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文】,太陽病,發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小小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提要】,【詞解】,胃中干:,消渴:,指津液傷耗,胃中津液不足。,指口渴多飲,飲不解渴之癥狀。,太陽病誤治后兩種轉歸及蓄水輕證證治,五、太陽蓄水證,【分析】,太陽病發汗,大汗出,汗不如法,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胃中干,少少與飲之 令胃氣和則愈, 胃氣不和, 引水潤燥,表邪已解,辨證,無熱象:,(脈靜身涼),(無脈洪大,煩渴引飲,舌紅苔黃等),小便不利,表未解,津液不行,渴而能飲 飲不解渴,津不上承,氣化不利,脈浮微熱,消渴,微惡風寒,辨證,前述胃中干欲得飲: 小小與飲,即令胃氣和;,雜病消渴:飲多溲多;,里熱津傷:大煩渴,身熱,汗出,脈洪大舌紅苔黃燥。,內經:“膀胱者,州瀆之官, 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常伴少腹里急,無熱象等,“唇口雖干,舌面絕不焦躁”,(惲鐵樵),水蓄下焦,表里同病,(病機),病機:,(外有表邪,內有蓄水),表里同病,治法:,(外疏內利,兩解表里),化氣行水,兼以和表,茯苓,豬苓,白術,桂枝,澤瀉,五苓散,淡滲利水,健脾助運,通陽化氣,兼以和表,方藥:,服法于護理:, 白飲和服方寸匕:, 服后多飲暖水:,一寸見方之量器,助溫陽化氣之力,汗出愈,秦漢一寸2.3 cm,約69g ,或 5ml,發汗后,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72),脈浮數,發汗后,煩渴,邪留于表,水氣停蓄,氣不布津,(省文法),【分析】,病機:,外有表邪,內有停飲,辨證:,【原文】,【提要】,補述五苓散證的脈證。,渴飲殊甚,伴小便不利,少腹里急等,惡寒發熱,無里熱征象,治法:,五苓散,化氣行水,兼以解表,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原文】,【提要】,【分析】,論太陽蓄水重證的證治,水逆:,【詞解】,證候名。即因蓄水之渴欲飲水,但水入則吐。,中風發熱,煩渴或消渴,渴欲飲水 水入則吐,有表里證,伴惡寒,汗出,表未解,氣化失職,津液不布,水蓄于內,飲而不受,伴小便不利,表里同病 重在水逆,五苓散,小 結,71、72、74三條,討論了蓄水證之證治,病因病機、主證、治法、方藥自成體系,對臨床頗具指導意義。,成因:,太陽病治不得法,或失治,表邪未解,邪氣入里,影響膀胱氣化,津液不行,停蓄于下焦。,主證:,微熱、消渴、脈浮、小便不利,或脈浮數、煩渴,或渴欲飲水、水入則吐。,病機:,外有表邪,內有蓄水,治法:,化氣行水,兼以和表,方藥:,五苓散,【臨床運用】, 本方以化氣行水為主,故無論有無表證,皆可使用。蓄 水重證似今之尿毒癥,此時再五苓散疑病重藥輕,治宜 解毒利水降逆止嘔法。,本方臨床運用十分廣泛,涉及內、外、婦、兒、五官諸 科多系統疾病的治療,但凡切合病機,根據病情隨證加減, 均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小便不利是泌尿系疾病最突出的癥狀,包括腎病綜合征、腎炎、多囊腎、腎積水、前列腺肥大、慢性腎衰、化療性腎衰、腎性高血壓、泌尿系結石、腎盂腎炎、尿潴留、妊娠期、外傷腰椎骨折、產后、肛腸病術后及藥物性尿潴留、糖尿病神經原膀胱等。,小便不利:,水腫:,包括肝硬化、心衰、特發性水腫、過敏性水腫、絕經期水腫等。此類水腫雖非泌尿系統疾病,但病證仍以全身水腫和小便量少為突出表現,所以也宜用五苓散治療。,局部積水:,腦積水、心包積液、胸膜炎、睪丸鞘膜積液、膝關節滑膜炎、卵巢囊腫、羊水過多、眼瞼非炎癥性水腫,此類病證的特點是局部的水液過多,也是選用五苓散治療的重要線索。,嘔吐或下利:,包括急性胃腸炎、胃腸型感冒、秋季腹瀉、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消渴:,包括糖尿病、尿崩癥、糖尿病神經原膀胱、小兒神經性尿頻等。,寇某某,男,5歲,近兩年小便多,飲水多,喝飲與小便交替,飲一便一,夜間亦須喝飲,小溲多次,其他無異常,發育良好。經各大醫院確診為尿崩癥,用過尿崩寧之類藥物,不能自控。其智力聰穎,舌脈正常,陳老用五苓散加芡實、桑螵蛸。當日服1劑,晚間即能安睡,既未喝水亦未小便,合家歡喜,謂藥神奇。共服藥30余劑,能完整聽一節課,上、下午喝23次水,每次約5060ml,尿12次,清長。,案例:,六、太陽蓄血證,桃核承氣湯證,抵擋湯證,抵擋丸證,【原文】,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106),【詞解】,如狂:,指神志不寧,象發狂一樣不安。,熱結膀胱:,膀胱位居下焦。