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中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1頁
2019年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中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2頁
2019年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中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3頁
2019年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中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4頁
2019年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中考語文一模試卷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年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中考語文一模試卷21 分)1 ( 20 分)寒假里,北京某校同學參加了游學活動。同學們在齊魯大地游泉城,登泰山,訪曲阜,探究文化底蘊,領略齊魯魅力。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 )趵突泉居泉城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下面這幅書法名帖是書法大家趙孟頫有感于趵突泉美景而作。請欣賞并完成下列各題。 這幅名帖的書體是。有同學對其作了如下評價:這幅作品用筆清x流暢,點畫圓潤,外柔內剛;用墨淺深自如,濃淡皆宜,俊美典y ;布局勻稱均hé ng ,章法平和,溫厚疏朗。 根據下面的提示,請你推斷上面書帖中 “時來泉上濯塵土, 冰雪滿懷清性孤”句中 “

2、濯”字的意思。提示:濯,金文,由(水)、 (羽毛) 、 (隹,小鳥)組成。(2)訪問老舍故居時,同學們了解到,老舍先生曾把濟南稱作自己的“第二故鄉”,他為這座城市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向讀者展現了一個溫潤靈秀的濟南。同學們還了解到,老舍先生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普通民眾身上,他創作的反映北平城人力車夫悲慘命運的小說 、表現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小說四世同堂,都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品。(3) 同學們登上泰山,飽覽大好山川的同時,感受到泰山豐富的文化底蘊。請根據要求,完成下面題目。泰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舉行過皇帝封禪大典的名山,帝王將相、名人宗師對它仰慕備至,因而泰山常用來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

3、的有價值的事物。下列選項中的“泰山”不含喻意的一項是A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B 人心齊,泰山移C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D 仰之如泰山北斗(4)曲阜之行中,當地某中學的學生陪同學們拜孔廟,謁尼山,訪杏壇。回京后,同學們紛紛在微信中給曲阜的學生留言,不約而同地用到了論語中的語句。下列留言不恰當的一項是A 你們豐富的知識,獨到的見解,讓我佩服不已。 “見賢思齊焉”,我將以你們為榜樣,增加自己的文化積淀。B 曲阜同學熱情周到,彬彬有禮,侃侃而談。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你們真不愧是圣人故里的謙謙君子啊!C 子曰: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我們一定會信守承諾,經常與大家交流感興趣的

4、古都文化,共同品味京華魅力。D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曲阜的朋友們,歡迎你們到北京相聚,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首都風采,再續友情。(5)回到學校,文學社制作了一期游學專刊。下面的文字是本期專刊卷首語中的一段,請你將它補寫完整。山東這片土地孕育了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齊魯文化,滋養了文人墨客的豪邁情懷。這種情懷體現在編年體史書 中曹劌“,未能遠謀”的自信與擔當;體現在李清照“天接云濤連曉霧, ”的磅礴之氣;體現在杜甫遠眺東岳時“ , ”的高遠志向;體現在蘇東坡密州出獵時“, ”的報國雄心千百年來,這份豪情激越昂揚,給人以奮發向上的力量,奏響了中華民族文化篇章的最強音。46 分)2 ( 5 分)名

5、著閱讀。( 1 )閱讀下面表格,結合自己的閱讀積累,完成題目。書名好朋友相關故事簡?愛簡 ?愛與海倫?彭斯保爾與謝寥沙因為常被兇惡的瓦西里神父刁難, 保爾和謝寥沙一起捉弄神父。在保爾被趕出學校的時候,謝寥沙沒有勇氣與好朋友一起承擔一時調皮犯下的錯誤。( 2) 你會選擇以上四個人物中的哪一個做朋友?請結合人物性格和發生在兩人之間的故事說明理由。(不得照抄表格中已給出的內容)3 ( 20 分)現代文閱讀,完成下列各題。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人物掃描】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1953 年出生于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于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他 1

