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試題,培訓_第1頁
LTE試題,培訓_第2頁
LTE試題,培訓_第3頁
LTE試題,培訓_第4頁
LTE試題,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練習11、 R9版本中,提出了一種新的MIMO技術( )。 雙流波束賦型2、 LTE-Advanced系統的關鍵技術包括 ()ABCDA. 載波聚合技術 B. 中繼技術 C. MIMO增強技術 D. 多點協作技術E 智能檢測技術3、 LTE-A采用以下哪些技術()ABCDA. OFDMB. SC-FDMAC. MIMOD. 載波聚合4、 LTE下行傳輸模式中( )是LTE-A中新增加的一種模式,可以支持最大到8層的傳輸,主要為了提升數據傳輸速率。TM95、 列舉LTE/EPC網絡的五種典型特征,這些特征顯示了該網絡的先進性。 1.實現信令平面和用戶平面的物理分離。2.只是針對分組核心網絡的演進

2、,但是可以解決各種業務的使用需求。3.所有網絡連接都是基于IP的,不再使用七號信令。4.可以融合現有的所有接入方式,包括3GPP的2G和3G,非3GPP的CDMA和WLAN接入。5.扁平化的網絡,用戶平面可以減少為兩個節點(無線網絡一個節點,核心網絡SGW與PGW合設)。6、 S3和S4接口是基于什么協議實現的( )CA. DiameterB. RadiusC. GTPv2D. GTPv17、 diameter基本協議運行在()傳輸協議上 BDA. SNMP B. TCP C. UDP D. SCTP8、 下面不屬于用戶面協議的是( )CA. RLC B. GTPU C. RRC D. UDP

3、9、 下面不屬于控制面協議的是( )CA. SCTP B. S1AP C. APP D. NAS10、 在LTE系統協議中,RLC層對數據進行( )BA. 壓縮加密 B. 分段 C. 映射 D. 調制11、 MME用到了以下哪些協議( )ABCA. DiameterB. S1-APC. GTPD. RANAP12、 以下哪個功能不屬于MME的功能()CA. NAS信令處理B. TA List管理C. 合法監聽D. 漫游控制13、 MME具有以下哪些功能()ABCDA. 鑒權授權B. NAS信令C. TA列表管理D. PGW和SGW選擇E. 用戶面流量合法監聽14、 X2接口支持的功能有_BDA

4、、漫游和區域限制支持功能B、小區間干擾協調C、流量控制功能和擁塞控制功能D、負荷管理15、 SGW和PGW之間的S5/S8接口是基于 協議實現的。GTPv216、 SGW和PGW S5/S8協議棧自上而下正確的順序是( )AA. GTP/UDP/IP/L2/L1B. GTP/TCP/IP/L2/L1C. GTP/SCTP/IP/L2/L1D. GTP/RLC/MAC/L117、 在LTE系統中,空口速率的提升主要依靠哪些技術。1.高階調制:64QAM(64正交幅度調制)2.多天線技術:MIMO(多入多出)和Beam forming(智能天線)3.OFDM(正交頻分多址)18、 LTE系統中上行

5、數據信道支持哪些調制方式()A B DA. QPSK B. 16QAM C. BPSK D. 64QAM19、 周期性CQI/PMI/RI可在PUCCH或PUSCH上發送;非周期性CQI/PMI/RI只能在PUSCH上發送。( )T20、 頻域資源調度的最重要的依據是()AA. CQIB. UE能力C. 系統帶寬D. 緩存數據量21、 LTE中,支持哪些CQI上報模式()BCA. 靜態CQIB. 寬帶CQIC. 子帶CQID. 動態CQI22、 LTE小區參數cqiReportingModeAperiodic可以設置為()CDA. mode 1-0B. mode 1-1C. mode 3-0D

6、. mode 3-123、 TM3(開環空分復用)和TM4(閉環空分復用)這兩種傳輸模式下,UE上報信息的區別是什么?TM3模式下UE上報CQI、RI;TM4模式下UE上報CQI、RI、PMI。24、 列舉解調、譯碼LTE PDSCH數據信道時DCI中需要攜帶的信息資源分配位置,調制方式,HARQ process Number,RV版本,新數據指示25、 下行DL-SCH處理包括哪些步驟?CRC->信道編碼->HARQ處理->加擾->調制->層映射->預編碼->資源塊映射26、 寫出下行物理信道的處理流程。加擾->調制->層映射->預

