及無名指)夾住瓶塞的扁頭(圖2-2-4(b)),當操作結束時,隨手將瓶蓋蓋上。也可用橡皮圈或細繩將瓶塞系在瓶頸上,細繩應稍短于瓶頸。操作時,瓶塞系在瓶頸上,盡量不要碰到瓶頸,操作結束后立即將瓶塞蓋好。在后一種做法中,特別要注意避免瓶頸外壁對瓶塞的沾污。如果是平頂的塑料蓋子,則可將蓋子倒放在桌面上。       &

19、#160;        (a) 檢查漏水和混勻        (b) 瓶塞拿法   (c) 溶液轉移         圖2-2-4 (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時,最常用的方法是將待溶固體稱出置于小燒杯中,加水或其他溶劑將固體溶解,然后將溶液定量轉移入容量瓶中。定量轉移時,燒杯口應緊靠伸入容量瓶的攪拌棒(其上部不要碰瓶口,下端靠著瓶頸內壁),使溶液沿玻

20、璃棒和內壁流入(圖2-2-4(c))。溶液全部轉移后,將玻璃棒和燒杯稍微向上提起,同時使燒杯直立,再將玻璃棒放回燒杯。注意勿使溶液流至燒杯外壁而受損失。用洗瓶吹洗玻璃棒和燒杯內壁,如前將洗滌液轉移至容量瓶中,如此重復多次,完成定量轉移。當加水至容量瓶的四分之三左右時,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夾住瓶塞的扁頭,將容量瓶拿起,按水平方向旋轉幾周,使溶液大體混勻。繼續加水至距離標線約1cm處,等12分鐘;使附在瓶頸內壁的溶液流下后,再用細而長的滴管加水(注意勿使滴管接觸溶液)至彎月面下緣與標線相切(特別熟練時也可用洗瓶加水至標線)。無論溶液有無顏色,一律按照這個標準。即使溶液顏色比較深,但最后所加的水位于溶液

21、最上層,而尚未與有色溶液混勻,所以彎月下緣仍然非常清楚,不會有礙觀察。蓋上干的瓶塞。用一只手的食指按住瓶塞上部,其余四指拿住瓶頸標線以上部分。用另一只手的指尖托住瓶底邊緣如圖2-2-4(a)所示,將容量瓶倒轉,使氣泡上升到頂,此時將瓶振蕩數次,正立后,再次倒轉過來進行振蕩。如此反復多次,將溶液混勻。最后放正容量瓶,打開瓶塞,使瓶塞周圍的溶液流下,重新塞好塞子后,再倒轉振蕩12次,使溶液全部混勻。 (3)若用容量瓶稀釋溶液,則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體積的溶液,放入容量瓶后,稀釋至標線,按前述方法混勻。 (4)配好的溶液如需保存,應轉移到磨口試劑瓶中。試劑瓶要用此溶液潤洗三次,以免將溶液稀釋。不要將容量

22、瓶當作試劑瓶使用。 容量瓶用完后應立即用水沖洗干凈。長期不用時,磨口處應洗凈擦干,并用紙片將磨口隔開。 容量瓶不得在烘箱中烘烤,也不能用其他任何方法進行加熱。 三、滴定管(一)酸式滴定管(簡稱酸管)的準備 酸管是滴定分析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滴定管。除了強堿溶液外,其他溶液作為滴定液時一般均采用酸管。 (1)使用前,首先應檢查活塞與活塞套是否結合緊密,如不密合將會出現漏水現象,則不宜使用。其次,應進行充分的清洗。為了使活塞轉動靈活并克服漏水現象,需將活塞涂油(如凡士林油或真空活塞脂)。操作方法如下: 取下活塞小頭處的小橡皮圈,再取出活塞; 用吸水紙將活塞和活塞套擦干,并注意勿使滴定管內壁的水再次進入

23、活塞套(將滴定管平放在實驗臺面上)。             圖2-2-5  活塞涂凡士林操作               圖2-2-6  堿式管排氣泡的方法 用手指將油脂涂抹在活塞的兩頭或用手指把油脂涂在活塞的大頭和活塞套小口的內側(如圖2-2-5)。油脂涂得要適當。涂得太少,活塞轉動不靈活,且易漏水;涂得太多,活塞的孔容易被堵塞。油脂

24、絕對不能涂在活塞孔的上下兩側,以免旋轉時堵住活塞孔。 將活塞插入活塞套中。插入時,活塞孔應與滴定管平行,徑直插入活塞套,不要轉動活塞,這樣避免將油脂擠到活塞孔中。然后向同一方向旋轉活塞,直到活塞和活塞套上的油脂層全部透明為止。套上小橡皮圈。 經上述處理后,活塞應轉動靈活,油脂層沒有紋絡。 (2)用自來水充滿滴定管,將其放在滴定管架上垂直靜置約2分鐘,觀察有無水滴漏下。然后將活塞旋轉180°,再如前檢查,如果漏水,應重新涂油。若出口管尖被油脂堵塞,可將它插入熱水中溫熱片刻,然后打開活塞,使管內的水快速流下,將軟化的油脂沖出。油脂排除后,即可關閉活塞。 管內的自來水從管口倒出,出口管內的