6、7 歲開始發表作品,20 歲出版第一本書之后一發不可收,走上了文學之路,30 歲前就已經得遍了臺灣所有文學大獎,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作者訪談】記者:您30 歲之前得遍了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直到不再參賽,此外,您還是臺灣最高產的作家,除了眾人以為的文思泉涌,還有別的訣竅嗎?林清玄:我很喜歡一句古詩:書到今生讀已遲。就是說,這輩子你要讀書已經來不及,都是上輩子的積累。我想這種積累重要的是怎么堅持,每天寫一點,一個月以后回頭看,會覺得性情上有變化,這種慢慢積累的過程是快樂的。記者:從鄉下奮斗到臺北,您的經

7、歷也是比較坎坷的。小時候,您隨父兄在田間地頭流汗受苦,這段經歷對您今后的成長有何影響?林清玄: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什么情況都能適應。從出生到現在,我沒有一個晚上睡不著覺,沒有一餐飯吃不香,隨時都能笑得出來。因為小時候在大山中長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單純,天黑上床馬上睡覺,你不會有欲望,有欲望也沒用,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慢慢久了,你對欲望就不會太敏感。記者:在您的環境里面,顯然沒有成為作家的條件,但您成功了。林清玄:的確,我家代代都是耕農,可是我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記得有位文人叫張潮,他講, “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東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時候的成長不可

8、能像一般人所說的,學富五車,而是一門深入。我記得小時候讀每本書,拿過來都珍貴得不得了,抱著,枕著,經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學三年級以后,每天我要抱著一本書,才睡得著;每天一定要讀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覺。記者: 在經歷 5000 年未有之變局之后,拜金拜物對傳統價值觀的疏離逐漸明顯,在這樣光怪陸離的時代,怎樣才能活出真正的優雅?林清玄:其實這是一個向欲望傾斜的時代,全世界都是這個樣子,有時候你看報紙會看到一個愛瑪仕的包賣到100 萬人民幣,荒唐!但大家已經習慣了,不以為怪,它是名牌,就值這個錢,那是因為你已經迷失了對事物的真實判斷。人的肩膀挑著一架天平,一邊是欲望,一邊是心靈的滿足,你的心靈

9、應該有足夠的砝碼來保持平衡。人在中間,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谷”,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夠平衡,你就能做一個平正的人。當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綁,就應該有自己心靈的寄托,要花一些時間來充實我們的心靈世界,比如文學。記者: 對于生在這個時代有著多種價值可供選擇的青年來說,文學在他們生活中應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其實在青年的成長中,文學也是他們最好的化妝。因為如果有內涵,你會覺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兩句話,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你的心靈美麗了,你看到的世間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會覺得世間萬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

10、表、氣質變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學正好是容易進入的途徑。【文章呈現】木魚餛飩林清玄( 1 )深夜到臨沂街去訪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見多年前舊識的賣餛飩的老人,他開朗依舊,風趣依舊,雖然抵不過歲月風霜而有一點佝僂了。(2)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臨沂街,夜里時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點半左右,一陣清越的木魚聲,總是響進我臨街的窗口。那木魚的聲音非常準時,天天都在凌晨的時間敲響,即使在風雨來時也不間斷。剛開始的時候,木魚聲帶給我一種神秘的感覺,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著窗外的長空,心里不斷地想著:這深夜的木魚聲,到底是誰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義?難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時在我住處附近念經嗎?

11、在民間,過去曾有敲木魚為人報曉的僧侶,每日黎明將曉,他們就穿著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著木魚滴滴篤篤的敲出低沉雄長的聲音,一來叫人省睡,珍惜光陰;二來叫人在心神最為清明的五更起來讀經念佛,以求精神的凈化;三來僧侶借木魚報曉來布施化緣,得些齋襯錢。我一直覺得這種敲木魚報佛音的事情,是中國佛教與民間生活相契一種極好的佐證。(3)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著無力的飄閃的小雨,我正讀著一冊印刷極為精美的金剛經,讀到最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段,木魚聲恰好從遠處的巷口傳來,格外使人覺得昊天無極,我披衣坐起,撐著一把傘,決心去找木魚聲音的來處。(4)那木魚敲得十分沉重著力

