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行動”每周美文(2018.8.13-17)_第1頁
“閱讀行動”每周美文(2018.8.13-17)_第2頁
“閱讀行動”每周美文(2018.8.13-17)_第3頁
“閱讀行動”每周美文(2018.8.13-17)_第4頁
“閱讀行動”每周美文(2018.8.13-1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閱讀行動”每周美文精選1 / 8張麗鈞:盤扣子閱讀行動 2018 年 8 月 13 日我在審視母親走過的人生軌跡時,發現它是棗核兒形的:起初,母親的世界在南旺村那個狹小的院子里;后來她的世界延伸到了晉州文化館;再后來,她的世界竟然還曾延伸到了椰風海韻的湛江然而,大約十年前,母親的“棗核兒”開始悲涼地收攏,慢慢滑向比先前那一端更逼仄的另一端。隨著母親的膝關節炎的加重, 她的世界從縣城, 縮小到西關, 再縮小到院落、 房間母親越來越離不開人了。有時候,弟弟弟妹出去片刻,她都會驚慌不已。她心中藏著一種尖銳的怕,就算她不說,我們也猜得透。這次回家,我問母親:“媽,你可還記得怎樣盤那種蒜疙瘩扣么?”母

2、親黯然道:“記性越來越差,怕是早忘啦。”我便找出事先備好的各色絲繩,遞與她。母親背光坐著,喜愛地摩挲著那些滑膩的絲繩,慢慢拈起一根,不太自信地將兩頭搭在一起,又慌亂地扯開。我鼓勵她說: “媽,你還記得我那件玫紅色法蘭絨的坎肩不?那不就是你盤的扣子嗎?每年秋天我都要穿一穿它呢!我一直想跟你學盤扣子,一直也沒學會”母親聽了,數落我道:“手指頭中間長著蹼呢拙呀! ”我攤開手掌,裝傻道:“啊?蹼在哪兒呢?在哪兒呢?”母親仿佛在數落我中汲取了力量,臉上有了明快的自信,繼而,這自信又蔓延到了手上。只見她兀自笑了一聲,兩只蒼老的手篤定地動作起來。扭,結,抽,拉,母親的手從容地舞著。神助般地,她終于盤成了一個

3、完美的扣子!接著,我又貪心地遞上絲繩,央她再盤,央她教我盤。母親越盤越嫻熟,那過硬的“童子功”毫不含糊地又回到了她的手上。母親是多么快活!她對來借簸箕的鄰居大聲說:“這不,我家大閨女稀罕我盤的蒜疙瘩扣,非讓我給她盤!你看看,都盤了這么多了!”我毫不吝惜地贊美母親的作品,毫不掩飾地表達想要更多扣子的愿望。母親則因為幫我做了我無力做成的事而開心了整整一天。我悄悄跟自己說:“母親那尖尖的棗核兒能吸附些微的快樂,該有多么不易!所以,在母親的有生之年,我不能學會盤扣子,絕不能”“閱讀行動”每周美文精選2 / 8王克楠:永遠的歌者閱讀行動 2018 年 8 月 14日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藍天、白

4、云、馬兒,這是我還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蒙古人時,對于蒙古民歌的粗淺認識。可是回歸蒙古久了,血就和蒙族先輩們的血流淌在一起,才發現一般的人很難發現蒙古民歌的真正內在的東西,很難發現蒙古民歌的內在寬度和血性。有人說一個民族就是一首歌,說得絕對了一點,可是,真的可以從一個民族的歌曲里窺測一個民族內藏的東西。 我從 2003 年以后就主動地回歸草原的深處,不是作為草原的客人, 而是作為主人去管一片草場,去放一群羊兒,去呼吸草原上的潮濕或者干燥的空氣,坐在草坡上看著朵朵白云發呆,漸漸就觸摸到草原民族和民歌之間的血肉聯系,體會到了蒙古民歌那種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一個蒙古人和一首蒙古民歌有什么關系,可以說

