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兩周時期舞蹈的發展與變革(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代已逐漸從奴隸制進入到封建領主制。神權統治逐漸變為王權統治。樂舞的重要功能不再是娛神、通神、求神了,而是更直接的為周王的統治服務。強調樂舞的教化作用。以不同規格的樂舞,作為劃分不同等級的標志之一,制定了一整套禮樂制度。由周代制定的這一套禮樂制度,一直影響到后世,被歷代封建王朝奉為神圣的“先王之樂”。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大變革,對舞蹈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禮崩樂壞”,西周建立的禮樂制度被破壞;民間舞興盛;表演性舞蹈有了新的發展,并令人注目的參與政治生活;在思想領域的“百家爭鳴
2、”中,各家闡述了不同的樂舞理論,尤其是儒家學派的理論,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 強化舞蹈的教化和政治作用周朝建國初期,即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禮作樂,建立一整套禮樂制度,宮廷設置了相應的樂舞機構,掌管各種禮樂事宜。歷史上著名的六舞(六代舞)、小舞(六小舞)都是在這個時候集中、整理、加工編排的。六舞包括云門大卷(云門)、大咸(咸池)、大韶(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個樂舞。除大武外其余五個舞都是前代遺存的,是以歌頌各氏族首領為內容的樂舞。大武則是以歌頌武王伐紂取得勝利為內容的“武舞”周代用這些樂舞作為教育“國子”的課程之一。六舞又是周代主要的成套祭祀樂舞。各樂舞用于不同的祭禮,從舞蹈發展角度看,周
3、代集前代樂舞之大成,珍視傳統并繼承傳統。正是由于有周初對這些樂舞的徽記、整理,才使大韶大夏大濩等舞,能流傳百年甚至上千年;從舞蹈的政治作用看,周代充分利用樂舞的特殊功能,有效的為其統治服務。加強等級觀念,區分上下尊卑,都以樂舞作其標志之一。如:天子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六舞之大武:史料豐富、藝術水平比較高、結構較復雜完整、表現手法較豐富。各種史料對大武的描述;大武的成就:1、武王伐紂是為了推翻商紂王的統治而進行的戰爭。大武的主題思想,正是歌頌武王領導的這場戰爭。2、大武是手執武器的戰舞,從原始時代“刑天式之樂”等,到歷代歌頌戰功的“武舞”,這種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經存在,而大武則發展了這種舞蹈
4、形式,并有所創新。周初制定的小舞(六小舞)是教育少年“國子”的必修課。有“掌國學之政”的樂師任教。小舞同時也是周代著名的祭祀舞蹈,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當然,周代用于教育貴族子弟的六小舞,不是照搬某些原始舞蹈,而是經過整理的、規范化的繼承前代的舞蹈。周代用于教育貴族子弟的,還有舞勺、舞象。周禮。樂師注:“謂以年幼少時教之舞,內則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按年齡不同,運用不同的教材,循序漸進。周代制定的禮樂制度,被歷代封建王朝所承襲,形成了一套“雅樂”體系、“文舞”與“武舞”是歌頌歷代封建帝王文德與武功的固定程式,只是按時代、人物不同,填入大同小異的歌詞內容。“文舞
5、”執籥翟,“武舞”執干戚。雅樂在以后長期的封建社會里,逐漸成為刻板而枯燥的儀式。連統治階級自己也不愛看不愛聽了。雅樂在創立后的不久的春秋戰國時代就“禮崩樂壞”,不再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但雅樂體系并未完全崩潰,相反,在兩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一直被視為“正聲”,各朝代均不斷增修變化,以適應自身的政治需要。2、 “禮崩樂壞”與民間舞興盛西周滅亡,東周前期稱“春秋”后期稱“戰國”,此時周王室失去對諸侯的控制能力,春秋至戰國,鐵器的普遍使用,生產力提高,生產關系改變,較先進的封建地主制在各諸侯國確立。這一時期,各階級、階層之間,斗爭及其復雜、激烈,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動亂、變革的時期、社會的大變革,
6、對舞蹈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周為強化統治而建立起來的禮樂制度,隨著西周王權的崩潰而“禮崩樂壞”。清新活潑、充滿生機的民間舞卻迅速興盛起來(西周或西周以前的任何時代,民間舞一直在人民中間流傳)“禮崩樂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區分等級標志的禮樂制度遭到破壞;二是被奉為先王之樂的雅樂,由于長期用于禮儀祭祀,已成為一種固定而刻板的程式,樂舞本身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與“禮崩樂壞”同時出現的是民間舞大為興盛。這一時期的民間樂舞大量見載于詩經、楚辭等典籍。詩經分風、雅、頌三部分,“雅”、“頌”是貴族士大夫的作品,“風”是各地的民歌詩經所載民歌,許多是描寫男女情愛的,從原始社會起,男女之間的性愛、情愛總