7、編碼->RE映射->天線端口映射27、 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的特點之一是支持HARQ。(T)28、 OFDM技術在時域上能夠抵抗( ),在頻域上能夠抵抗( )。多徑衰落、頻域選擇性衰落29、 OFDM的優勢和劣勢頻譜利用率高,抗多徑干擾強,易于與MIMO結合,帶寬擴展性強,頻域調度靈活。時頻同步要求高,同頻干擾大,PAPR高。30、 LTE中CP的作用是()ABA. 避免符號間干擾 B. 維持正交性 C. 避免載波間干擾 D. 決定小區的覆蓋范圍31、 下列哪項不屬于小區干擾隨機化技術()ABCA. 加擾 B. 交織 C. 跳頻 D. IRC32、 小區間干擾抑制技術主要包括有()AB

8、CA. 小區間干擾隨機化(Inter-cell interference randomisation)B. 小區間干擾消除(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C. 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D. 小區間干擾平均(Inter-cell interference average)33、 以下哪個屬于ICIC的干擾抑制技術()DA. 加擾 B. 交織 C. 波束賦形 D. 靜態小區間干擾協調34、 天線端口由()定義A. 流數 B. 碼字 C. 參考信號 D. 秩35、 LTE系統天線端

9、口是一種可用的無線資源。(T)36、 對于LTE,適用于中/高速移動的MIMO模式包括()ABA. 發射分集 B. 開環空間復用 C. 雙流預編碼 D. 多用戶 37、 室內分布場景會用到下列哪幾種MIMO模式()ABCA. TM1 B. TM2 C. TM3 D. TM738、 TD-LTE支持8天線的TM3與TM( )之間的自適應,來增強邊緣覆蓋。739、 PDSCH信道的TM3模式在信道質量好的時候為(),信道質量差的時候回落到()??臻g復用,發送分集40、 以下哪個LTE天線方案僅支持單流()AA. 8天線 TM7 BeamformingB. 8天線2x2MIMOC. 4x2MIMOD

10、. AdaptiveMIMO/BF41、 TM7的應用場景是()CA. 主要應用于單天線傳輸的場合B. 主要用來提高小區的容量C. 單流Beamforing,主要針對小區邊緣,能夠有效對抗干擾D. 適合于小區邊緣信道情況比較復雜,干擾較大的情況,有時候也用于高速的情況42、 發射模式(TM)中,下面哪一項的說法是錯誤的()DA. TM1是單天線端口傳輸:主要應用于單天線傳輸的場合B. TM2適合于小區邊緣信道情況比較復雜,干擾較大的情況,有時候也用于高速的情況C. TM3是大延遲分集:合適于終端(UE)高速移動的情況D. TM4是Rank1的傳輸:主要適合于小區邊緣的情況43、 TDLTE小區

11、中,以下參數()是TM3和TM8的轉換門限()CA. dlSinrThresholdBetweenCLMimoTwoLayersAndOneLayerB. dlSINRThresholdbetweenRank1BeamformingAndTM3C. dlSINRThresholdbetweenRank2BeamformingAndTM3D. rankThresholdBetweenRank1AndRank244、 TD-LTE中,TM8雙流波束賦形模式相比較與TM3模式的速率優勢體現于()BA. 高SINR的情形B. 中低SINR的情形C. 所有SINR的情形45、 TM3不能兼容TM2模式。

12、(F)46、 當進行多鄰區干擾測試,在天線傳輸模式為DL:TM2/3/7自適應情況下,各種模式的應用場景。1.如果天線為MIMO天線,在CQI高的情況下,采用TM3傳輸模式,下行采用雙流,峰值速率增加;2.天線為BF天線,且CQI無法滿足TM3時,采用TM7;3.如果天線不支持BF,但支持MIMO,在CQI高的情況下采用TM3,CQI低的情況下采用TM2。47、 關于Cat3 UE在20M帶寬TD-LTE 不同模式下峰值速率說法正確的是()DA. TM3=tm8>TM2=TM7B. TM2<TM3<TM7<TM8C. TM3>TM8>TM7>TM2D.

