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壓強》教案_第1頁
《認識壓強》教案_第2頁
《認識壓強》教案_第3頁
《認識壓強》教案_第4頁
《認識壓強》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認識壓強教案1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知道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運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日常生活、生產中壓強現象的解釋,使學生養成將物理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生產的意識。2教材說明本節教材的主要內容有:什么是壓力,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什么是壓強,怎樣增大和減小壓強。壓強是物理學中的重要概念,它貫穿本章的始終。壓強的知識不僅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能夠解釋許多自然現象

2、,而且也是繼續學習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基礎。本節的編寫思路是:首先通過 “多輪子大型載重卡車”和“按圖釘”兩個生活中的現象,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引發學生對“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這個問題的思考;再通過觀察和比較兩個壓力的例子,找出其共同特點,建立壓力的概念。然后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學習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實驗,并得出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在此基礎上,教材通過與速度類比,給出了壓強的定義、公式和單位。然后通過例題示范,讓學生學習應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在初步掌握壓強知識的基礎上,教材以“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根據壓強公式,對

3、生活中常見的幾個實例進行討論分析,歸納出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最后,在“STS”欄目介紹貨車超載對道路造成的破壞,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物理,關注社會。整節教材按照“生活物理生活與社會”的思路編排,不僅重視知識和結論,而且重視對科學探究過程的體驗和方法的運用。本節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貫穿全章,“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的成功與否,是能否正確建立壓強概念的關鍵,所以壓強概念及其建立過程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設計要用到控制變量法,這種方法在初中物理實驗中經常用到,也是本節的教學重點。本節教學難點:壓力的概念容易和重力相混淆,學生對于自己周圍的壓強現象比較熟悉,

4、但對這些現象并不能上升到壓強的角度去認識,根據生活現象得到的一些結論往往也是片面的,因此壓力和壓強的概念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實驗,涉及的因素比較多,讓學生設計實驗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3教學建議本節課可以采用以實驗、觀察、討論與交流為主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通過自主探究進行學習。關于課題的引入,教科書通過圖10-1,從一些生活現象出發,引發學生思考,以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課程理念。除了教材中列舉的事例外,以下幾種引入方法,可供參考:(1)講故事:寒假里,公園的湖面上結了一層冰,一群兒童正在冰面上玩耍,。突然“撲通”一聲,一名兒童掉到冰窟里。有人高喊“救

5、人呀!”這時,只見一位青年奮不顧身的跳進冰窟里,陸續趕來的游人手拉手站成一隊,幫助營救。這時,人們發現腳下的冰開始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眼看冰面即將破裂,只聽有人高喊“快趴下”,這時游人一個個趴在冰面上手拉手繼續搶救兒童終于得救了。同學們,冰面為什么會出現裂紋?人站在冰面上和趴在冰面上有什么不同?此例也可播放電影紅河谷中男主人公爬著救助陷入沼澤地的女主人公的片段來代替。 (2)提問思考:為什么圖釘的釘尖做得很尖,而釘帽做得很大?為什么坐沙發比坐板凳舒服?為什么刀口磨得越薄,刀越鋒利?錐子的柄為什么做得圓而粗,而錐頭卻做得很尖?你認為書包帶寬一些好,還是窄一些好,為什么?茫茫雪原,徒步行走幾

6、乎寸步難行,而用雪橇卻能使人如插上翅膀輕捷如燕,這是為什么?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用課件或錄像把提出的問題情景展示出來,給學生以形象、直觀的感性認識。圖1圖2(3)做實驗:首先找來一塊正方形木板,在它上面釘滿釘子,注意讓釘尖在一個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四角上加四條“腿”,另準備一塊較薄的木板(在薄木板的四個角上各挖一個缺口,使之可以卡住釘板的四條腿),取200g的砝碼多個,氣球兩個。演示時先將氣球置于薄木板釘尖上,用指尖輕輕下壓,氣球立即破裂(如圖1所示)。換用另一只氣球,將它置于正方形木板上方,用薄木板蓋住,再次用指尖輕壓薄木板,此時可觀察到氣球只發生部分形變,不會破裂,換用砝碼向下壓,1個砝碼,2

