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乳腺葉狀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析_第1頁
80例乳腺葉狀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析_第2頁
80例乳腺葉狀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析_第3頁
80例乳腺葉狀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析_第4頁
80例乳腺葉狀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80例乳腺葉狀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析    鄭國文【摘 要】:目的:探討乳腺葉狀腫瘤的病理特征、診斷、鑒別結果以及與治療和預后的相關性。方法:選取我院在2008年6月-2018年2月期間所收治的80例經手術和病理診斷確診的乳腺葉狀腫瘤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結果:80例乳腺葉狀腫瘤患者臨床均表現為乳腺無痛性腫塊,根據腫瘤生長方式、腫瘤壞死、瘤細胞異型等進行分級,其中良性52例,相應占比為65.0%,交界性18例,相應占比為22.5%;惡性10例,相應占比為12.5%;經隨訪統計表明,三種腫瘤類型患者的復發率、轉

2、移率與病死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種腫瘤類型患者的臨床治療方式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免疫組化顯示,腫瘤細胞角蛋白陰性,波形蛋白和肌動蛋白陽性,隨著病變惡性程度增加,ki67增殖指數上升,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葉狀腫瘤好發于40-50歲的女性,組織學上需與纖維腺瘤、癌肉瘤、間質肉瘤、化生性癌等鑒別,隨著病變惡性程度增加,ki67增殖指數上升,手術后有復發可能,因而建議無論葉狀腫瘤病理組織學分類如何,仍把它看作是低度惡性或惡性潛能未定病變處理。【關鍵詞】:乳腺葉狀腫瘤;臨床病理特征;臨床治療abstract: obj

3、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results and correlation with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hyllodes tumor of mammary gland. methods: from june 2017 to february 2018, 80 patients with breast phyllodes tumor diagnos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selected as

4、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80 cases of breast phyllodes tumor were painless breast mass. according to tumor growth pattern, tumor necrosis, tumor cell dysplasia and so on, 52 cases

5、 were benign, corresponding ratio was 65.0%, and borderline 18 cases. the corresponding proportion was 22.5%; the corresponding proportion was 12.5% in 10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s; the follow-up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three types of tumor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of metas

6、tasis rate and mortality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difference of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tumor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phyllodes tumor of mammary gland is more common in women aged 40-50 years. histologically

7、, it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fibroadenoma, carcinosarcoma, stromal sarcoma, metaplastic carcinoma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no matter what the histo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tumor is, it is still treated as low grade malignancy or malignant lesions.keywords: phyllodes

8、tumor of mammary gl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treatment【中圖分類號】r52 a 1672-3783(2018)09-03-01葉狀腫瘤(pt)屬于一種纖維上皮性腫瘤,增生的梭形間葉細胞被良性上皮與肌上皮的襯覆裂隙而圍繞,葉狀的突起導致裂隙逐漸擴張1。pt大多為良性,易復發,一些患者可能會發展成血行轉移。根據間質細胞豐富程度、腫瘤生長方式、腫瘤壞死、間質細胞非典型性及核分裂數等進行分級,葉狀腫瘤可分為三種類型,即良性、交界性與惡性。與纖維腫瘤相比,葉狀腫瘤的復發率更高,并具有局部性侵襲以及遠處

9、轉移等諸多特征。近幾年來,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乳腺的粗針穿刺進行活組織檢查的技術手段越來越成熟,加之微創手術在纖維瘤治療中的廣泛運用,臨床對于葉狀腫瘤的鑒別和診斷也已越來越成熟2。此次研究以我院所收治的80例手術和病理診斷確診的乳腺葉狀腫瘤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旨在加強對乳腺葉狀腫瘤病理特征的認識,為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借鑒。現將此次研究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08年6月-2018年2月期間所收治的80例經手術和病理診斷確診的乳腺葉狀腫瘤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患者年齡分布在22-73歲,平均年齡為(44.

10、6±2.8)歲;患者病程分布在2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2.5±0.6)年。所有患者均由于乳房出現無痛性的腫塊而就診。80例患者中,有76例為短期的腫塊增大,并有4例伴有疼痛癥狀。75例患者為腫塊單發,另5例為腫塊多發。26例患者的腫塊直徑<5cm,38例患者的腫塊直徑在5-10cm,另16例患者的腫塊直徑在10cm以上;72例患者無胸肌的粘連以及患側的腋淋巴結出現腫大癥狀,6例患者患側的腋淋巴結出現腫大癥狀,2例患者的腫塊與胸部大肌筋膜相粘連。1.2 方法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以及隨訪資料予以整理,并針對腫瘤的類型、手術治療方式、隨訪中患者的復發情況以及死亡情況等進行

