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總硬度測定_第1頁
天然水總硬度測定_第2頁
天然水總硬度測定_第3頁
天然水總硬度測定_第4頁
天然水總硬度測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析化學實驗天然水總硬度的測定天然水總硬度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原理 三、試劑及儀器 四、實驗步驟 五、注意事項 六、數據處理 七、思考題 一、實驗目的一、實驗目的 掌握絡合滴定的原理與特點; 鞏固絡合滴定法中金屬指示劑的變色 二、實驗原理二、實驗原理 水的硬度的測定可分為水的總硬度的測定和鈣、鎂硬度的測定兩種。總硬度的測定是滴定Ca、Mg總量,并以Ca進行計算。后一種是分別測定Ca和Mg的含量。 世界各國對水的硬度表示方法不同。德國硬度是水硬度表示比較早的一種方法,它以度(o)為計,它表示是十萬份水中含有一份CaO,即1L水中含有10mgCaO時為1o,我們采用此法。 測定鈣硬時,用

2、NaOH調節溶液pH值為1213,使溶液中的Mg2+形成Mg(OH)2,白色沉淀,以鈣指示劑為指示劑,指示劑與鈣離子形成紅色的絡合物,滴入EDTA時,鈣離子逐步被絡合,當接近化學計量點時,已與指示劑絡合的鈣離子被EDTA奪出,釋放出指示劑,此時溶液為藍色。 測定鈣鎂總硬時,在pH=10的緩沖溶液中,以鉻黑T為指示劑,指示劑與鈣、鎂離子形成酒紅色的絡合物,指示劑被EDTA從絡合物中取代出來,至終點即恢復指示劑本身的天藍色。三、試劑及儀器三、試劑及儀器 試劑:0.02molL-1 EDTA溶液、碳酸鈣、鹽酸(1+1)、20%氫氧化鈉、K-B指示劑、氨性緩沖溶液、2% Na2S溶液、20%三乙醇胺。

3、 試劑及儀器試劑及儀器 儀器:分析天平、臺秤、細口瓶、干燥器、稱量瓶、電爐、燒杯、玻璃棒、表面皿、酸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洗瓶。 25 C1000mL。四、實驗步驟四、實驗步驟天然水總硬度的測定 取適量的水樣(一般取5001000mL)(用什么量取?),用移液管吸取100.00mL自來水樣置于250mL錐形瓶中, 加入12滴HCl(1+1)溶液使之酸化。煮沸數分鐘,以除去CO2。冷卻后加入3mL三乙醇胺溶液,5mL氨性緩沖溶液,1mLNa2S溶液及23滴鉻黑T指示劑,用EDTA標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紅色變為藍紫色,即為終點。平行測定三份。計算水的總硬度,以度(o)和mg/L(CaCO3)表示分

4、析結果。 2鈣硬的測定鈣硬的測定 用移液管吸取100mL自來水樣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2mL 6molL-1 NaOH和少許鈣指示劑,搖動錐形瓶,使指示劑溶解,溶液呈明顯的紅色。用標準EDTA溶液滴定到紅色變為藍色即為終點。 五、注意事項五、注意事項EDTA標準溶液配制時應加入少量的鎂鹽,以提高終點變色的敏銳性。 三乙醇胺必須在pH4時加入,然后在調節pH至滴定酸度。 若有CO2或CO32-存在會和Ca2+結合生成CaCO3沉淀,使終點拖后,變色不敏銳。故應在滴定前將溶液酸化并煮沸一除去CO2。但HCl不宜多加,以免影響滴定時溶液的pH。 六、數據處理六、數據處理 天然水總硬度的測定 156.0856.08mg L0.10.1 10cVcV總硬度 數據處理數據處理數據IIIIIIV水(mL) VEDTA(mL) mg/L(CaCO3) 平均mg/L(CaCO3) 硬度() 相對偏差% 平均相對偏差% 硬 度 ( )2鈣硬的測定項目123水樣體積滴定管終讀數滴定管初讀數EDTA標液體積Ca2+含量(mg/L)Ca2+平均含量(mg/L)相對偏差相對平均偏差 七、思考題七、思考題 1.用EDTA法測定水的硬度時,哪些離子的存在有干擾?如何消除? 2.配位滴定與酸堿滴定法相比,有哪些不同點?操作中應注意哪些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