7、是民間歌舞表現的內容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的民間風俗祭祀舞,是對前代傳統的繼承。“儺舞”“巫舞”普遍流行,楚國的“巫舞”最盛。屈原的九歌是在民間祭祀樂歌的基礎上創作的。春秋戰國時代舞蹈發展的突出特點是:各類民間舞蹈十分興盛。它一方面沖擊了傳統的禮樂制度,使雅樂黯然失色;另一方面,促進了表演性舞蹈的發展,培育了技藝更高的專業舞人(女樂)3、 表演性舞蹈的發展及其對政治生活的影響(1) 表演性舞蹈藝術的發展 從奴隸制時代就已發展起來的主要是供統治階級欣賞娛樂的表演性舞蹈,在春秋戰國時代得到更大的發展。它表現在:(1)專業歌舞藝人人數增多,他們的足跡遍及各諸侯國(2)技藝水平提高,出現了少數著名舞人(3
8、)統治階級醉心于樂舞享樂,以致影響到他們的政治生活,甚至在爭霸斗爭中利用女樂歌舞作為工具任何一種表演藝術,他們的根源往往出自民間,但他們的發展與提高卻離不開專業藝人的努力與創造。春秋戰國時代,這類專業樂舞藝人(女樂、倡優)的人數逐漸增多,他們是推動當時音樂舞蹈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這只隊伍的存在和壯大,是與統治階級極力追求聲色享樂的社會需求分不開的。楚舞的審美特征,主要可說是裊裊長袖、纖纖細腰、飄繞縈回的舞姿變化莫測,如浮云,似流波,給人以虛幻飄逸之美。舞人以腰細為美,也是楚國風尚。出土文物中的楚舞形象,大多是舞長袖、扭細腰,特別是曳地長裙和向上翻卷的裙邊,更襯托出舞人纖麗娟秀的身姿。這種舞蹈
9、形象,幾乎成了戰國時期文物中舞人的共同特征。圖示:“楚舞”并不僅僅是曳長裙、扭細腰、婉約多姿的一種風格。史籍中常常提到的結風激楚,就是情緒昂揚、激烈,甚至帶有一種悲壯色彩的樂舞,也就是劉邦十分欣賞、流行于西漢時代的”楚聲“結風激楚等名舞的出現,標志這一時代舞蹈的發展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除結風激楚外,還出現了康樂縈塵集羽旋懷等,后三個舞技藝水平很高。擅長此三舞者,只有廣延國的兩個著名舞人旋娟與提嫫。另一個著名舞人西施從一些歷史記載和出土文物都可以看到,當時貴族崇尚歌舞作樂,這包括欣賞樂舞與自娛作樂起舞兩個方面。貴族宴飲時,有女樂倡優各種表演以娛賓客。同時,還有席間自舞作樂的風俗,可說是最古老的
10、“交誼舞”。 “萬舞”(2) 舞蹈活動與政治斗爭這一時期,發生了許多似贈送“女樂”、表演歌舞為名,實際是麻痹敵方、瓦解敵方斗志、甚至消滅敵方的史事,如:也有優人或臣子利用表演歌舞的機會向統治者進諫,或參與政治陰謀。在各諸侯國的政治斗爭中,還有借樂舞活動表露其政治野心以威懾對方有時,在各諸侯國的爭霸斗爭中,倡優侏儒竟成了無辜的犧牲品,在表演樂舞時遭到殺身之禍。舞蹈,這種新興的表演藝術,引起了當時人們的極大興趣。對某些統治者,竟起到了奪魂攝魄、令人顛倒、使其忘政誤國的程度。這種情況在其他朝代是極少見到的。4、 樂舞理論 古代所謂的“樂”,往往是指音樂、舞蹈、詩歌相結合的藝術形式,有時也單指音樂或舞
11、蹈。當然,有舞必有樂,所以“樂”,常常是指樂舞而言。如果舞時有歌唱和樂器伴奏,則“樂”就是指音樂、舞蹈、詩歌的結合了,墨子。公孟:“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詩經三百零五篇,既是詩,又是歌詞,又是舞歌。在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戰國時代,各階級、階層及各學派學者和思想家都要為各自所代表階級、階層及政治派別的利益對各種社會現象、宇宙萬物做出不同的解釋,提出不同的主張,在思想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在各派思想家的“爭鳴”中,也涉及樂舞理論的問題。以儒家、墨家為代表的學派提出了兩種迥然不同的樂舞觀。(1) 儒家的樂舞理論儒家的樂舞理論,是我國古代各種樂舞理論中自成體系、較為完善、影
12、響最大和最深遠的。儒家對樂舞的看法,雖然也和他們的政治思想一樣,是比較保守的,但他們對樂舞的源起、產生極其本質的探索、研究和闡述,以及對樂舞的社會作用等方面內容,有一些十分精辟的見解。當然也會有一些錯誤的甚至是違背歷史潮流的觀點,如在對民間樂舞和對“先王之樂”的看法上,無限夸大樂舞的社會功能等,這都是由于歷史和階級的局限而形成的。孔子本人,不但是一個深懂音樂舞蹈的理論家和評論家,而且擅長音樂,喜愛音樂,能唱歌,會鼓琴瑟。換句話說,他是一個有藝術實踐經驗的樂舞理論家。 從藝術實踐中產生的樂舞理論,是最富有生命力的。這也正是儒家樂舞理論比其他反對樂舞、不懂樂舞的人闡述的樂舞理論更具有說服力,更能揭
13、示樂舞本質的重要原因。儒家對樂舞本質的闡述,有不少精辟的論點,如:“音”是發自人的內心,人心的感動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詩、歌、舞,三者都是發自人的內心的,樂器只起到伴奏作用。舞蹈最善于表現人的激情,詩、歌、舞都是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藝術。儒家十分重視樂舞的社會作用,包括對人的教育作用與政治作用:樂可以是陶冶人的性情,使人向善,由于它感人至深,可以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儒家樂舞理論十分強調樂舞與政治的關系:1、首先強調禮、樂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將禮樂與刑政并列。2、儒家認為樂與政通,觀其樂就知其政。3、政治、社會風氣、樂舞三者之間是存在著聯系的。崇尚、流行什么樂舞,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反映當時的政治及社
