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類活動對青海湖裸鯉資源的影響,漁業論文青海湖作為中國最大的咸水湖,流域內有著極其豐富的漁業資源和畜牧業資源,作為當地生態鏈中最重要的一環,其存在和發展對青藏高原東北部地區有著重要的生態意義。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該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及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十分是近代以來的環湖地區及補給河流流域大規模的農業、牧業、漁業開發給青海湖的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宏大的影響。華而不實,漁業資源因其特殊性和對環境變化的敏感性所受的影響最為宏大。作為青海湖特有的一種經濟魚類,青海湖裸鯉資源的盛衰最能具體表現出出該區域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其開發和保衛經過中所反映出來的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間的關系具有典型的借鑒意義。近年來,關于青海湖裸鯉的研究為數諸多,但多是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去分析裸鯉的生物學特征和藥理價值,而對裸鯉資源的盛衰原因簡單概述、缺乏相應的細致分析。文中試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人類活動對裸鯉資源的影響,以期反映出該區域人類活動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狀況,并為當今該區域內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提供參考。1材料來源與分析方式方法1.1研究對象及其開發沿革青海湖裸鯉是青海湖及其附屬水域盛產的一種特有的魚類,是青海湖漁業資源里產量較大的也是唯一的一種經濟魚類,來由環湖地區的蒙古族群眾捕撈、運送至湟源縣加工成干板魚,并由此地轉運販賣,而被人們稱為湟魚。由于青海湖水鹽堿度較高,加上湖水溫度很低,浮游植物等餌料食物匱乏等原因,裸鯉的生長速度極其緩慢,平均每生長到500克需要近10年。并且因過高的鹽堿度影響其性腺發育,青海湖裸鯉需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8月洄游至青海湖附屬的淡水河流中產卵。隨著青海湖流域人類活動的逐步頻繁,青海湖裸鯉這種獨特的生存和繁衍機制勢必會遭到極大的影響。青海湖裸鯉資源的利用可上溯至距今約3000年左右的卡約文化時期,那時環湖地區的人們則以食魚為主。有學者通過研究以為,早在夏代末年到東周初年,環青海湖的人們已在廣泛的捕食湟魚。而歷史上關于青海湖有魚并且被廣泛利用的情況,有文獻可查的是東漢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隃麋相曹鳳的上書,其言西戎為害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內,諸種易以為非,難以攻伐又有西海魚鹽之利,緣山濱水,以廣田蓄,故能強大。西海,亦名卑禾羌海,俗呼青海,這里所講的西海就是如今的青海湖。在曹鳳所分析的西戎為害故能強大的眾多因素中,他把西海有魚鹽之利這一因素放在和土地一樣重要的位置上,使之成為能夠影響西戎國力的一條因素而被考慮。由此能夠推斷此時青海湖漁業資源的開發已經相當廣泛。明代蒙古族勢力進入青海湖流域以前,固然青海湖的裸鯉資源已經被利用,但是由于環湖地區人口以藏族為主,因藏俗我之拉薩土地內,有似魚、蛙、蝌蚪、猴,依次以水能截止。似魚乃是fo母性,好像十方界真fo,是由fo而承侍fo。又藏俗,忌殺小生命。故雞、魚、野鳥之類,例不誅殺。因殺一牛,能夠維持多人生命,故其罪小;若屠殺小生命如雞、魚等,則犧牲多數生命,以維持少數生命,其罪更大,此乃藏人不漁不獵,魚鳥繁衍之原因。受其風俗影響,這一時段,裸鯉資源僅被環湖其他民族所零星利用。從明代中葉以后至清代,蒙古族勢力進入青海湖流域周圍,并長期放牧于此。隨之出現了捕撈、加工、出售裸鯉的蒙古族漁民。當時捕撈的青海湖裸鯉資源魚分兩節,夏為干魚,冬為冰魚,其價夏廉而冬貴。固然后來蒙古族和藏族勢力在青海湖周圍及其流域范圍此進彼退、反復爭奪,但是青海湖裸鯉資源的開發規模卻越來越大。(丹噶爾廳志〕中魚產于青海者最佳,附海巴冷泊及入海不喀河中皆有之,長尺許至二尺,無鱗而背有紋斑,色分黑黃兩種,由蒙古人撈取運售的記載充分地講明了這一時期蒙古人是青海湖裸鯉資源的主要開發利用者。隨著雍正年間羅卜藏丹津叛亂的平息,清朝仿蒙古例,將青海蒙古族進行編制佐領。今剛察縣、天峻縣等青海湖西北部分的主要產魚區在官方層面上被劃歸為和碩特部蒙古族的范圍。到了宣統元年(1909年)魚產于青海,名曰湟魚,冬夏兩季取之,以售于西寧、蘭州一帶,到達了年捕撈20萬尾,獲銀八千兩的規模。民國時期孫建初所著(青海湖〕一文中亦有水中饒有魚類,色黃無鱗,大小不一,二斤至四斤者最為普遍,湟源一帶居民乘暇前往,以手捕獲,干之以待出售的記載。