5、沒有關系,但是一群蒙古人和蒙古民歌就有了性命相依的聯系。民歌進入了牧人的心靈,歌曲也就唱的隨意而酣暢,在草原你不知道一個蒙古人會在什么時候會唱歌。 如果在一個很光耀很鬧的場合,一個漢子可能靦腆地唱不出來,可是他在草原馳騁的時候,在他坐在山包上追憶祖先或者想念一個姑娘的時候,或者什么也不想,僅僅不唱就難受的時候,他就會特別投入地歌唱。聽吧,你聽著他唱歌時候,就如颶風刮起的感覺,聽著那種跌宕起伏回腸蕩氣的曲調,再看著他盛著草場的眼睛里放射出了激情,那就是一個歌者唱醉了,歌曲能使人醉,比烈酒更醉人。遠遠地看一個蒙古漢子引亢高歌是一種特殊的享受,聽著他如泣如訴的歌唱,你會深切地體會到一個終日和與草原為

6、伴的民族特殊氣質;也只有他們,才能在一種叫做“長調”的曲調里那樣淋漓盡致地表達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聽!雷聲好像是從遠處的山包滾滾而近,炸雷一般地在你的面前轟響以后,又忽隆隆向遠處滾去啊,這是哀怨和憤怒糾纏在一起的聲音,是水草的生長和牛羊的舌頭結合到一起聲音,是一個民族由張揚到內收的郁悶而沉淀出來的渾厚;聲音即是性格, 你如果不熟悉蒙古人的性格是怎樣的,你就到草原去聽他們是怎樣歌唱的。不去深入草原,你不會知道民歌是怎樣發生的,你不會知道這些民歌昂揚或者纏綿的曲調和太陽和月亮竟然發生著聯系。 太陽是光明的使者, 它能把一年四季的草原照射出不同的顏色,把潮濕的羊毛曬干,并且驅逐因為偶然的事情而給一個

7、牧人造成的情緒的苦悶,所以,它就伴著一個牧人的心情把陽光摻進了歌曲里。還有月光,月光下的優美是一個牧人最安詳的時候,一個牧人是不會拒絕在月光下和自己親愛的女人相愛的,他們還能把月光帶進蒙古包里,帶進他們的安詳的睡眠里。蒙古民歌似一張大網,罩在草原上;它是另外一種水草,間長在廣袤的草原上。你在草原上行走,會發現到處是歌的種子,牧人唱出來的歌落在地上,會長出新歌,草和牛羊身上氣味也在醞釀著新歌,更不要說整個草原或者高或者低凹凸出來的女人一般的草原的輪廓,以及小河彎彎地在流淌著喜悅淚水,還有低頭吃草的羊兒和噦兒咴兒狂奔的駿馬,一切的一切構成了草原上的特有的歌的磁場,也構成了蒙古民歌的基本旋律。漢人在

8、唱歌時候,常常是把自己的歌唱給某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而蒙古人在唱歌時候,不是特指的,他們在歌曲里面盛著比人“閱讀行動”每周美文精選3 / 8這種生靈更寬廣的東西,他們唱給太陽,唱給月亮,唱給日夜不倦的河流,也唱給能傳達愛情信息的草原上的風, 只有在最后才是唱歌人類自己的,其中最多還是唱給母親和可愛的姑娘的。蒙古民族的偉大有好多理由,其中的一個理由是就是她是一個有激情、有自己的歌曲的民族,激情和愛好自由的秉性使他們意氣風發,充滿朝氣。你與這個民族相處的越久,就會發現這個民族越年輕,他們的氣質已經先天性地與草原、與太陽、與月亮、與風這些自然的因子結合在了一起,就當然把大自然的偉大品性融合到民歌里。

9、他們即使是住進蒙古包里,只要煮來奶茶,飲上烈酒,高歌一曲,大突然的遼闊就呈現在眼前,洋溢在如泣如訴的馬頭琴聲中。一個外族人,到草原上看到的僅僅是遼闊和遠大,別的就說不上來了,而一個蒙古人在草原上馳騁,體會到的大自然的呼喚和血液里蠢蠢欲動的野性,體會到是自由的酣暢和對禁錮自由的反叛。蒙古人歌唱草原,草原反過來賦予了蒙古人熱愛自由稟性,是啊,沒有自由,就沒有生命的底色。蒙古民族的對于大自然的依賴,呈現在他們的民歌里,在他們的民歌里,大自然是天然的主人,其次才是人類和牛羊,人類是大自然的孩子,孩子是要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的,這在蒙古民歌有著豐富的表現。草的生命力是頑強的,它黃了又綠,綠了又黃,其旺盛的

