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案患者張某,女,28歲,教員。時值季秋,于產 后第四天,因不慎寒暖,將息失宜,初覺形寒不適,體溫不高,翌日惡寒高熱,無汗身楚,惡露減少,小腹切痛。自服姜糖水一大碗,并西藥解熱鎮痛片,汗出不解,晚間體溫達406 (腋下)。家屬急邀往視,情詞懇切。診其體膚,炕烘蒸熱而不惡寒,顏面潮紅,身半以上汗出如洗, 口干頻飲,便秘、溲黃、舌質紅,苔干黃,脈浮數有力。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病案患者張某,女,28歲,教員。時值季秋,于產 后第四天,因產后發熱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產后發熱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 目的要求 1、掌握產后發熱的定義及辨證論治,重點掌握感染邪毒型產后發熱的傳變規律及治
2、療 2、熟悉產后發熱的病因病機 3、了解產后發熱的預防和預后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3 目的要求 1、掌握產后發熱的定義及辨證 概述1、定義:產褥期內,出現發熱持續不退,或突然高熱寒戰,并伴有其它癥狀者,稱之。與生理性發熱鑒別:1、陰虛發熱 2、蒸乳熱 本病的感染邪毒型發熱,與西醫產褥感染可互參,可危及產婦生命,為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發病率為172。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4 概述1、定義: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42、特點: 時間性:產褥期內,多在產后24小時以后的10日多見。 特殊內環境 :多虛多瘀,血室正開 熱型不一: 發熱惡寒 高熱寒戰 乍寒乍熱 低熱不退 可伴有生殖道及全身癥狀
3、:腹痛 惡露異常 全身癥狀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52、特點: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53、沿革 產后發熱的記述最早見于:戰國時代內經素問 “乳子而病熱”。 漢代金匱要略產后病有4條經文論治產后發熱,占主要地位:分別為大承氣湯、陽旦湯、竹葉湯證治,并在雜病中提出“熱入血室”病證及小柴胡湯治之。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63、沿革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6宋代婦人大全良方 首見“產后發熱”病名 明確產后發熱多虛多瘀的發病機理 “當作熱入血室治之”明代婦人規最全面論述產后發熱的辯證論治。清代張氏醫通提出“三沖”、“ 三急”的危急重癥。 醫宗金鑒提出“產后發熱之故,非止一端” 。 葉天士、
4、吳又可論產后發熱列入到溫病學中或熱入血室論治。1964年版中醫婦科學產后發熱編入“感染邪毒”型”,一直沿用至今。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7宋代婦人大全良方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7二、病因病機1 感染邪毒:接生不慎護理不潔 邪毒乘機侵入胞宮,蔓延全身,不禁房事 邪正交爭發熱邪毒壅盛,或治不及時熱入營血,熱陷心 包危及生命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8二、病因病機1 感染邪毒: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82 外感:產后百節空虛,腠理不密,衛陽不固,外 邪乘虛侵入或正值暑期,感受暑邪營衛不 和而發熱3 血瘀:產后惡露不暢,當下不下,瘀血內停,阻礙 氣機,營衛不通,郁而發熱。4 血虛:產時、產后,
5、失血過多,陰血驟虛,陽浮于 外 血虛傷陰,相火偏旺 發熱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92 外感:產后百節空虛,腠理不密,衛陽不固,外產后發熱 中醫 指分娩或產褥期生殖道的創面受到細菌的侵襲,引起生殖道局部的或全身的炎癥變化,稱為產褥感染。 此病多發生在產后10天內,也可發生在產褥期的其他時間。過去產褥感染曾是產婦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現在,由于衛生條件的改善,采用無菌接生技術,抗生素的普遍應用,使炎癥在早期就已得到控制,嚴重的產褥感染已很少發生。但在偏遠、落后的地區,產褥感染還威脅著產婦的生命。 產褥感染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0 指分娩或產褥期生殖道的創面受到細菌的侵襲,引起病理及臨床表現
6、 1 急性外陰、陰道、宮頸炎 2 急性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 3 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急性輸卵管炎 4 急性盆腔腹膜炎、彌漫性腹膜炎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1病理及臨床表現 1 急性外陰、陰道、宮頸炎 產5 血栓性靜脈炎、雙側股白腫:類桿菌或厭氧性鏈球菌是常見的致病菌,在血流淤滯或靜脈壁受損的基礎上,細菌分泌肝素酶,分解肝素,促成凝血,子宮壁胎盤面感染上述細菌后,引起盆腔血栓性靜脈炎。 下肢靜脈炎多繼發于盆腔靜脈炎表現為馳張熱,下肢持續性疼痛,局部靜脈壓痛或觸及硬索狀,使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腫,皮膚發白,稱“股白腫”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25 血栓性靜脈炎、雙側股白腫:類桿菌或