民國之前的青海湖流域裸鯉資源僅僅僅是被少量的利用,談不上當代意義的漁業經濟,民間有騎馬過布哈河都能踏死一片湟魚的傳聞,是當時漁業資源興盛的一個寫照。新中國成立以來,裸鯉資源迅速得到開發,到1960年時,青海省內魚產品人均占有量躍居全國前列。隨著裸鯉資源的過度開發,裸鯉的數量急劇減少,直至失去了漁業價值,到90年代,資源處于嚴重衰退之中,已不具備開發能力。1.2材料來源與分析方式方法文中人口、農牧業的數據來自(青海省志〕;裸鯉資源量和捕撈量的數據來自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其他數據和歷史文獻來自青海省圖書館地方文獻中心館藏文獻。通過整理挑選流域內人類活動的數據,制成直觀的趨勢圖和柱狀圖,進而對人類活動與裸鯉資源量的變化趨勢進行相關性分析,以揭示流域內人類活動在不同層面上對青海湖裸鯉資源所造成的影響。2流域內人類活動對裸鯉生存環境的影響從前面所列史料中我們能夠發現:民國以前,裸鯉資源在數千年里幾乎處于未開發或者開發規模很小的狀態,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其生長繁衍幾乎處于自然狀態;而新中國成立以后,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內,裸鯉資源被大規模開發,直至如今的近乎衰竭。裸鯉資源作為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演化經過同樣具有生態環境變化所具有的復雜性,同時又遭到自然界變化和人類活動的交互影響。從自然環境方面來講。從自然環境的變化方面來看,1961-2004這44年中青海各地氣溫均在升高,北部比南部增溫明顯,土壤實際蒸發散表現出明顯的升高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青海湖流域的蒸發量、河流以及湖泊的水溫和含鹽量,進而影響著裸鯉的產卵和生存。然而,這一時期的自然環境變化并缺乏以導致青海湖裸鯉資源在短短幾十年內的迅速衰竭。追溯其發展經過,我們能夠發現,該區域人類活動對青海湖裸鯉資源的影響在近幾十年間尤為明顯。2.1流域內人口和載畜量的增加對裸鯉生存環境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以前,該區域內土地的主要利用類型為天然草場和林地為主。在行政建制上主要為都蘭縣、蒙古和碩特部、共和以及湟源縣的部分轄區,即如今的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天峻縣、剛察縣、海晏縣和共和縣。大部分地區因氣候高寒,不合適農業種植。但天然草場分布廣泛,所以畜牧業是其主導產業,是青海省畜牧業比擬發達的地區之一。該時間段內,本區人口稀少,以當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湟源縣為例,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該縣全縣人口四三七六戶,男一二六逐一丁,女逐一一零四口,共三三七一五人。相對來講以農業為主的勞動力需求比擬大的區域人口尚且如此稀少,那么,以游牧為主的其它地區的人口數量之少也是顯而易見的。而與游牧業密切相關的家畜的數量也保持在相對較少的水平,194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區域內所有種類畜產品的總量為90萬頭左右。青海省解放以后至20世紀80年代,由于社會環境的穩定,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及支援西部建設的施行等原因,導致該區域人口迅速增加,畜牧業規模迅速擴大。如此圖1所示,該區域人口數量從1949年的22549人迅速增長至1985年的84040人,家畜數量從1949年的908608頭迅速增長到1985年的2264700頭。而一個地區的土地承載力是有限的,相關研究表示清楚,該流域地區的土地的最大適宜人口承載量為50383人,由圖1可知,1949年以前,該區域人口數量在最大適宜人口承載量之下,在1960年后超過最大適宜人口承載量,到2003年時,湖區草原的家畜承受量已經超出理論可承受量的2.4倍以上,由此導致了流域內上游荒漠化的擴大。【圖1】人口以及家畜的嚴重超載,勢必對草場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導致草場的退化,引起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失衡。逐水草而居的畜牧業和大量的人口多沿河而居,草場的退化導致植物的內涵修養水源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嚴重;灌溉草場、大量家畜的飲水、人類的活動用水等會極大地影響河流的徑流量,加劇了青海湖水面下降的速度。一系列補給河流的徑流量的減少,毀壞了青海湖裸鯉生存繁衍的生態平衡,在上層環節給青海湖裸鯉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脅。2.2農業生產及灌溉設施的建設對裸鯉生存環境的影響青海湖流域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生態特征決定了該地區承載人口所需的主要能量是由糧食和畜產品所轉化而來。