12、,從滿天的雨絲里穿揚開來,它敲敲停停,忽遠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廟里讀經時急落的木魚。我追蹤著聲音的軌跡,匆匆的穿過巷子,遠遠的,看到一個披著寬大布衣,戴著氈帽的小老頭子,他推著一輛老舊的攤車,正搖搖擺擺的從巷子那一頭走來。攤車上掛著一盞四十燭光的燈泡,隨著道路的顛躓,在微雨的暗道里飄搖。一直迷惑我的木魚聲,就是那位老頭所敲出來的。(5)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過是一個尋常賣餛飩的攤子,我問老人為什么選擇了木魚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簡單,他說: “喜歡吃我的餛飩的老顧客,一聽到我的木魚聲,他們就會跑出來買餛飩了。 ”我不禁啞然,原來木魚在他,就像鄉下賣豆花的人搖動的鈴鐺,或者是賣冰水的小販手中吸引小

13、孩的喇叭,只是一種再也簡單不過的信號。是我自己把木魚聯想得太遠了,其實它有時候僅僅是一種勞苦生活的工具。(6)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說:“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餛飩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點蔥菜,連大飯店的廚師都愛吃我的餛飩呢。 ”我于是丟棄了自己對木魚的魔障,撐著傘,站立在一座紅門前,就著老人攤子上的小燈,吃了一碗餛飩。在風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餛飩,確是人間的美味,不下于他手中敲的木魚。(7)后來,我也慢慢成為老人忠實的顧客。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選擇木魚做為餛飩的訊號有他獨特的匠心。他說因為他的生意在深夜,實在想不出一種可以讓遠近都聽聞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們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賣粽子的

14、人大聲叫嚷,是他覺得有失尊嚴而有所不為的,最后他選擇了木魚讓清醒者可以聽到他的叫喚,卻不至于中斷了熟睡者的美夢。(8)我吃老人的餛飩吃了一年多,直到后來遷居,才失去聯系,但每當在靜夜里工作,我仍時常懷念著他和他的餛飩。( 9)老人是我們社會角落里一個平凡的人,他在臨沂街一帶賣了三十年餛飩,已經成為那一帶夜生活里人盡皆知的人,他固然對自己親手烹調后小心翼翼裝在鐵盒的餛飩很有信心,他用木魚聲傳遞的餛飩也成為那一帶的金字招牌。木魚在他,在吃餛飩的人來說,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10)那一天遇到老人,他還是一襲布衣、還是敲著那個敲了三十年的木魚,可是老人已經完全忘記我了,我想,歲月在他只是云淡風清的一

15、串聲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緩緩推走小小的攤車消失在巷子的轉角,一直到很遠了,我還可以聽見木魚聲從黑夜的空中穿過,溫暖著遲睡者的心靈。( 11)木魚在餛飩攤子里真是美,充滿了生活的美,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不讀經都是無關緊要的事。 (選自讀者,有改動)【網友評論】林清玄的散文平直樸實,清新易讀,引人思考,有正能量。從書中讀到的信息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典型的中國舊式文人,國學底子厚重,字里行間詩詞掌故、禪宗智慧、機鋒接引,信手拈來。他熱愛傳統國學,漢語言文學之美深深地融化在他的血統中。他的寫作套式并不新穎,基本上都是以小見大,或類似于比興手法,即由此物到彼物,逐漸衍生出禪意或哲理。面也較窄,多

16、如花鳥蟲魚、吃喝品茗、民間雜藝、修佛類,繞來轉去即成人生頓悟,機杼自見。文風太過清麗、矯情,個別地方顯得圓滑、世故、牽強,然而,哪怕世上最知名的寫手,寫出的不一定篇篇可讀。挑可看的看。畢竟生命很寶貴。知乎網友評論(2017 年 9 月 4 日)林清玄的散文多取材身邊的小人物,有流浪漢、街頭藝人、小商販、種樹人等,用他獨特的視角關注這些小人物,從他們身上發掘人間的真善美。林清玄正是用他獨特而真實的筆觸和眼光來寫這些普通的小人物,呼喚起人們內心最美好的感情,從而引領讀者感悟人間最真最淳最美的人情,享受人間醇美真情帶來的溫暖。瑞文網網友評論(2017 年 6 月 12 日)1 )細讀【作者訪談】,說