7、個砝碼逐個加上砝碼,氣球仍然沒有被刺破(如圖2所示)。此實驗成功的關鍵是釘子不宜太尖,氣球宜大一些,氣不能太脹。圖3圖4(4)做游戲:壓不爆的氣球。首先將一個充氣的氣球放在地上,氣球上再加入一木板,然后請一位同學站到木板上,只聽得“砰”的一聲,氣球被壓爆了(如圖3所示)。然后讓學生討論氣球不被壓破的方法,并按圖4所示的方法進行實驗。什么是壓力學生對壓力并不陌生,但是他們根據生活現象對壓力產生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如認為“壓力就是重力”、“壓力都是由重力產生的”、“壓力的方向都是向下的”等等。因此,教學中既要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又要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圖8圖7圖5圖6教材通過兩幅常見的壓力示意

8、圖表示了壓力的特點。實際教學中可以再補充一些壓力的實例,如向墻面按圖釘,墻面受到的壓力(如圖5);向天花板上按物體,物體對天花板的壓力(如圖6)。組織學生觀察壓力的示意圖并討論問題:“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特征?”讓學生通過歸納概括得出壓力的概念。為了加深學生對壓力的理解,可以借助“彈簧臺秤”(如圖7),通過臺秤的示數直接顯示出壓力的大小,然后傾斜臺秤,會發現示數變小,即物體對臺秤的壓力變小。然后聯系一些生活實例,可以使學生真正理解壓力與重力的區別和聯系。這個實驗也可以用“電子秤”(如圖8)代替。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是讓學生建立壓強概念的關鍵。提出問題這個環節可

9、以從展示生活、生產中跟壓強有關的現象開始,重點是為下一步學生猜想做準備。方案一:組織學生觀察圖釘,然后提出問題:怎樣把圖釘按入比較堅硬的墻面?為什么圖釘的頭做的很尖,而圖釘帽做的很寬大呢?讓學生依據生活經驗提出自己的看法,如:要把圖釘按入比較堅硬的墻面,需要用比較大的力氣;釘頭做的尖,容易按入墻中,而釘帽做得寬,是為了避免刺破手。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按圖釘時用力大一些,才可以把圖釘按入比較堅硬的墻面;而墻和手受到同樣大的壓力,由于受力面積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那么壓力的作用效果到底跟哪些因素有關?方案二: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視頻資料:載重汽車滿載貨物在公路上行駛的場景;安裝多個輪子的大型

10、載重汽車行駛的場景;特寫鏡頭被汽車壓壞的公路路面等。學生觀看后,教師提出問題:你認為公路被壓壞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大型載重車為什么要安裝許多輪子?據此,你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猜想與假設在上面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的猜想,并讓學生說出自己猜想的依據,如果學生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跟物體的重力、密度等因素有關的猜想,要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分析,確認哪些因素可能是無關因素并予以排除,最后梳理歸結為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兩個因素。通過這個猜想和梳理的過程,訓練學生的科學猜想能力。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該環節教學中可以按照“明確實驗目的確定研究方法形成設計思路選取實驗器材安排實驗步驟”的

11、順序進行。根據上面的猜想,明確實驗目的:驗證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是否有關。根據實驗目的確定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利用教材中“金鑰匙”欄目,在學生明白“控制變量法”含義的基礎上,確立驗證猜想的實驗思路,即: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是否有關時,要保持受力面積不變,改變壓力的大小,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是否一樣;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是否有關時,要保持壓力的大小不變,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樣。根據實驗目的、方法和思路,讓學生從教材所給的器材中選取合適器材,并設計相應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教材中對該實驗提供的儀器較多,使該實驗具有開放性,實驗方案的確

12、立要圍繞怎樣改變壓力、怎樣改變受力面積、如何顯示和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形變)等來設計,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選用自己身邊的物品設計并進行實驗。常見的實驗方案有: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是否有關時,可把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也可放在厚海綿、面粉上),通過在桌面上放磚塊來改變壓力大小,可以用直尺來測量桌腳下陷的深度來說明壓力作用的效果不同,也可用細線拴住肥皂,在細線下端拴砝碼,增加砝碼個數,會發現細線陷入肥皂中深度不同。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是否有關時,可把小方桌先正面朝上,然后改為反面朝上放在細沙(或放在海綿塊、面粉上)上,通過觀察或測量可以發現,小方桌兩次陷入的深度不同。若效果