13、 TM3>TM8>TM2>TM7練習248、 LTE中傳輸使用的最小資源單位是RB。( F )49、 SRS是在全頻段發送的。( F )50、 (CRS)用于下行信道估計及非beamforming模式下的解調、調度上下行資源及切換測量;(DRS)僅用于波束賦型模式,用于UE解調;(DMRS)用于上行控制和數據信道的相關解調;(SRS)用于估計上行信道域信息,做頻率選擇性調度。 T51、 對于Normal cyclic prefix來說,一個DL PRB的資源在時域上包含14個OFDM符號,在頻域上包含12個子載波。(F)52、 物理信道中,PCFICH以( )為單位映射,PH

14、ICH以( )為單位映射, PDSCH以( )為單位映射, PDCCH以( )為單位映射。 4REG,3REG,RB,CCE53、 每個下行子幀(1ms)的前3個符號都是用來傳輸控制信道的。(F )54、 PCCH信道使用的是( )調度方案。半靜態調度55、 MIB承載在( )信道上,SIB承載在( )信道上。 PBCH,PDSCH56、 PSCH和SSCH只用于同步和小區搜索,不承載層2和層3的任何信令,屬于物理層信號。(T)57、 LTE中,業務信道都占用物理層共享信道,使用動態調度方案。( T )58、 以下關于UpPTS描述不正確的是_DA、UpPTS可以發送短RACH(做隨機接入用)

15、和SRS(Sounding參考信號)B、最多僅占兩個OFDM符號C、UpPTS不能傳輸上行信令或數據D、承載Uppch,用來進行隨機接入59、 LTE鏈路預算中資源配置表述正確的是()ABCDA. PHICH采用12REB. PCFICH采用16REC. PUCCH采用1RBD. PDCCH可采用1CCE、2CCE、4CCE、8CCE60、 LTE中,系統可能會通過下列() 信道,調度UE在PUSCH信道中上傳數據。 ABDA. PDSCHB. PHICHC. PDCCH中的DCI3/3AD. PDCCH中的DCI061、 下行PRB中,物理層信令可以使用的帶寬由()的配置內容確定。 DA.

16、SIB1B. DCIC. UCID. CFI62、 信道映射的順序是()CA. PDSCH、PDCCH、PHICH、固定位置信道B. PHICH、PDSCH、PDCCH、固定位置信道C. 固定位置信道、PHICH、PDCCH、PDSCHD. 固定位置信道、PDSCH、PHICH、PDCCH63、 LTE中所有的下行物理信道都支持那種發射分集()AA. SFBCB. TSTD C. FSTD D. CDD64、 LTE系統中下行參考信號的主要目的是() AB A. 下行信道質量測量,又稱為信道探測B. 下行信道估計,用于UE端的相干檢測和解調 C. 小區搜索D. 時間和頻率同步65、 以下哪種信

17、道支持空間復用() DA. PCFICH B. PHICH C. PDCH D. PDSCH66、 DL-SCH 和 UL-SCH使用哪種編碼方式()BA. 1/3 卷積碼 B. 1/3 turbo碼 C. 可變長編碼D. 1/3 重復編碼67、 preamble格式中,()可以支持100km的組網 DA. format 0 B. format 1 C. format 2 D. format 368、 LTE系統中上行數據信道支持哪些調制方式() ABDA. QPSK B. 16QAM C. BPSK D. 64QAM69、 LTE數據信道采用的調制技術包括()A. BPSKB. QPSKC.

18、 16QAMD. 64QAM70、 下面哪項不是PUCCH上載有的控制信令消息?_DA、SRB、HARQACK/NACKC、CQID、UCI71、 TDLTE中UpPTS可以用于傳送控制信令或數據,長度為2個或1個symbol;2個符號時用于傳輸RRACH Preamble或Sounding RS,當為1個符號時只用于Sounding RS。()F72、 DMRS是在全頻段發送的,SRS是在全頻段發送的。(F)73、 PRACH格式03下,生成Preamble碼的ZC根序列有 個。 83874、 對于同一個UE,PUSCH和PUCCH可以同時進行傳輸。(F)75、 PRACH規劃也就是ZC根序

19、列的規劃,目的是為小區分配ZC根序列索引以保證相鄰小區使用該索引生成的前導序列不同,從而降低相鄰小區使用相同的前導序列而產生的相互干擾。PRACH規劃與小區覆蓋半徑相關,小區覆蓋越遠則需要的ZC根序列越多。(T)76、 在LTE系統中,每個小區用于隨機接入的碼是( ),一共有( )。 77、 在頻域上,隨機接入前導占用()個資源塊對應的帶寬 BA. 3 B. 6 C. 9 D. 1278、 RLC層有三種傳輸模式()ACDA. 透明模式TM B. 非透明模式NTM C. 非確認模式UM D. 確認模式AM 79、 哪種RLC模式的業務時延最小()CA. Acknowledged Mode (A