17、說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2)下列對【作者訪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A 林清玄引用“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古詩,意在說明天賦的重要性,此生再如何努力讀書都不會有大的效果。B 林清玄認為,要達到俗與仙的平衡,需要心靈的寄托,因此文學是必不可少的。c林清玄所說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一個人心美了,他就可以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一切,因此一切都會美起來。D 林清玄引用張潮的話,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說出了他的成長環境與他的創作的關系,也說出了生活與創作的關系。( 3)結合語境,品味下列語句。 木魚在他,在吃餛飩的人來說,都已成為生活里

18、的一部分。(聯系上下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個讀經都是無關緊要的事。(為什么說讀不讀經是無關緊要的事?)( 4) 【網友評論】中提到“以小見大”是林清玄散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請結合下面知識卡片中的相關知識,從文中舉出一例加以簡析。知識卡片以小見大指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在寫作中指對形象進行強調、取舍、濃縮,以獨到的想象抓住一點或一個局部加以集中描寫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 5) 【作者訪談】中林清玄曾說過: “所有美的感受都要穿過心靈,就好像海岸溪邊的卵石,一切雜質都已經流去,只剩下最堅實、純凈、渾圓

19、的石心了。 “結合木魚餛飩一文內容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6)探究標題“木魚餛飩”的好處。4 ( 20 分)古詩文閱讀,完成下列各題。王維傳(節選)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昆仲宦游兩都,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寧王、薛王待之如師友。維尤長五言詩。書畫特臻其妙,筆蹤措思,參于造化,而創意經圖,即有所缺,如山水平遠云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樂圖 ,不知其名,維視之曰:“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 ”好事者集樂工按之,一無差,咸服其精思。維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得宋之問藍田別墅,在輞口,輞水周于舍下,別漲竹洲花塢,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

20、嘯詠終日。嘗聚其田園所為詩,號輞川集。在京師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乾元二年七月卒。臨終之際,以縉在鳳翔,忽索筆作別縉書,又與平生親故作別書數幅,多敦厲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筆而絕。(選自舊唐書)渭川田家王維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注釋】 昆仲:稱人兄弟。 臻:到,達到。佛教語。 玄談:對佛教義理的闡述。 縉:王縉,王維之弟。 雉雊( gòu) :野雞鳴叫。 式微: 詩經篇名,

21、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之句,這里表明自己有歸隱之意。(1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文字斷句。(限斷三處)如 山 水 平 遠 云 峰 石 色 絕 跡 天 機 非 繪 者 之 所 及 也。(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 咸 服其精思 不衣文彩舍筆而絕 ( 3)分別表現王維“繪畫技藝高超”和“篤信佛教”的一項是A 書畫特臻其妙輞水周于舍下,別漲竹洲花塢在京師,日飯十數名僧B 而創意經圖,即有所缺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C筆蹤措思,參于造化D 維視之曰:“ 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多敦厲朋友奉佛修心之旨(4)有人說詩中“倚杖候荊扉”中的“候”字很有表現力,談談你的理解。(5)

22、歸隱田園是王維的志趣所在,請結合詩文加以簡析。三、寫作(50 分)5 ( 50 分)閱讀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陳星是九年級學生,從小喜愛唱歌,最大的夢想是能站在舞臺上唱自己的歌。寒假,他興致勃勃地參加了當地的網絡歌手大賽。沒想到,開學一個月后,他竟然收到了決賽通知。媽媽說: “還有三個月就中考了,這個比賽我們就放棄吧。 比賽機會還有,中考卻只有一次。”班主任天天在黑板上倒計時,每天都用殷切的眼光看著班里的這群畢業生。墻上還掛著“把握一個今天,收獲兩個明天”沉甸甸的標語。一邊是自己的夢想,一邊是決定升學的中考,該何去何從呢?陳星茫然了。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煩惱嗎?你想放棄嗎?你想不想為自己的夢

23、想努力?你有什么感悟?帶著你的思考,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溫馨提醒:使用下面這個表格,可能對你的構思會有幫助。你可以在需要的條目后打“” (也可以自己補充),再根據這些選擇考慮寫作。寫作任務清單作者角色(單選)讀者角色(單選)寫作目的(可多選)用于何處?(單選)陳星陳星勸導日記陳星的朋友陳星的朋友建議公開日志陳星的父母陳星的父母傾訴私人信件陳星的班主任刊物編輯反省班主任信箱大賽舉辦方陳星的班主任傳播觀點學生刊物大賽舉辦方分享經驗要求: 交際意識強,表達得體。 正確書寫漢字,準確使用標點,規范運用語言。字數不少于600 字。 不得透露個人信息。2019年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中考語文一模試卷參考答案