7、厭氧性鏈球菌是常見的6 膿毒血癥以及敗血癥 感染血栓脫落進入血液循環引起膿毒血癥,隨后可發展為感染性休克和遷徙性膿腫(肺膿腫、左腎膿腫),如病原菌大量進入血液循環病繁殖形成敗血癥,表現為持續高熱、寒戰,全身明顯的中度癥候組昂可危及生命。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36 膿毒血癥以及敗血癥 感染血栓脫落進入血液循環引起膿毒血 三、診斷與鑒別診斷 1、診斷: 病史:妊娠晚期不節房事,產程不順, 接生不慎,產創護理不潔;產后 失血過多,產后不禁房事,外感, 情志不遂史等 臨床表現:發熱為主,(發熱惡寒 高熱寒戰 乍寒乍熱、低熱不退)伴全身及生殖道 癥狀。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4 三、診斷與鑒
8、別診斷 1、診斷: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檢 查:關鍵是檢查是否感染邪毒,此型重癥 威脅產婦生命。婦科檢查:可發現生殖器官感染體征等輔助檢查:血分析、胸透;血液、陰道或宮腔排 出物的病菌培養十藥敏;B超:宮腔 有無殘留胎盤胎 ,盆腔有無膿腫。 產褥感染可出現生殖道全身膿毒敗血癥等。請看圖片:2、鑒別診斷 蒸乳發熱、乳癰發熱、產后小便淋痛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5檢 查:關鍵是檢查是否感染邪毒,此型重癥產后發熱 病理:外陰、陰道、宮頸炎 宮旁組織炎及膿腫形成 盆腔腹膜炎、腹膜炎、胸膜炎 菌血癥、敗血性肺炎 血栓性靜脈炎、雙側股白腫 敗血癥、膿栓可見于肺、腎、甲狀腺、眼、關節或其他器官。
9、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6 病理: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6生殖器官感染途徑圖1 粘膜上行性感染圖3 血循感染圖2 淋巴性感染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7生殖器官感染途徑圖1 粘膜上行性感染圖3 血循感染圖2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8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8急性輸卵管炎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9急性輸卵管炎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19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0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0血 栓 性 靜 脈 炎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1血 栓 性 靜 脈 炎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1危重癥處理1、產褥感染支持療法 抗感染
10、雙黃連、穿琥寧、醒腦靜 急重證中西醫結合2、產后中暑 迅速改善環境 糾正酸中毒體征 預防感染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2危重癥處理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2四、辨證論治辨證要點: 熱型、 腹痛、惡露 王淑貞實用婦產科學P458指出: “約有1312產褥感染首先出現的癥狀并 不是發熱。據國外報導44例死于陰道分娩的敗血癥 患者,首先出現的癥狀是惡露異常,接著才出現的 癥狀是發熱;死于剖腹產后敗血癥的患者,首先出 現的是惡心嘔吐、腹脹、腸鳴減弱等腹膜炎癥狀。”治療原則:以調氣血,和營衛為主 危急重證須中西醫結合搶救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3四、辨證論治辨證要點: 熱型、 腹痛、惡露產后發
11、熱 中醫婦科1、感染邪毒(按衛、氣、營、血傳變規律) 主證: 熱型:發熱惡寒或突然高熱寒戰 腹痛:多在下腹全腹壓痛、反跳痛、 全身感染癥狀及舌脈 惡露:異常、色紫暗如敗醬,有臭氣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41、感染邪毒(按衛、氣、營、血傳變規律)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治法: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方藥: (1) 解毒活血湯醫林改錯加銀花、黃芩、益母草 (2) 五味消毒飲合失笑散、大黃、敗醬草、益母草 。 大黃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 腑。 藥理研究其有較強抗感染作用,能降低內毒素,早期應用阻止 病情發展。 (3) 下腹外敷雙柏散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5治法:清熱解毒,涼血化瘀產后發
12、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5隨證治療: (1)若高熱不退,大汗出、煩渴引飲,脈虛大而 數,治宜清熱除煩、益氣生津。 方:白虎加人參湯。 (2)陽明腑實,熱結在里,治宜急下存陰。 方:大黃牡丹皮湯或大承氣湯加味。 (3)熱入營血,治宜清營解毒,散瘀瀉熱。 方:清營湯。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6隨證治療: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6 (4)熱陷心包,高熱不退,中醫治宜清熱解毒、清心開竅,選用安宮牛黃丸、紫雪丹、醒腦靜、清開靈之類。 補充:盆腔血栓性靜脈炎產后發熱714天,抗 感染治療無效、弛張熱、白細胞升高、下肢腫、硬、瘀、痛(脈痹)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濕通絡抵當湯、四妙勇安湯加減。