20、M) B. Unacknowledged Mode (UM) C. Transparent Mode (TM) D. Low Latency Mode (LM)80、 Re-segmentation Flag (RF)的作用是什么?用于指示RLC PDU是一個AMD PDU還是一個AMD PDU分段練習381、 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AA. 在ECM-IDLE狀態下,UE和網絡間沒有NAS信令連接,UE執行小區選擇/重選以及PLMN選擇。B. MME能在UE注冊的TA列表的全部小區中發起尋呼。C. UE在ECM-IDLE狀態下的位置是可知的,這時向UE發Paging,是向所有的注冊小區發廣播消

21、息。D. 在EPS中,注冊區域由一系列TA組成,即TA列表。每個TA由一到多個小區組成。TA之間區域可以重疊。82、 跟蹤區的設計原則包括()ABCDA. 對于LTE的接入網和核心網保持相同的跟蹤區域的概念B. 當UE處于空閑狀態時,核心網能夠知道UE所在的跟蹤區C. 當處于空閑狀態的UE需要被尋呼時,必須在UE所注冊的跟蹤區的所有小區進行尋呼D. 在LTE系統中應盡量減少因位置改變而引起的位置更新信令83、 哪些不屬于系統信息獲取流程的時機?_DA、重新進入覆蓋區域B、切換完成之后C、手機開機后D、手機通話結束后84、 RRC連接建立成功次統計觸發的信令是()CA. RRC connecti

22、on setup B. RRC connection request C. 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D.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85、 以下哪幾種情況會發起隨機接入?_ABCDEA、從RRC_IDLE狀態下初始接入B、RRC連接重建的過程C、切換D、RRC_CONNECTED狀態下有下行數據且上行失步E、RRC_CONNECTED狀態下有上行數據且上行失步86、 以下哪些場景會觸發RRC連接重建?_ABCDA、切換失敗B、無線鏈路失敗C、底層完整性保護失敗D、RRC重配置失敗E、發起呼叫87、 在LTE

23、系統中設計跟蹤區TA時,希望滿足要求()ABCDA. 對于LTE的接入網和核心網保持相同的跟蹤區域的概念B. 當UE處于空閑狀態時,核心網能夠知道UE所在的跟蹤區C. 當處于空閑狀態的UE需要被尋呼時,必須在UE所注冊的跟蹤區的所有小區進行尋呼D. 在LTE系統中應盡量減少因位置改變而引起的位置更新信令88、 以下哪些無線承載可用于承載NAS層信令?_ BCA、SRB0B、SRB1C、SRB2D、SRB389、 關于隨機接入,下面哪種情況可能用到非競爭隨機接入_CDA、初始RRC連接建立,當UE從空閑態轉到連接態時,UE會發起隨機接入。B、RRC連接重建,當無線鏈接失敗后,UE需要重新建立RR

24、C連接時,UE會發起隨機接入。C、當UE進行切換時,UE會在目標小區發起隨機接入。D、下行數據到達,當UE處于連接態,eNodeB有下行數據需要傳輸給UE,卻發現UE上行失步狀態(eNodeB側維護一個上行定時器,如果上行定時器超時,eNodeB沒有收到UE的sounding信號,則eNodeB認為UE上行失步),eNodeB將控制UE發起隨機接入。90、 SRB1用于承載低優先級的NAS信令。(F)91、 UE的能力等級信息可以在哪條消息中讀?。ǎ〢A. Initial UE Context Setup RequestB.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C. C

25、ONNECTION SETUP RECONFIGURATION COMPELTED. MIB92、 ATTACH REQUEST, ATTACH ACCEPT分別包含于哪條空口RRC消息內()CA. RRC CONNECTION REQUEST, RRC CONNECTION SETUPB. RRC CONNECTION SETUP, 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ELTEC. RRCCONNECTION SETUP COMPELTE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D.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RC CONN

26、ECTION SETUP RECONFIGURATION COMPELTE93、 關于切換過程描敘正確的是()BA. 切換過程中,收到源小區發來的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UE在源小區發送RRC CONNECTION SETUP RECONFIGURATION COMPELTEB. 切換過程中,收到源小區發來的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UE在目標小區隨機接入后并在目標小區上送RRC CONNECTION SETUP RECONFIGURATION COMPELTEC. 切換過程中,收到源小區發來的RRC CONNECTIO