24、與試題解析一、基礎(共21 分)1 【解答】( 1) 行書 晰 雅 衡 洗、洗滌(意思對即可)( 2) 濟南的冬天 駱駝祥子( 3) C( 4) B( 5) 左傳 肉食者鄙 星河欲轉千帆舞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 射天狼二、閱讀(46 分)2 【解答】( 1)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簡 ?愛在洛伍德(勞沃德)學校遇到正在讀書的海倫?彭斯,便上前與她搭話,并交談學校相關情況。( 2)示例一:我選擇與簡?愛做朋友,她堅強獨立,又友愛寬容。簡?愛被舅媽送到條件極差的寄宿學校洛伍德(勞沃德)學校讀書,和好友海倫?彭斯一起,經常挨罵罰站。海倫 ?彭斯患肺病去世前,簡?愛獨自前往探視。

25、在好友的影響下,簡?愛不斷進行著自我性格的塑造和完善,她后來在里德舅媽臨終前寬恕了她。示例二:我想與海倫?彭斯做朋友,她品德高尚,對朋友真誠體貼,當簡?愛被布洛克爾赫斯特先生(校長)當眾詆毀,站上恥辱臺示眾時,是海倫?彭斯給簡?愛投來了親切的微笑,并勸慰簡愛,使她獲得平靜,與這樣的人做朋友讓人感到陽光般的溫暖。3 【解答】8 ( 3 分) 從小就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 1 分) 熱愛讀書,手不釋卷,一門深人,堅持積累;( 1 分)小時候苦難經歷的磨煉,使他能夠適應各種環境;( 1 分)生活的大書使他獲得了豐厚的人生閱歷,成為他創作的源泉;( 1 分)不被欲望捆綁,心靈充實。 ( 1

26、分) (答對三點即得滿分)9 ( 3 分) D(解析:A 項中作者意在說明學無止境,讀多少書都是不夠的。所以應該勤于讀書,形成逐漸厚重的積累。B 項中林清玄認為,要達到俗與仙的平衡,需要心靈的寄托,比如文學,不是說“文學是必不可少的”,說法太絕對。C 項中“積極樂觀”理解狹隘且無根據,作者的意思是說人的內在修養可以使人對世界的感受認識豐富起來,發現更多的趣味。 )10 ( 1) ( 2 分)木魚對老人來說是一種勞苦生活的工具,一種謀生的重要方式。( 1 分)2 對吃餛飩的人來說,除了是“吃飯鐘”外,它清越的木魚聲,也是一位深夜寂寞中的良伴,可以溫暖遲睡者的心靈,使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1

27、分)( 2) ( 2 分) “讀經”是為了凈化心靈, ( 1 分) “無關緊要”是因為作者從老人那里感受到了人情美、生活美,老人的木魚餛飩同樣凈化了人的心靈。( 1 分)11 ( 3分)林清玄的散文多取材身邊的小人物,有流浪漢、街頭藝人、小商販、種樹人等,用他獨特的視角關注這些小人物,從他們身上發掘人間的真善美。( 1 分)本文通過寫一個平凡老人的生存狀態和人生境界,發現了人性和生活的美,引發了作者對于生命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1 分)如“他說因為他的生意在深夜,又不至于打斷熟睡者的美夢” ,通過寫老人以木魚作為賣餛飩的信號,既為讓清醒者聽到叫喚,又能防止打斷熟睡者的美夢,小小的舉動表現老人

28、的細致周到,讓人發現生活中的人性之美。( 1 分)12 ( 4分)第一層級:(就句子理解)真正的美是淳樸、自然的,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心靈就會得到凈化。( 1 分)第二層級:(能結合文章簡要分析)真正的美具有淳樸、本真、自然的特點,感受美要用心體會平凡的生活美、人情美。如文中作者與老人交往后,想著木魚餛飩攤子里的真善美,充滿了生活的美,他感受到老人的美好品質,他聽著那溫暖未睡者心靈的木魚聲,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使他的心靈升華了,充滿溫暖與幸福。(23 分)第三層級:真正的美具有淳樸、本真、自然的特點,感受美要用心體會平凡的生活美、人情美。老人生活在社會底層,幾十年如一日地在深夜賣餛飩謀