而畜產品的生產投入相對較大,并且收益周期較長,單位面積的產出比低于傳統農業。當大規模增長的人口超出該地區最大適宜人口承載量的時候會引起地區的糧食安全問題,華而不實,擴大耕地面積是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而該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以牧場、天然草地為主,原有的耕地面積較小,因而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必然要以開墾牧場和天然草地為主要方式。以剛察縣為例,1958年該縣耕地面積為5400畝,對應人口為5012人;在1960年時,耕地面積到達了72100畝,對應人口為49627人;1981年時,耕地面積為40700畝,對應人口為39963人。由圖2所示可知:除去三年自然災禍特殊背景下的耕地突增的情況,該地區的耕地面積除少數年份出現波動外,總體呈增長趨勢。【圖2】但是由于開墾的耕地多為草場,總體肥力不高,且很大一部分灌溉不便,加受騙時農業生產力水平普遍不高,致使該地區出現邊開墾邊撂荒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人為導致青海湖流域的水土流失現象加劇、生態環境日趨失衡。耕地面積的迅速增長必然會要求有相應的農業基礎設施與之相配套,最重要的一點是水利設施的興建。該地區的灌溉用水主要為河水和地下水,需要灌溉的土地包括耕地和牧場草地。以主要補給河流布哈河為例,其下游河床多為透水性良好的砂礫層,河床滲漏明顯,因而,河流下游地段地下水較為豐富且埋藏較淺,因而該地機井數量諸多,以抽取地下水進行耕地、草場灌溉。20世紀50年代以來青海省機井的數量和井灌面積迅速增加,如此圖3所示:機井數量在70年代到80年代間急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灌溉面積,確保了農牧業的用水安全。然而,大量的抽取地下水會導致與之相補給的河流水位下降、流量減少。【圖3】影響更為嚴重的是,截止到1985年,青海湖流域各縣以及國營農牧場的農田灌溉渠道到達了1035條,華而不實灌溉面積千畝以上的渠道有186條,灌溉渠道總長度為4202.63km,灌溉面積到達了100.99萬畝。統計數據顯示,大多數渠道所引水源為沙柳河、泉吉河、哈爾蓋河、布哈河及其支流。作為青海湖的主要補給河流,這些河流多為內流河,其河流水量的補給形式在夏、秋季節主要為降水補給,在冬、春季節主要靠地下水補給。且內流河與外流河相比,普遍流量較小,如此大規模的引水灌溉以及抽取地下水,直接導致河流下游入湖水量急劇減少。據青海省環境水文地質總站統計,青海湖流域的河流由20世紀50年代的128條減少到如今的5條,這對洄游而上產卵的裸鯉來講無異于滅頂之災。1995年,青海湖最大的補給河流布哈河斷流,造成300t的產卵裸鯉死亡;2001年,沙柳河斷流造成135t產卵裸鯉死亡。1952年以來,以布哈河為代表的一系列的青海湖補給河流上陸續興建了大量的水壩和小水電站。如此圖4所示,青海省的小水電站數量在20世紀80年代一度到達了接近200座,統計顯示,華而不實青海湖流域內小水電站的數量增長最快。這些水壩的修建,大大縮短了裸鯉的產卵河道。以主要的入湖河流布哈河和沙柳河為例,據統計,布哈河如今的裸鯉產卵河道只要60km長,比之前減少了70km;沙柳河當前的裸鯉產卵河道僅有16km,比之前減少了44km。歷次的洄游親魚大規模死亡事件多與河流筑壩下游干涸有關。典型的是沙柳河,繼20世紀80年代末河水斷流過一次,死魚達1m厚之后,在2001年的7月3日,在沙柳河攔河壩下一段長約200m的河道內,大量洄游的親魚干涸而死,死魚構成一條約50cm厚的魚道。【圖4】主要補給河流沿岸林地和草地的毀壞,導致汛期水土流失的加劇;河流下游水量減少,致使泥沙大量在下游河道及河口沉積,導致河流淺灘裸露,甚至部分河段改道、季節性斷流,一系列的河流斷流事件導致從青海湖洄游的產卵裸鯉大量死亡,同時,流域內河流中上游一系列的水壩和小水電站的興建對裸鯉資源的影響是最為嚴重的。由于青海湖鹽堿度很高,幼魚需要在淡水中孵化成長,然后再游回青海湖。因而,作為一種具有明顯洄游機制的魚類,青海湖裸鯉在每年的3月到8月洄游到青海湖附屬的淡水河流中產卵,而裸鯉洄游的時間恰好與農牧業灌溉大量用水的時間大致重合,在洄游經過中,河流的水量、水流速度和水溫都會影響到裸鯉的繁衍和生存。裸鯉洄游至此被高大的水壩所攔截,固然有的水壩設計的有裸鯉洄游通道,但是設計的不合理使之形同虛設,大量水壩的建設致使裸鯉產卵的河道日趨縮短,造成大批洄游的裸鯉或干涸而死,或提早被迫就地產卵卻存活率低下。2.320世紀50~80年代的大規模捕撈對裸鯉資源的影響隨著青海湖流域經濟的迅速發展、交通設施的不斷完善、與外界溝通的逐步頻繁,青海湖裸鯉的制成品干板魚以其味美和價廉為外界所知曉。從1958年開場,青海湖裸鯉正式得到大規模的開發,1959年春,國家水產部門開場批準開發青海湖漁業資源,建立國營漁場。很長時期內,整個青海湖的魚產量到達青海全省總產量的二分之一以上。圖5的數據顯示,在1960年,青海湖裸鯉的產量到達歷史最大值2.8523萬t。三年自然災禍時期,遭到糧食安全問題的威脅和省委政策的引導,各行各業獵山漁水,當時環湖地區各州、縣、省直機關單位為解決糧食問題,紛紛組建捕撈隊奔赴青海湖及其附屬水域捕魚以渡過難關,因而青海湖裸鯉被當地人稱為救命魚。