13、不明顯,可在兩次實驗時的小方桌上都放上相同數量的磚塊。在上述實驗中,小方桌可以改為磚塊、象棋棋子、一元硬幣等,通過疊加和并排放置的辦法觀察壓力效果是否變化及如何變化。另外,還可以在實驗完成以后,讓學生手拿一支鉛筆,分別用兩個手指頭抵住筆頭盒筆尾,感受壓力的效果不同;再用大小不同的兩個力,把筆尾抵住手指頭,感受壓力作用效果的不同。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在這個環節中,要求學生明確實驗操作步驟,并如實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實驗過程時,由于學生選取的器材不同,因此,應匯報本小組實驗所選的器材、實驗步驟以及實驗結論,在敘述實驗步驟時,還應說明如何控制變量法,如何觀察和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從而

14、使學生在得到實驗結論的同時,經歷探究過程,領悟科學方法,使過程和方法目標的教學落到實處。什么叫壓強在學生通過探究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的關系后,教師可以設疑:與“比較物體的運動快慢”類比,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方法?進而引導學生得出:相同壓力,比較受力面積的大小,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大;相同受力面積,比較壓力的大小,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大。引導啟發學生通過回顧以前學習過的速度、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采用類比的方法,引出壓強的概念。建立壓強的概念后讓學生自己得出壓強的公式、單位及其物理意義。為了使學生對壓強的單位“Pa”形成感性認識,教學時可以充分

15、利用教材圖104展示的“一些物體的壓強”,也可以補充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其他例子。如人站在水平地面時產生的壓強約為10000 Pa,物理課本平放時對桌面產生的壓強約為60Pa等。教材中安排例題的目的在于練習壓強公式的應用,加深對壓強概念的理解。實際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演算并從中發現問題,如:單位的統一、對受力面積的理解、壓力和重力的關系等等。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關于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部分的教學,這里提供以下兩種方案供參考:方案一:理論推導實際應用因為教材中的這個活動安排在壓強公式以后,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先根據壓強公式分析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然后列舉事例。增大壓強的方法有:當受力面積一定時,

16、增大壓力;當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在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當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當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在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在上述基礎上再組織學生討論課本圖10-6,明辨哪些是屬于增大壓強的,哪些是屬于減小壓強的,進而由學生舉出增大或減小壓強的其他事例。(由于圖10-6中的三幅圖都是與受力面積有關的事例,如果先討論這三幅圖,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勢,認為只有改變受力面積才能增大或減小壓強。)方案二:分析實例理論推導應用先組織學生討論課本圖10-6,明辨哪些是屬于增大壓強的,哪些是屬于減小壓強的,在學生有了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而引導學

17、生根據壓強公式從理論上總結出6種方法,再讓學生應用理論解決生活中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措施。教材“信息瀏覽”欄目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了解任何物體都有承受壓強的限度,通過實例,使學生知道壓強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4教學評價課堂測評1.圖9中,采用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減小壓強的事例是( )啄木鳥利用長長 老虎用其銳利的 火星探測車的 斧頭的刃越薄的尖喙啄食害蟲 牙齒咬碎獵物 輪子很寬 越鋒利A B C D 圖92. 圖8-10下列是2008年第29屆奧運會運動項目圖標,在這些運動中,運動員對地面壓強最大的是( )3.質量相同的雞和鴨同在濕稻田里走動。鴨的腳印比雞的淺這是因為鴨與雞相比,鴨腳掌接觸地面的面積較_

18、,對地面產生的壓強較_。(填“大”或“小”)圖114.如圖11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從甲圖位置運動到乙圖位置。在此過程中, A對桌面的壓力將_,A對桌面的壓強將 _ 。(填“變大”、“不變” 或“變小”)。 圖125.小明同學利用砝碼、小桌、裝有沙子的容器等實驗器材,做“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實驗,如圖12所示 (1)保持小桌對沙子的壓力不變,改變小桌與沙子的接觸面積,小明發現接觸面積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淺,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有關。(2)保持小桌與沙子的接觸面積不變,改變小桌對沙子的壓力,小明發現壓力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深,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有關。(3)實驗過程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_表現出來的。圖8-136 構建和諧社會,關愛弱勢群體,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為了方便盲人出行,在市區的人行道上專門鋪設了盲道,如圖8-13所示。盲道上有條狀的凹凸條紋,盲人憑腳的感覺就能識別出盲道,請你從物理學的角度說出其中的道理。7.在高速公路上,一些司機為了降低營運成本,肆意超載,帶來極大的危害按照我國汽車工業的行業標準,載貨車輛對地面的壓強應控制在7105Pa以內。有一輛自重2000kg的6輪汽車,已知該車在某次實際營運中裝貨10t,每個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2m2。求:(1)這輛汽車對路面的壓強是多少?是否超過行業標準?(2)如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