13、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7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7西醫認為多為內源性細菌所致,且多為需氧菌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一般可選青霉素及先鋒霉素、滅滴靈靜滴;嚴重者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常選用先鋒必、復達欣、菌必治,短時加地塞米松以發揮抗炎,抗毒素和抗休克作用。 盆腔膿腫及胎盤殘留的處理。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8西醫認為多為內源性細菌所致,且多為需氧菌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2、外感型:(分清風寒、風熱、中暑之異,參考內科學),但由于產后外感發熱的內環境不同, 有自身特點:(1)外邪常留少陽 產后百脈空虛,惡露未凈, 熱入血室 臨床大量報導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產后發熱。 如羅元愷教授用此方經
14、驗:舌紅少苔或無苔者不用本方,方中主藥柴胡劫肝陰。需用小柴胡退熱時,柴胡重用12-25克。熱多寒少加白薇15-30克、青蒿9-10克。太子參易黨參去大棗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292、外感型:(分清風寒、風熱、中暑之異,參考內科學),但由于 (2)常兼胃腸積熱,適當加清胃腸積熱之品以消導。如銀花、連翹、內金、萊菔子、神曲、芒果核。盡量少用麥芽、山楂以免回乳。 (3)常兼瘀血內阻,熱與血結,選加血分藥:如丹皮、白薇、益母草之類。 (4)產后中暑參考溫病學。 (5)常可致產后身痛、關節痛。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30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30 三、血虛型 主證: 身有微熱+血虛證 治則:養
15、血益氣,和營退熱 方藥:(1)八珍湯加黃芪地骨皮 (2)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 (3)陰虛用加減一陰煎 四、血瘀型 主證:寒熱時作十血瘀證 治則:活血化瘀,和營除熱 主方:(1)生化湯+丹皮、益母草、白薇 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31 三、血虛型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31預后與轉歸血虛、血瘀-癥情較輕外感-變化多,可內傳,其中中暑發熱較 重。感染邪毒-最急最重,危及生命,可致殘疾預防與調護(見教材 P201)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32預后與轉歸血虛、血瘀-癥情較輕預防與調護(見教材 P現代研究簡介1、發病特點探討2、辨證要點的研究3、退熱法研究4、危重病案總結報道5、發揮特長,防治結合(生化湯)6、中西醫結合揚長補短,搶救產褥感染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33現代研究簡介1、發病特點探討產后發熱 中醫婦科學 教學33結語 1、本病以預防為主。 2、診斷強調“三審”及西醫檢查。 3、辨證抓住熱型、惡露及腹痛三大要點。 治療遵循“勿拘于產后,亦勿忘于產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聘請藝術顧問合同范本
- 企業級跨境電商安全管理服務協議
- 房地產經紀代理銷售合作協議
- 浙江國企招聘2025溫州平陽縣城發集團下屬房開公司招聘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社會招聘(1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湖南興湘科技創新公司招聘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河南許昌煙機公司招聘3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江蘇蘇州日創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緊急招聘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四川雅安市寶興縣興綠林業投資有限公司招聘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音樂教育考研試題及答案
- (高清版)TDT 1044-2014 生產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程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語單詞表匯總(七-九年級)中考復習必背
- 踝關節骨折與脫位的診治
- 生物知識競賽活動方案
- MBA-組織行為學課件
- 白云枕頭-模板參考
- 奧迪汽車介紹
- 心衰超濾治療
- 設備管理案例綜合經驗
- 發現人生的閃光點主題班會課件
- 司法鑒定專題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