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交通學院_第1頁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交通學院_第2頁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交通學院_第3頁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交通學院_第4頁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交通學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專業名稱: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專業代碼:510101

二、教育類型及學歷層次

教育類型:高等職業教育

學歷層次:高職

三、入學要求

普通高級中學畢業或具備同等學力

四、修業年限

3-6年

五、職業面向

表1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職業面向

專業大類專業類對應行業主要職業類別主要崗位群或技術領域

電子設備裝配調試

計算機、通電子工程技術人員電子設備檢驗

電子信息大類電子信息類信和其他電(2-02-09)電子產品檢驗

(51)(5101)子設備制造電子設備裝配與調試人員電子設備生產管理

業(39)(6-25-04)電子信息系統集成

電子產品設計開發

六、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省內外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行業,培養電子信息類高素質技

術技能型人才。

本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應具備較高社會素質:健全的社會價值觀、人生觀,德智體美勞

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科學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

本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應具備較高職業技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

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本專業所培養的人才能夠從事的工作崗位:從事電子設備裝配調試、電子設備檢驗、

電子產品維修、電子設備生產管理、電子信息系統集成、電子產品設計開發能工作的高素

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培養規格

①知識范疇

1)掌握必備的思想政治理論、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

2)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環境保護、安全消防等知識;

3)熟悉與本專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歷史,尤其是國內發展歷史;

-422-

4)掌握電路原理、電路基本知識;

5)掌握模擬電子技術基本知識、數字電子技術基本知識;

6)掌握C語言編程基本知識、單片機原理、單片機編程;

7)熟悉PCB版圖設計原理,了解電路板生產加工流程;

8)了解電子產品設計知識、流程和制作工藝;

9)了解無人機基礎知識和最新發展趨勢;

10)了解集成電路制造工藝相關知識;

11)了解電子信息行業前言技術發展;

②技能范疇

1)樹立工匠意識,愛崗敬業意識;

2)掌握常用電子工具、儀器和使用方法;

3)能夠使用專用電子儀器完成指定電子設備測試工作;

4)能夠對電子電路進行基本分析,具備電子電路應用能力。

5)具備電子產品的制作、裝配與調試技能;

6)具備電子電子電路的制圖與制板能力;

7)具備電子測量儀器運行與維護的專項技能;

8)具備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輔助分析和程序設計的專項技能;

9)具備電子產品生產管理與電子產品技術支持的能力;

③社會素質

1)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具有深厚的愛國情感和中華民族自豪感;

3)遵法守紀、崇德向善、誠實守信、尊重生命、熱愛勞動;

4)具有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信息素養;

5)樂觀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6)具有健康的體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7)養成良好的健身與衛生習慣,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

七、課程設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礎課程

本專業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概論》《形勢與政策》《體育》《專項體育》《軍事訓練及軍事理論》《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創業與工匠精神》《信息技術基礎》《高等數學》《大學英語》

《通識素質教育課程》、《勞動教育》等公共基礎課程。通過課程教學,加強學生思想品德、

法律思維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學生體質,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

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具有專業技能與人文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專業課程

1.本專業開設大類平臺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專業拓展課程、畢業綜合實踐等課程。

在各類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要結合課程內容及教學形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政教育,引導

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1)大類平臺課程(四門):

-423-

模擬電子技術(理論課、大一上、64課時、4學分)

電工基礎(理論課、大一上、64課時、4學分)

數字電子技術(理論課、大一下、72課時、4.5學分)

C語言程序設計(理論課、大一下、64課時、4.5學分)

2)專業主干課程(五門):

電子技術實訓(一體化課、大二上、80課時、4學分)

PCB版圖設計與應用(一體化課、大二上、100課時、5學分)

單片機系統應用(實訓課、大二下、100課時、5學分)

電子產品制作(實訓課、大二下、80課時、4學分)

電子產品綜合設計(一體化課、大三上、100課時、5學分)

3)專業拓展課程(五門):

專業英語(理論課、大二下、33課時、2學分)

AutoCAD制圖(一體化課、大三上、60課時、3學分)

無人機應用技術(理論課、大二上、44課時、3學分)

Arduino電子設計(理論課、大二上、44課時、3學分)