青海省地質礦產局在紀念其成立30周年而出版的專輯(踏遍昆侖〕里記載的數據顯示:1962年僅該局的捕魚隊全年捕魚就已到達22.9萬斤。全省各單位所捕裸鯉數量不啻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圖5的數據顯示,大規模的無限制的捕撈,導致青海湖裸鯉的產量從1960年的2.8523萬t急劇下降到1965年的4000余t。青海湖海心山水域50kg魚獲物的歷年數據顯示,1964年50kg魚獲物平均尾數為80尾、平均體長為31.8cm、平均體重為625g;而到了1978年,50kg的魚獲物平均尾數為163.7尾、平均體長為27.01cm、平均體重為178.6g。這是青海湖裸鯉資源走向衰竭的一個征兆。【圖5】陳大慶等在1999年采用Bevorton-Holt和詹秉義資源評估方式方法求得1960~1999年青海湖裸鯉的年際資源量(圖6):裸鯉產量的下降趨勢與其衰竭趨勢大致重合,裸鯉資源的衰竭與過大的捕撈強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圖6】3討論青海湖流域地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具有很低的環境質量轉化臨界點,當環境退化未到達臨界點時,是能夠逆轉的,而一旦超過臨界閾值則難以恢復,并且一樣強度的人類活動作用于該區域內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平原地區。裸鯉資源作為生態環境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演變更能清楚明晰突顯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該區域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以傳統游牧業為主,人口稀少,人類活動對地表覆被和生物的影響方式主要為游牧和少量的狩獵,很難大規模的對地表物質的運移產生影響,對自然環境的能量投入極低、環境負載極輕。這一時期,青海湖流域內人口和家畜總量遠未到達土地的最大適宜承載量,人類活動的影響力遠在環境退化的臨界閾值下面。因此,青海湖裸鯉資源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其在環境退化中具有較強的逆轉性,能夠短時期內迅速恢復。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期間,該區域內人口和家畜量大增,外來人口帶來異于游牧業的先進的畜牧業和農業生產方式,同時,由于生態觀念的時代局限性,造成該區域地表覆被急劇變化、動植物資源衰竭,詳細表現為土地大量的開墾、裸鯉資源的衰竭;以河流和濕地為載體的地表物質運移加速,詳細表現為土壤肥力流失、水土流失;環境的能量投入加大、環境負荷較重,詳細表現為區域內農藥、化肥的大范圍使用,造成水體、土壤污染。由于環境退化的臨界閾值具有未知性、盲目性,這一時期的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多為負面影響。該時間段內青海湖裸鯉資源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較大,其受影響程度遠大于本身適應和恢復的能力,詳細表現為其自然繁衍速度跟不上被捕撈速度、適應人類活動造成的生態環境變化的速度遠小于生態環境變化的速率。因此,青海湖裸鯉資源在這一時段逐步衰竭。盡管現前階段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多表現為負面影響,但是在生態環境的修復和重建方面,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卻是正面的。人類活動對青海湖裸鯉的正面影響詳細表現為:對青海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如何高效管理賣場運營
- 家政人員安全教育
- 外架包工合同協議書
- 合伙銷售合同協議書
- 社團贊助合同協議書
- 購買土地合同協議書
- 入股合同協議書教程
- 融資居間合同協議書
- 土地使用協議書合同
- 廠子拆遷合同協議書
- GB/T 45282-2025IPv6地址分配和編碼規則總體要求
- 機車運用質量指標馬元課件
- 二便失禁病人的護理措施
- 浙江省金華義烏市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獨立作業英語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模擬退火與數論-深度研究
- 《防災減災專題培訓》課件
- 2025年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駕照考試科目一試題900題(含標準答案)022506
- 水利項目立項報告
- 2024年浙江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化工總控工賽項)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馬工程管理學自測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