熱結膀胱,指邪熱與血互結于下焦。, 桃核承氣湯證,少腹急結:,指下腹部拘急疼痛。,【提要】,【分析】,蓄血輕證如狂的證治。,其人如狂,病機,少腹急結,主證,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邪熱與血互結于下焦,病位, 瘀熱互結,神明被擾, 血蓄下焦,氣機阻滯,通下瘀熱 ,內經: 血上逆則妄, 血下蓄則狂.,瘀熱初結證輕,病機:,有下血自愈之機,如狂未至發狂,當先解其表,治法:,血不自下,血自下,下者愈,外解已,乃可攻之,桃核承氣湯,通瘀泄熱,方藥:,大黃,甘草,桃仁,芒硝,桂枝,活血化瘀,溫陽行血,服法及療效觀察:, 先食溫服, 飯前溫服,使藥力下行迅速;, 服后當微利,瘀熱隨利下行外達。,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124),【原文】, 抵擋湯證,太陽病蓄血重證之證治。,【提要】,【詞解】,太陽隨經:,結胸:,太陽表邪不解,順隨經脈內傳。,證候名。指有形實邪結于胸膈脘腹,以疼痛為主的證候。,【分析】,病機:,發熱惡寒,或惡風,頭痛等,主證,表證仍在,發狂,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反不結胸,脈微而沉,瘀熱上擾,神明無主,瘀熱互結于下焦,病在血分,不在氣分,非熱與痰水互結,沉結,表邪循經入里化熱,與瘀血互結于下焦,太陽隨經,瘀熱在里,瘀血阻滯,脈道不利,表里同病,排除 診斷,里證急重,治法:,方藥:,不待解表,峻攻瘀熱,下血乃愈,抵擋湯,大黃三兩,桃仁20個,虻蟲30個,水蛭30個,直入血絡,破結行瘀,蕩滌邪熱,導瘀下行,活血化瘀,破血峻劑,酒洗,柯韻伯:,“水蛭,蟲之巧于飲血者也;虻,飛蟲之猛于吮血者也;藥取水陸之善取血者攻之,同氣相求耳,更佐桃仁推陳致新,大黃之苦寒以蕩滌邪熱?!?入血分,熬,以火烤干,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125 ),【原文】,【提要】,【分析】,太陽病,身黃,少腹滿,脈沉結,伴如狂,小便不利,血證諦,論述濕熱發黃的證治及濕熱與瘀血發黃的鑒別。,無血,小便自利,濕熱內蘊 ,血蓄下焦,瘀熱郁蒸 疏泄失職,熏蒸肝膽 ,辨證要點,破血逐瘀,蕩滌邪熱,抵擋湯,本條補述了瘀熱郁蒸,疏泄失職,可致發黃;,指出蓄血發黃與濕熱發黃的鑒別要點為小便 利與不利。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為血證的 辨證要點。,病既由下焦瘀熱互結所致,故治療亦當以破 血逐瘀蕩滌邪熱為法,用抵擋湯。,小結:,【臨床運用】, 掌握主證與病機;, 用于神經、精神病,外傷性綜合證;, 前列腺肥大,宮外孕;, 流行性出血熱;, 冠心病心脈瘀阻等。,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126),蓄血病勢不急的辨治, 抵當丸證,【原文】,【提要】,【分析】,傷寒有熱,少腹滿,小便不利,水蓄下焦,小便反利,有血,血蓄下焦 證情較輕,腹雖滿而不硬 未見神志改變,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油墨在觸摸屏印刷中的技術要求考核試卷
- 穿戴式設備在智能機器人控制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液體乳制造考核試卷
- 電視購物節目的制作與傳播技巧考核試卷
- 筆的制造與環境保護法規遵循考核試卷
- 石油開采業的創新技術與智能解決方案研究考核試卷
- 棉麻紡織品國際貿易風險防范考核試卷
- 珠海市珠海二中、斗門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題
- 珠海三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文科地理試題
- 上海市寶山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物理試題4月開學考試卷含解析
- 2025年中國鐵路信號電源屏數據監測報告
- 2025電力人工智能非結構化樣本脫敏規范
- 警察知識小學講課
- 2025年刑法模擬檢測試卷(罪名認定與刑罰適用)
- T-SCCX A 0010-2024 T-CQXS A 0001-2024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項目建設規范
- (二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考試 政治試卷(含標準答案)
- 四年級數學上冊口算題1000道
- 護理查對制度2025年全新改版2篇
- 《危險作業審批制度》知識培訓
- 中老年婦女健康知識講座
- 碳排放量監測技術-洞察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