27、N RECONFIGURATION,UE無需隨機接入過程,直接在目標小區上送RRC CONNECTION SETUP RECONFIGURATION COMPELTED. 切換過程中,UE在目標隨機接入后收到目標小區發來的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后在目標小區上送RRC CONNECTION SETUP RECONFIGURATION COMPELTE94、 TAC/TAU過程描敘正確的是()DA. TAU 只能在IDLE模式下發起,TAU分為普通TAU和周期性TAUB. TAU過程一定要先進行隨機接入,TAC內所有小區的PAGING數量是一樣的C. TAU是

28、NAS層的過程,TAU過程不要先進行隨機接入D. TAC是MME 對UE移動性管理的區域,TAU可以在IDLE或CONNECT模式下發起95、 RRC_IDLE狀態下UE的行為有_ABCDA、PLMN選擇B、NAS配置的DRX過程C、鄰小區測量D、小區重選的移動性E、網絡側有UE的上下文信息96、 EPS移動性管理狀態包括_ABA、EMM-DEREGISTEREDB、EMM-REGISTEREDC、ECM-IDLED、ECM-CONNECTED97、 EPS連接性管理狀態包括_CDA、EMM-DEREGISTEREDB、EMM-REGISTEREDC、ECM-IDLED、ECM-CONNECT

29、ED98、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信息可以包含哪些信息?_ABCDEFGA、Radio Bearer SetupB、Radio Bearer ReleaseC、Radio Bearer ReconfigurationD、Transport Channel ReconfigurationE、TransportFormatCombinationControlF、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G、Measurement Control99、 哪些是RRC建立原因?_ABCDEA、MO-sigalingB、MO-dataC、MT-

30、accessD、emergencyE、HighPriorityAccess100、 RRCConnectionRequest觸發以下_計時器。AA、T300B、T301C、T304D、T310101、 下面哪些不是LTE_DETACHED狀態?_CA、沒有RRC實體B、用戶的標識只有IMSIC、網絡知道用戶的位置信息D、沒有該用戶的RRC通信上下文102、 RRC_IDLE狀態下UE的行為有_ABCDA、PLMN選擇B、NAS配置的DRX過程C、鄰小區測量D、小區重選的移動性E、網絡側有UE的上下文信息103、 不屬于RRC_CONNECTED狀態特征?_ BA、網絡控制移動性過程,例如切換B

31、、NAS配置UE指定的DRXC、鄰區測量D、E-UTRAN中存在UE的上下文104、 空閑狀態下的移動性包含_BDA、起呼消息B、小區選擇C、測量報告D、重選105、 以下哪個無線承載是用來承載RRC消息并映射到CCCH?_ AA、SRB0B、SRB1C、SRB2D、MIB106、 RRC的主要功能包括_ BCDA、準入控制B、測量報告C、小區重選D、無線資源管理107、 SRB (Signalling Radio Bearers)是專門用來傳輸RRC和NAS消息的,Rel-8 36.331中定義的SRB類型有()ABCA. SRB0B. SRB1C. SRB2D. SRB3108、 小區選擇

32、類型_ ABCDA、初始小區選擇B、存儲信息的小區選擇C、UE開機D、從RRC_CONNECTED到RRC_IDLE模式E、測量報告發送109、 TAU(跟蹤區更新)的作用_ABCDA、在網絡登記新的用戶位置信息B、給用戶分配新的GUTIC、使UE和MME的狀態由EMM-DEREGISTERED變為EMM-REGISTEREDD、IDLE態用戶可通過TAU過程請求建立用戶面資源110、 關于A3事件參數,加大哪個時,不可以減少A3事件的觸發?_ D A、hysteresisB、eventA3OffsetC、cellIndividualOffset_sD、cellIndividualOffset

33、_n111、 LTE_ACTIVE狀態,該狀態下RRC處于RRC_CONNECTED狀態。(T)112、 建立RRC連接后,UE能夠通過ftp下載文件。(F)113、 LTE系統中,RRC狀態有連接狀態、空閑狀態、休眠狀態三種類型。(F)114、 在 RRC_IDLE 狀態,UE通過檢測Paging 消息確定系統信息是否變化。(T)115、 接入流程的4個步驟隨機接入,RRC連接建立,鑒權,E-RAB建立。(T)116、 下面消息中,()屬于LTE跨X2切換的信令流程(從測量報告開始,到切換完成)ABCDEA. HandoverRequestB. RRCConnectionReconfigur