11、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標本均運用10%的中性福爾馬林予以固定,隨后通過he染色法、石蠟包埋法、4um切片以及光鏡檢查等方法和手段,同時運用免疫組化法,針對所有患者進行dab顯色。檢查中所運用的抗體與配套試劑盒均是由福州邁新生物有限公司研制和提供。1.3 腫瘤分型標準依照2012年who關于乳腺葉狀腫瘤相應分級標準說明3:良性:患者腫瘤鏡界較清楚,其間質細胞以溫和增生,且排列比較稀疏,呈均勻或是不均勻分布,細胞沒有異型或是有輕度的異型,相應核分裂小于4/10hpf,間質沒有過度的增生或是出血壞死。交界性:患者腫瘤鏡界較清楚或是有部分浸潤性的生長,其間質細胞以過度生長,且細胞出現輕度或中度異型,相

12、應核分裂在(59)/10hpf,沒有出血壞死與異源性成分出現。惡性:患者腫瘤鏡界出現浸潤性生長,其間質細胞以顯著性增生,且細胞的異型性比較明顯,常伴有異源性的分化,相應核分裂在10/10hpf及以上,出血壞死比較常見。1.4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19.0統計分析軟件針對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及隨訪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予以x2檢驗,若結果有p<0.05,表明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2 結果2.1 病理特征分析80例乳腺葉狀腫瘤患者臨床均表現為乳腺無痛性腫塊,根據腫瘤生長方式、腫瘤壞死、瘤細胞異型等進行分級,其中良性52例,相應占比為65.0%

13、,交界性18例,相應占比為22.5%;惡性10例,相應占比為12.5%。良性腫瘤患者其腫瘤壞死相對較少,且生長類型屬膨脹性,間質并沒有呈現過度的生長,相應核分裂的活躍度較低,而細胞核也屬于輕度的異型性;交界性與惡性腫瘤患者,其腫瘤壞死多可見,且生長類型屬浸潤性,間質呈現出過度的生長,相應核分裂較活躍,其細胞核也屬于中度或是重度異型性。免疫組化顯示,腫瘤細胞角蛋白陰性,波形蛋白和肌動蛋白陽性,隨著病變惡性程度增加,ki67增殖指數上升,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2 三種腫瘤類型患者復發率、轉移率與病死率比較三種腫瘤類型患者復發率、轉移率與病死率如下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

14、三種腫瘤類型患者的復發率、轉移率與病死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3 三種腫瘤類型患者臨床治療方式三種腫瘤類型患者臨床治療方式如下表2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三種腫瘤類型患者臨床治療方式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 討論乳腺葉狀腫瘤屬于臨床比較特殊的疾病類型,屬于一類乳腺纖維的上皮性腫瘤,其病理特征及臨床表現均比較獨特。乳腺葉狀腫瘤其腫瘤成分為間質細胞,而并非上皮組織。乳腺葉狀腫瘤多見于絕經前的女性,而男性比較罕見;相關文獻研究表明,乳腺葉狀腫瘤的高發年齡多在40歲,而20歲以下者發病率較低。腫瘤可能與患者機體的內分泌激素紊亂存在密切關系,因而40-5

15、0歲的中年女性屬于此病的高發人群,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女性大多邁入或于更年期,即絕經前,其內分泌的紊亂現象比較突出和嚴重。腫瘤細胞角蛋白陰性,波形蛋白和肌動蛋白陽性,隨著病變惡性程度增加,ki67增殖指數上升,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乳腺葉狀腫瘤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無痛性的腫塊,大多為單發,同時也有多發病例;病程有長有短,大多患者在短期內其腫物可能會增大,且腫瘤的大小也不一致,這可能是和診斷治療的時間有關,通常早期就診患者的腫瘤較小,而病史比較長的患者其腫瘤可能會很大,幾近占據患者的整個乳房2。腫塊的活動度一般均較好,多有包膜,且質地硬韌,通常不會累及皮膚與胸肌。一些腫瘤較大的

16、患者可能會導致其皮膚緊繃,并伴有淺靜脈的擴張,少數患者合并皮膚潰瘍等癥狀。乳腺葉狀腫瘤的臨床治療是以手術切除為主,依照腫瘤性質,于不同階段施以不同的手術治療3:初次手術,對于良性乳腺葉狀腫瘤患者給予局部切除,并確保超過1cm相應無瘤切緣;對于交界性與惡性乳腺葉狀腫瘤患者應保證超過2cm相應無瘤切緣;而對于多發性腫塊應確保超過3cm相應無瘤切緣或是給予乳房的單純切除手術。對于局部復發患者,可再次給予局部擴大化切除術,同時確保超過2cm相應無瘤切緣。對于病情惡性化患者,應最好選擇乳房的切除術。若在手術過程中發現患者腫瘤和胸肌相互粘連,此時應將處于腫瘤基底的部分胸肌予以切除。對于腫瘤遠處轉移患者,如果轉移灶孤立應是以手術切除治療。此次研究結果表明,80例乳腺葉狀腫瘤患者臨床均表現為乳腺無痛性腫塊,根據腫瘤生長方式、腫瘤壞死、瘤細胞異型等進行分級,其中良性52例,相應占比為65.0%,交界性18例,相應占比為22.5%;惡性10例,相應占比為12.5%;經隨訪統計表明,三種腫瘤類型患者的復發率、轉移率與病死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三種腫瘤類型患者的臨床治療方式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提示,乳腺葉狀腫瘤好發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