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四時民俗_第1頁
太湖四時民俗_第2頁
太湖四時民俗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立春立春意味春天開始。為表示祝賀,民間普遍有接春習俗。在戶外設香案,供品中還另加一個盆或缽, 內栽青菜一棵,表示春天巳到,具體時間大都是農歷歷書中所標的時、分;也有人家在早晨舉行。另外, 還要用紅紙書寫“春到人間”或“迎春接福”等吉利語張貼,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建國后仍有保留,不過刪 去祭祀內容,只鳴放一掛鞭炮。二、送灶俗稱各戶的灶王爺春節前都要上天述職,時間是臘月二十三上天,除夕返回。民間于二十三日晚間有“送 灶”活動,在廚房內燒香禮拜,供品中有飴糖一碗。意思是用糖糊住灶王嘴巴,讓他只說好話。還貼對聯: “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到除夕夜年飯前再接回。三、接祖俗謂各戶巳故祖輩春節都得

2、回家與親人歡聚,時間是臘月二十四日來家,正月十六日回去。二十四日 (山區俗稱小年)民間普遍有“接祖”活動。農村聚族而居,大都在公共堂軒內舉行;城鎮多分戶舉行。先 在堂屋正中設祖先牌位,供桌放在大門口,燒香禮拜將“祖先”迎至家中,再在牌位前設供禮拜。禮拜人的 排列順序規定嚴格,先尊后卑,先長后幼,先男后女。重男輕女人家還不讓巳婚婦女參加。自當日起,每 天三餐飯前要向祖先供酒飯,聚族而居的村莊則按戶輪流。正月十六日再舉行“送祖”儀式。建國后,部分 群眾仍保留接祖習俗,但形式巳不相同,大都只燃放一掛鞭炮。四、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建國前俗稱“元旦”,改用公元紀年后才更名“春節”。這是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3、,要除 舊歲,迎新年,延續時間長,活動項目多。1、春節前的準備進入臘月下旬,民間即開始緊張的春節準備工作。一是外出人員要趕回家與親人團聚,享天倫之樂。 萬一親人未歸,家中吃年飯時也要為他擺一副碗筷。舊例,出嫁婦女不得在娘家度除夕夜,必須回到婆家。 建國后舊例破除。二是大搞衛生,用竹竿綁上笤帚將屋頂和四壁清掃一遍,盆、碗、碟、盞以及衣被也要 清洗干凈。三是準備新年食品。農村家家熬飴糖、切米糖、磨豆腐、殺年豬、蒸米粑、作糯米圓子,有的 還要作白酒、甜米酒。四是準備香燭鞭炮等喜慶和祭祀用品。2、除夕日的活動黃昏前要將春聯、門神、年畫等張貼齊全。亮燈后“還年”典禮開始,迎大門擺上香案三牲,鞭炮越長 越

4、好,顯示有財力或有喜慶事。禮拜后關門吃年飯。有條件人家還燒栗炭火盆,象征家庭“紅火”,一直燒 到初三。年飯桌上得有發面米粑,取“發家”之意;魚只擺不吃;米飯得多煮,以便大年初一吃余飯”。睡前 將地面打掃干凈,初一忌諱掃地;還得準備大木盆或缸、桶,以便盛初一用過的水,不使“財喜”外溢。除 夕日長輩還要給晚輩壓歲錢。農村聚族而居,除夕晚村民們在公共堂軒內舉行集體“還年”儀式,由族長主持。生了男孩(添丁)和 娶了新媳婦(進口)的人家要另外加燃鞭炮,多至萬響,往往放至半夜。也有個別人家由于祖傳舊例或其他原因,將“還年”時間提前幾天;也有的人家“還年”不一定在掌燈后, 而在天亮前。除夕晚有“守歲”習俗,