電氣設備安裝與維護(一體化課、大三上、100課時、5學分)

2.專業主干課程和主要教學內容與要求

表2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主干課程及教學內容與要求

序號課程名稱主要教學內容及要求

講解基于51單片機的C語言項目設計案例。

1單片機系統應用

熟練掌握51單片機的開發流程和基本程序設計。

實施項目式的電子電路焊接與調試。

2電子技術實訓熟練常用貼片器件焊接,掌握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的常用電子儀器的使

用。掌握電子電路調試基本方法。

講解電路原理圖、PCB圖繪制,開展項目式PCB版圖繪制。

3PCB版圖設計與應用

掌握PCB繪圖軟件應用,掌握PCB版圖設計,了解PCB板加工流程。

講解電子產品的設計與制作。

4電子產品制作

掌握基于單片機的電子作品設計與制作。

結合畢業設計課題,開展完整的電子產品設計實施。

5電子產品綜合設計

組建團隊,選擇課題,完成設計,文檔撰寫,項目匯報與答辯。

3.實踐性教學環節

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實驗、實訓、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等。

實驗、實訓在校內實驗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等開展完成;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社

會實踐由學校組織在企業開展完成。實踐性教學環節需嚴格執行《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

規定》及我校相關規定。

八、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一)課程體系結構

本專業課程體系由六部分課程模塊組成,如下所示:

-424-

課公共基礎課模塊

程大類平臺課模塊

專業主干課模塊

體職業拓展課模塊

系畢業實踐

證書及第二課堂學分

其中,“職業拓展課程”細分為“限選拓展”和“任選拓展”模塊。課程結構及學時、

學分結構,如表3所示。

表3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課程結構及學時、學分結構表

占總學分比例學時占總學時比例

課程類別屬性學分

(%)合計理論實踐(%)

必修2619.12%50425225218.89%

公共基礎課程

選修1712.50%220184368.25%

必修12.59.19%200128727.50%

大類平臺課程

選修00.00%0000.00%

必修29.521.69%55226628620.69%

專業主干課程

選修1410.29%220148748.25%

限選2014.71%40012427614.99%

職業拓展課程

任選21.47%32321.20%

畢業實踐必修128.82%54054020.24%

第二課堂學分選修32.21%

100%11341536

合計136必修:58.82%2668100%

43%57%

選修:41.18%

(二)課程教學安排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表如表4所示。

表4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表

學時分配各學期周學時數×理論教學周數

課程課程備注

課程代碼課程名稱學分123456

類別性質學時理論實踐

17W20W20W20W20W18W

09000010001黨史和新中國史1.016162*8

0900001014軍事訓練及軍事理論4.01483611236+112

0900001001(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3.048482*142*10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

0900001003(4)4.06448162*152*17

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0900001022(3)體育①-②4.064642*162*16

必修0900001027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322482*16

0900001005(6,7,8)形勢與政策1.016161-4學期

0900001024(5)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①-②2.032321*161*16