34、ationC. RandomAccessPreambleD. PathSwitchRequestE. UEContextRelease117、 X2切換流程中,在X2接口,原小區向目標小區發送的第一條信令是_AA、Handover RequestB、Handover Request AckC、SN Status TransferD、UE Context Release118、 在X2 handover中,由哪個網元負責通知 SGW修改承載()BA. eNodeBB. MMEC. PGWD. HSS119、 以下幾種站間切換中,要求必須使用同一MME的切換類型是()CA. S1切換B. LTE&

35、amp;UMTS切換C. X2切換D. LTE&GERAN切換120、 下面哪幾種切換中,需要核心網參與?_BCDA、eNodeB站內切換B、eNodeB間X2口切換C、eNodeB間S1口切換D、跨MME的切換121、 接入小區,UE必須完成的幾個動作?_ABCA、小區搜索B、小區選擇C、隨機接入122、 現網中LTE終端需要報告以_測量量,進行小區選擇。CA、RSSIB、RSRQC、RSRPD、SINR123、 LTE的UE的小區重選的S法則要求小區滿足()AA. Srxlev> 0 dBB. Squal> 0 dBC. A和B同時滿足D. A或B滿足一項124、 關于

36、空閑態小區重選對現有2/3G網絡及用戶體驗的影響,下面說法錯誤的是()CA. 需軟件升級LTE覆蓋區內所有2/3G現網無線設備,小區廣播中支持LTE鄰區:重選優先級等新參數的配置B. 需軟件升級LTE覆蓋區內所有SGSN以識別LTE多模終端并將其路由至LTE網絡C. 執行重選時對用戶撥打電話沒有影響D. 頻繁重選導致終端耗電增加,待機時間縮短125、 與2/3G網絡不同,LTE系統中引入了重選優先級的概念,以下描述正確的是_ABCA、在LTE系統,網絡可配置不同頻點或頻率組的優先級,通過廣播在系統消息中告訴UE,對應參數為cellReselectionPriority,取值為0-7B、優先級配

37、置單位是頻點,因此在相同載頻的不同小區具有相同的優先級C、通過配置各頻點的優先級,網絡能更方便地引導終端重選到高優先級的小區駐留達到均衡網絡負荷:提升資源利用率,保障UE信號質量等作用D、以上描述都不對126、 當終端測得的服務小區的信號質量低于()門限值時,開始進行同頻鄰小區的測量和重選過程 AA. s-IntraSearchB. s-Measure C. s-NonIntraSearchD. ThreshServingLow127、 同頻小區重選參數cellReselectionPriority通過哪條系統消息廣播()BA. 系統消息1 B. 系統消息3 C. 系統消息5 D. 系統消息2

38、128、 系統消息()包含小區重選相關的其它E-UTRA頻點和異頻鄰小區信息 BA. SIB1 B. SIB3 C. SIB4 D. SIB5129、 SIB1 沒有攜帶下列哪些信息 ()DA. PLMNB.TACC. 小區 IDD. 切換參數130、 以下哪個參數不用于異系統小區重選控制()AA. sIntraSearchB. sNonintraSearchC. ThreshXHighD. ThreshXLow131、 以下哪個參數用于切換控制()CA. sIntraSearchB. sNonintraSearchC. eventA3OffsetD. ThreshXLow132、 LTE的U

39、E的小區重選的參數中,屬于鄰區關系參數的是()DA. qHystB. sintraSearchC. threshServingLowD. qOffsetCell133、 低優先級小區重選判決準則: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UE重選至低優先級的異頻小區()ABCDA. UE駐留在當前小區超過1s,高優先級和同優先級頻率層上沒有其它合適的小區 B. Sservingcell<Threshserving,lowC. 低優先級鄰區的Snonservingcell,x>Threshx,lowD. 在一段時間(Treselection-EUTRA)內,Snonservingcell,x一直好于該閾值

