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doc_第1頁
“實施《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doc_第2頁
“實施《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doc_第3頁
“實施《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doc_第4頁
“實施《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施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和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工作”座談會紀要為落實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辦法(試行),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水運建設市場信用體系,交通運輸部水運司于2009年3月17日在天津組織召開了“實施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和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工作”座談會議。天津市交通委員會、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重慶市交通委員會,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廣東省、廣西自治區、海南省、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的建設主管處室負責人以及長江航務管理局、部基本建設質量監督總站、部海事局、部救助打撈局和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等單位的代表共46人參加了座談(參加會議人員名單附后)。會議由交通運輸部水運司主持。會議代表結合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和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主要責任主體不良行為記錄認定標準(試行)(以下簡稱認定標準)兩個文件,對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實施細則制定要點(討論稿)和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方案和管理構想(討論稿)進行了認真地討論,交流了各地信用體系建設經驗,現將會議主要內容紀要如下。一、建立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體系是保障我國水運建設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十五”期間以來,水運工程建設成績斐然,基本滿足了行業發展的需求。但是,就市場而言也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在市場誠信方面存在不良行為,在招投標管理、資質管理和履行合同等方面都有所表現,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亟需加強管理。建立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體系是加強市場監管和解決市場存在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貫徹黨和政府關于建立和完善市場信用體系的部署,落實李盛霖部長對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指示精神,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保障良好的水運工程建設市場秩序和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二、“曝光不良、規范市場” 是建立健全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體系的突破口建立健全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結合我國目前水運工程建設市場的實際情況,采用“統籌考慮,分級管理,分步實施”的方案符合我國水運工程建設市場的實際。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和認定標準確定的以“曝光不良、規范市場”為建立水運工程建設系統市場信用體系的突破口,法律法規依據明確,條件具備,可操作性強。三、認真貫徹落實部頒兩個文件,扎實地做好具體工作。當前,要以部頒的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和認定標準兩個文件為依據,認真學習和理解兩個文件精神和內容,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學習培訓,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深入探討開展這項工作的思路和方案,制定工作計劃和安排,按要求落實有關具體工作。(一)抓緊制定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實施細則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廳(委)和長江航務管理局要重視開展水運工程信用信息管理工作,明確主管領導,要把工作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廳(委)和長江航務管理局于2009年4月15日前將負責水運工程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具體部門和人員名單報部水運司工程技術處。2、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開展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的宣傳貫徹工作,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開展宣傳貫徹和培訓活動,全面提高全行業的信用意識。3、抓緊制定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實施細則。 制定省級實施細則要符合本地實際情況,做到信息的采集與上傳渠道暢通,不良行為信息的認定和發布準確,要保證信息管理工作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管理高效,要緊緊抓住信息保障這個關鍵,確保信息采集有來源,審核、認定和公布流程明確,并且適合信息化管理,與信息平臺建設工作接軌,形成完整的工作體系。會議原則上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將本省的實施細則于2009年12月31日前報部水運司工程技術處。4、要堅持信息管理工作公開、公正和公平的原則,體現服務性思想,力求簡便、快捷和高效,不增加有關市場責任主體的工作負擔。會議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于2010年1月1日開始基本信息的采集和上傳工作。5、嚴禁設置市場壁壘,不制定地方主義保護條款,鼓勵市場競爭,創造和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6、對部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做出必要的補充,鼓勵工作創新,對水運工程建設從業人員和參與水運工程建設的工程咨詢、招標代理、造價咨詢、建筑材料和設備供應商、預制構件生產單位、商品混凝土供應商等單位的信用信息管理,可參照部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執行。(二)落實建設和運行信用信息平臺具體工作會議認為:建立省級水運工程信用信息平臺,并逐步實現互聯互通、管理聯動,形成行業的信息管理網絡,是建立水運工程市場信用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1、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建立本省水運工程信用信息平臺,并逐步實現與交通運輸部之間、與省內相關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制定本行政區域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管理辦法。2、各省級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按照統一要求,采用多種靈活有效的方式進行,盡快開展實質性工作。3、在各省級水運工程信用信息平臺建設的基礎上,爭取在信息采集和上傳前建立全國水運工程信用信息平臺。在全國水運工程信用信息平臺啟動之前,各省可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實現信用信息的上傳,并同時按要求上報紙質文件。(三)請參會單位將對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實施細則制定要點(討論稿)和水運工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方案和管理構想(討論稿)的具體修改意見以書面形式于2009年4月15 日前反饋部水運司工程技術處。 附:參加會議人員名單序號單 位參會人員部門、職務(職稱)1交通運輸部水運司肖大選副司長2交通運輸部水運司胡 明工程技術處處長3交通運輸部水運司闞 津工程技術處4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李悟洲 名譽理事長 5天津市交通委員會鄭慶躍副主任6天津市交通委員會么鐵柱規建處處長7天津市交通委員會高永吉規建處8天津市交通委員會尹相君規建處9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沈 宏建設市場監管處10重慶市交通委員會廖勁松港航建設管理處處長11黑龍江省交通廳齊兆輝建設管理處12吉林省交通運輸廳方向陽建設管理處副處長13遼寧省交通廳孫繼偉建設處副處長14河北省水運質量安全監督局劉佳東總工程師15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金 雷工程管理處副處長16山東省交通廳賈 強規劃基建處17山東省交通廳周永盼 財務基建處18江蘇省交通廳徐德智招標投標辦副主任19安徽省交通廳汪元明基建處調研員20安徽省交通廳張世銘資金處21浙江省交通廳龔一朋建設管理處副處長22福建省交通廳徐倫煥建設處副處長23江西省交通廳朱 晗基建管理處24廣東省交通廳韋紹文基建處副處長25廣西自治區交通廳戴寬剛基建處副調研員26廣西自治區交通廳港航局潘榮友基建科科長 27海南省交通廳黃 澎水運處副處長28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廳沈 玲地方海事處處長29陜西省交通運輸廳航運局劉平厚副局長30甘肅省水運管理局張克璽副局長31青海省交通廳袁復玉運輸處處長32湖北省交通廳港航局徐 偉建設處33湖南省交通廳汪映紅基本建設處高工34湖南省交通廳航務管理局易 儉航道建設處副處長35四川省交通廳航務局張 健助理調研員36貴州省交通廳張曉忠基本建設管理處副處長37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張 波廳網管中心38云南省航務管理局廖長慶基建處副處長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