29、生,不愿有失人格尊嚴地大聲叫嚷,于是選擇了木魚,以便“既讓清醒者可以聽到他的叫喚,又不至于打斷熟睡者的美夢”,他過著平淡樸實而又保持自己尊嚴的生活,顯示著大美。作者透過現實生活,感悟到了老人平凡的生活美、人情美,領悟到了人生真諦,明白了感受生活中真正的美同樣可以凈化人的靈魂的道理。( 4 分)13 “木魚”本是佛門中的用物,神秘而超凡脫俗, “餛飩”是生活, “木魚餛飩”將表面上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反映賣餛飩老人的特別之處,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1分)木魚是全文的線索。圍繞這條線索,寫了作者對木魚聲神秘的玄想、尋覓聲源、與老人相識、熟識后的感動以及喬遷后對老人的懷念。1 分)借物抒情

30、,借清越的木魚聲讓“我”的心靈得到凈化,讓“我”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表達了作者對老人真誠、樸實、有尊嚴、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的贊美。( 1 分)4 【解答】 ( 1 )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為劃分依據。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句意為:至于山水平遠,云峰石色,絕跡于天機,不是一般繪畫的所能企及了。停頓為:如山水平遠/云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 2)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實、虛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31、。解答本題要詞語在句子里的意思,詞義可根據知識的積累結合原句進行推斷。 句意為:王維以詩名著稱于開元、天寶年間。以:憑借。 句意為:都佩服他的精思。咸:都。 句意為:不穿華美的衣服。衣:穿。 句意為:扔下筆便去世了。絕:去世。 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文重點句子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A “輞水周于舍下,別漲竹洲花塢”意思是:以輞水周繞房舍,修建竹洲花塢,看不出“篤信佛教”;B “而創意經圖,即有所缺”意思是:而創立畫意經營圖繪,就有所不足; “在京師,日 飯十數名僧”意思是:在京師時,每天給十幾位僧人施齋飯;C “筆蹤措思,參于造化”意思是:筆跡措思,和造化相參; “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 意思是:

32、焚香獨坐,專心禪誦。D “維視之曰:'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意思是:王維看后說:“這是霓裳第三疊第一拍。這是關于音樂的事; “多敦厲朋友奉佛修心之旨”意思為:大都是勉勵朋友信佛修心。結合詩句理解故選:C。 4)本題考查了“煉字”。答題模式: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候”是“等待”的意思。 用一”候”字,一方面表現了生動地描繪了一位老人迎候孫兒放牧歸來的情景。另一方面借牧童歸家為自己歸隱作鋪墊。( 5)本題考查的是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的。屬于開放性試題,

33、答案不唯一,設想合理即可。在這首詩中,王維以羨慕田家風光的閑逸為詩的主旨,著重描寫了夕陽村落、牛羊下山、野老侯門、麥秀雉鳴、蠶眠桑稀、田夫荷鋤等一系列的田舍風景,原本及為平易的事物,卻被王維信手拈來,意味怏然。詩人一開頭,首先描寫夕陽斜照村落的景象,作為總背景,統攝全篇。接著,詩人落到“歸”字上,描繪了牛羊歸村的情景。在觀察村莊景象的時候,使人發現了令人驚嘆的一幕:柴門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著拐杖,正迎候著放牧歸來的小孩。這種散發著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詩人,他感到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這黃昏時節,似乎都在思歸。目睹這一切,聯想到自己的處境和身世,詩人十分感慨。全詩在內容上中心就在“歸”字上,寫景抒情渾然一體,畫龍點睛式地揭示了主題。詩人寫了那么多的“歸”,實際上都是反襯,以人皆有所歸,反襯自己獨無所歸;以人皆歸得及時、親切、愜意,反襯自己歸隱太遲以及自己混跡官場的孤單、苦悶。 最后一句是全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