40、(Threshx,low)134、 以下哪些參數與同頻切換相關()ABCA. eventA3offset B. s-Measure C. hysteresis D. ThreshServingLow135、 哪些不是LTE切換技術特點?_DA、硬切換B、后向切換C、終端輔助切換D、軟切換136、 請列出所有可支持跨系統移動性的事件()CDA. A5 B. A3 C. B2 D. B1137、 LTE UE的小區重選的R法則的服務區的Rs = Qmeas,s qHyst。(F)138、 切換判決過程是由_決定的。B A、UeB、eNodeBC、EPCD、MME139、 LTE中,事件觸發測量報告

41、中,事件A3的定義為_BA、本小區優于門限值B、鄰區優于本小區,并超過偏置值C、鄰區優于門限值D、本小區低于門限值,且鄰小區優于門限值140、 LTE系統中可以觸發異頻測量報告上報的是_D A、A1事件B、A2事件C、3A事件D、A4事件141、 關于LTE系統A3事件的說法,正確的有_CDA、A3事件指服務小區質量低于一定門限B、A3事件指而同頻鄰區質量高于一定門限C、A3事件主要用于觸發同頻切換D、A3事件用于ICIC用戶類型判決142、 LTE系統中A1事件涉及到的參數包括_AEA、HysB、OffC、OfnD、OcnE、Thresh143、 LTE系統中A3事件涉及到的參數包括_ABC

42、DA、HysB、OffC、OfnD、OcnE、Thresh144、 LTE系統中A4事件涉及到的參數包括_ACDA、HysB、OffC、OfnD、OcnE、Thresh145、 LTE中,不同無線技術之間,觸發測量報告的事件有_ACA、鄰區優于門限值B、鄰區優于本小區,并超過偏置值C、本小區低于門限值,并鄰區優于門限值D、本小區低于門限值)146、 分離流程按照發起方區分,可分為1.UE發起;2.MME發起;3.HSS發起 T 147、 目前要求eNodeB支持RRC連接用戶數不少于() BA. 400B. 1200 C. 600 D. 800148、 LTE 有基于 RSRP 測量

43、、 基于 RSRP 和 RSRQ 測量、 以及基于 RSRQ 測量等自適應算法的三種切換算法149、 LTE向3G重定向時,3G鄰區列表在哪條消息里發送?_AA、RRC_CONN_RECFGB、RRC_CONN_RELC、RRC_CONN_RECFG_CMPD、RRC_PAGING150、 以下哪個關于CSFB的說法是錯誤的()CA. CSFB架構中語音業務承載在CS域。B. CSFB要求LTE與2G/3G CS重疊覆蓋。 C. CSFB要求無線部署中一個LAI盡可能對應到一個TAI中。 D. CSFB要求LTE UE支持TA/LA聯合更新。練習4151、 LTE路測指標中的掉線率指標表述不正

44、確的是( D )A. 掉線率=掉線次數/成功完成連接建立次數 B. 掉線指:在終端正常進行數據傳送過程中數據傳送發生異常中斷,包括RRC連接異常中斷、或數據速率降為0并持續5秒。C. 掉線率指業務進行過程中發生業務異常中斷的概率,即異常中斷的次數與總業務進行次數之比。 D. 掉線是指在手機沒主發Disconnect信令或沒收到網絡下發Disconnect/Release信令情況下,手機回到idle 狀態,則視為一次掉話。152、 LTE KPI指標中無線接通率率指標,下面表述正確的是_BDA、是從UE側統計B、是從eNodeB統計C、是從收到振鈴接聽消息算接通D、是RRC連接建立成功率*E-R

45、AB建立成功率153、 以下哪種場景可以判斷為切換失???_AA、源側向目標側發起切換請求后沒有收到響應信息B、源側下發切換命令后,目標側收到了對應的UE重配完成消息C、UE側沒有收到eNB發出的切換命令,不停上報測量報告后重建D、eNB側收到測量報告后,切換判決失敗,向目標側發起切換請求154、 控制面板切換時延_CA、10msB、20msC、30msD、40ms155、 用戶面切換時延_BA、25msB、50msC、75msD、100ms156、 LTE網絡測試中常見的異常事件_ABCDEA、掉線B、RRC重配置失敗C、切換失敗D、RRC連接失敗E、Attach失敗157、 LTE小區規劃主要關注哪些規劃?_ABCDEFGA、頻率規劃B、小區ID規劃C、TA規劃D、PCI規劃E、鄰區規劃F、X2規劃G、PRACH規劃158、 LTE鄰區和X2規劃原則_ABCDA、地理上直接相鄰的小區一般要作為鄰區B、一般要求配置雙向鄰區C、對于城區,由于站間距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