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專題五 第1課時 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及其作用課時作業 新人教版選修2_第1頁
高中政治 專題五 第1課時 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及其作用課時作業 新人教版選修2_第2頁
高中政治 專題五 第1課時 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及其作用課時作業 新人教版選修2_第3頁
高中政治 專題五 第1課時 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及其作用課時作業 新人教版選修2_第4頁
高中政治 專題五 第1課時 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及其作用課時作業 新人教版選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五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第1課時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及其作用【學習目標】了解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背景及其作用,正確看待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增強對黨的重大方針政策及歷史問題的理解。一、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1.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實現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要鞏固這一成果,必須發展________,盡快建立起完整的______________。2.建國初,我國經濟結構______、物質基礎______。在此情況下,我國參照______的模式,在“一五”計劃期間,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__________體制。3.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特點是:國家運用________計劃,直接掌握、控制__________;權力主要集中在______,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在______規定的范圍內進行。二、計劃經濟體制的作用1.集中了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保證了__________項目的順利完成,建立了比較完整的________________體系,實現了國家的__________獨立,鞏固了國家的______________獨立。2.抑制了多年的惡性________________,穩定了物價,增加了______________。3.保證了人民群眾最基本的__________,實現了__________。三、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及其影響1.所有制結構過于______,公有制經濟“__________”,阻礙了____________的發展。2.政企不分,忽視__________和______的作用,不利于__________的合理流動,不利于______________的發展。3.分配中的__________嚴重,嚴重影響人們____________的發揮。角度闡釋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的原因①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經濟結構簡單、物質基礎薄弱。在此情況下,發展工業需要集中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客觀上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②當時只有蘇聯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我國參照蘇聯的模式,在“一五”計劃期間,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特點①國家運用指令性計劃,直接掌握、控制人財物資源。②權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在計劃規定的范圍內進行計劃經濟體制的作用①集中了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保證了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完成,使我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國家的經濟獨立,進而鞏固了國家的政治獨立。②抑制了多年來一直困擾我國的惡性通貨膨脹,穩定了物價,增加了財政收入。③保證了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實現了社會公平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和影響①使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過于單一,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的局面與我國低水平、多層次、不平衡的生產力狀況不相適應,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不利于方便群眾生活。②使政企不分,忽視商品生產和市場的作用,政府對企業管得過多、統得過死,不利于激發企業活力,不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流動,不利于社會化生產的發展。③造成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嚴重,嚴重影響人們工作積極性的發揮1.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必然性隨著經濟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經濟聯系的日益廣泛發展,用集中統一的計劃來指導日益復雜的經濟活動變得越來越難以奏效。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缺陷逐漸暴露出來,而且越來越明顯。從根本上說,傳統計劃經濟的主要弊端是:第一,經濟形式和經營方式單一化;第二,政企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第三,忽視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第四,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嚴重。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這些缺陷,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這些表明,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已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對這種體制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開始了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2.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而不能搞純而又純的公有制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但決不是要搞純而又純的公有制。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發展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已經證明:搞純而又純的公有制,不僅不能促進反而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這是因為,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總體而言還不發達,具有多層次性,發展不平衡,這就決定了所有制關系的多樣性。因此,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必須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基礎達標知識點一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1.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面臨的經濟狀況是()A.經濟結構簡單,物質基礎薄弱B.已建立起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C.已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D.打破了外國對我國的經濟封鎖2.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經濟體制屬于()A.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B.有市場調節的計劃經濟體制C.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體制D.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經濟體制3.對計劃經濟體制特點的認識正確的是()A.國家運用指令性計劃,控制人財物資源B.不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流動C.平均分配影響了人們工作的積極性D.使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過于單一知識點二計劃經濟體制的作用4.對計劃經濟體制認識正確的有()①計劃經濟權力集中在中央,便于集中有限資源保證國家重點建設②計劃經濟下所有制結構過于單一,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③計劃經濟曾經起過重要作用,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必須進行改革④計劃經濟體現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應堅持下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我國參照蘇聯的模式,在“一五”計劃期間,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對計劃經濟作用的認識正確的有()①集中全國的人力、財力、物力,保證了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完成②抑制了當時的通貨膨脹,增加了財政收入③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④使我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6.“一五”時期,我們取得的主要成就是()A.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國家經濟獨立B.改變了我國落后的經濟面貌,滿足了人民生活需要C.分配中實行平均主義,調動了人民生產積極性D.