5、至少守到午夜后,因為這一晚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縣城、徐橋等鎮商家 還特制印有商號和“恭賀新禧”等字樣的大紅帖子,命學徒廣為散發給其他商戶,從門縫中塞進去,互相表 示祝賀。半夜子時(晚12時左右),家家要在大門口鳴炮祭祀,謂之“出天方”;以后即關閉大門,還用紅紙條 幅寫上“開門大吉”、“開門見喜”等吉利語貼在門上,正月初一早晨開門時還要鳴炮。3、春節期間活動除夕守歲,春節早晨習慣晏起,舊例當天不出門,只晚輩向尊長拜年。相互拜年活動從初二正式開始。 家中主要成員第一次出門要選擇方向,向北叫作“上行”,還要放鞭炮送。親戚知交彼此還要留宴,一般人 家進門致賀后即告別。人們在途中相遇也要拱手致賀,

6、說幾句“新年如意”、“恭喜發財”之類的吉利話。舊社 會重視人情關系,講究禮尚往來,要在幾天內達到彼此拜年目的,就得采取簡便方式。如徐橋鎮商民定大 年初二為彼此廣泛拜年日期,每家將大門打開,店堂內準備茶點香煙,一人在家守候,大都是店主或長者, 另派年輕人出外挨戶拜年。來人進門后只相互應酬幾句即告別。農村大都把公共堂軒或族長家做相互拜年 場合,按舊俗新正見了面,致了賀,就算拜了年。還有一種敲門拜年形式,來者敲門道明來意,里面答幾 句如謝謝”、“同喜”、“拖步”之類的話即可。建國后的元旦、春節團拜就是將拜年活動繼承、改造、簡化而來的。五、上七日正月初七,俗稱“上七日”、“上年頭”或“小年”。春節至此

7、基本告一段落。商店大都于這天宴請朝奉,并 確定雇用人選,以便第二天正式開張。農村雇工假期結束開始上工。這一天,家家都要加餐,養雞戶黃昏 時還要鳴鞭炮“趕毛狗”。六、元宵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舊例春節期間至此全部結束。晚間,群眾有吃糯米粉包糖餡做的元宵的習俗。 春節準備的酒菜吃食至此也大都用完,因此有“元宵,元宵,酒肉全消”的俗語。元宵節又有“燈節”之稱,民間有春節期間“出燈”的慣例,到元宵節進人高潮。農村一村或聯村組織一套 燈班子,城鎮也有按街道或行業組織的。花燈以“龍燈”為主體,配以花、鳥、蟲、魚雜色燈;有的還加配 耍獅子、劃彩船、挑花籃、踩高蹺;甚至在“抬箱”內由小孩扮“桃園三結義”、“武松

8、打虎”等古典戲曲中的人 物,用人抬或車載游行。城鎮附近農村龍燈班,一般從初四輪流上街,到各街道游行。逢機關、大商店或 與燈班有特殊關系人家,還要進入。機關主要是在空場上盤舞,進入人家大都是將龍燈在堂屋或店堂內繞 行一周,喝采道吉,叫“老龍送福”,戶主得用銀錢或糕點酬謝。龍燈隊伍經過門前,家家都得放鞭炮迎接, 也得給點禮物酬謝。農村則采取輪流游鄉形式,你來我往,一直要鬧到元宵節以后,建國后春節出燈傳統 時斷時續。七、花朝縣內習俗農歷二月初二為“花朝日”。俗謂“二月二,龍抬頭”,其意大致是春雨季節即將開始,農民要大 忙農事了。又有謂花朝是百花生日,婦女多于這天戴花示慶。傳統食品是家家做粑,建國后習