10、生命力的繁衍是令人尊重的;一個蒙古人信步在草原上,他最熱愛植物是草,不管這些草是綠的,還是黃的。草對于蒙古人來說,好像是漢人對于玉米和麥子那么重要。不同的是,玉米和小麥可以直接供人食用,而草則需要經過一個優美的媒介羊兒。一個民族和一種植物休戚相關時候,這種植物就會成為一個民族的圖騰。對于草原上的草,蒙古人生生世世也不會降低自己的熱情。蒙古人熱愛草原熱愛自由,熱愛到了極至時候,曾經在歷史上干涉過別的民族的自由,這就是在祖先成吉思汗的帶領下,曾經把自己的馬蹄印在歐洲大陸上可是這個酷愛自由的民族從來沒有仔細思量該怎樣去有效地統治異鄉異族。蒙古的鐵蹄在不斷地進發, 又不停地回歸,異鄉僅僅是他們的一個驛

11、站,他們僅僅是到異鄉看看風景,看過了,還是要回歸,最后還是回歸到撫育自己張大而且強壯的草原上,草原才是自己的生命之根。內地人說到草原, 說到蒙古人, 常常感到蒙古人有一種孩童的天真可愛;從蒙古游覽而歸,常常會感到草原的簡單和樸實。是的,相對于復雜的大工業來說,相對于漢民族復雜的禮教以及關系學來說,草原和草原民族確實是簡單和樸實的,可是當我一次次的回歸草原,真正成為一個蒙古人時候,我才發現,蒙古人并不簡單,草原也不單調,他們是化復雜為簡單,把復雜的東西化解到清澈的表達里。我喜歡蒙古草原的這種“簡單”,一如喜歡蒙古民歌里的長調,它確實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歌詞,大部分是用曲調千回萬轉來寄托自己對大自然

12、的崇敬,對于生命的感恩拋開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的萬千變化而言,這種最簡單的東西,恰恰是人類最需要的。唱吧,草原上如果沒有歌聲,就不成為其草原;一個蒙古人如果停止了歌唱,就已經不是真正的蒙古人了。“閱讀行動”每周美文精選4 / 8葉傾城:放水閱讀行動 2018 年 8 月 15 日他幾乎還是老樣子,小老頭,半禿,中氣卻十足,一副提高了的大嗓門整個階梯教室都聽得清清楚楚,更沒想到的是,他竟立刻就叫出了我的名字。我上前叫一聲:“老師。 ”雖有幾分尷尬,卻還忍不住想:當初,他到底為什么放過了我?那時,真是年輕啊!他是我專業課的老師,他的課我總共上了一節,還一直和男友坐在最后一排喁喁私語。正在我們說得忘

13、乎所以的時候, “啪” ,我吃驚地抬起頭,是一根鉛筆飛過來落在我們面前。他已經停止了講課,一手指著我們,大聲說:“要談情說愛出去,這里是課堂。 ”頓時,所有的目光都轉向了我們,剎那寂靜過后,全場哄堂大笑。我窘得滿臉通紅,頭都抬不起來,只恨不能當即蒸發掉。從此不肯上他的課。在校園里迎面碰上,掉頭就走,心里暗罵:這個小老頭。同學們都說他是全校著名的“四大名捕”之首,考起試來,絕不放水,閱卷時也毫不容情,更不用提考試的當口,妄想在他的虎視眈眈下做小動作了。在他手上落馬的學生不知多少,傳說有一次副校長的兒子栽在他手里,頂頭上司親自出馬,他才勉強給打了59.5 分,理由是:面子到了,成績還差一點。男友比

14、較老實, 乖乖地回去上課, 也勸我不要跟老師作對。 我卻有多次在大考中險象環生,最終卻安全脫身的經驗做后盾,不以為然,答他: “怕什么,考試前一個月看看書抄抄筆記不就得了。 ”對小老頭,我一點辦法也沒有。他根本不劃重點,只要認真聽講,肯定可以過關。他在課堂上說: “有的同學不來上課,表示一直在自學。考得過,就是的確不需要上課,那我不會難為他;如果考不過,說明你還需要聽我講,那么對不起,不必補考,明年重修好了,大不了比別人晚一年畢業。”離考試只有三天了, 六百多頁的課本才看了三分之一,翻翻后面天書一樣的內容,想起他冷酷的口氣那時的小老頭,一定有一張比魔鬼更惡毒的臉我幾乎哭了出來。迫不得已,我決定