公共基礎

0900001111創新創業基礎1.016161*16

課程

0900001021專項體育2.036362*18

0900001112體育俱樂部1.0161616

09000010002勞動教育1.0161616

限選0900001080高等數學C4.064644*16

限選0900001042大學英語B①-②6.096964*162*16

限選300001012辦公軟件高級應用3.048242424

限選300001013計算機等級考證輔導/121212

音樂

任選美育課程≥2.0自選

美術

-425-

書法

舞蹈

戲曲

戲劇

影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

革命文化類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類

其它通識素質教育課憲法法律類

任選自選

程創新創業類

信息技術類

≥2.0

職業素養類

其它類

小計43724

必修0104014001★模擬電子技術46440244×16

專業群共

必修0104014000電工基礎46440244×16

享/大類

必修0104014002★數字電子技術4.57248244×18

平臺課程

小計12.520012872

必修0104014013C語言程序設計4.57248244×18

必修0104019001電子創新入門2320322×16

必修0104014011★PCB版圖設計與應用510050505w

必修0104014009★單片機應用技術46646206×11

必修0104018012★電子技術實訓48020604w

必修0104014052單片機系統應用510040605w

必修0104014026★電子產品制作48040404w

必修0104019001電子創新實踐1222202×11

0104014015傳感器與檢測技術34424204×11

限選

0104017703綜合布線34424204×11

專業主干

0104017001計算機網絡與應用34424204×11

課程限選

0104017660無人機應用技術34424204×11

0104017702射頻技術12210122×11

限選

0104017661無人機操作及視頻加工12210122×11

0104017603高頻電子仿真設計34424204×11

限選

0104017607Arduino電子設計34424204×11

0104017701無線傳感器網絡2333303×11

限選

0104014008專業英語2333303×11

0104017707集成電路制造工藝2333303×11

限選

0104017612智能家電技術2333303×11

小計43.5772414358

0104017035電子產品綜合設計510020805w

限選0103024009PLC應用技術510040605w

拓展0104018026電工基本技能24014262w

組選0104018027電氣設備安裝與維護510020805w

0104017601電子產品制圖36030303w

0104017035電子產品綜合設計510020805w

0104015054消費電子制作(實訓)48020604w

限選

專業拓展0104017003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分析與營銷12010101w

拓展

課程0104018026電工基本技能24020202w

組選

0104018027電氣設備安裝與維護510020805w

0104017601電子產品制圖36020403w

0104017611電子創新設計技術232320

任選0103015031信息檢索與利用232320

拓展0103015032知識產權與專利申請232320

信息技術講座232320

小計22432156276

必修畢業綜合實踐環節1254054030*18

限選+

其他無需編碼第二課堂學分3限選+任選

任選

總計136266811341534

表5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集中性實踐教學安排表

課程代碼實踐教學課程名稱學分學時周數學期考核形式場所備注

0104018012電子技術實訓48043考試學校

0104014011PCB版圖設計與應用510053考試學校

-426-

0104014052單片機系統應用510054考試學校

0104014026電子產品制作48044考試學校

0104017035電子產品綜合設計510055考試學校

0104018026電工基本技能24025考試學校

0104018027電氣設備安裝與維護510055考試、技能鑒定學校

0103024009PLC應用技術510055考試、技能鑒定學校

0104017601電子產品制圖36035考試學校

0104018024畢業綜合實踐環節12540146成果答辯校外

注:課程形式包括考試、考查、等級考試、成果評定、成果答辯、技能鑒定、綜合評定等。

表6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時間分配表(以周為單位)

始業教育

學年學期理論教學考試實訓社會實踐合計

軍事訓練

117203017

218200020

311090020

411090020

500200020

600180018

合計5745600115

九、實施保障

(一)師資隊伍

學生數與本專業專任教師數比例不高于20:1,雙師素質教師占專業教師比例不低于

90%,專任教師隊伍職稱、年齡梯隊結構合理。

專任教師應具有高校教師資格和本專業領域相關證書;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實學從、有仁愛之心;具有電子信息工程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扎實的本

專業相關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具有較強信息化教學能力能夠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和科學研

究;有每5年累計不少于6個月的企業實踐經歷。

專業負責人應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且具有較豐富企業工作經歷;能夠較好地把握國內

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行業、專業發展;能廣泛聯系行業企業,了解行業企業對本專業人才

的需求實際;具有較強專業建設能力;在本區域或本領域具有一定的專業影響力。

兼職教師應來自本專業相關的行業企業專職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具備良好的思想政

治素質、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實的專業知從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具有中級及

以上相關專業職稱;能承擔專業課程教學、實習實訓指導和學生職業發展規劃指導等教學

任務。

(二)教學設施

1.校內實訓環境

(1)互聯網+電子技術實訓室

該實訓室擁有25套電子實驗四件套(直流穩壓電源、示波器、信號發生器、萬用表),

能夠同時滿足50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該實訓室儀器(穩壓電源、示波器、信號發生器)

聯網,采用專用教學平臺EasyLab進行網絡管理,可以實現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技術實訓教

-427-

學及管理。

(2)單片機實訓室

該實訓室擁有50工位,50臺電腦,25套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直流穩壓電源,能夠

支持50位學生同時開展單片機實訓學習、電子CAD軟件學習。

(3)電子產品制作實訓室

該實訓室擁有50工位,25套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直流穩壓電源,以及高性能示波