9、俗尚保留。八、上巳節即農歷三月初三,俗謂這天是“鬼節”。人們把晚間野外出現的磷火認為是“鬼火”,故有望“鬼火”習俗。 這天,有些人家禁止小兒夜晚外出,以防“中邪”。農村家家都作水菊粑(水菊是一種野生蒿類植物,葉子 有清香,富粘性,揉成絨狀,拌以糯米粉作成)。城鎮人家無水菊,則作其他粑類。建國后作粑習俗延續。九、清明節清明是以祭祀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或稍提前家家都到祖墳前舉行祭祀活動,外出人員也大 都趕回家鄉參加。建國前,封建家族觀念濃厚,還要以族為單位舉行盛大的祭祖儀式,俗稱“作清明”。參 加人數少則幾十,多則成百,扛旗奏樂,抬豬牽羊,首先在祠堂祭祀一番,然后吹吹打打到族內幾座主要 祖

10、墳(大都是公有遠祖墳)前舉行祭祀。有的人家”還集近支同族多戶聚餐,叫“吃清明飯”或由公堂支付, 或由各戶攤派輪流。建國后,掃墓習俗保留,但剔除了迷信思想,機關學校還到烈士墓地或紀念館舉行悼 念活動。十、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陽節”。它與中秋節、春節合稱三大傳統節日。時當“夏至”前,盛暑即 將來臨,家家買雄黃炮。在床、柜等家具底下或墻角燃放,充滿硫磺氣味,可除蟲蟻。婦女還用布或絲綢 做“香荷包”,內貯艾葉等香草藥給小孩佩戴,也可除穢防蟲。家家還在門兩旁插上菖蒲和艾,俗謂:“艾葉 如旗招吉慶,菖蒲似劍斬妖魔。”端午節時麥收巳結束,農家都作小麥粑嘗新和送親友。傳統說法是屈原這 天投汩

11、羅江自盡,家家要裹糯米粽子(意為投入江中喂魚,用以保全屈原尸體,實則為食或送人】有河道 地方,尤其是縣城或徐橋要舉行龍舟競渡活動。建國后,民間仍把它視為重大節日,保留作粑裹粽習俗,親友之間還要互相饋贈禮品。十一、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日,又稱“七月半”,是充滿迷信意識的“鬼節”。家家除上墳祭祖外,還要在大路邊或十字 路口焚燒紙錢冥幣,給“孤魂野鬼”收用。在城鎮和農村大族村莊,還要請道士或和尚專門作“法事”超度“孤 魂野鬼”,以保民間平安康樂。建國前縣城、徐橋商民對此尤為重視,從七月十一日開始到十五日止,分街 道輪流舉行,“法事”中還有什么“破地獄”、“過奈河橋”等充滿恐怖氣氛的內容。七月十五日晚間

12、還要放荷燈, 用瓷碗或油紙制成荷花形燈,中置蠟燭或油捻,點燃后放入河中,燦爛一片,隨風飄浮至河流遠處。其中 還有幾只特大燈,并認為誰人拾得誰吉利。有的人拾得特大燈后還專程送給缺子戶或富商大戶,獲得厚賞。 中元節,又叫“盂蘭會”,有的地方還抬佛游行,敬佛三日。十二、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也是三大傳統節日之一,親友間也要互相往來饋贈;此外,還有賞月、吃月餅、砌 寶塔、摸秋等習俗。中秋夜晚,圓月高懸,天氣涼爽。人們多在庭院內或門前空場置一桌,桌上陳列月餅及梨、棗、菱角、 石榴等水果,邊賞月邊吃茶點。有的婦女還拈香拜月祈福。這天晚間如果天氣不好,即認為明年新正月也 多陰雨,俗諺:“云瞞中秋月,雨打上元燈。”中秋前幾天,不少青少年即結伙張羅砌寶塔。材料多為斷磚殘瓦,地點多在庭院中,塔高五六尺甚至 丈許,分五層或七層,層層可置點燃的蠟燈或小油燈。塔前有供桌,除月餅水果外,參加者還將從家中拿 來的古玩、瓷器等物品和從四處采摘的野果奇花,一并陳列。大家還要搞一點彈唱說笑等文娛活動,至午 夜興盡而散。中秋夜間到別人菜園中去摘瓜果叫做“摸秋”,俗謂“摸秋不是偷”,因而園主不便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