15、鋌而走險,考試時跟男友坐在一起共同作弊,說不定,可僥幸過關。男友奉公守法慣了,聽了我的提議,一呆。那一刻的表情變化非常細微,然而年輕的心,仿佛創口處新生的嫩肉, 立刻覺得錐心地疼,想起, 他是真的答應過,可以為我做任何事的啊半晌,他吞吞吐吐地說: “這樣不好吧,被抓住怎么辦?這樣好了,我幫你復習。”我轉身就走,淚水奪眶而出考前五分鐘我才進考場, 只剩下正前排的位置, 我也大大咧咧坐下, 正在小老頭鼻子底下。男友過來,訕訕地想說什么,我把頭刷地扭過去,感覺他猶猶豫豫地在我身邊坐下來。鈴聲驟然響起,教室陡地沉寂下來,我清清楚楚聽見自己的心,跳得那么驚懼、惶恐。整張試卷,除了幾道選擇題以外,絕大多數

16、的試題,我連它說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把卷子翻過來翻過去,索性心一橫,橫豎是不及格,干脆坐滿了半個小時就交卷。周圍的同學都在埋頭苦寫,男友頻頻在桌下踩我。我把腳挪開一點,看見小老頭驚訝地看著我。我回瞪過去:終于落到你手里了,你滿意了吧?他只是淡淡地低下頭去。“閱讀行動”每周美文精選5 / 8男友的卷子似乎不經意地推了過來,我一動不動。近,再推近,推到我面前了,我索性給他推回去。他悄悄看我,那目光幾乎是哀求了。我無動于衷,心中冷笑:你現在著急了?一看表,半小時已到,就要起身,一只手死命按住了我,是男友。12 月天氣,前額都是汗的他,迅速地把我幾乎完全空白的卷子抽過去,用草得辨不出的字飛快地寫了起來

17、。呵,他始終是在乎我的。這個平時憨厚到帶點傻氣的男孩,這一刻滿臉的焦灼與心疼, 讓我的心柔柔地軟了下來,卻不動聲色。我慌亂地抬頭,小老頭正坐在最后一排,東張西望,好像很悠閑的樣子,完全沒有注意到我們,我的心還是緊張得怦怦直跳。男友終于抄完了,把卷子輕輕地推了過來突然,一個黑影仿佛從天而降般出現在我們面前。我顫抖地抬頭,真是小老頭。他滿面嚴冷,一句話不說,只是目光如刀鋒一樣銳利。他看一看那張試卷。腦海里只剩了一句話:我被人贓并獲了。剎那間,仿佛天崩地陷的一刻,我全身的血液都停止了流動。那應該只是幾秒鐘的事,卻仿佛有四分之一世紀那么長。小老頭轉身走開,不置一詞,不僅沒有收走卷子,甚至不再看我們一眼

18、,仿佛他根本什么都沒看見。我目瞪口呆地看著他的背影,半晌不能動彈。直到一個星期后收到了成績單,看見上面簡簡單單的 60分,我才終于相信:他,竟然真的放過了我。怎么可能呢?這件事遂成了我大學時代最大的謎。今天再見他,是在校友會上,他一口便叫出了我的名字。他聽了我現在的境況,贊許地點頭。我猶豫了一下,想告訴他:是那次的劫后余生,那魂不附體的滋味,讓我從此不敢懈怠,隨意地對待任何事。而我,念念不忘的是:當初,他到底為什么放過了我?他笑了,眼睛瞇成一條線: “旁邊那個男孩是你男朋友吧?”我點點頭。“你們哪,還自以為做得多隱秘,其實全過程我都看見了。你們在賭氣?”我笑,又點頭。“如果我抓了你,你會不會怪

19、他?”我且笑且雙手捂臉,極其不好意思: “那簡直是一定的。”他呵呵地大笑起來:“年紀那么小, 又那么沖動,你肯定會亂發脾氣, 罵這個罵那個, 最后,所有的賬都算到了他頭上,所以啊,你們倆的感情也就完了。打零分不要緊,可以重修,背了處分,也能夠撤銷,可是初戀, ”他的聲音低了下去,幾乎聽不見了, “只有那么一次呀”半晌,他突然又說:“你信不信,那是我執教三十年第一次給學生放水。”我怔住。他的臉緩緩地轉向窗外。風吹過一排排新綠的樹,發出嘩啦啦的聲音,此起彼落,仿佛是些年輕的藏也藏不住的笑聲。良久,他仿佛是在自言自語:“都是這么過來的呀,都有第一次呀”我愣愣地看著他,突然發現,他所剩不多的稀疏頭發,

