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氣綜合征的診治_第1頁
高通氣綜合征的診治_第2頁
高通氣綜合征的診治_第3頁
高通氣綜合征的診治_第4頁
高通氣綜合征的診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通氣綜合征的診治,定義,高通氣綜合征是由于通氣過度超過生理代謝所需而引起的一組癥候群。其特征是臨床癥狀可以由過度通氣激發試驗復制出來。,1 有諸多軀體和精神癥狀; 2 有導致過度通氣的呼吸調節異常; 3 癥狀與呼吸調節異常之間存在因 果關系,即癥狀是由呼吸調節異 常引起的。,發病機制,傳統的觀念認為,焦慮和應激反應等心因性因素誘發了超生理代謝需要的過度通氣,而臨床癥狀都可以用過度通氣和呼吸性堿中毒來解釋。,發病機制,近年研究表明高通氣綜合征是一種非器質性疾病,患者由于呼吸的控制機制發生紊亂,在過度通氣,CO2排出增加的情況下,呼吸運動非但沒有被抑制反而加強。,臨床表現,器官或系統 癥狀呼吸 呼吸深或快、呼吸困難、胸悶憋氣、胸痛、嘆氣樣呼吸心血管 胸痛、心慌、心悸、心跳加快、手腳冰冷神經 頭昏、頭暈、眼前發黑、暈倒(但意識清楚)、肢體抽搐及 感覺異常、四肢哆嗦、發抖精神 精神緊張、疑病心態、焦慮、恐怖、垂死感、抑郁其他 疲乏無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癥 狀,胸痛 ,精神緊張視物模糊,頭痛、頭暈呼吸深而快胸部發緊或不適氣短,呼吸困難腹脹手指、上肢強直手指針刺感口唇周圍發緊,高通氣綜合征的診斷,主要根據可疑的癥狀、過度通氣激發試驗部分或完全復制出主要癥狀、在排除其它器質性疾病的前提下,做出臨床診斷。,高通氣綜合征的臨床診斷標準,1 有典型的癥狀2 過度通氣激發試驗陽性;3 發病前有精神創傷史或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或心理壓力大等心因性誘因。說明:符合以上3個條件,診斷為典型高通氣綜合征;符合第3條,僅部分的滿足前2條,診斷為可疑典型高通氣綜合征;3個條件均不符合,可排除典型高通氣綜合征。,過度通氣激發試驗,過度通氣激發試驗是一個診斷工具。該試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自主過度通氣,誘發出患者呼吸調節功能的不穩定性,造成一過性紊亂,使之過度通氣,以此來復制出癥狀。,過度通氣激發試驗,過度通氣激發試驗是在臨床肺功能實驗室進行,囑患者以每分60次的頻率用力呼吸,3分鐘后,囑患者可以正常呼吸,立即詢問患者在深快呼吸過程中的感覺和癥狀,如果患者的主要癥狀在過度通氣激發試驗中部分或全部得以誘發出來,則激發試驗陽性,否則陰性。,呼吸 支氣管哮喘、肺栓塞、上氣道阻塞心血管 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神經 神經-肌肉疾病、腦血管病、癲癇內分泌 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 其他 疼痛、代謝性酸中毒,診斷與鑒別,系統體格檢查 血常規 胸部X線檢查 肺功能 動脈血氣分析 心電圖 超聲心動圖 其他:支氣管激發試驗、甲狀腺功能檢查等,常用檢查項目,治療方法三步曲,一 心理疏導:向患者解釋癥狀與過度通氣之間的聯系解除患者精神負擔,消除恐懼心理,同時給予鎮靜催眠的藥物;,治療方法三步曲,二 讓患者學習正確的呼吸方法,減慢呼吸頻率,減少或消除過度通氣的傾向性,部分病人可通過簡單的袋囊重呼吸緩解癥狀;,治療方法三步曲,緩解期讓患者接受 20 次左右腹式呼吸訓練,每次 1 小時,23 個月為一療程。,典型病歷,例1女性患者,49歲,發作性暈厥20年。患者曾多次在發作時被送入醫院,多次腦電圖和腦血流圖檢查以及神經系統有關檢查均不支持有癲癇發作或腦缺血的基礎,仔細詢問病史,癥狀的發作呈一過性,先有憋氣、深大呼吸和心慌,患者述“心跳加快、要跳出來的感覺”,很快出現頭暈、全身麻木、四肢強直、最后暈厥,數分鐘至半小時后自然緩解。發作時,失控樣,瀕死感。緩解期也有呼吸困難和心慌的癥狀。,典型病歷,患者性格較開朗,無明顯焦慮的表現,但對近期的頻繁發作甚為擔憂。因有過在商場購物時發病,對大商場有明顯的回避行為。過度通氣激發試驗過程中(3分鐘自主過度通氣),患者再次體驗到呼吸困難、四肢麻木、全身強直和暈厥。自述與在家發作時的癥狀類似。袋囊重呼吸數分鐘,癥狀迅速得以控制。,腹式呼吸訓練治療的概念,腹式呼吸訓練治療的概念(或呼吸治療、呼吸再教育)早在1938年由Soley和Shock提出,是目前普遍接受有效治療的措施。該治療措施在緩解患者癥狀、減少發作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