25、水從活塞下端放出(注意,從管口將水倒出時,務必不要打開活塞,否則活塞上的油脂會沖入滴定管,使內壁重新被沾污)。然后用蒸餾水洗三次。第一次用10mL左右,第二及第三次各5mL左右。洗時,雙手拿滴定管身兩端無刻度處,一邊轉動一邊傾斜滴定管,使水布滿全管并輕輕振蕩。然后直立,打開活塞將水放掉,同時沖洗出口管。也可將大部分水從管口倒出,再將余下的水從出口管放出。每次放掉水時應盡量不使水殘留在管內。最后,將管的外壁擦干。 (二)堿式滴定管(簡稱堿管)的準備 使用前應檢查乳膠管和玻璃珠是否完好。若膠管已老化,玻璃珠過大(不易操作)或過小(漏水)或不圓或有瑕疵等,應予更換。洗滌方法見前面介紹的滴定管的洗滌。

26、 (三)操作溶液的裝入 裝入操作溶液前,應將試劑瓶中的溶液搖勻,使凝結在瓶內壁上的水珠混入溶液,這在天氣比較熱、室溫變化較大時更為必要。混勻后將操作溶液直接倒入滴定管中,不得用其它容器(如燒杯、漏斗等)來轉移。此時,左手前三指拿住滴定管上部無刻度處,并可稍微傾斜,右手拿住試劑瓶往滴定管中倒溶液。小瓶可以手握瓶身(瓶的標簽面向手心),大瓶則仍放在桌上,手拿瓶頸使瓶慢慢傾斜,讓溶液慢慢沿滴定管內壁流下。 用搖勻的操作溶液將滴定管潤洗三次(第一次10mL,大部分可由上口放出,第二、第三次各5mL,可以從出口放出,洗法同前)。應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使操作溶液洗遍全部內壁,并使溶液接觸管壁12分鐘,以便

27、與原來殘留的溶液混合均勻。每次洗滌盡量放干殘留液。對于堿管,仍應注意玻璃球下方的洗滌。最后,將操作溶液倒入,直到充滿至零刻度以上為止。 滴定管充滿溶液后,堿式管應檢查乳膠管與尖嘴玻璃口處是否留有氣泡,酸管出口管及活塞透明,容易看出(有時活塞孔暗藏著的氣泡,需要從出口管快速放出溶液時才能看見)。為使溶液充滿出口管,在使用酸管時,右手拿滴定管上部無刻度處,并使滴定管傾斜約30°,左手迅速打開活塞使溶液沖出(下面用燒杯盛接溶液,或到水池邊使溶液放到水池中),這時出口管中應不再留有氣泡。若氣泡仍未能排出,可重復上述操作。如仍不能使溶液充滿,可能是出口管未洗凈,必須重洗。在使用堿式管時,裝滿溶

28、液后,右手拿滴定管上部無刻度處稍傾斜,左手拇指和食指拿住玻璃珠的位置并使乳膠管向上彎曲,出口管斜向上,然后在玻璃珠部位往一旁輕輕捏橡皮管,使溶液從出口管噴出(圖2-2-6)(下面用燒杯接溶液,同酸管排氣泡),再一邊捏乳膠管一邊將乳膠管放直,注意當乳膠管放直后,再松開拇指和食指,否則出口管仍會有氣泡。最后,將滴定管的外壁擦干。 (四)滴定管的讀數 讀數時應遵循下列原則: 1裝滿或放出溶液后,必須等12分鐘,使附著在內壁的溶液流下來,再進行讀數。如果放出溶液的速度較慢(例如,滴定到最后階段,每次要滴加半滴溶液時),等0.51分鐘即可讀數。每次讀數前要檢查一下滴定管壁是否掛水珠,滴定管尖的部分是否有

29、氣泡。 2讀數時,滴定管可以夾在滴定管架上,也可以用手拿滴定管上部無刻度處。不管用哪一種方法讀數,均應使滴定管保持垂直。 3對于無色或淺色溶液,應讀取彎月面下緣最低點,讀數時,視線在彎月面下緣最低點處,且與液面成水平(圖2-2-7(a));溶液顏色太深時,可讀液面兩側的最高點。此時,視線應與該點成水平。注意初讀數與終讀數應采用同一標準。 4必須讀到小數點后第二位,即要求估計到0.01mL。注意,估計讀數時,應該考慮到刻度線本身的寬度。 圖2-2-7 滴定管讀數與讀數卡使用    5若為乳白板蘭線襯底的滴定管,應當取蘭線上下兩尖端相對點的位置讀數。(見圖2-2-7(

30、b)) 6為了便于讀數,可在滴定管后面放一個黑白兩色的讀數卡(圖2-2-7(c))。讀數時,將讀數卡襯在滴定管背后,使黑色部分在彎月面下約1mm左右,彎月面的反射層即全部成為黑色。讀此黑色彎月下緣的最低點。對有色溶液需讀兩側最高點時,可以用白色卡為背景。 7讀取初讀數前,應將滴定管尖懸掛著的溶液除去。滴定至終點時應立即關閉活塞,并注意不要使滴定管中的溶液流出,否則終讀數便包括流出的半滴溶液。因此,在讀取終讀數前,應注意檢查出口管尖是否懸掛溶液,如有,則此次讀數不能取用。 (五)滴定管的操作方法 進行滴定時,應將滴定管垂直地夾在滴定管架上。如使用的是酸式管,左手無名指和小手指向手心彎曲,輕輕地貼著出口管,用其余三指控制活塞的轉動(圖2-2-8(a))。但應注意不要向外拉活塞以免推出活塞造成漏水;也不要過分往里扣,以免造成活塞轉動困難,不能操作自如。 如使用的是堿管,左手無名指及中指夾住出口管,拇指與食指在玻璃珠部位往一旁(左右均可)捏乳膠管,使溶液從玻璃珠旁空隙處流出(圖2-2-8(b))。注意:不要用力捏玻璃珠,也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