20、也已經全白了。“閱讀行動”每周美文精選6 / 8馮驥才:日歷閱讀行動 2018 年 8 月 16日我喜歡用日歷,不用月歷。為什么?厚厚一本日歷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頁,它新的一頁光亮而開闊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著我去填滿。我喜歡日歷每一頁后邊的“明天”的未知,還隱含著一種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兒。生命的定義就是擁有明天。它不像“未來”那么過于遙遠與空洞。它就守候在門外。走出了今天便進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線是燈光;明天與今天的界線還是燈光。每一個明天都是從燈光熄滅時開始的。那么明天會怎樣呢?當然,多半還要看你自己的。你快樂它就是快樂的一天,你無聊它就是無聊的一天,你匆忙

21、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你不能改變昨天,但你可以決定明天。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是不是?每年元月元日, 我都把一本新日歷掛在墻上。 隨手一翻, 光溜溜的紙頁花花綠綠滑過手心,散著油墨的芬芳。這一剎那我心頭十分快活。我居然有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邊的日子就像一個個空間,生機勃勃,寬闊無邊,迎面而來。我發現時間也是一種空間。歷史不是一種空間嗎?人的一生不是一個漫長又巨大的空間嗎?一個個明天,不就像是一間間空屋子嗎?那就要看你把什么東西搬進來。可是,時間的空間是無形的,觸摸不到的。凡是使用過的日子,立即就會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

22、無痕跡。也許正是這樣,我們便會感受到歲月的匆匆與虛無。時針是從來不會逆轉的。倒行逆施的只有人類自己的社會與歷史。于是,光陰歲月,就像一陣陣呼呼的風或是閃閃爍爍的流光。它最終留給你的只有是無奈而頻生的白發和消耗中日見衰弱的身軀。為此,你每扯去一頁用過的日歷時,是不是覺得有點像扯掉一個生命的頁碼?我不能天天都從容地扯下一頁。特別是忙碌起來,或者從什么地方開會、活動、考察、訪問歸來,看見幾頁或十幾頁過往的日子掛在那里,黯淡、沉寂和沒用,被時間掀過的日歷好似廢紙。可是當我把這一疊用過的日子扯下來,往往不忍丟掉,而把它們塞在書架的縫隙或夾在畫冊中間,就像從地上拾起的落葉。它們是我生命的落葉!別忘了,我們

23、的每一天都曾經生活在這一頁一頁的日歷上。記得 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在長沙路思治里12 號那個頂層上的亭子間被徹底搖散,震毀。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樣找一個洞爬了出來。當我雙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覺真像從死神的指縫里僥幸地逃脫出來。轉過兩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方形鐵盒子般的海鷗牌相機,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廢墟般的破樓,鉆進我的房間實際上已經沒有屋頂。我將自己命運所遭遇的慘狀拍攝下來。我要記下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這是我個人獨有的經歷。這時,突然發現一堵殘墻上居然還掛著日歷那蒙滿灰土的日歷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1976 年 7 月 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來。如今,它

24、和我當時拍下的照片,已經成了我個人生命史刻骨銘心的珍藏了。由此,我懂得了日歷的意義。它原是我們生命忠實的記錄。從“隱形寫作”的含義上說,日歷是一本日記。它無形地記載我每一天遭遇的、面臨的、經受的,以及我本人應對與所作所為,還有改變我的和被我改變的。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復的重復的工作與人際關系。重復的事物與相同的事物都很難被記憶,所以我們的日歷大多頁碼都是黯淡無光。過后想起來,好似空洞無物。于是,我“閱讀行動”每周美文精選7 / 8們就碰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于人本話題記憶。人因為記憶而變得厚重、智慧和理智。更重要的是,記憶使人變得獨特。因為記憶排斥平庸。記憶的事物都是純粹而深刻個人化的。所有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案” 。記憶很像藝術家,潛在心中,專事刻畫我們自己的獨特性。你是否把自己這個“獨特”看得很重要?廣義地說,精神事物的真正價值正是它的獨特性。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種文化。記憶依靠載體。一個城市的記憶留在它歷史的街區與建筑上,一個人的記憶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歷上。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動地被記憶,我們還要用行為去創造記憶。我們要用情感、忠誠、愛心、責任感,以及創造性的勞動去書寫每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