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單元 文化景觀3.3 文化景觀與環境相關素材古文化與水的關系 浩瀚的歷史長河滿載著人類數千年的發展與變遷奔流至今,為我們帶來了無數值得回味與探究的內容,其中燦若繁星的人類古代文化所歷經的產生、發展、轉化與消亡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密切聯系,恰好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研究課題。作為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水從古至今一直影響著人類的活動,因此與人類古代文化史有著必然的淵源。今天,我們研究這兩者之間的聯系,也許可以從一個側面去理解和表現人與環境這樣一個永恒的主題。 “緣水而居,不耕不稼”(列子·湯問)這句話十分形象地展示了處于蒙昧階段的人類選擇居住場所的景象。水對于人類生命生存的重要性自不必言,
2、單就對于人類維持生存所需的基本的物質生產來說,水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陸地上河流附近的階地近水而高出水面之上,取水容易,又兼有捕魚之利而不受水患的侵擾,自然是人類生存的極好所在;而原始農業的產生更促使河流成為早期人類一切活動的中心。 在氣候干燥炎熱、熱帶沙漠廣布的非洲大陸上,流貫著六千六百公里的尼羅河。它由南向北流經世界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后注入地中海。在上源青、白兩條尼羅河中,尤以發源于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亞高原流經濕季多雨旱季干燥的熱帶草原地區的青尼羅河更為重要。每年夏季,上游充足的降水使河水水量大、流速急,于是兩岸大量的泥沙和有機物順流而下進入平原地區,沉積在兩岸的低地,形成了自開羅以下面積
3、為兩點四萬平方公里的尼羅河三角洲。另一方面,河水定期泛濫使河谷地帶和河口三角洲淤積了肥沃的土壤,為古埃及人的生產與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亞洲西部,發源于安那托利亞高原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沿途接受山泉、融雪和其它支流的補給在深山峽谷中形成了湍流的河流。 沖出高原以后,兩河蜿蜒于廣闊的平原之上幾經曲折注入波斯灣。正是兩河豐富的水量給這一地區帶來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難怪幾經遷移的蘇美爾人來到每索布達米亞平原之后便從此止步不前,扎根于此地了。亞洲南部的印度河發源于岡底斯山以西,向西南流經塔爾沙漠注入阿拉伯海。這條以水流變化顯著為特征的大河每年有兩次漲水期,這兩次時期正好有利于農作物的灌溉和生長
4、。另一條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坡的恒河,則以水勢平緩著稱,它那“處處有出產,土不摻石頭”的中游谷地尤其富饒。印度河恒河地區無疑又是大自然對人類一次慷慨的饋贈。 亞洲東部,發源于青藏高原的黃河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公里,向東流入渤海。它的中游流經世界著名的黃土高原。黃河在這一地區支流眾多,湖泊密布,加之與疏松具直立性的黃土的密切配合,為旱地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上述四個地區從自然環境整體來看各不相同,但卻奇跡般地產生了人類早期的文明。這其中我們除去偶然原因不談,究其實質原因,只有河流的貫穿是始終如一的。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尼羅河的存在,沙漠大陸非洲不可能產生根植于“綠色走廊”之上的古埃及;如
5、果沒有兩河的澆灌,美索布達米亞平原絕不是苦苦尋覓安居樂業之地的蘇美爾人的住足之處;如果沒有印度河、恒河的水利,次大陸不可能產生發達的農耕;而如果沒有黃河, 華夏祖先至多只能成為蒙昧的游牧部落。 人類社會早期對以河流為主的先天環境有著很強的依賴,只有在基本生存條件有了保障之后,作為一種歷史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文化才可以在社會實踐中產生,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早期文化的產生和分布在相當程度上是以河流的分布為主體的,雖然水不是人類文化產生的唯一條件,但由于人類早期的社會活動是以農耕為主的基本生存生產,因此無論從哪些方面講,對于水的依賴卻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說早期人類有意識地尋求水資源豐富的地區
6、做為一切活動的中心只是初步認識到水對人類生存的必要性,那么當農耕生產的形勢得到穩定和發展之后,古代人類已不再滿足于完成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產了,他們轉而以主觀能動的方式進一步認識水,從而求得社會的進步與文化的發展。 河流雖然為古代人類的生存與生產帶來了眾多的有利之處,然而河水定期或無常的泛濫也使人們飽嘗水患之苦,生存與發展帶來的物質條件的高要求,終于促使人類邁出了向自然挑戰的第一步興修水利。正是這艱難而又必然的第一步,使人類擺脫了對環境的單純依賴;也正是這智慧和果敢的第一步,揭開了人類古代文化發展史的新序幕。古埃及人由國家統一修建主堤壩、蓄水池和運河等大型工程;農民則挖河修渠,引水灌田,排除水患
7、。在尼羅河三角洲上構成了縱橫交錯的河渠網絡,使農業生產迅速發展。正是在這里,古埃及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這個歷法用于計算尼羅河的漲落期,將全年劃分成十二個月,共計三百六十五天,只比現行的太陽歷少四分之一天。同時埃及人又按照農作物生產和尼羅河水量變化將一年分成泛濫、播種、收獲三季。這些產生于社會實踐中的文化成就,充分表現了古埃及文明的進步。在另一方面,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有了象形文字的古埃及人以十進制計數法和金字塔的建造向人們展示了他們在數學、建筑方面卓有成效的建樹。而所有這些根植于尼羅河三角洲,產生于古埃及人改造自然、發展生產的社會實踐中的文化成就,構成了古埃及文化的主體,向人們訴說著尼羅