器、信號發生器、高精度直流電源、電子負載等,能夠支持50位學生同時開展電子產品

設計與制作學習。

(4)電子創新設計實訓室

該實訓室擁有50工位,50臺電腦,6張組合式學習工位,能夠支持50位學生同時開

展各種信息化學習活動。

(5)電子技術創新基地

該創新基地是電子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擁有20個工位,配備了較完整的電子

設計、制作、加工等器件、耗材、設備,能夠支持20多學員同時開展創新學習活動。

2.校外實訓基地

具有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能夠開展電子產品生產、電子產品檢測、電子產品制圖、

電子產品設計、研發、集成電路制造等實訓活動,實訓設施齊備,實訓崗位、實訓指導教

師確定,實訓管理及實施制度齊全。

3.學生實習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能夠開展電子產品生產、電子產品檢測、電子產品制圖、

電子產品設計、研發、集成電路制造等相關實習崗位,可接納一定規模的學生實習;能夠

配備相應數量的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進行指導和管理;有保證實習生日常工作、學習、生

活的規章制度,有安全、保險保障。

(三)教學資源

1.教材選用基本要求

按照國家規定選用優質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進入課堂。教材應由專業教師、行業專

家和教研人員等參與選用。學校應完善教材選用制度,經過規范程序擇優選用教材,鼓勵

校企合作開發校本教材。專業課程所使用的出版教材原則上應為國家一級出版社出版,推

薦使用國家規劃教材。

2.圖書文獻配備基本要求

圖書文獻配備能滿足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師生查詢、借

閱。專業類圖書主要包括:電子信息行業政策法規、行業標準、行業規范、電子設計手冊、

電子器件選型手冊等;電子設計、電子產品制造、加工等專業技術類圖書和實務案例類圖

書。

3.數字教學資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設、配備與本專業有關的專業文獻、音視頻資料、數字電子教材、教輔材料、虛擬

仿真軟件、教學課件、案例庫、行業政策法規資料、就業創業信息等數字專業教學資源。

加強專業課程線上教學資源建設,重點建設兩門精品在線課程,以滿足學生專業知識技能

學習需求。

(四)教學方法

-428-

根據不同課程特點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手段與教學組織形式。要以體現職業教育特

點的“做中學、學中做”方式展開教學,根據學生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現核心崗

位職業技能要求的相關課程可以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因材施

教、因需施教,鼓勵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

方法,堅持學中做、做中學。結合線上資源,積極開展專業課程網課教學活動,探索線上

線下混合式教學。積極開展思政進課堂活動,在專業知識技能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打造

一批課程思政典型教學案例。

(五)學習評價

采用突出能力的考核評價方式,體現對綜合素質的評價;吸納更多行業企業和社會有

關方面組織參與考核評價。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可以采用筆試的考核形式,實踐性較強的課

程可以綜合采用筆試、技能測試與上機操作等考核形式。結合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

培養特色,探索靈活有效的新型學習評價模式:

(1)注重評價對學生的激勵和調動作用;

(2)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想結合,自我評價與他人(包括師生)評價相結合,個

體評價與集體評價相結合;

(六)質量管理

為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的順利實施,應在教學內容、教學進程、教師教學質量考核評價、

學生成績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規范。實施規范依據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相應教學管理規

章制度。

十、畢業要求

(一)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須按要求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最低學分136學分(包括必修部分和選修部

分)方能畢業,如表7所示。其中,

公共基礎課程43學分,其中:

必修學分26學分;

選修學分17學分;

大類平臺課程學分12.5學分;

專業主干課程學分43.5學分;

職業拓展課程學分22學分,其中:

限選拓展學分20學分;

任選拓展學分2學分;

第二課堂學分3學分;

身體素質符合國家頒布《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在必修學分不足情況下,可適

當考慮采用證書、專業選修課程學分替代。

表7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最低修習學分表

課程類別屬性學分

必修26

公共基礎課程

選修17

必修12.5

大類平臺課程

選修0

必修29.5

專業主干課程

選修14

-429-

限選20

職業拓展課程

任選2

畢業綜合實踐環節必修12

第二課堂學分選修3

總學分必修和選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