14、會風氣的。儒家重視樂舞的教育作用和樂舞服務于政治的理論,相當一部分是正確的,但他們有時把樂舞的作用夸大到荒謬的地步,則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如:儒家的樂舞理論,雖然有錯誤和不足之處,但他們在探索、闡述樂舞的本質、樂舞教育的重要意義及其與政治的關系等方面,確有許多符合客觀實際的、科學的、卓越的論點,是我國最早、最完整、最有影響力的樂舞理論,也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2) 墨家的樂舞理論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反對戰爭,反對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及腐朽享樂生活。由反對王公貴族享樂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樂舞享樂,而發展成反對所有的樂舞活動,反對樂舞藝術本身。儒家提倡禮樂,墨子則針
15、鋒相對的反對禮樂。墨子的這種理論集中地記載在非樂篇中,也散見在三辯等其他篇中。墨子生活在戰亂不斷,王公大人窮奢極欲,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戰國時代,他對樂舞的本質,并未作過多、過深的探索,主要是站在下層人民的立場,反對上層貴族風靡一時的、奢侈的樂舞享樂。墨子反對樂舞是從反對貴族的樂舞享樂,發展到反對一切樂舞活動,包括農夫、織女的自娛性民間歌舞活動這種反對有其正確的一面,但是,如由于當時的樂舞成了統治階級的享樂工具,就予以徹底否定、反對,則是錯誤的。作為人類社會上層建筑的樂舞藝術有它獨特的社會功能。而樂舞的創造者,歸根結底是廣大勞動人民。周代是我國舞蹈取得很大發展的時期。西周重視禮樂,不僅繼承、整理前代樂舞,還創立禮樂制度,禮樂成為強化統治的手段之一。春秋戰國時代,激烈的社會變革沖擊了西周的禮樂制度,形成了“禮崩樂壞”的局面,民間舞蹈蓬勃興盛,表演性舞蹈大發展、大提高,出現了少數技藝高超的著名舞人和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圖書館打印計費系統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陜西省咸陽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課后作業((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見習期教師考核自我鑒定(3篇)
- DB21-T1812-2019-平菇熟料袋式栽培技術規程-遼寧省
- 2025至2031年中國單向碳纖維預浸布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云南普洱綠佳食品有限公司招聘5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DB13-T3019-2018-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規范-河北省
- 什么是夢想演講稿三分鐘(4篇)
- 纖維增強塑料壓力容器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電氣音響、信號及類似裝置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慢性病護理的畢業論文范文
- 《特斯拉汽車供應鏈管理》課件
- 內河船舶船員基本安全知識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無人機操控 教學設計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
- 2024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 I 卷-數學試卷-全國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例分析》8400字(論文)
-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初級)試題與參考答案(2024年)一
- (試卷)2024貴州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
- 云南省職業技能大賽(健康照護賽項)理論參考試題及答案
- 自然辯證法論述題146題帶答案(可打印版)
- DB43T 2534-2022 電力氣象服務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