8、河與古埃及文明的淵源。 兩河流域在公元前四千年就開始形成了人工灌溉網,此后無論是以灌溉農業為基礎的城邦,還是統一的阿卡德王國和烏爾第三王朝,一直不間斷地興修水利,改善和擴大灌溉網,完善水利設施,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水資源保證。到了古巴比倫六世國王漢漠拉比在位時,興修水利,保護水利設施已經成為法律條款被記載入人類史上第一部成文浩典漢漠拉比法典之中。這位開明的君主不僅從形勢上確立了興修水利的重要地位,并且從行動上加以保證。他在位期間水利設施的更大規模修筑使美索布達米亞平原的水利發展達到空前的程度。以漢漠拉比法典為象征的古巴比倫文明在日益繁榮社會生產中得到長足發展。楔形文字的創造,沿用至今的七天一
9、星期制的產生,以及三百六十度等分圓周等科技成就,無不代表著巴比倫文化的發達和成就,而公元前四千年就產生了的蘇美爾文學,以著名的“洪水與創世史詩”反映了當時人們在宗教方面的發展和對于水的原始理解。 古代印度人在水利方面的建樹雖沒有古埃及人那樣輝煌,但從史料記載來看公元前三百二十三年月護王統治時期就有了改善公共水利設施的記述;而著名的阿育王統治時期就有了改善公共水利設施的記述;而著名的阿育王統治時期也有挖掘水井和修建飲水處所的事例。正是由于對恒河、印度河泛濫期計算的需要,印度人在天文歷法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果。一年十二個月的劃分和每五年加一個月就反映了這一點。而在同婆羅門教和佛教的斗爭中產生的樸素的
10、唯物主義哲學認為宇宙由地、火、水、風四大物質組成,這其中將水提到世界組成之一的高度,恰好反映了印度人對于水最深刻的理解。至于在恒河印度河流域產生和發展的以哈拉帕文化為代表的古代文化中心的廣泛分布,更能有力地說明水與文化發展的密切關系。流經至今婦孺皆知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正好是古代中國文化依托人與水的密切關系而產生、發展的極好例證。大禹因治水有功而被“禪讓”為部落首領,正好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于治水工程的重視。在文學方面,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反映的內容,有相當多的筆墨在描繪水,描繪靠水而居的人。這部取材于民間風情為主的詩歌總集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古典而優美的農耕文化依水而生,伴水而在,隨水而長的發展
11、史。從單純依賴自然賦予的水資源,到能動地改造利用水資源,反映了古代人類從生存到發展的文明歷程;而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中產生的文化正是基于這段文明的歷程得以產生且取得長足的進步。如果允許我們將人類早期的創業史稱為“河流文化”,那么我們可以這樣說人類文化的早期發展史,就是一部壯美的“河流文明”發展史。人類文化的發展史是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是一定的政治、經濟條件的產物。水作為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區分布上存在著差異,因此不同的自然社會環境所造就的人類文化從根本上就存在相當多的不同,就象自然條件分布不平衡一樣,人類文化的分布與發展也是極不平衡的。正是由于這種不平衡的存在,促使人類更加努力地認識水,利用水資源,改造水資源,從而求得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進步,求得人類文化的共同發展。自然賦予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水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人類擺脫蒙昧尋求真理與科學的文化主體雖有民族、地域等差異影響,但從未曾遠離水的影響。無論是古代人類社會生產的發展,還是文化成就的生成與輝煌,都產生于對于自然,尤其是對于水的認識理解和利用中。不管是古代“河流文化”的啟蒙,還是現代“海洋文化”的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蘭陵項目合同范例
- 買賣土地合作合同范例
- 低價承包水庫合同范例
- 企業正規合同范例
- 信息外包合同范例
- 個人出租房屋合同范例
- 人事商業合同范例
- 書柜供貨合同范例
- 浙江省浙南名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江蘇省南京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地理試題 (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3月昆明市高三語文三診一模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高清版)DZT 0419.3-2022 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規范(1:250 000)第3部分:成礦規律研究
- 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試題及答案
- 將健康社區納入社區發展規劃
- 仿生蝴蝶設計說明書
- 痛風科普講座課件
- 《比較優勢理論》課件
- 心肌梗死的早期識別與緊急處理
- 初中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課件玄奘西行與鑒真東渡
- 地震監測技術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應用
- 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