國民經濟條塊分割,促進了資源合理流動知識點三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及其影響7.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在農村,幾乎所有的生產資料都是集體的;在城鎮,除了部分集體企業之外,其他企業都是國營的。由于不允許個體餐館存在,出門吃飯,只能到國營飯店和集體飯店。這表明()A.我國的生產資料結構過于單一B.公有制經濟“越大、越公、越純”越好C.出門吃飯到國營飯店,方便了人民生活D.我國的生產力高度發達8.1978年,國有工業企業的總產值占整個工業產值的80.8%,集體工業企業的產值占整個工業產值比重的19.2%,兩者加起來,占到工業總產值的100%。這主要反映了()A.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B.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C.我國的國民經濟體系比較完善D.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9.對計劃經濟體制下過于單一的所有制結構,認識正確的是()A.在當時沒有任何意義,不利于生產力的發展B.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利于方便人民群眾生活C.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作用D.有利于社會資源的配置,有利于激發企業活力10.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所有制結構過于單一的原因有()①認為所有制企業規模越大越好②認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③認為我們已是高度的社會化大生產④認為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越純越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1.十一屆三中全會前,農村集體勞動,按出勤計工分,按工分分配,結果社員往往出工不出力。這說明()A.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積極性B.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調動了人們的生產積極性C.縮小了人們的收入差距,值得推廣D.擴大了人們的收入差距,應該糾正12.改革開放以前,某冶煉廠不能直接把自己的產品賣給對面的電纜廠,電纜廠用銅也不能直接從對面的冶煉廠購買,而要到相隔數千公里的南方去運。這是()A.地方保護主義的體現B.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弊端的體現C.兩廠家激烈競爭的體現D.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的體現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綜合提升1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在農村,幾乎所有的生產資料都是集體的;在城鎮,除了部分集體企業以外,其他企業都是國營的,連吃飯、理發、照相這樣的事情也只能到國營的單位去完成。(1)材料反映了當時什么樣的經濟體制?這種體制有何特點?(2)這一社會現實對我國當時生產力發展有何影響?14.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是國有經濟唯一的經營主體,國家是千萬個國有企業唯一的經營者,千萬個企業都要根據這唯一經營者的計劃和審批決定生產什么,向哪里投資,全國就像是一個超級大企業。各個生產單位之間是這個超級大企業內前后工序的分工關系,并不構成獨立的主體。(1)上述材料反映了計劃經濟體制的什么弊端?(2)這一弊端的危害是什么?【答案解析】知識清單一、1.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工業國民經濟體系2.簡單薄弱蘇聯計劃經濟3.指令性人財物資源中央計劃二、1.重點建設國民經濟經濟政治2.通貨膨脹財政收入3.生活需要社會公平三、1.單一一統天下社會生產力2.商品生產市場社會資源社會化生產3.平均主義工作積極性課時作業1.A[本題考查我國建國之初的經濟狀況。B、C兩項是“一五”計劃完成后的經濟狀況,D項不符合當時國際環境,只有A項正確。]2.A[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經濟結構簡單、物質基礎薄弱。在此情況下,發展工業需要集中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客觀上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B、C、D三項不符合題意。]3.A4.A[④是講到了優越性,但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計劃經濟已不適應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必須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因此答案選A。]5.B[本題考查計劃經濟的作用。計劃經濟滿足了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需要,③說法不準確;④是新中國建立的標志,是政治成就,排除。故選B項。]6.A[本題考查“一五”取得的成就。C、D兩項觀點錯誤;B項說法不對,并沒有改變落后的經濟面貌。A項是“一五”時期的巨大成就。]7.A[B、C、D三項雖都涉及所有制問題,但不是材料所指向的問題,因此不選。]8.D[材料主要反映了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從二者的比重之和來看,占到100%,說明我國經濟成分單一,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A項說的是我國的國家性質,B項是經濟體制類型,C項說法錯誤。]9.B10.C[③不符合歷史事實,答案選C。]11.A[B項觀點錯誤,C項態度錯誤,D項不符合事實,答案選A。]12.B[材料中描述的現象是政企不分、條塊分割的典型表現,是政府對企業管得過多、統得過死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弊端的體現。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13.(1)①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②這種體制的特點:國家運用指令性計劃,直接掌握、控制人財物資源;權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在計劃規定的范圍內進行。(2)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追求“一大、二公、三純”,致使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過于單一。這與我國低水平、多層次、不平衡的生產力狀況不相適應,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也不利于方便群眾生活。14.(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計劃經濟體制下政企不分的弊端。(2)這種政企不分的體制排斥市場機制的作用,扼制了競爭這一企業進步的原動力,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政府對企業管得過多、統得過死,不利于激發企業活力,不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流動,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嚴重影響人們工作積極性的發揮。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計劃經濟體制弊端的認識。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有多個方面,該題考查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政企不分的弊端;從國家、企業、職工三個方面回答弊端。教材題解1.(1)從當時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看,在我國國民經濟恢復的任務基本完成后,國家的首要任務應該是什么?(2)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完成這一任務呢?提示(1)大力發展工業,特別是制造業,初步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盡快建立起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2)“這一任務”是指發展工業。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經濟結構簡單、物質基礎薄弱。在此情況下,發展工業需要集中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突出工業這一關鍵和重點。這就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我國在“一五”計劃期間,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保證完成這一任務。2.計劃經濟體制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發揮過哪些積極作用?提示(1)集中了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保證了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完成,使我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國家的經濟獨立,進而鞏固了國家的政治獨立。(2)抑制了多年來一直困擾我國的惡性通貨膨脹,穩定了物價,增加了財政收入。(3)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低的情況下,國家通過對國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保證了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實現了社會公平。3.(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社會現實?(2)這一社會現實與我國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狀況相適應嗎?提示(1)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由于追求“一大、二公、三純”,致使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過于單一。(2)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的局面與我國低水平、多層次、不平衡的生產力狀況不相適應,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不利于方便群眾生活。4.(1)真正把兩家企業“隔開”的是什么?(2)這一社會現象與社會化生產的要求適應嗎?提示(1)真正把兩家企業“隔開”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這一體制下,政企不分,政府對企業管得過多、統得過死。兩廠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產品銷售和原料采購也都由管理部門包攬,導致兩家企業“對面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